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九十八章︰駐播軍

「啊?老三你要讓我留在播州駐守?」

在決定為播州留下一支足夠的力量駐扎守後,王冰最終打算讓戚顯宗留下來出任這個播州總兵。準備讓其以移民播州的漢人為主,五司七姓的土兵為輔,重新操練出一支駐守播州的大軍來。

說起來,雖然沒有真正遺傳到不敗軍神的領軍天賦,但俗話說,天份不夠,勤奮來湊。

在羽林衛呆了這麼多年,再加上皇家軍事學院的學習,戚顯宗在一眾大明將領中,怎麼著也能算得上中上水平。所以讓其領兵鎮守播州這種內地那還是綽綽有余的!

只不過,對于這出任一方鎮守大將,別的將領求都求不來的好事,戚顯宗卻是顯然有些不願意。

其實說起來不光戚顯宗,包括像戚盤宗、張維明、胡大彪等其它早已經撒出去的那些羽林衛‘種子’們,又有哪一個願意離開羽林衛?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人都不願意離開羽林衛,所以王冰這才和小胖子搞出了一個‘雙重軍籍’的特殊制度來。

「啊什麼啊?你也是老羽林了,難道不知道羽林衛的任務就是整改大明的所有軍隊嗎?」

要知道,雖然現在京營和邊軍已經整改完畢,但內地衛所軍還佔著大明軍籍的大頭呢。

只不過比起京營和邊軍來說,對于內地衛所軍,王冰和小胖子倒是沒那麼急迫的以羽林衛去充斥其中。而是打算等五軍都督府先行整改完一遍後,再派羽林衛慢慢加入其中。畢竟羽林衛也是剛剛擴軍,現在的老兵人數其實也不多了。

「而且播州現在等于就是一張白紙,沒有其它地方衛所那樣盤根錯結的復雜關系。在這里編練大軍那可是比其它地方容易多了,你就知足吧!」

末了,為了讓戚顯宗心甘情原的留在這播州,王冰卻是一幅‘自己人才給你挑了這個好地方’的表情向其望了過去。

但王冰沒說的是,雖然播州不象其它內地衛所那樣各種關系復雜,但光是一個漢蠻關系,就已經夠復雜了。畢竟對待這些西南蠻不像對待韃子那樣非黑即白,這些西南蠻卻是屬于可‘改造、教化’的對象。

「呃,老三你沒忽悠我吧?」

听了王冰一通忽悠後,戚顯宗不禁有些懷疑的向他看了過來。

「放心吧,你可是咱的舅兄,要是咱忽悠你,回去你大姐還不收拾我啊,哈哈!」

為了讓戚顯宗安下心來鎮守這播州,王冰那可是連女教官都搬了出來。

「唉,行吧,誰叫咱是羽林衛的人呢!不過先說好,你可別把咱一直丟在這里……」

末了,戚顯宗卻仍是有些不甘的一口嘟囔道。

「放心吧,等你把播州軍操練好了,到時候可是要上京宿衛的。」

听到戚顯宗提出的條件,王冰卻是拍著胸口保證了起來。

要知道,這地方軍上京輪值可是老規矩了。以往之所以把上京宿衛操練的制度給荒廢了,那是因為地方和京營都爛了,所以自然沒了那個必要。

但現在隨著京營和各軍的逐步整改完畢,這個上京宿衛操練的制度自然是要恢復起來的。

畢竟這讓地方部隊上京宿衛,也算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疏忽不得!

……

「招兵啦,招兵啦!凡選中者,每人發放安家銀三兩,每月還有月糧一兩可拿啊!」

就在王冰臨時任命戚顯宗為播州總兵後的第二天,帶著又從羽林衛拉走的兩千種子兵,戚顯宗隨即便開始了播州兵的招募。

和羽林衛招兵時只需要在報紙上發條消息不同,在這里,招兵就得派人出去宣傳吆喝了。

沒辦法,這里畢竟不是京城。更何況現在的播州百姓,多為從川、貴、湖廣移民而來的佃農,百姓的識字率自然無法處京城相比。

「這位軍爺說的可是真的?還有這安家銀和月糧銀可是足額發放?」

听到一眾羽林衛募兵將士的吆喝,不少剛剛遷入播州的百姓們頓時心動了。

開玩笑,不說安家銀,那每月一兩銀子的軍餉,算下來一年也有十二兩呢。

要知道,就是北方邊軍戰兵,一年的軍餉也才二十兩而已。而內地其它一些衛所兵的軍餉,最少的一個月也就兩三分銀子而已,多的也不過幾錢而已。

當然,那些都是還未整改過的內地衛所軍。像其余經五軍都督府整改過後的地方軍,這軍餉雖然根據地域不同有所浮動,但也都和播州軍所定出的這個數額相差不大。

所以面對如此高的軍餉,這些人在心動的同時,卻是反而有些不敢相信了。沒辦法,誰叫大明軍隊吃空餉、克扣軍餉的事歷史悠久呢。

「這位大叔,這播州軍可是上咱羽林衛的兄弟來操練帶領的。咱羽林衛可是陛下親自帶出來的親兵,又豈會貪污自已兄弟的軍餉?你就放心吧,今後的播州軍可不會出現什麼克扣軍餉的事情……」

為了打消這些百姓的顧慮,這些負責招兵宣傳的羽林衛將士,一個個那可是驕傲的拍著自已身上的明黃戰袍保證了起來。

「只不過,雖然不會有克扣軍餉的事情,但咱播州軍也不是混日子的。進了軍營,這操練可是辛苦得很,而且大叔你這年齡可是超過了啊,哈哈……」

雖然這次播州軍募兵不像羽林衛募兵那樣要求人人識文斷字,但和京營一樣,其它方面卻是絲毫不會放松的。

就比如這年齡,播州軍的招募標準同樣是十八至二十五歲之間。超過了或是不達標,那都是不行的。

「嘿嘿,既然有陛下的親軍做保,那咱就放心了!咱雖然年齡大了,但是咱有兒子啊……」

不得不說,雖然這些普通百姓平時里或許有暗自罵皇帝的時候,但真正說起來,皇帝的信譽在這些人心中還是相當有分量的。

比起那些官員士紳來說,這些普通百姓對于皇帝的‘一言九鼎’,其實卻是更為相信的。

……

有了羽林衛這個皇帝親軍中的親軍‘做保’,這些百姓很快便打消了顧慮,踴躍的報起名來。

因此,即便這募兵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半月時間不到,這播州軍的三萬名額中,預留的兩萬漢人名額便已經招滿。名額甚至還多出了五千,以作淘汰。

而另外那一萬熟蠻名額,自然是留給五司七姓那些正在被挑選的土兵的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