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一章 要發發發

「什麼噱頭?」一個歐美人長相的中年男子問下屬。

下屬提醒道︰「張益達啊,你看這次福布斯排行榜給他排名的多少?中國第五富,身價168億美元!」

「這有什麼不對嗎?」胡潤皺了皺眉。

「肯定不對啊!網上都吵翻天了,說福布斯統計不夠精確,只統計了張益達在三家公司的持股。」

下屬一臉興奮道,「要是咱們把張益達的資產全給挖掘出來了,那絕對可以打臉福布斯一次。

因為這就說明了咱們胡潤排行榜比他們福布斯更權威、更精準!」

「想法不錯!」

胡潤先夸贊了一句,又攤了攤手,「可是咱們沒辦法獲取張益達在其他公司的詳細持股啊?」

「這個有辦法的!」

胡潤不相信,問︰「那你說說,有什麼辦法?」

「推理學!」

胡潤也楞了下,疑惑道︰「推理學?這又是什麼方法?」

下屬解釋道︰「我是在網上看網友推斷張益達在各個公司持股受到的靈感。」

「網友?」

胡潤笑而搖頭,「這不可取!咱們現在跟創業之初不一樣了。

那會兒條件簡陋,信息渠道單一,所以做出來的榜單很粗糙。」

說著說著,胡潤就忍不住大笑了起來,他想起了自己在上世紀末做出來的第一版中國大陸富豪榜。

那版富豪榜堪稱中國大陸有史以來的第一張富豪榜,總共就50人。

要從10多億的茫茫人海中找出最富有的50人,無疑是一項浩瀚的工程。

當時身為安達信會計師的他,是如何完成這張榜單的?

他近幾年是這麼對媒體說的︰當年自己為了這張榜單嘔心瀝血,光是統計方法就用了20多種。

包括A股公司,慈善捐贈名錄、大學捐助者、商業雜志封面故事、高端政治家的會面、軍隊商人、人物年鑒、紅色資本家、娛樂業明星、納稅金額、每個行業最大的前十名公司等等。

為此,還花上了整整幾個月的時間。

當然,早年他可不是這麼說的。

2001年,他接受媒體拜訪時曾說道︰自己從7月19日著手排榜,到8月11日就搞定。

當時團隊一共就兩個人,除了他,另外一個是在校大學生。

前後22天,兩個人就搞定了這項工程。

盡管榜單排得很粗糙,但在當時的中國還是引起了非常轟動的效應。

「先富起來」的群體被曝光,以億為單位的財富數字猶如閃電般直擊普通老百姓脆弱的神經︰說好的「萬元戶」就算發達了,為什麼你他喵的有幾十億?

「富人們的錢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成了貫穿2000年全年、中國各個階層最為激烈的發問。

富豪們也很不滿!

一些上榜的企業家要和胡潤對簿公堂,稱其身家被「夸大了數十倍」;

沒上榜的富豪也要找他討個說法︰我這麼富,居然沒有我?

財經媒體則質疑《福布斯》是「來搞笑的」,名單的資料不準確、關注範圍狹窄、計算方法錯誤,總之整個榜單漏洞百出。

但不管怎麼爭議,《福布斯》在中國是徹底火了。

而他功不可沒,就連「福布斯」這個中文名字都是他給定下來的,「福」字是順應中國文化、討個吉利。

再後來,上過榜單的很多人都倒下了,讓他多少有些顏面無光。

2個人,22天做出來的榜單听起來就不那麼靠譜。

為了強調權威性和精準性,他後面再接受媒體采訪就改口了。

發了第一版福布斯中國排行榜以後,胡潤自己也沒想到在中國會有那麼大的轟動效應。

雖然他名頭越來越響,但是生活過得並不滋潤。

作為福布斯特約撰稿人的他,每年只能從《福布斯》獲得一次性的稿酬,最高一次拿了3萬美金,而這是他全年的收入。

再後來,他跟福布斯分道揚鑣了。

借助早幾年在中國打下的名聲,胡潤于2002年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出了個人品牌「胡潤排行榜」。

一山不容二虎,自此以後,每年都是胡潤一張榜單,福布斯一張榜單。

兩張榜單在富豪排位、資產數額上常有較大出入,由此引發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撕逼大戰。

「Boss,張益達絕對是一個隱形富豪,旗下獨角獸公司都有十幾家。

咱們就算給他加點身價,大眾也會理解和認同的。

而且這樣搞,我們又能掀起跟福布斯的撕逼大戰了。

爭議越大,熱度就越高,越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名氣。從而顯示我們跟福布斯的不同。」

胡潤听完下屬的話後,也在思考,要不要這樣做呢?

