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一十七章 管理權

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張益達端著一杯咖啡,眺望遠方的新加坡海岸線。

稱贊道︰「風景不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要是我每天上班都能面對如此美景,即使天天996或者007都願意!」

Grab在京城有研發實驗室,陳炳耀也略懂張益達說的梗。

他笑著說︰「只要錢給到位了,什麼都好商量。」

張益達笑了笑,沒有繼續玩梗。因為他知道Grab和國內互聯網公司不一樣,不搞加班文化。

這也和東南亞互聯網競爭不激烈有關,國內互聯網公司可不敢這麼玩。

「還沒來得及恭喜你,2000億美金公司,了不起!」

陳炳耀走到窗邊,與張益達並肩一起看大海。

「Grab也會迎來這一天的。」

陳炳耀只當這是客氣話,也沒反駁,笑著回道︰「那就借你吉言了!」

「Grab並購優步後,應該能一統東南亞打車江湖了吧?」

陳炳耀望著天花板,深呼了一口氣,緩緩道︰「印尼市場很難完全拿下,有地方保護主義,馬卡里姆家里又是老牌政治家族。

你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張益達知道Grab進入印尼市場,光一張業務許可牌照就被為難了很久。

不然,先發展好幾年的Grab可能早就把GoJek給拍死了。

為什麼陳炳耀對GoJek有些不屑,跟這些事情也月兌離不了干系。

「無法快速解決出行戰事,其他如移動支付、金融科技等業務就無法全力投入競爭中去。」

陳炳耀苦笑一聲,「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不像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標準統一。

中國互聯網公司可以用兩年時間覆蓋完全國,而東南亞互聯網公司光覆蓋6個主流國家可能就要用五六年時間。」

張益達點頭,只有出過海,才知道這麼多小國家市場有多麻煩。

要了解當地風俗,以針對性推出活動;要了解當地宗教,以免搞出點烏龍事件,又褻瀆了哪位大神……

「優步的業務消化得怎麼樣了?」

優步東南亞是被Grab三月份收購的,此時已過去了三個月,張益達猜想應該差不多消化大半了。

「人員、團隊接管上面都沒什麼問題,就是有些國家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說Grab涉嫌壟斷之類的。」

陳炳耀聳了聳肩,很是無奈,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擔憂。

張益達笑了笑,又問起了外賣業務。

「外賣業務,應該是未來賺錢的業務之一。」

對這一點,陳炳耀十分篤信。

隨即他又說道︰「外賣領域里面的競爭對手不少,除了GoJek旗下的GoFood,還有其他好幾家主流外賣平台在與我們爭搶市場。

不過,借助于Grab在出行平台積累下的資源,我們有信心擊敗其他對手,成為行業的龍頭。」

張益達微微頷首,對這些觀點表示認可。

東南亞和中國出行市場有些不同,這些載客的網約車司機,很大一部分人的載客交通工具都是摩托車。

從「運人」到「運外賣」,除了系統,其他地方基本上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動,過渡非常平滑。

而且東南亞目前沒有出現餓了麼和鎂團那麼大體量的外賣公司,遲早業務都會被兩大出行平台蠶食。

在這一點上面,他們實現了嘀嘀夢寐以求的突破。

「听說你有意讓GrabPay在現有的移動支付業務以外,加上司機保險、P2P小額貸款、財富管理等金融業務?」

陳炳耀笑道︰「進入2018年以後,GrabPay發展很快,如今已進入了8個國家235個城市,我認為開啟變現的時機已經到來了。」

張益達暗自點頭,相比其他公司,Grab已經顯露巨頭崢嶸了。

從16年成立,到17年初的30座城市,再到如今的235座城市,堪稱跨越式發展,穩坐東南亞第一電子錢包寶座。

「噢,對了,听說Grab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億了?」

陳炳耀笑了笑,「其實只有9500萬,宣傳效果嘛,你懂的。」

張益達那是相當懂,覺得這點夸大算什麼,跟國內互聯網公司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Sea上市以後,股價漲得不錯,Grab什麼時候把IPO提上日程啊?」

陳炳耀搖頭,「我還想再等一等,現在很多業務還沒走向成熟,利潤就不說了,營收在收購優步後,堪堪才達到10億美元。」

10億美元營收,對應100億美元估值,市銷率10倍,也不是很夸張。張益達心中想道。

兩人又聊了聊業務,張益達對Grab的發展現狀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見火候也差不多了,張益達開始問道︰「你認為Grab多久能成為千億美金的獨角獸?」

