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二十五章 發明一個新單詞

新加坡。

濱海灣金沙大酒店。

陳炳耀一身正裝,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趕來參會的華人財閥掌門人親切交談著。

他臉上難掩喜悅之意,通過這次的並購,他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名望又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作為一名富三代,父輩打下的汽車王國也不過幾十億港幣市值而已。

而他現在已經成功超越了父輩,摘掉了富三代的標簽。

人們提起他時,不會再說「陳唱國際集團的接班人」、「陳興洲的小兒子」,而是「葛瑞波的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東南亞最大互聯網帝國的締造人」……

陳衛端著紅酒,和張益達在一旁目睹著這一切。

「可以啊,不聲不響,就在東南亞放一個大招。」

陳衛調侃起張益達,嘀嘀也是Grab的重要股東,所以他也從中國趕來參加這次的答謝酒會。

說是答謝酒會,其實就是一次關系網整合。

Grab背後有一票風投和股東,GoJek和RPay、一起買背後同樣也有一群東南亞地頭蛇。

大家一起踫個頭,認識一下,並達成一定默契,為Grab接下來的擴張保駕護航。

張益達笑了笑,「什麼大招啊,暫時的領先不算什麼。

你看著吧,阿狸、企鵝必有動作。」

陳衛搖了搖頭,笑道︰「交通出行領域第一,電子錢包領域第一,也就電商還差點,和來贊達、Shopee(蝦皮網)算是勢均力敵。

不過有其他兩個產品做輔助,絞殺其他兩家電商應該不會太難。

當然了,阿狸、企鵝願意持續燒錢的話,也可能打成一場拉鋸戰。」

「東南亞的電商遠沒到市場成熟的時候,持續投入是必然。」

陳衛了張益達一眼,「所以你就把一起買給塞了進來,讓軟銀來當冤大頭。」

張益達笑了起來,「你這麼說就過分了啊,孫正義先生最喜歡燒錢的行業,因為這代表著市場巨大,回報比高!

不然,你認為他會投嘀嘀?」

被張益達一懟,陳衛不再開口說話了。

因為嘀嘀前不久遭遇空姐案,社會上一片聲討嘀嘀的聲音。

為了讓大眾同情嘀嘀,嘀嘀方面進行了財報公布︰運營6年,從未盈利,累計虧損超400億人民幣!

然而,大眾根本不同情嘀嘀,該罵的還是在罵。

另外還有人質疑,抽成那麼高,還特麼虧損?蒙誰呢?

「Grab估值100億美金,GoJek估值50億美金,一起買估值72億美金,RPay估值20億美金,GrabPay估值50億美金。

再加上銳向投出的8億美金,新Grab估值就是300億美金!」

陳衛感嘆一聲,「都快趕上嘀嘀了!再不努力,恐怕過兩年就被Grab超越了。」

他看向張益達,問︰「我看股權結構,銳向持有新Grab集團40%股份,你們這次真的賺大了。

初始投入有沒有20億美元?」

張益達搖頭失笑,「你想多了,豈止才20億美元,光上次控股一起買就增發了20億美元銳向股票。

再算上這些年在其他四家公司的投入,40億美元是少不了的。

另外還和軟銀進行了30億美元的換股,以增發30億美元銳向股票的形式換了新Grab集團10%股份。

再加上本輪融資的8億美金,加起來起碼投入了80億美元。」

陳衛點頭稱贊,「那也不錯了,大賺40億美元啊!雖然都還是一些紙面財富。」

張益達笑而不語,銳向的總投入大概在75億美元,但其中50億美元都是股票,另外25億美元才是現金。

並且,這50億美元股票,都是銳向在達到2000億美元估值後才進行增發的。

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賬上現金有限,不可能在東南亞市場投入太多。

另外一方面,也是分散一部分銳向的經營風險,在Grab身上留一條後路。

和軟銀進行30億美元股權交換就更有意思了,張益達有意提高軟銀在銳向的持股比例,想和軟銀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

在完成相關交易後,軟銀在Grab集團也都還有五六個點股份,是僅次于銳向的第二大股東。

孫正義確實大手筆,光在Grab一家公司身上就投入了近30億美元,在合並前,持有原Grab近半股份。

張益達和陳衛在這尬聊,陳炳耀也擺月兌了其他人,端著紅酒走到兩人面前。

「恭喜了,Anthony,300億美金互聯網帝國的掌門人。」

陳衛率先同陳炳耀打起了招呼,安東尼是後者的英文名。

「Will,你這就打趣我了,跟你和YiDa可比不了。」

陳衛和張益達都比較俗氣,一個人的英文名叫維爾、一個叫益達。

本來英文里面是沒有「YiDa」這個單詞的,但是被張益達創造出來了,還收錄進了「維基百科」。

和李小龍把「Kung Fu」這個單詞創造出來一樣,張益達也開了一個先河。

他不喜歡起什麼「Jay」之類的名字,總覺得不舒服,還是「YiDa」比較舒心。

維基百科介紹大概是這樣的︰YiDa Zhang,中國人,世界上最年輕的千億美金富豪,18歲開始創業,曾擁有超過10家獨角獸企業。

其創辦的銳向集團估值超過2000億美金,是除隻果外,唯一一家在東西方同時擁有數億活躍用戶的企業。

YiDa熱衷于動保事業、慈善事業、教育事業,同時還是促進東西方文化傳播的使者……

「不必妄自菲薄,300億美金,放在中國,也是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企業。」

張益達看著意氣風發的陳炳耀,鼓勵了一句。

又四周打量了一圈,「怎麼沒看到馬卡里姆呢?他人呢?」

陳炳耀用目光在人群中找了一圈,也沒找到馬卡里姆,掏出手機給後者打了一個電話。

在電話里詢問了幾句,掛斷電話後說道︰「他在和一群印尼官員聊天,等會兒就過來。」

張益達笑道︰「你們現在關系挺融洽的啊,放下了?」

陳炳耀聳聳肩,「就跟你說的一樣,一點意氣之爭而已,有什麼放不下的。」

「那就好,齊心協力把公司做大做強吧!」

張益達本來還有些擔心陳炳耀抹不開面子,或者和馬卡里姆關系搞很僵。

現在來看,在利益面前,一切都不是問題。

但張益達又想起一個新的問題,利益少了,奮斗動力會不會不足啊?

陳炳耀這個董事長持股1.8%,馬卡里姆作為CEO持股1.05%,說一聲「高級打工仔」也不為過,全為資本打工了。

看來有必要安排一項長期的股權激勵計劃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