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五章 滑板車

美國舊金山。

張益達站在一輛綠色的共享滑板車上,從遠方以20碼的時速滑了過來。

站在攝像機後面的拍攝團隊打了個手勢,說︰「OK,張總行了,拍攝結束了。」

張益達沒有理會大街上各色人種迥異的目光,停放好滑板車後,朝拍攝團隊笑了笑︰「辛苦大家了。我就是心血來潮想拍個抖視,瑞恩還讓你們跑一趟。」

「不辛苦,為董事長服務是我們的榮幸。」一名莫西干發型的白人男子說道。

張益達暗笑,道理放全球都一樣,下級員工都喜歡拍上級的馬屁。

他昨天飛抵了美國,開始了全球產業視察之旅。

今天到 谷大街上觀察Green的投放情況和用戶使用情況時,看見很多人都在使用共享電動滑板車。

心血來潮之下,張益達也想體驗一把,順便拍個抖視。

然後Musical.ly北美總裁瑞恩就非常體貼的派來了一支視頻拍攝團隊,協助張益達拍視頻。

「張總,我覺得你要是在滑板車上面耍一套中國功夫就更帥了。」

一听這話,跟張益達一同來到美國的何青璇「哈哈」笑了起來,看見一群老外都不解的看著自己,她笑著說︰

「你們還真說對了。你們看過功夫熊貓沒有?張總的家鄉就是熊貓之鄉川蜀。

他不僅會功夫,小時候每天還騎著熊貓上學。」

張益達見一群老外都快被何青璇忽悠瘸了,趕緊打住她,說道︰「你們別听她瞎說。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會功夫。我家里也沒有熊貓坐騎。

你們是對中國缺乏足夠的了解,有空去中國旅游一下,你們就知道了。」

「也快中午了,我請你們吃飯吧!」

一听張益達這話,攝像團隊立馬歡呼了起來。

……

下午。

張益達和何青璇回到了Green公司,看見公司里膚色迥異的員工,張益達暗道,終于有點跨國集團的樣子了。

走進CEO辦公室,張益達對坐在老板椅上的一名白人男子說道︰「霍華德,上午我去了 谷一趟,觀察了幾個小時,發現我們的滑板車使用頻率還挺不錯的。」

霍華德非常自豪的說道︰「那是當然。前段時間我們把第一批500輛共享電動滑板車投放到 谷時,還引起了圍觀。

不少用戶還在我們官網給我們留言,說滑板車投放數量太少了,他們經常沒滑板車使用,叫我們再多投放一些。

隨後,我們就又投放了5000輛,這才緩解了用車緊張的情況。」

張益達點點頭,又問︰「除了舊金山,其他城市的入駐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了?」

「非常理想,公關部門正在游說政府官員,像洛杉磯,芝加哥等幾個大型超市都達成了合作意向。

我相信幾個月後,全美前二十大城市都可以看到我們Green滑板車的身影了。」

張益達點點頭,這個霍華德還是非常有能力的,不枉花大價錢從一家大型集團公司的高管位置上挖他過來。

「你們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啊?」張益達又問。

「主要還是電池續航能力吧!目前電池續航能力只有30公里,基本上用戶使用五六次後就需要充電了。

充電又需要我們派人去各個街區回收滑板車充電,人工成本非常高。

現在我們在進行第二代滑板車研發,目標是把滑板車的續航能力提高到50公里。」

張益達皺了皺眉,如果還要搞線下運營團隊,確實成本就高了。

美國不像中國,用工成本非常的高,快遞,外賣之類的又貴,送達時間又慢。

想像惠民單車那樣,養一支上萬人的線下調度團隊,是不可能的。

「霍華德,我有個主意。」張益達靈機一動,繼續說道︰「我們把充電外包出去?」

「外包?」霍華德疑惑道。

「對。」張益達繼續說著自己的想法︰

「將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充電外包給通過審核的個人或者私人團體,以此減少運營成本,然後我們就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業務上,比如說單車的推廣與投放,運營,研發。」

