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二章 深入基層一線

「張總,到了我們山谷縣,一定要多呆幾天啊!咱們這雖然是窮了點,但是空氣是真的好啊!」

說話的是一個扶貧辦工作人員,臉頰兩側通紅,典型的甘州人相貌。此時他坐在副駕駛,扭過頭看著後排的張益達和趙爾雅說道。

「哈哈,牛主任客氣了。我們此次來,就是想考察一下甘州省的農村,看看接下來的扶貧貸款工作該怎麼開展。」

張益達透過車窗,看到道路外一片連著一片的高山和荒坡,光看這地貌就知道經濟為什麼落後了。

「行,張總,我們一定全力配合你。」牛科長滿臉堆笑道。

牛科長名字叫牛曉軍,是山谷縣扶貧辦的主任。

前幾天他接到縣里的通知,說是京城有一家估值幾十億的大金融集團公司老板會親自帶隊考察他們縣,開展一些扶貧貸款工作,要他全力做好接待和配合工作。

所以他今天早早的就叫上扶貧辦幾個工作人員開著3輛車來市里的機場等候了。

對于張益達年紀輕輕就擔當大位,他還是挺好奇的,就問道︰

「听說張總還是京城大學的高材生啊?那可真的是天之驕子,人中龍鳳啊!」

「牛主任過獎了!

對的,我下學期就大二了!」

張益達也不做隱瞞,痛痛快快的說道。

「真了不起啊!大學生創業,企業就做到了幾十億的規模。最關鍵還有一顆回報社會的心。張總的社會責任感讓人佩服啊!」

牛科長驗證了一下信息,看來跟網上搜的資料差不多,這位最多不超過20歲。

張益達沒跟牛曉軍一直聊這些沒營養的話,直接拉回主題,問道︰

「牛主任,能跟我們說說山谷縣的一些情況嗎?主要產業構成,人均GDP這些。」

牛曉軍覺得這個張總年輕人就是不一樣,快人快語的。

以前接待的一些企業家總是裝腔作勢,扯這扯那的。不像這位,直奔主題,看來人家是真的想過來搞扶貧工作,所以也不做試探了。

直接開始給張益達講起了縣里的情況︰

「我們山谷縣有人口65萬人,13個鎮,2個鄉,全縣總面積1572.6平方千米……

全縣耕地面積125.88萬畝,人均佔有量1.97畝,基本農田面積101.65萬畝,已建成梯田65.58萬畝……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52億元,增長0.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234.4元,同比增長8.3%……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036.8元,同比增長8.9%……

主要產的農產品有羊角辣椒……」

……

確實不容樂觀,張益達自己估算了一下,人均GDP才8000元。

張益達又問道︰

「牛主任,本縣種植戶主要是種辣椒是吧?另外還有一些麻鞋,刺繡,脊獸等手工業主?他們有沒有貸款擴大經營的需求啊?」

牛曉軍點點頭︰「對,男的都出去打工了。就一些家庭婦女在家里種點辣椒,做點麻鞋,刺繡補貼家用。

貸款需求的話要去具體走訪一下農戶。不過我想應該沒那個必要,主要是產多了也賣不出去啊!」

張益達眉頭緊鎖,三農貸款不是城市的消費貸款,可以理解為創業貸款。主要就是借給農戶在他們去搞種植,養殖,擴大生產的,是去賺更多錢的。

要是賣不出去貨,那貸款干嘛?

幾個小時後,車輛開到了縣里最豪華的酒店門口。

張益達一下車,就有兩個中年男子上前握手。牛曉軍一番介紹,才知道是縣高官H縣長。

一行人浩浩蕩蕩上了酒樓,張益達看著一大桌子豐盛的午餐,有些皺眉,不過也不好多說什麼。

酒過三巡以後,坐在張益達身旁左右兩側的縣長H縣高官開始大倒苦水了。

張益達知道肉戲上來了,這是要拉投資。

張益達滿臉微笑道︰

「申書記,吳縣長,益民金服集團肯定是會在山谷縣投資的。

作為一家金融集團,我們跟貴縣的第一個合作就是農戶貸款。

農戶貸到錢了,多種植一些辣椒,搞個辣椒醬加工廠,GDP不就上來了嗎?

我們集團來直接建廠是不現實的,我們既沒有制造業經驗,也不符合我們集團的一貫戰略定位。

我們擅長的就是金融賦能,只有等農民開始有了這種自力更生,貸款擴大生產的意識後,才可能形成產業鏈。

有了產業鏈,政府就可以引導一些加工廠,制造廠落地,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及GDP。」

吳縣長苦笑道︰「張總啊!我們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誰來投資加工廠,制造廠啊?沒什麼像樣的產業,交通也不便利,哪能形成產業鏈啊?」

張益達沉思了幾秒,看著吳縣長說道︰

「我們此次過來還帶了一個經濟考察團,稍後會對貴縣的辣椒,麻鞋,刺繡,脊獸等產業進行考察,形成相關報告。

要是可行的話,會對貴縣從事這幾個產業的農民進行貸款發放。

我們的經濟考察團都是清北高校畢業或者國外名校留學過的專家,對小微企業有很深入的研究。

先由他們來考察這個市場,考察完了,根據結論我們再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你放心,既然我來到了山谷縣,那肯定是想真心實意來幫助農民朋友致富的。」

見張益達態度堅決,吳縣長也不好逼迫什麼,先等人家考察完了再說吧!

