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已經與蘇聯方面談妥,他們將在一兩個月內運送來我們所需要的各種工業設備,以前擱置的煉鋼、采礦、石油等各種項目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听到這個消息,民政系統的人全部露出了驚訝之色。

「主任,您是說所有工業設備都會運來嗎?」工業發展委員會副主席範築先教授激動地問道。

他已經為晉城的工業化發展做好了規劃,只是他的理論因為各種人才和設備方面的限制遲遲沒辦法落實。

「是的,所有設備!」江東肯定的說道,

「蘇聯將幫助我們建立起工業基礎,當然這不是免費的,我已經付過錢了。

設備可能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才會全部運抵,除了設備外,蘇聯還將派出上千名專家和技術工人,這些人將在一個月內抵達。」

民政系統,尤其是工業發展委員會的幾個副主席顯得尤為激動。

「之前讓你們建造的宿舍樓完工了嗎?」江東問。

「主體工程已經完畢,只差里面的一些裝修。」周復回答道。

「嗯,爭取在一個月內將宿舍樓完工。」江東看著民政系統的人,

「雖然蘇聯人不是免費來幫助我們的,但我們應該盡量保證他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畢竟我們需要對方引路,伺候好了他們才會盡心盡力的辦事。」

「主任放心,保證令他們滿意!」王雪琴笑著說道。

「蘇聯人兩三年後就會離開,在他們離開前我們必須培養出自己的人才。」江東的語氣轉為鄭重,

「這次來的有1000名蘇聯專家,工業發展委員會至少要動員1萬名有相應理論或者技術基礎的年輕人做他們的學徒。和對待德國人一樣,一定要想盡辦法把這些蘇聯人肚子里的東西榨干。

除了1萬名學徒外,至少還需要1000個懂俄語的翻譯。

這兩件事是行政公署接下來一個月內最重要的事。」

王雪琴等人愣住了,江東動動嘴皮子他們就要去完成這種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主任,跟著德國人學習的有幾百人,一些出徒的已經到各個工廠擔任技術指導了。」王雪琴很是為難,

「但就算如此,我們的人才缺口仍然很大。現在軍工廠,煙草廠等各個地方都缺人,雖然每天都有年輕人從後方趕來山西,但還是不夠。

一千名翻譯、1萬個學徒,在一個月內湊齊這……這……」

周復和任光一個勁的點頭,困難太大了。

範築先推了推眼鏡,說道︰

「我可以寫信回昆明的西南聯大,很多大三大四的學生願意為國家做貢獻。只要給相應的報酬或者保障生活,應該有四五百個學生願意來。」

江東眼前一亮,說道︰

「看嘛,不要光說困難,而要去想辦法。後方這麼大,1萬個年輕人無論如何都是有的。

任務我就交代下去了,如果不能按質按量的完成,你們就等著處分吧。」

「哎!」江東都這麼說了,王雪琴唯有竭盡全力。

以謝成瑞為代表的軍隊一系向民政系統的人投來了憐憫的目光。

「剛才忘了一件事,晉城軍報仍然由軍隊政治部控制,民報則從明日起開始交給行政公署。」江東拿著鉛筆在紙上劃掉一項,

「招人的事情可以充分發揮報紙的宣傳作用,不局限于我們手中的報紙,而是全國各地的報紙都可以利用起來。」

「明白!」王雪琴把事情記在小本子上。

「然後是……」江東翻動著手中的文件,

「除了幫我們建造工業基礎,蘇聯人還要幫我們建立坦克兵學校和航空兵學校。」

「老毛子真夠意思!」戚哲茂拍手感嘆。

謝成瑞瞥了他一眼,

「你想啥呢?老毛子幫我們並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利益的交換。」

「額……」戚哲茂頓時被噎的說不出話。

「招收學徒的時候再插一條,一個月後我們要送200個知識青年到蘇聯學習駕駛飛機,把這一條也看能在報紙上,從全國範圍內尋找。」江東扭頭看向謝成瑞,

「軍隊也要動員起來,讓有文化有意願的戰士報名。不僅是到蘇聯學習駕駛飛機,還有到坦克兵學校學習坦克相關知識。」

「是!」謝成瑞、王良、吳展異口同聲地領命。

這對軍隊來說是件大好事,用不了多久就會擁有自己的航空兵和裝甲兵。

「軍團長,前段時間從國外來了一批華人華僑,你說的這些人才能不能從他們中間招募。」謝成瑞放下筆問道。

「對對對……他們好些人能說至少兩門外語,有高中或者大學學歷。」王雪琴補充了一句。

「看來是我們之前在報紙上刊登的信起了效果。」在第二次戰役開始之前,江東就讓報紙每隔一段時間就發表讓國外華人華僑歸國抗戰的動員信,

「這些人當然可以招募,只是在招進來之前盡量問清楚他們擅長的東西,人盡其才嘛。」

「華僑代表多次請求與你會面,你看什麼時候合適。」謝成瑞回憶了一下,

「他們這次不僅派人出來了,還捐贈了大量的物資和錢財。」

「唉,中國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是心系自己國家的。」華人華僑為祖國的抗戰事業出了大力氣,江東在心中對這些人表示感謝,

「明天吧,明天讓後勤的人做幾個拿手好菜,我好好款待一下這些歸鄉的游子。」

「剛才說到哪了?」江東翻著手中的文件問道。

「航空兵學校和坦克兵學校。」吳展答。

「嗯?」江東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筆記,

「除航空兵學校和坦克兵學校外,我準備成立咱們自己的陸軍講武堂,地點就定在潞安。

主要培養基層軍官和政工干部。」

這一下子軍隊和民政兩個系統的人都抬起了腦袋,江東不僅要發展民政,還要把軍隊更一步完善,所圖非小啊。

眾人沒有說話,江東接著說自己的打算,

「講武堂成立後,學員主要來自于軍隊基層,讓歷次戰斗中表現好的普通戰士有到講武堂學習的機會。

時間緊迫,學期不可能是三年五載。我準備每年招收兩期學員,每期學員的學時是半年,每次招收200左右的優秀戰士。

想進講武堂的必須先參軍,在戰場上表現良好後,由所在部隊的軍官進行推薦。」

「這樣一來,以後部隊擴編,我們就不用擔心沒有軍官可用了。」

軍隊一系的人全部拍手贊成。

「講武堂的選址和校舍的建設等行政公署要多多配合。」

王雪琴對江東徹底服了,「主任放心,行政公署一定配合。」

「嗯!」江東想了想,

「要談的差不多就是這些,工業發展委員會的人留下,其他人可以撤了,抓緊時間把各方面的工作落實。」

「是!!」

「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