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章 前首富想收購我公司

「成立印度合資金融公司?」

雷君沉吟不語,開始思考張益達這個提議給大米集團帶來的得失。

這兩年,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越發的火熱,大米集團也于去年正式進軍了互金領域。

相對其他大型互聯網企業,大米的起步並不算早,但是布局動作很快,拋開對外投資不談,其自身的金融業務,已稱得上「全面開花」。

2015年5月,大米金融正式上線,隨後推出了「活期寶」、「定期寶」、「大米基金寶」等理財產品;

6月,設立渝州市大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9月,小額信貸產品大米貸款開始公測,僅面向大米手機用戶開放。

今年初,大米又以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65%的股份,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隨後又收購京城宏源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拿下了保險經紀牌照;

前段時間,大米推出了旗下首款保險產品「大米少兒保」;

再加上正在研發的產品MiPay、互聯網股權眾籌平台米籌金服,以及剛剛獲得批復籌建的興網銀行。

短短一年時間,大米集團就已經完成了互聯網理財、貸款、支付、保險、眾籌、銀行等眾多細分領域的金融布局。

典型的厚積薄發!同時,也是互金領域的低調玩家。

相較于螞蟥金服、狗東金融、銳向金科這幾家高調的同行,大米的金融部門存在感很低,外界很多人甚至都還不知道大米有這些業務。

張益達知道大米金融是屬于悶聲發大財的主,前世靠手機預裝貸款軟件,成為了中國出海印度的最大金融玩家。

銳向如果能和大米金融達成合作,依托大米手機在印度四分之一的市場佔有率,將省下大量的推廣水磨工夫。

但和銳向展開合作,對大米集團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金融科技人才?風控實力?

這些對于小公司或者傳統企業來說,是非常迫切需要的。

但對于大米集團來說,這完全不是問題。

中國這幾年火爆的互金市場,培養出了一大批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

只要大米集團舍得砸錢,這些完全不是事。

由此可見,大米集團和銳向展開合作,好處沒多少,反而要讓渡出部分利益,把印度米粉給大米集團創造的金融收益分一部分給銳向。

雷君覺得有些不劃算,不過他也沒把話說死,他對張益達說道︰「這個需要從長計議。大米目前也還未在印度站穩腳跟,我們也暫時沒有在印度開展金融業務的想法。

倒是銳向,我听說在印度投資了很多獨角獸企業啊!」

雷君對于合資公司興致缺缺,張益達也理解,畢竟這會兒中關村勞模全部精力都在手機上面。

合作放貸這事還需要緩緩,要等他看到國內的大米金融創造的巨額利潤,他才會慢慢「覺醒」。

另外,銳向的海外投資布局還要變得更廣泛、更扎實,才能「吸引」到合作伙伴。

合作,是強強聯合,相比大米在印度打下的用戶基礎,銳向暫時還要差上一些。

大米這會兒「看不上」銳向,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對,銳向是在印度投資了幾家互聯網公司,但規模都不大。遠遠比不上Flipkart、Sm這些大型獨角獸。」