霍華德沉思不已,問道︰「這樣能行嗎?」

「你繼續听我說。首先這些合約雇員需要有一輛車、一個可以充電的地點,室內或者帶插座的車庫都行,還要有一台內置定位APP的手機。

給一台電動滑板車充電一次,我們Green公司給予他們5美金。

一個人一天充電20台滑板車,就可以獲得100美金了。

我們的電池容量為187W/h,按照美國的電費計算,給它充滿電花費大約是5美分,20台就是1美元。

回收和分配電動滑板車需要用到車輛,所以實際在成本當中還需要減去油費。

算下來,做外包充電員還是有利可圖的。

最關鍵的是,工作時間非常自由,非常適合下班了賺賺外快。」

霍華德捏了捏下巴,笑著說︰「說得我都有點動心了,我下班也去干充電員。」

「伙計,你這是在抱怨工資低嗎?」張益達也是被他逗樂了,幾十萬美元年薪的CEO都要兼職賺外快了。

「老板,你要知道,我孩子也要上學了,私立學校很貴的。」

張益達趕緊打住這個話題,說︰「你好好干。等Green盈利了,我給你漲工資,再給你獎勵一份期權大禮包。」

「這美國的用工成本也太高了。」何青璇在一旁插了一句嘴。

在她想來,干個兼職充電的活,日收入都五六百元了。

「何小姐,我們的滑板車收費也不便宜啊!

開鎖1美元起步,然後按照使用時間進行計費,每分鐘15美分。

一個用戶基本上使用20分鐘左右,大概消費是4美元。

每天每輛滑板車出行次數大概是3.5次,也就是平均每天每輛車收入14美元。

扣除每天的充電、維修、信用卡費,客戶支持以及保險,每天每輛滑板車淨利潤大概在4美元。

而我們的滑板車造價是360美元,大概90天收回成本。」

霍華德見何青璇似乎在那埋怨,又耐心的把財務模型拿出來給她算了一番。

「關鍵是我們的滑板車生命周期能不能達到3個月?」

何青璇提出的自己的疑慮,她久在惠民單車任職,非常清楚國內的單車損壞情況。

「在防盜上面,我們是特地下了一番心思的,車鎖都是內置的,不易從外部破壞。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滑板車的耐用性。

基本上要保持我們的滑板車投入市場後,要維持6個月以上的生命周期,公司才能取得比較不錯的利潤。

這主要是技術上的問題,我們也一直在和聯合供應商做滑板車升級迭代。」

霍華德對何青璇的問題做了一個全面的回答,後者點點頭,說︰「那就好。我就是有些擔心。」

張益達也在思考,Green在美國又沒有補貼戰,盈利應該問題不大。

「對了,有沒有出現競爭對手?」張益達想起了這個問題,不得不防。

「我打听過了,有兩個華人創辦了一家Lime公司,還處于研發階段,目前沒有推出正式產品。」

霍華德的話讓張益達精神一提,這個Lime不可小瞧,前世創立18個月就估值24億美元,融得了7.7億美元。

Lime都出來了,另外一家共享滑板車巨頭bird應該也快問世了。

張益達感覺時間很緊迫了,對霍華德說道︰「密切關注Lime的研發進度,他們非常有可能成為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霍華德皺眉說道︰「為什麼?老板,那只是一家初創公司,連正式產品都還沒推出。還處于研發階段,你是怎麼得出的這個結論?」

「因為他們是華人,同時又是風險投資人出身。除了勤勞能干以外,他們的融資能力應該也不弱。

你覺得共享電動滑板車壁壘高嗎?如果他們的業務快速起量了,應該會有風投商源源不斷給他們投資。」

霍華德覺得張益達的擔心不無道理,先行者又怎麼樣?被後來者拍死的不在少數。

「好吧!我會加快我們的投放進度的。另外Lime的進度我也會密切關注,及時給黃(黃曉峰)匯報。」

見霍華德听進了自己的勸告,張益達又說道︰

「我接下來會讓惠民出行集團再給Green撥款5000萬美元。

你要組建一支強力的政府關系團隊,以最快速度盡可能多的談下合作城市。

惠民出行集團的中國戰事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手里還要好幾億美元。

只要Green能夠做出讓我們滿意的成績,這些資金都優先撥付給Green。」

霍華德一听這話,眼楮都亮了,他是知道中國母公司實力的,忙不迭點頭︰「老板,我肯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除了美國,歐洲市場也很大。如果我們在美國市場耗費太多的精力,可能歐洲市場就被其他模仿者拿下了。」

霍華德一听這話,也著急了,連忙表態說︰「老板,今年內,我肯定完成美國市場的基本覆蓋。最遲明年初,一定進入歐洲市場。」

張益達搖搖頭,說︰「不行。今年年中前必須進入歐洲市場,再晚就沒機會了。」

「那資金?」霍華德又問。

張益達也覺得有些頭大,按這個節奏擴張,惠民出行集團資金鏈又有些緊張了。

「先這樣吧!年中了再說。」張益達想的是,實在不行,年中就再融一輪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