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八章 對標快手

「益達,快手跟你們抖視還是很像的,也是做短視頻,光有用戶增長,沒有業務收入。」

沈北朋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又說︰「銳向去年不是也參加了快手的B+輪融資?當時是DST領投,黑衫和你們銳向一起跟投的。

快手的情況你應該還是有些了解的,拿來跟抖視做對標可以吧?」

張益達點了點頭,的確有這回事,銳向去年投了快手3000萬美金,拿下了5%的股份。

不過拿快手和抖視做對標,那還真的有些不合適。

不過張益達也沒反駁,繼續听沈北朋闡述。

「快手上個月不是完成了2.5億美元C輪融資嗎?千度和CMC投的,給快手的估值是20億美元。

快手的DAU是2000萬,也就是說一個日活100美元。

把時間線推到去年的B+輪融資,當時快手的日活用戶是600萬∼700萬,估值是6億美刀,算下來也是一個日活用戶100美元。」

話說到這個份上,張益達也明白了沈北朋的意思,那就是一個日活用戶100美元,抖視4000萬日活用戶那就是40億美元。

張益達反駁道︰「快手的用戶都在國內,我們國外的日活用戶還有一千多萬呢?

廣告變現的話,國外那部分用戶掙的可是美刀、歐元,以匯率計算,一個海外用戶可抵六個、八個國內用戶。」

「話雖如此!」沈北朋笑道,「但是,你們的海外用戶基本上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購買力天生不足。

別說你們還沒開始廣告變現,就算開始了又能推哪一些廣告?

玩具?游戲?」

「你別小看小孩子的購買力。」張益達又舉了個例子,「你看企鵝的游戲,那不是國內小孩子給支撐起的?」

「益達,你這是準備學習企鵝,要在海外推出游戲嗎?還是說單純的只做廣告?」

徐小明插了一句。

張益達搖了搖頭,「自己出游戲肯定不會,沒那麼深的底蘊,好的游戲工作室現在也買不起。

但是我們的海外用戶絕大部分都是青少年,非常適合給游戲公司做推廣引流。」

「游戲有機會那是一定要搞的,EA、維旺迪、育碧、動視暴雪、維爾福……這些公司都不錯。」徐小明開始給張益達出謀劃策。

沈北朋見他們倆人越說越跑題,咳嗽兩聲提示了一下,「別扯遠了,還是說回估值吧!」

「估值60億美元絕對不高,國內近3000萬日活用戶對標快手就是30億美元,國外這1000來萬日活用戶調整匯率就是60億美元。

這加起來都90億美元了!」

張益達笑著說︰「今天邀請的都是親朋好友,所以我才沒報價90億美元,都是給的友情價。」

「快手C輪融資你關注沒有?」沈北朋忽然問道。

「沒怎麼關注!」張益達笑著搖了搖頭,「銳向只是財務投資,C輪完成後我們的股份稀釋得只剩4%了。

就只派了一個投資代表去參加了一下他們的C輪融資談判,走走過場而已。

蘇華估計看我做了抖視,連帶著對銳向也警惕起來了。」

黑衫資本參與了快手的多輪融資,算是非常重要的投資人之一,所以沈北朋知道一些內幕情況。

但現在抖視成為了快手的對手,他也不好直接點出這些內幕。

沈北朋想了想,迂回問道︰「你知道千度為什麼投資快手嗎?並且給他這個一百人都不到,還沒有收入的公司開出20億美元估值?」

「我記得蘇華好像是鳳巢出來的?」

沈北朋點點頭,「對,就是搜索營銷系統那個鳳巢。

蘇華從青木大學博士退學後,先後在谷歌、千度供職過,負責搜索和推薦算法、系統架構等後端技術研發。」

張益達思索片刻,問︰「你是說千度想布局短視頻廣告?」

「我可沒說!」沈北朋擺擺手,「這是你自己猜的。」

張益達想起來了,前世千度不就是跟快手搞過廣告系統嗎?

但是後來快手選擇了直播作為變現方式,短視頻廣告也就沒做起來,千度也從戰略投資人變成了財務投資人。

「快手和抖視的推薦算法不一樣,他們是基于人而不是基于內容消費。

而抖視恰好相反,我們是基于內容消費而不是人。」

張益達邊說邊回憶,前世快手和抖視有著看似相似卻完全不同的模式和策略,

快手注重用戶的參與機會,視頻推薦分散,下沉,爭取讓普通用戶的視頻能夠被看見;

而抖視注重用戶的觀看體驗,視頻推薦集中,聚焦到幾個具有大量粉絲群體的播主。

所以對普通用戶來講,快手可能更公平一點,這就導致快手的視頻水準參差不齊,看起來沒那麼好看,但更真實,更貼近生活。

抖視就是把更多推薦機會給到拍攝精致,內容各種高大上的視頻,可以看成是一種表演,觀賞性更高。

張益達現在有些擔心,拼哆哆的格調明顯和快手更搭一些,都是做下沉渠道,和抖視反而有些不搭。

「那商業變現呢?你是打算做廣告還是做直播?」沈北朋問道。

「現在還不著急,等日活用戶突破1億再說吧!」

一開啟商業變現,用戶體驗肯定會差一些。

張益達掰著腳指頭都能想到,用戶刷幾個視頻就踫見一個廣告,肯定會有所不滿。

現在的抖視的領先地位還沒完全確立下來,他可不敢貿然開始進行商業變現。

像快手這些對手都還沒開始商業變現,他著什麼急呀?