張益達見雷君錯開話題,也就順著他的話聊起了在印度的投資。

雷君笑了笑,張益達列舉的這三家公司是印度最大的三家獨角獸,估值都幾十億美元了,投資回報率已經不高了。

但銳向投資的那七八家印度公司,估值差不多都才幾億美元,投資增值潛力巨大。

比如說︰連鎖酒店品牌OYO、打車出行平台Ola、外賣平台Zomato……

這些公司在印度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廣告牌或者網約車司機、外賣員。

雷君去印度出過幾次差,也都有看到這一幕幕。

他判斷,搞不好這幾家公司會成為印度的攜程、嘀嘀還有鎂團。

那這樣,張益達就賺大發了。說實話,雷君心里還是很佩服張益達的投資眼光的。

因為雷君自己也喜歡做天使投資,被稱為「董事長專業戶」,投資了UC瀏覽器、拉卡拉、YY歡聚時代、獵豹移動……等一大批成功項目。

如今,雷君很少做個人天使投資了,都是交給他持股51%的順為資本在打理,但實際上,仍是雷君在做最終決策。

順為資本創始合伙人許達來曾對媒體表示︰順為投委會每次會議雷君都會參加,所有項目都要親自看、親自決定。

由此可見,雷君做投資還是真的做上癮了。

「華屹資本也很不錯嘛,頭條、鎂團、嘀嘀都投中了。」

「不行。」張益達笑著擺擺手,「我們一直在吃老本,連一個IPO都還未收獲。」

「快了,華屹資本成立還不到三年吧?」

「嗯,兩年多不到三年。」

雷君笑著點頭,「這投資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國內一線風投的行列。」

「順為資本倒是想走出國門,去國外投資看看,但是我們沒有門路啊!」

雷君攤了攤手,又笑著說︰「益達,你後面有什麼好的投資項目,可以跟我們順為資本開展一下合作。

我們不佔大頭,稍微佔點份額就行了。」

張益達笑著點頭算是答應下來了,他還想跟雷君把關系處好點,以後好去印度抱大米大腿呢,這點小事完全不在話下。

「還是你們做互聯網和高科技的好,生意都做到國外去了。」

劉永浩搖頭嘆氣道,「我們就只能在國內賣賣飼料了。」

「劉總,你又在開玩笑了。」

雷君笑著說道︰「新旺集團九十年代就在越南建立海外工廠了,前幾年還在澳洲大手筆的買牛女乃廠、牧場。

听說你們在海外三十多個國家都有產業和投資布局。

你這才是真正的低調啊!」

被雷君揭破了老底,劉永浩哈哈一笑,「我們這也是沒辦法嘛!

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是我們集團的支柱產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我們只能不斷進行上下游和產業鏈投資布局。」

「前段時間,我們買下了一家寵物食品公司,真誠愛寵。

說到這,劉永浩看向張益達,笑著說︰「益達,現在我又跟你爸爸是同行了!」

雷君和曹詩茹听後也都笑了起來,大家也認識這麼久了,基本上都了解張益達的家庭情況。

知道他們家以前是做豬飼料的,現在轉型做狗糧了。

「寵物食品行業大有可為!劉總做了筆好投資。」張益達夸贊了一句,表現出很釋然的樣子,絲毫沒有因為跟新旺集團成為同行而感到不悅。

其實對于新旺集團入局寵物市場,他早就收到了相關信息,也沒太放心上。

寵物市場,現在有兩個大玩家,產業系的新旺集團,有生產體系、供應鏈、研發體系等優勢;

金融系的高陵資本,有資金、善于整合資源等優勢。

前者新旺集團旗下有一個產業投資平台叫草根知本。

草根知本旗下又有乳業、冷鏈、調味品、營養保健品、寵物食品五大產業板塊。

草根知本去年還聯合軟銀等投資機構,投資了佩特網的競爭對手樂寵2900萬美元。

後者高陵資本今年才開始大力進行寵物產業布局,之前就投資了一個佩特網。

今年開始,已經陸陸續續的在國內外寵物市場投資了十幾家公司,來勢洶洶。

相比于新旺集團,更讓張益達忌憚的是後者高陵集團。

擺明了一副買買買,再整合出一個寵物市場巨無霸公司的架勢。

出現了這種公司,不管是對自己的佩特網,還是老爸的多格芙德,都會造成一種市場擠壓。

「寵物市場增長很快,據《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寵物行業規模在2017年將到達1340億元,預計到2020年期間,都將保持平均30.9%的高增速發展。」

劉永浩扭頭,笑眯眯看著張益達,「益達,听到這些數字,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市場太大了,佩特網和多格芙德兩家是吃不完的。我們保持現在的業務增速就可以了。」

劉永浩可不相信張益達對寵物行業巨大的市場沒有想法,繼續講道︰「在國內的寵物市場中,寵物食品的規模佔比為34%。

但這個數百億,未來幾年可能達到上千億的市場卻一直沒有誕生國產龍頭品牌。

寵物食品市場主要被瑪仕、雀巢這些外資巨頭所瓜分,A股上市的佩蒂股份和中寵股份也是以出口為主,並且主要為貼牌加工,沒有什麼品牌競爭力。」

「益達,你們家的多格芙德近兩年倒是發展得不錯,特別是依托你旗下的互聯網產業,把線上銷售這個板塊給做起來了。」

張益達搖頭失笑,「市場佔有率很小,將近500個億的寵物食品市場,我們勉強佔據其中1%。根本不入流。」

劉永浩點點頭,這跟他了解的數據差不多。

「說句心里話吧!目前,寵物市場缺少一個國產品牌的頭部企業。

我很想讓草根知本依托這個風口和市場的紅利期,整合集團全球資源,創立一個擁有市場主導地位的品牌。」

听了劉永浩的豪言壯語,雷君、曹詩茹都出聲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支持。

張益達也附和道︰「以新旺集團多年的實力積累,這個事的做成的概率很高。」

「益達,冒昧問一句,佩特網和多格芙德兩家公司,你有沒有想過出售呢?」

風水輪流轉,最近到處買公司的張益達,也踫到了「被收購」,對象是不差錢的前首富劉永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