「你說說你的推理學,是怎麼推理張益達資產的?」

下屬笑道︰「這個很簡單嘛!張益達暴露持股的三家公司,沒有一家持股低于30%。

我判斷,除了融資輪次較多的惠民出行,他在其他公司的持股不會低于30%這個數。」

胡潤點點頭,「有些道理!」

下屬接著說道︰「通過益民財富、益民網金,銳向集團三家公司的持股結構,我們可以得知。

張益達一般是給予了聯合創始人10%股權,外加10%期權池,而他融資前的持股則是80%。

這是他的一種習慣,三家公司都是如此。其他公司的情況應該也八九不離十。

我們按照每一輪融資都稀釋20%股權來測算,可以算出張益達在每家公司的大致持股比例!」

「這個思路不錯,每一輪融資都是按照稀釋20%股權比例來推算,得出來的數據應該是低于真實數據的,算是比較保守了。」

胡潤扭頭看向下屬,又說︰「按照你這個辦法來吧,先算出一個大致數據給我瞧瞧!」

下屬見自己的方法被老板采納了,屁顛屁顛就跑去工作了。

第二天,下屬又來找胡潤。

「Boss,我花了一天時間,根據各種新聞報道的張益達的企業融資歷程和估值,把他的「真實」身價給算出來了。

比福布斯統計的168億美元足足高出了111.8億美元。」

胡潤聞言一喜,說道︰「那差不多是280億美元了啊?」

下屬一臉興奮,「沒錯,按照今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6.73︰1計算,就是1884億人民幣的身價。

而且這還不包括張益達個人的存款,房產等等資產。

據我調查,他還有一棟價值數億人民幣的豪宅。

要不,我們給他加4個億,湊個吉利數字,1888億好了!」

「好!」深知中國文化的胡潤笑道︰「1888這個數字好,就按這個來!張先生估計看了這個數字也會很開心!」

……

張益達一點也開心不起來,繼福布斯2016排行榜發布後沒幾日,胡潤2016排行榜也發布了。

榜首依然是王首富,2200億的身價。

而張益達成了榜眼,身價是1888億。在他身後是1450億的杰克馬,1350億的娃哈哈,1200億的波尼馬。

其他人的身價最後一位數字不是0就是5,都取的整數。

而張益達的「1888」很是顯眼!

張益達哭笑不得,這個胡潤也是用心良苦啊,不知道他是怎麼湊出的這個數字。

網上又開始議論紛紛了,張益達居然在胡潤排行榜上碾壓了二馬,成為了大陸第一科技富豪,可以討論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網友還給張益達取了很多綽號,「千億發哥」、「要發發發」……

有人覺得這個身價有些虛高,張益達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加起來都達不到1888億元人民幣。

也有人覺得這個數字靠譜,畢竟張益達十家獨角獸公司,市值估值加起來六百多億美元,持股40%-50%就達到這個身價了。

黃新等企業家朋友都打來了電話,或者發來微信信息,給張益達道喜,要求他請客吃飯。

波尼馬也發來了微信消息,「恭喜了!大陸第一科技富豪!」

「大佬,胡潤那是典型的商人啊!在故意制造噱頭,你看看,除了我,其他人身價都有零有整的。」

波尼馬又問道,「听說眾合集團在整合拼哆哆、抖視,還有惠民出行?」

企鵝作為股東,知道這個消息很正常。張益達回道,「是的,困難重重,進展緩慢!」

「抖視那個軟件不錯,企鵝都沒來得及入股!眾合集團整合完畢後,有沒有興趣開放一輪融資?」

張益達猜測不到波尼馬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難道是害怕眾合集團整合後,稀釋了企鵝的股份?

還是說胡潤排行榜搞出的ど蛾子,讓他對自己有所警覺?

「融資可能要緩一緩了,拼哆哆上一輪融資是9億刀,抖視是10億刀,暫時資金不缺。」

波尼馬又打字道,「我希望企鵝來領投眾合集團下一輪融資!」

張益達皺了皺眉,波尼馬這麼強勢是想干嘛?

自己搞的短視頻、電商,還有共享出行業務都對企鵝沒什麼威脅啊?

「有大佬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要開始使勁兒燒錢了!」

張益達也不會去硬頂波尼馬,回答得很有技巧。

「咳咳,還是搞一些盈利業務出來吧!听說惠民出行已經燒掉了30億美元,盈利迫在眉睫啊!

不然後面的路,很難走!」

波尼馬以過來人的身份開始勸張益達。

「沒辦法,發展階段必須經歷的陣痛!我也在調整,爭取早日盈利……」

張益達開始給波尼馬畫餅,描繪未來美好藍圖。

波尼馬越听越覺得離譜,張益達居然連「吊打淘寶」,沖出國內,走向國際,與亞馬遜一較高下的話都講出來了。

波尼馬輕笑,到底是年輕人,估計是胡潤排行榜讓他膨脹了。

心中稍稍有些安心。他看到胡潤排行榜的時候,也很驚訝,張益達身價居然都排在自己前面了。

本來對方福布斯排行第五,身價168億美元就很讓他驚訝了。沒想到,胡潤排行榜更加夸張。

不過波尼馬也只是稍微警惕了一下,張益達身價水分究竟有多少,他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一大堆企業估值加起來600多億美元,上市的總共才兩家,80%資產都是「估值」。

就算全部上市了,市值加起來也不過才4000多億港幣。

企鵝此時,市值都已超過2萬億港幣了,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至于身價的話,他不是特別看重。

到了他們這個地位,更看重的是影響力和能夠控制、掌控的資源、資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