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43章 風雲變幻

6月24日之後,西方各國的特工將勝利日閱兵的現場照片以及蘇維埃海軍兩個超級航母戰斗的照片傳回了國內,引起了一眾政客的擔憂。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西方各國希望希特勒的納粹軍隊能夠將逐漸成長起來的蘇維埃政權抹殺。

布爾什維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大威脅,野蠻的斯拉夫人從古至今都令西歐羅巴地區感到恐懼和不安。

只是讓人意外的是,世界大戰並沒有削弱蘇維埃的國力,反而因為戰爭的刺激使得布爾什維克政權緊密的團結在了一起,壯士斷腕之後集中力量發展軍事工業。

戰爭結束之後,蘇維埃不僅擁有了一支作戰經驗豐富、體量龐大的軍隊,還有了能夠與西方國家媲美的軍事工業。

而今布爾什維克主義在歐洲大陸上盛行蔓延,斯拉夫人和其他人種團結協作,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威脅越來越大。

意識形態領域不可調和的矛盾使得雙方之間天然存在對立。

西歐羅巴地區依然深陷于戰爭的陰霾中,經濟低迷,民眾生產和生活的熱情與積極性都不高。

與莫斯科的情況截然相反。

就整體形勢而言,布爾什維克是進攻的一方,新成立的西歐政治、經濟、軍事聯盟體被動防御。

7月上旬,西歐聯盟體在曼徹斯特召開緊急會議。

商討如何遏制布爾什維克?

如何讓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快速復興起來?

作為西方世界領頭羊的合眾國自然也出席了曼徹斯特會議。

隨著馬歇爾經濟援助計劃的展開,各國的國力都有所恢復,但還遠沒有達到戰前水平。

對于參加曼徹斯特會議的各方來說,當前最主要的依然是發展經濟,恢復國力。

畢竟戰爭結束才堪堪一年的時間,所有人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挑起新的世界戰爭。

不過遏制布爾什維克的擴張卻是刻不容緩。

如今歐羅巴地區局勢復雜,勢力眾多,早已不是鐵板一塊,遏制策略無法全面展開。

中夏歐洲聯合作戰司令部位于慕尼黑,黑海、地中海、北大西洋沿岸都有中夏的軍事基地。

歐洲聯合作戰司令部成立之後,這些軍事基地隔三差五就會進行軍事演習,練兵的意思非常的明顯。

同時中夏的經貿部門還在大力發展中歐和東歐地區的經濟。

這些地方率先從戰爭的陰霾中走出來,初現繁榮之景。

南方的南斯拉夫在東方勢力的支持和幫助下快速發展經濟和軍事。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貧窮落後的松散聯盟,逐漸成為一個能夠與西歐「發達」國家抗衡的主權國家。

布爾什維克通過北波瀾和東德不斷地向西方滲透試探,紅色的旗幟在向西飄揚。

在此種局勢之下,曼徹斯特會議顯得沉悶而壓抑。

在過去的幾百年里,他們一直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聯合在一起便能制定世界的秩序與規則。

如今地位一落千丈,心里的反差感久久難以適應。

高盧的領導人一直在謀求地區大國地位,不願意看到西歐羅巴地區為合眾國完全掌控。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為了避免這個可能的出現,也為了而轉移南亞各個宗教、各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君君的任務從成立之初便確定了下來︰

對外擴張。

殖民者向新軍官兵保證,他們如今打下來的地方等到獨立建國之後也屬于這個國家。

這一招果然好使,那快要噴薄而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竟有緩和和消散的跡象。

蒙巴頓和庫克中將為此得意洋洋。

不過兩人的所作所為都算得上是飲鴆止渴,終究要承擔代價的。

新軍完全控制東孟加拉之後開始將槍口轉向錫金王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