他其實是擔心張益達他們考察完市場,發現太差勁了,然後跑了……

這種投資商他們不止遇到一波兩波了,確實是這邊的環境太差了,留不住人。

氣氛有些尷尬,申書記打圓場道︰

「來來,大家吃菜。一會兒都涼了!」

飯後,由周縣長陪同一起,浩浩蕩蕩六七輛車去到了辣椒種植區所在的一個鎮。

看著漫山遍野一片紅,趙爾雅忍不住道︰「好壯觀啊!」

一旁的吳縣長知道趙爾雅跟張益達關系親密,也就搭話道︰

「是啊!豐收季節快到了。可是都變不成什麼錢啊!都自己家里吃了或者拿去菜市場賣給本地人了。」

張益達走到地里,摘了一個還沒成熟的小辣椒放嘴里咀嚼了幾口,夸道︰「別說,還挺好吃的。我這個川蜀人都覺得挺和我胃口的。」

趙爾雅連忙給張益達遞上礦泉水,問道︰「生吃不辣嗎?」

「不辣,挺香的!」張益達隨口道。

趙爾雅摘了一個放嘴里,咀嚼了幾口,一下子就吐了,連灌礦泉水。張益達則在一旁哈哈大笑。

吳縣長也笑道︰「其實還是挺辣的。就你們川蜀人扛得住。」

趙爾雅辣的滿臉通紅,不停吐舌頭哈氣,狠狠對著張益達的手臂一擰。吳縣長則把頭轉向一邊,他這個縣長為了拉投資也是拼了,看人家小情侶在這打情罵俏。

一行人又去了幾戶辣椒種植戶家里,就產量,收成,銷售渠道,價格等多方面問了問。

商業考察團的其余幾人則拿出紙筆開始記錄起了各種數據,不時還問農戶一些問題。

第二站去到的是麻鞋紡織戶家庭。

此時正值8月,張益達一行人浩浩蕩蕩走進村里。

一些小孩穿著麻鞋跑來跑去的看熱鬧。趙爾雅指著小孩的鞋子問道︰

「這就是麻鞋嗎?還挺好看的。」

周縣長笑了笑,然後說道︰「這幾個村家家戶戶都會做麻鞋。因為窮,舍不得買泡沫涼鞋,基本上就自家做的麻鞋給小孩子穿。」

張益達說道︰「跟我們川蜀的草鞋有點像啊!小時候見一些老人穿過。現在很少看到了。」

「沒辦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山谷縣地處渭水中游,屬溫帶季風半濕潤地區,雨量適中,很適宜大麻的種植。

栽培歷史也很悠久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隴上大麻的主產區之一。

山谷及周邊區縣種植的大麻,色白有光澤,耐濕且抗腐,韌長彈性好。

正是因為原料優質,麻鞋的生產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以前。歷史底蘊還是很深厚的。」

吳縣長開始為二人科普道。

張益達邊走邊感嘆︰「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手藝活啊!得發揚光大。」

吳縣長連連搖頭︰「現在的人,特別是城市里的,誰還穿麻鞋啊!早被市場淘汰了。也就做一點在農村賣賣。」

隊伍由村支書帶隊,來到一戶平房前停下了。村支書喊道︰

「淑珍啊!縣長和大老板來你們家考察了,快出來!」

「來了!來了!」平房里走出了一個30多歲的婦女,臉頰兩側紅彤彤的。

村支書連忙介紹道︰

「這是縣長,這是京城來的大老板張先生。」

吳縣長和張益達連忙上前與婦女握手,並說道︰

「淑珍同志,你好啊!」

「淑珍大姐,你好!」

看一行人加起來足足二十多人,淑珍有些羞怯,手都不知道該放哪去了。

見她手足無措的樣子,村支書喝道︰

「還楞在這干啥?還不招呼領導進去坐坐。」

吳縣長揮揮手,皺眉呵斥道︰

「這我就該批評你了哈!不要動不動就擺官架子,跟群眾不要有距離感。」

隨後又笑著看到淑珍,說道︰

「淑珍同志啊,不要怕,也不要緊張。

我們這次來你家啊!就是听說你做麻鞋手藝最好。京城來的張總和我,都想了解一些關于麻鞋的事情。

到時候我們問,你就回答就好了!」

吳縣長一臉和藹,盡顯親民之風。

淑珍點點頭,然後招呼眾人進了她家。房間比較窄,坐不下的人就從隔壁鄰居那借了幾張凳子坐在院子里。

張益達和考察團,以及吳縣長則進到房間里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