「千億美金?」

陳炳耀不是特別驚訝,因為Grab目前已經達到了百億美金估值,千億美金的夢他也不是沒做過。

只是有些詫異,張益達為什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也許5年到10年吧!」

陳炳耀沒有說達不到千億美金,那等于說在給自己、給公司設限。

他不是沒有研究過市場,東南亞有這麼多年輕人口,經濟也在快速發展。

出現一家相當于阿狸、企鵝五分之一的巨頭公司,那是早晚的事。

而Grab作為東南亞最大的幾家互聯網公司之一,當然有資格競逐千億美金帝國的寶座。

「GoJek的存在,對Grab的發展始終會是一個障礙。

在主營業務還存有大敵的時候,你能夠心無旁騖地去發展其他業務嗎?」

陳炳耀嗅出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問道︰「GoJek讓你來當說客嗎?他們想接受並購?」

「不是,是我主動來當這個說客的。」

張益達邊說邊觀察陳炳耀的神情,後者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惡來。

見陳炳耀沉默不語,張益達又繼續勸說︰「沒必要這麼排斥並購,咱們應該把格局放大一點。」

陳炳耀搖頭,「不是格局的事情,在我眼里,GoJek根本不值50億美元。」

「但並購GoJek後,資本市場會給你補上這部分差價。」

陳炳耀明白張益達的意思,徹底統治東南亞出行賽道,資本市場給予一定溢價空間。

「那合並以後,GoJek的管理團隊怎麼安排呢?」

見陳炳耀這麼問,張益達就知道有戲。

趕緊又給陳炳耀復述了一下自己和馬卡里姆的約定,並強調,後者不會一直霸佔CEO位置不放,主要就過一下癮,提升名望。

「如果馬卡里姆一直佔住位置不肯讓呢?」

張益達說道︰「有任期,到期了,董事會重新選。」

「可是Grab是我的公司啊,憑什麼讓他擔任CEO,那我干嘛?給他當下屬?」

盡管陳炳耀修養比較好,但此時听到張益達的餿主意,讓手下敗將爬自己頭上,難免也有些火大。

「你來當董事局主席!」張益達一本正經道。

陳炳耀了張益達一眼,「那你呢?」

「銳向就當個富貴閑人好了。」

听到張益達這麼說,陳炳耀稍稍安了下心。

公司做到如今的體量,自然不會甘心做銳向的控股子公司。

而銳向如果只是做大股東,不拿走管理權的話,也不是不能商量。

「RPay和Buy Together也要合並進來!」

陳炳耀皺了下眉,一下子裝這麼多公司進來,公司雖然會膨脹成一個巨無霸,但他的股權也會被稀釋很多。

「統治了交通出行賽道後,留給Grab的大方向只有兩個,一個是電商,一個是金融科技。」

陳炳耀想了想,也確實是這麼一個情況。

吞掉GoJek後,還想讓公司更上一層樓,也必須切入其他新領域。

而電商和金融科技作為最大的兩條賽道,幾乎成為了必選項。

「你想要多少股份?」

陳炳耀很直接問道,他不相信張益達這麼費力推動此事,而自身沒有利益訴求。

如果索求太多的話,那他就得仔細衡量得失了。

「40%怎麼樣?」

差不多把東南亞布下的大部分棋子都打算裝入Grab公司,張益達自然要尋求大股東地位。

和企鵝跟Sea的關系差不多,做大股東卻不完全控制企業。

因為AB股的存在,也很難對Grab進行控制,除非創始人主動願意放棄。

東南亞的互聯網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了,張益達覺得很有必要把手上的資源整合在一起,不給企鵝、阿狸個個擊破的機會。

「我要考慮一下。」

陳炳耀還是沒有貿然答復張益達,畢竟事情這麼大,他也不能隨意許諾什麼。

除了跟創始團隊商量以外,股東方面也需要溝通。

「不要讓我等太久,只有一周時間,錯過了,GoJek就要接受15億美元融資,那再合並的機會很渺茫了,股東層面矛盾重重。」

听到15億美元這個數字,陳炳耀還是有些吃驚,雖然去年Grab接受了一輪軟銀領投的25億美元巨額融資。

但GoJek如今也要獲得這麼大筆融資,算不上一個好消息。

融資完成後,雙方的出行之戰又要形成膠著態勢。

「不會讓你等太久的,一周之內必定給你一個圓滿答復。」

听完張益達開出的條件,以及描繪的藍圖,從個人內心來講,陳炳耀是非常動心的。

只是裝入這麼多公司,他個人持股比例可能會跌到2%以下,比陳衛都還要慘。

但能掌管一家東南亞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