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二章 獨角獸捕手

雷東明給張益達遞上了一份文件,上面詳細記錄了最近這段時間的投資明細。

張益達翻閱看了看︰

36氪科技傳媒C輪融資,領投800萬美元,佔股8%;

商朝科技A輪融資,跟投1000萬美元,佔股10%;

曠世科技B輪融資,領投1000萬美元,佔股10%;

醫圖科技A輪融資,領投1000萬美元,佔股10%;

比特大陸A輪融資,領投500萬美元,佔股15%;

嘉楠耘智天使輪融資,領投100萬美元,佔股20%;

快手B+輪融資,跟投3000萬美元,佔股5%;

斗魚A輪融資,跟投800萬美元,佔股8%;

B站A輪融資,領投1200萬美元,佔股12%;

微醫集團B輪融資,跟投2000萬美元,佔股2%;

VIPKID教育培訓公司A輪融資,領投300萬美元,佔股12%;

猿輔導C+輪融資,領投1500萬美元,佔股5%;

鏈家戰略投資,銳向獨投4000萬美元,佔股4%;

貨車幫Pre-A輪融資,領投1500萬美元,佔股10%;

運滿滿A輪融資,領投500萬美元,佔股10%;

大疆無人機B輪融資,跟投1000萬美元,佔股1%;

優必選機器人A輪融資,領投2000萬美元,佔股20%;

柔宇科技B+輪融資,領投3000萬美元,佔股3%;

優客工場天使輪融資,領投300萬美元,佔股9%;

奇點汽車天使輪融資,領投200萬美元,佔股12%;

小紅書A+輪融資,領投300萬美元,佔股6%;

喜馬拉雅A+輪融資,領投600萬美元,佔股6%;

每日優鮮Pre-A輪融資,領投500萬美元,佔股10%;

匯通達Pre-A輪融資,領投500萬美元,佔股5%;

地平線機器人天使輪融資,領投200萬美元,佔股20%;

美菜網A+輪融資,領投1000萬美元,佔股10%;

達達A+輪融資,領投1100萬美元,佔股11%;

規模小的如嘉楠耘智,投了100萬美元拿了20%股份;規模已經很大了的如鏈家,投了4000萬美元才只拿了4%股份。

27個投資項目,共計投資了2.99億美元。

張益達仔細又檢查了一遍,終于確認沒有疏漏了,前世體格大一點的獨角獸大部分都網進來了。

除了36氪傳媒,其他公司過幾年至少都是20億美元,150億人民幣估值打底的公司。

另外,除了阿狸孵化出來的菜鳥驛站,狗東孵化出來的狗東物流、狗東金融,企鵝孵化的微眾銀行,安平保險旗下的陸金所、金融一賬通、安平醫保科技等等以外。

其他獨立運營的前50大互聯網/科技獨角獸,基本都在張益達手上這張薄薄的投資清單當中了。

新能源造車公司前世估值也不低,幾十億美元估值的好幾家,張益達一家也沒投。

燒錢太夸張了,小胳膊小腿的不敢趟這種渾水。

另外,還有一些漏網之魚,公司暫時還未成立,或者還沒從母公司中獨立出來,也沒法投。

雷東明見張益達合上了文件,知道他翻閱完畢了,說道︰

「怎麼樣?你列出來的公司,大部分都拿下來了。」

「嗯,工作效率很高,值得表揚。」

張益達對他比了個大拇指,說道。

「對了,你說的那個自如公寓我去調查了,是鏈家的一條業務產品線,他們還沒獨立運營,所以沒法投。

虎牙直播在YY體系,作業幫在千度內部孵化中,趕集好車也還在趕集集團里面,都沒有獨立出來,也沒法投。」

雷東明想起張益達交代投資的公司名單中,有幾家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沒有投上,所以給張益達解釋道。

「好的,多關注一下吧!一旦拆分運營了,我們第一時間投進去。」

張益達覺得這幾家公司也不能放過,前50大獨角獸就是要整整齊齊才好看。

「好,可算把這些事處理好了。這2個多月忙得要死,銳向產業基金的人手忙不過來,都是從華屹資本這邊抽調過去的。

幾個大的項目,我也全程參與了談判。

現在這些事情告一段落了,我也能給自己放幾天假了。」

雷東明伸了個懶腰,笑著說道。

「好,你這幾個月也辛苦了,給你放一周假,修養一體。」

張益達略微思索一下,便明白了,2個多月,不到90天時間,投了27家公司。

三天投一家公司的速度,不得不道聲牛叉。

包含商務談判,創始人背景調查,公司盡職調查,各種審計報告,商業模式評估,再到最終簽訂協議打款。

事情很繁瑣,做起來並不容易。

所以銳向產業基金的人手不夠,還來華屹資本借調人手。

「不對啊!你不是銳向產業基金還有幾千萬美元的資金嗎?

