簡體版

第五十八章 神槍李書文師徒

上一回說到,吳大蝦和陳真二人在資金充裕以後,為了盡快的完成霍元甲讓年輕人開眼看世界的心願,就把留洋這事兒提上了日程,霍元甲等人自然贊同。至于這留洋具體去哪個國家的問題,在丫吳大蝦一通忽悠之下,也總算是沒有出ど蛾子,還是保持了和原著一樣的選擇,去島國。

現在而今眼目下,只等他們二人島國語達到能听懂別人說什麼的程度就可以出發了。當然,在這段日子里,吳大蝦不僅贖回了手表,更是常抽時間和各家各派前輩高手切磋交流,以便于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也正是因為這段時間的積累,才為其以後成為一代宗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咱們閑話少敘,書接上回。話說這天吳大蝦和陳真倆人在島國語老師那里學習完後,回到了懷慶藥棧後院,兩人剛走到月亮門洞口,就听到里面傳來一陣吶喊助威聲。

師兄弟二人連忙進到月亮門里,剛好看到演武場上大師兄霍廷恩,正在和一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比試過招,這吶喊助威聲正是場邊的師兄弟們發出的。而師傅霍元甲也正在場邊和一身材矮小的中年人聊著什麼,從倆人放松的表情上不難看出,這二人應該是早就認識的老朋友了。

就在這時,‘啪’的一聲巨響從演武場上傳來,吳大蝦倆人循聲望去,剛好看到霍廷恩和這年輕人對拼了一記,倆人一合即分,快如閃電,顯然是不分勝負。等場邊大多數弟子看明白的時候,這二人已經又恢復了拳架,游走了起來,準備重新尋覓對方的破綻。

‘陳真、有道,你師兄弟二人回來了啊,來,你們過來一下。’原來這時,霍元甲已經發現了學習完島國語後回來的他倆了。

場上比試的二人听到霍元甲的話聲,也都停了下來,‘兩位師弟,今天學習完了啊?’霍廷恩也高聲笑問道。

陳真二人一邊笑著回答霍廷恩,一邊走到了霍元甲和那矮小中年人身旁。

‘李師伯好!’倆人剛一來到霍元甲他們那邊兒,陳真就對著那矮小中年人抱拳行禮道。

‘呵呵……師佷免禮吧。’矮小中年人也連忙笑著回應道。

‘來,有道為師給你引薦一下,這位是八極拳宗師李書文師傅,快來見過李師伯。’霍元甲也在一旁笑著為吳有道引薦。

‘臥槽,什麼鬼?李書文?這位難道就是後世傳說中的‘剛拳無二打,神槍李書文’嗎?’也難怪吳大蝦驚訝了,說起這位李書文李師傅,這可是華夏近代武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人物了,哪怕就是在後世,這位爺也是聲名顯赫,留下無數傳說,引人遐想追思。

話說這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袁項城開始在天津南郊小站練兵。這袁大人乃一代梟雄,既然練兵,自然是利用各種手段和關系籠絡武藝高強之士,並重金聘用日本空手道高手和德國軍事教官來訓練他的精銳部隊。

當時,李書文的師傅黃士海也收到了袁大人的聘書,他因年事已高,特推薦弟子李書文去任教。李書文到兵營後,差人領他到演武大廳見袁項城。這袁大人及眾教官見他貌不驚人、瘦小枯干,扛著一桿大槍,誤認為是大槍黃士海的僕人或家童。

當問明情況,知李書文是替師傅來任教官時,眾人哈哈大笑。袁大人的衛隊武道教官伊藤太郎向李書文挑戰。剎那間,李書文以閃電般的速度,施槍刺壁蠅之絕技懲罰了他。

眾人驚愕,伊藤大怒,揮起日本長刀以泰山壓頂之勢朝李書文頭頂猛力劈下。李書文大槍一抖,將刀崩飛,再順勢一槍「泥鰍翻花」,刺穿伊藤的咽喉,又大槍一挑,將死尸甩出演武大廳外。

眾人驚天動地呼喊。日本武道教官秋野、井上、野田見同伴被李書文刺死,齊揮刀惡狠狠地朝李書文撲來。只見李書文進出如閃電,退守如矢箭,大槍一抖如蛟龍出水,左刺右挑,頓時血肉橫飛。頃刻間,三位日本武道高手的尸體都被甩出演武大廳之外。

眾人驚愕之時,李書文大槍一擺,刺向廳柱之蠅,蠅落而廳柱無痕。廳內立刻爆出雷鳴般的掌聲。袁大人連呼︰「神槍!神槍!真乃神槍也!」從此,「神槍李書文」名冠天下。

又清末宣統二年(西元1910年),俄國著名拳王馬洛托夫來華,在京設擂台,貼海報,夸海口,侮我華夏兒女,激起華夏民眾及有志之士的極大憤慨。京、津兩地武術名手與其較技,均敗。

李書文的二師傅張景量時為天津「中華武術會」教習,捎信給李書文。當時李書文正在入里侍候臥病在床的大師傅黃士海(因黃士海無子,由李書文養老送終)。

見信後,李書文奉師命立即到京赴擂。一切手續辦妥後,李書文飛身來到擂台之上,見馬洛托夫體壯如雄牛,好似他平時練功用的600斤沙袋。而馬洛托夫見李書文瘦小枯干,于是雙手抱肩,對著李書文蔑視地吐了一口唾沫。

