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四章 AI廣告應用

銳向在完成赤子城科技的控股事宜後,迅速召開了董事會,張益達被選舉為公司新任董事長,劉春河則繼續擔任CEO,原公司各管理層的位置也基本沒有變化。

除了CFO這個位置!

原赤子城CFO被調到了銳向集團,銳向集團又另外往赤子城派遣了一名CFO。

銳向雖然給予了原管理層足夠的尊重和管理權限,但財政大權還是得掌握住的。

劉春河對此也基本沒有意見,畢竟銳向真金白銀掏了十幾個億出來,要一個CFO完全不算過分。

「春河啊。」

在赤子城公司辦公室里,張益達和劉春河聊起了發展策略,「赤子城下一步有什麼計劃?」

「除了現有的Solo桌面和Solo鎖屏大師等幾個工具軟件以外,我們打算推出更多的工具型產品,豐富我們的產品矩陣,同時進入更多國家的市場和獲取更多的用戶。」

劉春河給張益達闡述起了自己的發展思路,臉上充滿著自信和從容。

張益達點點頭,赤子城進入海外這三年多來,根基基本上是扎牢靠了,對海外市場及用戶分析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3億用戶的注冊量,雖然死粉很多,月活用戶不過8500萬。

但,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算得上是一家優秀的出海互聯網公司了。

「你們做產品也有這麼幾年了,對于你們做出來的產品受不受市場歡迎,我基本上是不懷疑的。」

劉春河听到張益達的夸贊很高興,但後者話音一轉又道,「但是,你們的發展方向還是不夠清晰。」

劉春河疑惑不解,「為什麼說不夠清晰呢?是廣告變現嗎?」

「對!」

張益達點頭,「雖然銳向等幾家我旗下的公司會給你們廣告訂單,但這還遠遠不夠。」

「銳向那邊不是還有很多打算出海的互金合作伙伴嗎?」

劉春河疑惑不解,當初最吸引他的也就是這部分資源,听張總這口氣,莫不是出了什麼變數?

張益達輕笑道︰「銳向對他們影響力是挺大的,但赤子城也得給人家看到足夠信服的資本啊?」

「資本?用戶量?廣告效果?」

張益達點點頭,「那肯定啊,人家買量也得看到ROI和實實在在的效果啊!」

「你認為中國互金公司出海的地方會是哪些地方?」張益達考較起了劉春河。

劉春河也是在互聯網圈模爬滾打這麼多年過來的,基本判斷力還是有的,他說道︰「肯定是銀行、信用卡等主流金融不發達的地區和國家。

金融發達的地方,人家會去借這些高利……息的錢?」

「沒錯!排除這些國家和地區還剩哪些?」

劉春河沉思片刻,說道︰「排除北美洲和西歐,我判斷是東南亞、印度、中東、南美洲、東歐、非洲這些地區。」

「非常正確。」

張益達開始指點道,「出海第一站肯定是東南亞,距離中國近,在這些地區我們國家也很有影響力。

另外,當地還有華人華僑,各方面溝通順暢一些。

所以赤子城的發展重心要往這些地區覆蓋,和集團的發展方向形成協同。」

劉春河懂了,說︰「那行,後續我們就把產品的投放重心放在這些地區。」

「光自己這點產品的流量還不夠。」張益達又問他︰「知道木瓜移動嗎?」

「那個谷歌和臉書的廣告大代理商?」

「對,就是它。」張益達笑著,「你們也可以嘗試去拿一個谷歌臉書的大代理商。」

「那利潤率也不高吧?」

劉春河搖了搖頭,「而且這個業務,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利潤率取決于你的客戶數量,你手里捏著的訂單量大,自然跟谷歌臉書的議價權就高。」

張益達頓了頓,「再說這個技術含量嘛,你們可以自己做一套廣告投放優化和數據分析軟件啊,也算是給客戶來點增值服務。」

劉春河沉默不語,這些業務都有點不那麼高大上,對立志成為改變世界的偉大公司的赤子城來說,說難听一點,有些丟份。

「以色列有家AI公司叫Bidalgo,號稱是不拿融資還賺錢的AI公司。

他們把AI應用在移動互聯網廣告營銷上面,通過使用人工智能營銷自動化技術來幫助廣告主提高廣告投放效率和提高廣告的 ROI。」

張益達笑道︰「其實這項AI技術應用難度不太高,所以很容易就落地了。

赤子城也有自己的AI引擎啊,我相信稍微轉變一下研究方向,很快就能弄出點名堂。

AI研發是很燒錢的,Bidalgo為什麼不融資還堅持得下去?就是廣告業很賺錢啊,賺到的錢足夠他們拿來燒研發。」

劉春河終于有了些興趣,問道︰「那赤子城以後的定位就是AI廣告公司?」

「AI公司更恰當一點,」張益達笑道,「你以後在外面演講也好,做報告也罷,一定要標榜自己是AI公司。

廣告只是AI技術的一項落地應用而已。假如你在廣告行業賺到錢了,以後你想搞無人駕駛我都不反對。」

「無人駕駛?」劉春河還是有些自知之明,連連擺手,「那個太燒錢了,我們這些窮逼公司可玩不轉。」

「現在是窮逼公司,以後就不是了。」張益達拍拍他的肩膀,「中國互聯網最賺錢的業務有三個半,游戲、電商、廣告,還有半個是互聯網金融。

你要是能在海外讓廣告和互聯網金融擦出點愛的火花,絕對讓你數錢數得手抽筋。

有錢了,才能去實現成為改變世界的偉大公司夢想!

