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印尼錢王

張益達結束了新加坡的工作視察,乘坐航班來到了印尼雅加達。

剛下飛機,就在機場外邊見到了早早在此等候的李川。

李川身後還停靠著三輛黑色的賓利和兩輛豐田霸道,引得路人頻頻側目。

張益達和李川握了握手,笑道︰「李兄,整這麼大排場,讓我受寵若驚啊!」

「哈哈!」李川笑著擺擺手,說道︰「益達,我爺爺想見見你。」

李川的爺爺是誰?印尼力寶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文正,被稱之為「印尼錢王」的著名銀行家。

他要見自己,讓張益達頗為驚訝,問李川︰「是現在嗎?」

「是的。」李川又說︰「我先讓其他車送你們公司的隨行人員到酒店吧!你就直接跟我一起去我家里吧!我爺爺正在家里等你。」

「那好。」

能夠見見傳奇的銀行家,張益達沒有理由拒絕,非常高興的答應了下來。

隨後,張益達又吩咐何青璇在內的其他隨行人員先到酒店住下,明天一同前往RPay公司。

張益達和李川同乘了一輛賓利,其他隨行人員則上了另外兩輛賓利,一輛豐田霸道在前面開道,另一輛豐田霸道則緊緊跟在車隊後面。

雖然車隊沒有摩托車開道,但也是給足了張益達的面子。

出了機場後,車隊則分成了兩隊,搭乘銳向同行人員的兩輛賓利往市區CBD駛去,張益達和李川的同乘的這輛賓利在一前一後兩輛霸道的護持下,往郊區駛去。

張益達剛剛出機場,就注意到兩輛霸道車里面長得孔武有力的華人保鏢了,不過張益達沒有多嘴,98年的事情早已成為了印尼華人心中的傷疤。

像李家這種富可敵國的華人財閥,出行有幾名保鏢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環境不像國內。

車隊停靠在一座佔地面積數十畝的莊園前,張益達下車一看,綠地,泳池,球場,停機坪,應有盡有。

遠處還有一隊身著制服的安保隊伍牽著一只大狼狗在巡邏,這排場,不愧是傳承三四代人的財閥。

李川招呼張益達一起往室內別墅區走去,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來到了一間書房。

書房布置得古色生香的,正中央還擺著一張案幾,案幾後坐著一個八十多歲的老者。

老者一身唐裝,皮膚松弛,滿臉皺紋,眼楮微閉,好似假寐。

「爺爺,張先生來了。」李川提醒道。

張益達雙腳並攏,朝李文正鞠了一躬,道︰「見過李老先生!」

李文正用略帶一絲閩南味道的普通話說道︰「張先生來了啊!快坐快坐。」

又扭過頭看向孫子,說︰「小川快扶我起來。」

張益達沒有落座,看著李川把顫顫巍巍的李文正扶起來坐下後,才跟著在一旁的太師椅坐下。

將李文正扶穩坐好後,李川這才在一旁坐下。

張益達暗暗打量著這位著名的銀行家,來之前,他已經找千度查詢了一下。

李文正1929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的瑪瑯鎮,祖籍是中國福建的莆田。

在中學時期,他擔任東爪哇華僑學校學生會主席,因組織學生參加反抗荷蘭殖民者的斗爭,並幫助開展宣傳及運送藥物,被荷蘭殖民地政府逮捕入獄。

1947年被驅逐出境後,他返歸故土,經筆試、面試,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即如今東南大學哲學系)。