李書文義憤滿胸,怒發沖冠,隨手一記「霸王揮鞭」臥風掌,打得馬洛托夫暈頭轉向,將其左腮部打掉雞蛋大小的一塊皮。未等馬洛托夫反應過來,李書文奮起神威,順勢一招「六大開抱肘」,以閃電般的速度,運起千鈞之力將馬洛托夫肋骨打裂,擊下擂台。

眾人觀呼,延臣大喜,聯奏,欲封李書文為五品頂戴、近侍衛隊武術總教習。李書文因師傅黃士海需他盡孝道為由謝辭。宣統皇帝及眾朝臣無奈,賜金佛座像一尊以示嘉獎(李書文回鄉後將金佛像交與弟子霍殿閣,後因戰亂動蕩,金佛下落不明。)

又據冥國時期《滄縣志》記載︰李書文長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內排掌擊空,離窗五尺,穿紙震蕩有聲;用大槍刺壁之蠅,蠅落而壁無痕。鐵錐入壁(土牆壁),力拔甚難,他以大槍攪之,錐即出。他的族人鄉親人,常傳頌他幫助鄉親收糧時,背對裝運糧的大馬車,用腳勾起80斤重的糧袋,挑過頭頂,甩到大車上。他幫助鄉親們蓋房上大梁時,用大槍將一棵棵檁條挑到房山上。據跟隨李書文學藝十幾年的徒孫,清末宣統皇帝御前侍衛霍慶雲回憶︰神槍李師爺的功夫,咱們練不了。他用大槍挑起八十斤左右的大車 轆搖風車似的呼呼轉。他經常這麼練,毫不費勁。

總之,關于這位爺的傳說那是海了去了。他也是這個時代僅有的幾位化勁宗師之一,用現在的話說就叫做當時武林的‘天花板’。

咱們閑話少敘,書歸正傳。話說這吳大蝦听到師傅引薦之人乃神槍李書文,當下心中是大吃一驚,表面卻是不動聲色,恭敬抱拳道︰‘師佷吳有道拜見李師伯。’

‘呵呵……師佷免禮,听你師傅說你拜在他門下,僅僅一年時間,就暗勁大成了,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李書文也笑著回應道。

‘師伯過獎了,弟子實在是愧不敢當,能取得這小小成績,實在是師父師兄教導有方之故。還請師伯以後多多指教。’

‘嗯,你很不錯,師伯我看好你。年輕人有你這般本事,還能如此虛懷若谷,將來定然能取得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就。’

‘行了,行了,李師兄你就不要再夸他了,那麼多弟子還在那等著呢,咱們到正堂坐下再敘吧。’霍元甲在一旁笑道。

當下,眾人又在霍元甲的引領下,來到大堂坐定,自有弟子奉上茶點。

‘殿閣你過來,見過你陳師兄和吳師弟。’隨著李書文的話聲,剛才那位和霍廷恩比試不分勝負的年輕人走了出來,在李書文和霍元甲的引薦下和陳真吳有道二人正式相互認識了一下。

說起這霍殿閣,那也不是簡單人兒,他這一支正是霍家拳外八修的傳承,說起來和霍元甲這一支也算幾百年前是一家了。當然,傳了這麼多代,現在關系遠了,這輩分自然也是從師門這邊來排了,由于李書文霍元甲二人平輩論交,這霍殿閣自然也就叫霍元甲一聲師叔了。

話說這霍殿閣,師從李書文,年紀輕輕也是暗勁大成的高手了,這青年俊彥相見,雙方之間沒有恩怨情仇,利益糾葛,自然也不會有什麼腦殘文里面的各種狗血劇情了。幾人認識後相互一攀談,均對對方在武道一途的見解佩服萬分,加上大家情商都不低,沒多久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在得知陳真和吳有道不久之後,就要去島國留洋,開眼看世界。他也是深表遺憾,苦于自己經濟能力不允許,要不也想趁著年輕出去見識一番。

陳真二人現在經濟上完全無壓力,其實再負擔倆人都沒問題。由于霍廷恩是大弟子,要幫助霍元甲教授弟子,自然不可能同去島國。

當下倆人就極力邀請霍殿閣一起去島國留洋。都是江湖兒女,沒有那麼多矜持,霍殿閣看他二人確是出于一片赤誠,加上他現在武藝大成,要想更進一步,必須要增長見識,提升自己的底蘊,當下也是稟明李書文自己的想法,在征得其同意後,便決定了與他們同去。

回過頭來,再說這李書文,因為徒兒受到別人的免費幫助,不僅可以出去增長許多見識,還便于以後繼續打磨提升。他作為一代化勁宗師,自然不願佔這個便宜。當下在征得霍元甲同意後,也是承諾願意收(陳真、吳有道)為記名弟子,傳授他二人八極拳的功夫,和一些入化勁的心得體會。

這個年代的武人,凡事能成就一代宗師的,大多數都不止拜過一位師傅,陳真和吳有道現在都到了暗勁大成這個階段,要想再進一步必須要兼容並蓄,所以當李書文提出願意收他二人為記名弟子,而霍元甲也深表贊同時,自然也是高興萬分,就在當日,在懷慶藥棧一眾人等的見證之下,二人又同時拜在了李書文門下。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