不就是燒錢嘛?過幾年遲早會賺回來的。

沈北朋點點頭,對張益達的做法也表示理解,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嘛!

「行吧!60億就60億,你要融多少?」

說完,沈北朋看向張益達。

「融6億美元吧!」

張益達開始安排了起來,「銳向投3億美元,我個人跟投1.5億美元,華屹、黑衫、真科各5000萬美元!」

沈北朋不樂意了,他皺眉道︰「這麼少的份額?5000萬美元連1%的股份都佔不到。」

「益達,大氣點,我們都同意60億美元的投前估值了,你怎麼也得開放個10億美元的融資額度啊?」

徐小明對張益達的信心可是足得很,陳甌最近假貨風波纏身,他參加各個投資論壇和開展投資工作都不拿陳甌作案例了。

而張益達旗下公司的發展是一家比一家好,幫他賺足了面子和各種聲譽。

眼看益民財富又要上市了,真科基金又要賺好幾千萬美元。

所以他對張益達的信心,上升到了無比高的高度。

「那這樣吧!」

張益達想了想,干脆一步到位,後續都不再融資了。

他說出了自己的方案,「銳向產業基金5億,我個人跟投2億,你們三家每家1億美元。」

「可以!」

沈北朋也不再要求過多份額了,6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在他想來,成長空間也不大了,沒多少賺頭了。

不過張益達跟投2億美元還是很讓他刮目相看的。

在這個創始人爭相套現的時代,張益達敢個人跟投2億美元,看得出來是對這個項目的成功信心非常大。

徐小明也點頭同意,真科基金本來規模就不大,遠遠比不了家大業大的黑衫,1億美元的份額讓他已經很吃力了,再多也吃不下來。

畢竟也不能一支基金全部重倉一家公司,出資人知道了怕是要撤資。

蘭瀾和雷東鳴也都沒有意見,張益達在兩家公司的控制力都很強,他的安排,兩人照做就是了。

在進行完一系列盡職調查手續後,張益達跟四方低調的簽署了A輪投資協議。

抖視和Musical.ly的開曼控股公司按照60億美元的投前估值獲得了算上張益達一共五方的10億美元聯合投資,使得公司投後估值達到了70億美元。

抖視融資前的股權架構是張益達個人持有90%股份,另外設有10%的期權池。

在並購完Musical.ly,又開拓了北美、歐洲等運營中心後,抖視多了馬俊、楊陸、瑞恩等公司高管。

這些人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跟著張益達創業的,就拿馬俊來說,開拓了北美運營中心後,又馬不停蹄奔赴歐洲,過年都沒回中國,不可謂不努力。

他們這麼拼,所求的也就是期權了,想以後公司上市掙下一筆巨大的財富。

所以這10%的期權池就是為這些人所設的,激勵他們更好的工作。

除了公司高管,中層管理和骨干員工也都是有機會獲得期權的。

基層管理和員工就比較少了,沒干出什麼突出成績的話,一般也就給點安慰性質的期權。

畢竟蛋糕就這麼大,最大的一份肯定是給貢獻最大的員工。

完成A輪10億美元融資後,因為個人跟投了2億美元,張益達股權下降不多,還持有80%股份;

銳向獲得7.14%股份,黑衫資本、華屹資本、真科基金各自持有1.43%股份;

期權池有所縮小,從10%降低到了8.57%,但價值仍舊不菲,價值足足6億美元。

融資進行得很低調,張益達沒邀請任何媒體和記者,畢竟10億美元的A輪融資還是蠻震撼的。

要是外界知曉了,免不了會吸引更多熱錢投入到短視頻領域,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惡性競爭。

但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瞞太久的,特別是完成融資後,張益達給公司的高管、中層、骨干員工來了一輪期權激勵。

進行期權激勵,你總得告訴員工這價值多少錢吧!雖然簽署了保密協議,卻難免有員工跟以前的同事、同行吹噓。

中國國內的國情就是這樣,法律意識淡薄。

不過張益達也沒打算瞞多久,多一個月是一個月吧!

另外,張益達還很關注張銘的動作,頭條有自己的算法和技術沉澱,要推出一款短視頻對他們來說並不難。

本來就有一個快手作為競爭對手了,頭條再加入出來,那就是三國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