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

張益達沒有直接回答陸奇的提問,反而問陸奇︰「听說微軟小冰已經在金融領域發力了,新一代產品能抓取上市企業發布的全部公告,自動生成摘要?」

陸奇考慮了一下,才回答道︰「這個版本目前還沒有正式發布,你是怎麼知道的啊?」

張益達笑了笑,「微軟是行業領跑者,我們自然得多關注一下了。微軟有高管在一些會議上,提到過只言片語,我們匯總起來就得出了一些結論。」

「沒錯,新一代版本的確有這項功能,微軟有高層也在一些公開會議上提過那麼一兩句。」

微軟已經公開了的信息,陸奇覺得說一下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他作為微軟前高管,是和微軟簽署了保密協議的,公開或者私下場合都不能泄露微軟的商業機密,否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但張益達的問題,顯然不在其中,都半公開了,算不得什麼機密。

「讀取公告,進行摘要,其實這個工作人類也可以做。

微軟小冰的優勢就在于,听說20秒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

見陸奇不搭話,張益達知道他有顧忌,就繼續講道︰「對于「爭分奪秒」的金融從業者來說,20秒時間就可以獲得精煉後的一手信息,算是很大的一個優勢了。

當對手還在人工翻閱公告的時候,微軟小冰的使用用戶就可以進行相關的金融操作了。

換做是我,也一定會使用小冰的服務。」

「張先生,你期望銳向的人工智能應用做到這個地步嗎?」陸奇問道。

張益達搖搖頭,「這只是最基礎的一個文本識別,和我們目前的AI反欺詐應用一樣,都是「死物」。

抖視的AI審核系統可以自動識別違規、違禁的圖片和視頻。

這些在微軟的人工智能三個階段標準的劃分中,都屬于第一階段︰基本的人工智能交互,即擁有某一種或多種交互方式。

我們要做的是「活物」,給人工智能加上感官,讓「她」能听、能看、能說、能思考和學習。

這就需要在語音識別、視覺識別、對話引擎、自然語言處理、機器深度學習等領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並且把這些功能「融為一體」。

不然的話,做出來的人工智能也是個殘廢,啞巴、盲人、聾子、智障兒童……」

陸奇笑了笑,「你這比喻很恰當,但你說的這個已經是微軟劃分的人工智能第三階段了,具有「高級感官」。

要做到這一步,除了需要海量數據作為支撐以外,還需要包括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在內的幾乎所有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專業人才加盟。

微軟的AI研發團隊目前有5000人,明年的話這個數字會擴大為8000人。」

恐怖如斯啊!

國內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月平均工資是兩萬加,5000人的團隊一個月發工資就要發一個億以上,一年就是十幾個億。

這還只是工資,沒有算什麼實驗室設備投入方面,算上那些更加恐怖。

而且這東西短時間出不了成果,出成果了也不一定能馬上賺錢。

沒點實力的公司,根本帶不動。

不過張益達轉念一想,豬豬寶一個月工資都要發10個億出去。

一個億好像也不是很多啊!微軟除了一個微軟亞洲研究院,還有很多崗位在美國。

領美刀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大牛,年薪百萬,還是美刀。

不過張益達想挖這些人到中國來,恐怕不僅要拿出等同于微軟的薪酬,甚至還要高出一籌才行。

沒錢,就只能拿期權騙人了。

「張先生,怎麼樣?壓力大不大?」

陸奇看張益達半天不說話,一直在那默默思考,以為他是退縮了,于是出言打趣道。

「還好,壓力不算大!」

張益達表現得很淡定,「我目前旗下公司中,銳向有人工智能團隊,抖視也有,然後……其他公司暫時沒有涉及這塊業務,就沒有招納相關領域人才了。

兩家公司湊一湊的話,弄出來五百人團隊應該還是可以的。

另外,我在國內還投資了商朝科技、曠視科技等一大票圖像識別公司,語音識別的話,國內目前科大訊飛做得不錯,也可以跟他們開展一些合作。

我們只需要把力量集中在對話引擎、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等幾個領域就好了。」

陸奇說了一聲「好」後,又繼續說道︰「除了人才和資金方面,還有一項東西至關重要,那就是數據。

數據需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需要數據。

步入「數據3.0」時代後,企業的數據資產暴增,常常會超出固有的業務邊界,把什麼垃圾數據都納入進來。

這就導致數據量越來越大,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數據輸出結果就很難準確。

而深度學習算法需要海量的數據來進行「訓練」,數據量越大越精準越好。

在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模型中,使用錯誤的數據或規模不夠大的數據列隊來訓練和運行這些模型,很有可能做出來的人工智能是一個「畸形」兒!