他熟讀《資本論》,認定世界上一切禍害都源于帝國主義,只有共產黨可以拯救世界。

在一些同學的慫恿下,本準備從香港返回印尼的他決定和同學一道經天津去延安,並寫信向戀人李麗梅告別。

準備好船票,出發前,他收到李麗梅的回信,愛人的思戀動搖了他的革命意志。

上船前,他請同學先走一步,他想要再想想。那天,香港海上氣旋警告已掛起三號風球,船開半個小時,便已升級為八號風球。狂風暴雨席卷而來,一些船只甚至被卷上岸。

在次日的報紙上,李文正看到,那艘駛往天津的客船因船上化學物品撞擊,起火爆炸,乘客無一幸免。

1950年,他回到印尼,做進出口貿易,做航運,積攢了足夠的本金和人脈後慢慢的開始涉足起了銀行業。

憑眼界與精明,白手起家,破舊立新,于變數中謀生機,商海博弈屢屢險中得勝。

他接連執掌多家銀行,每每將其扶上正軌,便又另起爐灶,再追新高。

一生中,遇到了5次銀行擠兌危機,都被他一一化解。

發展至今天,打造出了200多億美元資產的力寶集團,旗下擁有十幾家銀行和金融公司,業務橫跨全球。

在張益達打量李文正的同時,李文正也在用一雙渾濁中帶有一絲精明的眼楮打量張益達。

半晌後,李文正緩緩說道︰「我一生中,有一件最牽腸掛肚的事,那就是想親眼看到祖國的經濟騰飛起來。

終于,等到這一天了。祖國只有經濟強了,文化才強,軍事才強。

我們這些海外游子在異國他鄉打拼的時候,才有底氣,才有安全感。」

听到爺爺說「異國他鄉」的時候,李川臉色都變了,連連朝四周看了看。

「怕什麼!」李文正呵斥了孫子一聲,又繼續對張益達說道︰「富是富了,但別人想「殺豬」就「殺豬」。現在看到祖國繁榮昌盛起來了,我心甚慰啊!」

講到此處,李文正八十多歲的人了,幾度哽咽,眼中泛起淚光。

張益達不禁有些動容,海外華人對祖國的歸屬感還是很強的。

李文正掏出絲巾,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又扭過頭對孫子李川說道︰「我小時候,我女乃女乃,也就是你祖女乃女乃說過一句話︰「出去,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今天我把這句話講給你听,就是要讓你記住,自己的根在那里。」

李川默然,印尼波譎詭異的政局和民族政策,讓他也是心有戚戚。

他10歲那年五月,他清楚的記得,有一天,家里雞飛狗跳的,大人全都惶恐不安,好像還在收拾行李,要前往新加坡避難。

想起那些回憶,李川拳頭也是攥得緊緊的,眼中滿是仇恨的火焰。

李文正接著講道︰「92年的時候,力寶集團剛進入大陸,那個時候的祖國啊,真的是一窮二白。

但我當時就堅信,21世紀的祖國一定能騰飛起來。

世界經濟從大西洋轉移到太平洋,中國成為亞洲之光。」

基本上都是李文正在講,張益達在听。李文正講完祖國,又開始講老子學說,然後又跳到納米技術,最後又講到數碼科技。

讓張益達頗為汗顏,八十多歲的老者還這麼跟得上時代。

「在互聯網這一塊,中國表現得很突出,涌現了杰克馬、波尼馬、羅賓李這些優秀的企業家。

當然,張先生也是極其優秀的,以弱冠之齡打造出了銳向、惠民出行、益民網金等卓越的互聯網企業。

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遠遠不如你,都還在跑船下苦力。」

張益達謙虛一笑,說道︰「李老那會兒處于什麼年代,我們這會兒處于什麼年代,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也只是幸運的踩在了時代的脈搏上,而李老卻是披荊斬棘,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才發展到今天的。

你的勵志故事,一直激勵著我們這些後學末進博浪商海,勇往直前。」

李文正微微頷首,一臉微笑道︰「我看張先生的主要事業也都集中在金融領域,這一點倒是和我年輕時候很像。

我10歲念小學的時候,從家里去學校必定經過一間歐式建築物,特別壯觀,里面的人都衣著整齊且神氣十足,他們非常忙碌,但店里並沒有什麼商品出售,我當時就很好奇。

後來我知道了,那是一間荷蘭人開的銀行,主要是向社會吸收存款,然後以更高的利息把存款放給需要資金的商人,銀行從中賺取利潤。

我當時感覺銀行就是把一些人的錢轉手借給另外一些人,錢在拿來拿去的過程中就能「生錢」,很神氣,真是一門好生意。

我當時心里暗想,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銀行家。」

張益達慚愧一笑,說道︰「我們就是家小小的P2P公司,跟銀行遠遠比不了。而且國家現在的民營銀行設立門檻很高。

銳向集團一直在申請設立民營銀行,但都快一年了,還沒獲得監管機構確切的答復。」

李文正擺擺手,說︰「年輕人,做事耐心點嘛!不要灰心。

從1950年跑船開始,到接手人生第一家銀行-繁榮銀行,我用了足足十年時間。

而且開得非常僥幸,我當時跑船掙了2000美元,被人傳謠說是20萬美元。

因營運不佳而瀕臨倒閉的基麥克默朗銀行的經理皮拉馬•沙里,受到誤傳的影響,登門拜訪我,請求我投資20萬美元,拯救這家銀行。

我當時很想接手這家銀行,實現我童年的夢想,成為一名銀行家。

可我只有2000美元啊,好在有閩省同鄉幫襯,讓我籌集夠了這20萬美元。

這也成為了我人生事業的轉折點。要是沒有那幫閩省同鄉,也沒有今天的力寶集團。

我30歲才開辦銀行,你30歲前肯定能夠開辦起銀行。」

「哈哈」張益達恭維道︰「那你承你老吉言了。」

「听小川說,銳向要成立一支產業基金是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