沒錢的話,口號喊的再震天響也是沒有用的。」

劉春河臉上火辣辣的,我不就年少輕狂不懂事的時候裝過兩句逼嗎?怎麼一直逮著不放。

不過他也認為張益達的話很務實,先搞點賺錢的業務起來,才能支撐AI那無底洞一樣的研發。

要是過幾年,研發出一項什麼黑科技AI出啦,並且落地了,那赤子城真的就山雞變鳳凰了。

……

黃曉峰和隨行團隊來到了美國 谷,他是代表張益達來參加Green的A輪融資的。

跟他同行的還有沈北朋、徐小明、雷東鳴三人,他們各自代表黑衫、真科、華屹三家風投基金。

Green從惠民出行集團拆分出去後,三家基金除了持股惠民出行集團以外,還新設了一家開曼公司用來持股Green。

除了他們三家,企鵝、高陵資本、金沙河創投等十幾家惠民出行股東也是同樣的操作,新設開曼公司來持股美國的Green公司。

坐在Green公司派來接他們前往 谷酒店的車上,徐小明不停朝車窗外打量。

跟他同乘一車的沈北朋就很好奇,問徐小明︰「老徐,你這東張西望看什麼啊?」

「你快看!」

徐小明指著車窗外馬路上一輛輛駛過眼前的綠色滑板車,「那應該就是Green推出的滑板車了吧?」

沈北朋也湊過身去看了看,看見全是二三十歲的青年男女在使用滑板車,站在車上面,扶著龍頭,背上還背著一個雙肩包,猜測都是 谷的上班族。

感嘆道︰「喲,這數量還真的挺不少的啊!」

「看Green的運營報告上說,光這 谷就投放了一萬輛。」

徐小明笑得醉都合不攏了,「也不知道在美國其他城市投放的數量有沒有這麼多?」

沈北朋搖了搖頭,「美國對每個城市的共享電動滑板車管控挺嚴的,需要招投標,而且還得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拿下來。

想復制中國共享單車的投放速度,那完全不可能。

看報表上寫的,直到現在也不過才拿下了25個城市的投放權,總投放車輛不過12萬輛。」

徐小明對這個成績已經很滿意了,他說道︰「在這異國他鄉的,不到一年時間做到現在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

「惠民單車在這個階段已經投放了上百萬輛了吧?」沈北朋問道。

徐小明笑了起來,「你才說兩者不能比,現在又拿惠民單車說事了。」

沈北朋擺擺手,「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指老美凡事講各種規章制度,條條款款太多,辦起事來就慢。

我們國家就寬松多了,這也才有機會誕生那麼多的獨角獸公司。」

徐小明在美國和加拿大都留過學,沈北朋也在哥倫比亞和耶魯大學留過學,兩人都在美國生活過七八年,所以開始聊起了各自對美國的看法。

雷東鳴則和黃曉峰同乘一車,前者問後者︰「曉峰,惠民出行的期權池平移到Green,你有沒有被授予一些份額啊?」

「有一部分,但是不多。」

黃曉峰笑了笑,「畢竟跟你們不能比,你們是真金白銀出了錢,股權當然得落實在Green上面了。

Green現在分拆出去了,惠民出行集團的員工再拿Green的期權就不合適了。

當然了,清除這些期權,張總也都是給了補償的,全部給他們轉化成了惠民出行的期權。

我保留了一部分Green的期權,沒被清理掉,算是張總的特別獎勵吧!

張總說︰Green初創的時候,你在美國這邊出力不小,所以應當獲得獎勵。」

說到這,黃曉峰慚愧一笑,「其實我也沒干什麼,就負責搭了個架子,招了幾名員工。

Green的現任CEO霍華德倒是真的功勞很大,美國這20多個城市投放權都是他帶隊去一一拿下的。」

雷東鳴點了點頭,心中在思考,Green的期權和惠民出行的期權哪個好呢?

毋庸置疑,肯定是Green。公司越小越早期,期權的增值潛力也就越大。

惠民出行都60億美元估值了,將來還能長到600億去?

Green就不一樣了,撐死了10億美元估值,成長空間更大。

張益達的做法他是很理解的,Green要想發展好,肯定要回收惠民出行員工手里的期權,不然剪不斷理還亂,Green這邊的員工也會有意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