谷歌的數據是建立在其強大的搜索業務基礎上,隻果則是建立在保有量龐大的手機終端設備上面。

微軟的話,則是來自于辦公軟件、操作系統、還有搜索業務。

張先生你如果想做出很牛的人工智能產品的話,數據必不可少。

但據我所知,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大部分數據都掌握在BAT手里。

銳向掌握一部分用戶的金融數據,其他數據就很少了。」

「是的,在大數據儲備上面,我們目前還落後于BAT。

但是差距沒你想象中的那麼大。抖視短視頻有上億用戶,惠民出行也有上億用戶,拼哆哆電商用戶數量也快突破1億了。

這四家公司總用戶數量加起來有7億,覆蓋金融、短視頻、出行、電商等四個領域,扣除重疊部分,大概覆蓋了全中國3億-3.5億網民。

據報告統計,國內去年的手機網民數量是6.9億,今年大概是7.3億。

我們差不多覆蓋了全中國一半的網民,盡管使用時長趕不上企鵝,但絕對不會比阿狸、千度差多少。」

「當真如此?」

陸奇听後,整個人都興奮了不少,目光灼灼的看著張益達,又追問道。

「千真萬確!我現在都可以調後台給你看。」

「那倒不必了,我相信張先生不會開這種玩笑的。」

陸奇還是很有分寸的,真讓張益達調後台,那簡直就蠢到家了。

程序猿出身的他,通過一些網絡手段還是可以去證實張益達所說的話的。

「7億用戶啦?張先生,你這4款軟件都是爆款啊!個個國民級應用,那阿狸、企鵝他們豈不是要眼饞死。」

袁征也在一旁插話道。

「哈哈,那倒沒有,國內第一APP是QQ,不過估計這第四季度就要被微信超越了。

接著第三、四名是淘寶,支付貝,第五名才是我們投融匯。

接著是QQ瀏覽器、 UC瀏覽器,千度地圖、高德地圖,愛奇藝、企鵝視頻、優酷視頻,QQ音樂,酷狗音樂,360手機衛士、新浪微博……

我旗下其他三個APP要排到二十名開外去了。」

「這7億用戶還不包括海外用戶吧?」陸奇忽然問道。

「是的,算上銳向控股、合資的幾家移動支付公司,還有Musical.ly和Green,用戶量還要加上將近2億。」

「這加起來都快10億用戶了,張先生你有沒有考慮過把他們四家公司合並啊?」

陸奇饒有興致地看著張益達,又說︰「手指要握成拳頭,打出去才有力。你現在根據行業細分,把公司拆分成一個個零部件,並不是特別好的管理方式。

我猜測你肯定有顧慮,或許是覺得合並在一起後,業務太臃腫?」

張益達沉吟片刻,回答道︰「銳向必須單獨拎出來,金融業務不是太適合合並在一起。

我之前考慮過合並,但一直沒有找到一位合適的人來幫助我梳理業務線,捋清楚戰略規劃。」

「張先生要是看得上我的話,我毛遂自薦來做這個業務梳理人。」

說完,陸奇把目光投向張益達,等待起他的答復。

張益達也沒想到陸奇這麼出其不意,自己都還沒開口,就主動自薦了。

陸奇加入公司,好處很多。首先對方歷任雅虎副總裁、微軟副總裁等職位,有很好的國際視野。

這一點,對于志在海外開疆拓土的公司至關重要。

其次,陸奇雖是搞技術出身的,但管理才能也還是挺不錯的。

曾帶領幾乎從零起步的Bing搜索,從強勢的谷歌眼皮底下,硬生生搶到了20%多的市場份額。

另外,Office也在他的掌管下,成為了微軟最賺錢的部門。

一年時間,千度淨利潤增長了57%,市值增長了65%。市值也創下新高,最高達到了990億美元,無限接近千億大關。

然後因為改革力度太大,引發內部斗爭,陸奇干了一年多就離職了。

而陸奇宣布離職的當天,千度股價跌幅達9.54%,市值一下蒸發了94億美元。

由此可見,陸奇還是很有才華的。特別是三觀還比較正,廢除了千度醫療競價排名。

當然,他離職後,醫療競價排名又死灰復燃了……

「我來這,其實就是想邀請陸博士你加入我公司。」張益達笑呵呵說道,「你想加入我旗下哪一家公司都可以,並且會給予你最大限度的支持和管理權限。」

「我想加入拼哆哆、惠民單車、抖視、B站等幾家公司組成的新集團。」

陸奇猶豫了一下,又說︰「另外……AI項目,我也建議放入這個新集團。」

張益達看出了他對AI執念很大,這點要求滿足了就是了,放銳向或者新集團對張益達來說都無所謂,反正都是肉爛在鍋里。

「可以,這都沒問題,你來當這個集團CEO,我會給予你最大的信任。」

陸奇也稍感驚訝,以為自己可能最多也就擔任COO或者CTO,沒想到張益達這麼信任自己,上來就委任CEO的職位。

「感謝張總的信任,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張益達滿意地點點頭,招攬到陸奇,也不虛此行了。

袁征也為好友陸奇感到高興,找到了一個好平台和好老板。

薪資待遇方面,陸奇沒問,張益達也沒說。

都是聰明人,張益達連CEO的職業都舍得委任,還會吝嗇薪水和期權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