怎麼我看投了2.99億美金出去啊?那只剩下100萬美元了吧!」

銳向產業基金的資金不到三個月就花完了,張益達也有些著急上火了,東南亞那邊還得投1億多出去,上哪找錢去啊?

「額……那個,我忘了。

今天把鏈家的另外一半2000萬美金的投資款打過去後,我們的確只剩100萬了。」

雷東明訕訕道。

「哎,算了,不去糾結這個了。

想想二期基金怎麼募資吧!」

張益達揮揮手表示不礙事,這錢花了就花了,3億美元投出去,過幾年就是30億美元,可能都不止。

收益回報高的一匹,有啥可糾結的。

「啊,一期產業基金才募資完幾個月,就要開始第二期募資了嗎?

有些風投,募集一期資金可以維持3-5年。

我們倒好,三個月花完。

募資沒那麼容易的,我們投的項目也還沒出成績,怕是欠缺點說服力。」

雷東明搖了搖頭,覺得張益達有些異想天開了。前面密集投資,三天就投一家,花錢如流水,現在傻眼了吧!

「沒事,多了不說,發動各種資源關系,一兩億美元還是湊得出來的。先把東南亞那個窟窿給堵上了再說。」

張益達一點都不後悔,國內這些獨角獸公司,早買早賺,晚了增值太快,還有可能錯過時機了就投不進去了。

所以他才給銳向產業基金下達高強度工作的任務,就怕錯失了投資良機。

「行吧!先把東南亞這攤子事情擺平了再說吧!」

雷東明知道事已至此,只能先按張益達說的方法,湊錢填了窟窿再說別的。

「對了,我有個問題想問下你。

你從哪了解的這些企業信息啊?不管是東南亞Gojek他們,還是國內的這些初創企業。

我接觸過後,感覺都挺不錯的,個個都是優質項目。

優秀的創始團隊,新穎的創意,成功的幾率都很大。

有什麼獨特的消息渠道啊?給我也分享分享。」

雷東明挺好奇這個問題的,張益達每次找的公司都不錯,肯定有秘訣或者靈通的消息渠道。

做風投的,都有自己的一些消息渠道。但他自認為,自己的消息渠道遠遠比不上張益達的。

「額……這個怎麼說喃?多看、多分析,就挑出好項目了。」

張益達有些發懵,雷東明這個問題難住他了。總不能說自己穿越時空過來的,知曉未來吧!

「也是,你自己就是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好的項目,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你最清楚不過了。」

雷東明想了想,覺得張益達說得很有道理︰多看、多分析……

很多風投公司都喜歡招募成功創業者作為合伙人,判斷項目的眼光賊厲害。

「科技公司和新消費產業公司我都還能理解,你投的那個36氪和比特大陸、嘉楠耘智我就有些搞不懂了。」

雷東明懂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但是對于新媒體和礦機生產商就模不著頭腦了。

張益達耐心給他解釋道︰

「36氪定位是科技傳媒,投了他,沒事給銳向發點正能量的稿子也好啊!

礦機生產商就更好理解了,別人淘金,他在一旁賣鏟子和水。」

對于36氪的投資,張益達主要是培養一個親近點的媒體,以後很多事就方便了,特別是輿論這一塊。

36氪未來是第一家獨立上市的自媒體公司,行業影響力很大。

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專門生產礦機的,比特幣市場火爆的時候,利潤不要太嚇人。

記得前世17年,18年行情好的時候,年度淨利潤高達10億美元以上。

雖然行情不好的時候也有虧損,但150億美元的估值放在那,此時入股絕對不虧。

「哦,懂了。反正投資金額也不大,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雷東明點點頭,張益達的意思他大概弄懂了。投資36氪是出于提升自身影響力,投資礦機生產商就很直白了,就是沖著賺錢去的。

「華屹資本第三期基金募集得怎麼樣啦?」

張益達又開口問起了這個事。

「在募集中,比第二期基金募集容易多了。

一期基金投的4個項目,嘀嘀、頭條、鎂團、惠民單車。

哪一個不是明星企業?

我把投資案例往那一擺,說考慮考慮的客戶一下子就不考慮了,死活要投資;說投資100萬的客戶,嚷著要投200萬。」

提起這事,雷東明那是邊說邊笑,華屹資本的苦日子可算是度過去了,行業名氣也在與日俱增。

這種名氣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募資容易了,第二就是投BP的創業者更多了。

「哈哈,苦盡甘來啊!

再過幾年,客戶為了搶基金份額,那還不得打架啊!」

張益達想了想,覺得還真有那個可能。

一家成功投資了全球幾十家獨角獸的風投公司,募資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