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21章︰利國集團成立(二)

(我是東北人,有些詞,我拼音都會打錯!)

「好!听老頂的話,是個乖仔!」

「阿文,你們最近收的弟子,各個食腦又听話,真是不錯。」

「興和在你手上,一定會大展宏圖。」

陳伯听完林懷樂的表態,非常的高興,對著旁邊的麒麟文,就是一通夸獎。

「年輕人,沒有大本事,就是講義氣,還得靠陳伯多提攜。」

麒麟文趕忙謙虛幾句,說都是陳伯教的好,但心里非常得意。

矮騾子之中,很難出人才的。

大家學歷都低,做事又都很莽撞,都是大炮筒,一點就著。

這樣的爛仔,就算是出頭,也很快死在街上。

但少爺樂就很不同!

全香江的字頭,都知道興和的少爺樂是出了名的會做生意,走的還是正道。

幾個月就搞出一家上市公司,能耐大的不行。

就連匯豐的大班,也常常出現在他的宴會上。

講出去,整個興和都面上有光!

「林生,這里都是自家人,沒必要遮遮掩掩的,有什麼話,盡管說。」

「荃灣除了政府手中的填海地外,就是我們陳家土地最多。」

「天海苑就很不錯,光是商業街的項目,就能賺上億。」

「都是老朋友,有財路,不會不指給我們吧!」

陳議員跟林懷樂是老朋友了,天海苑的手續,就是他幫忙搞定的,上上下下,只用了一個禮拜,速度真是驚人。

但林懷樂也投桃報李了,知道他喜歡馬,就買了一匹價值三十萬的純血小馬送給他。

有過溝通,就知道彼此的底線,說話也就更輕松一些。

「我的議員大人,你可是小瞧了荃灣這塊地啊!」

「這可不是上億的生意,這是上百億的生意!」

「快問快答,全香江最高的山,是什麼山?」林懷樂快速地反問道。

陳議員是荃灣的區議員,還是咨詢委員會的委員,當然熟悉荃灣的一草一木,只見他不加思索地回答道︰「當然是大霧山了!」。

「陳議員真是有文化,不錯就是大霧山!」

林懷樂不想有人接話,立刻繼續說道︰「靠山!靠山!」

「有了靠山,就一定發!」

「這就是何老太爺同那幫華商大亨們,喜歡住太平山,哥賦山,半山道的主要原因了。」

「站的高,自然望的遠。」

「鬼老們可以平山蓋別墅,憑什麼我們不行,山上蓋別墅,山下修公園和體育館。」

「環境好,還有私密空間,有錢的凱子一定掏錢。」

香江人極其迷信風水,不管是婚殤嫁娶,還是喬遷新居,都要風水大師登門勘驗。

只要這些所謂的大師點頭說好,業主多會買單。

背後靠山,前面望海,海風鋪面,風水都聚齊了,那有不發的道理。

這番話,說的在場的眾人連連點頭,只是驚訝于這個年輕人居然還懂風水堪輿。

麒麟文都被林懷樂給說動了,想自己是不是也在大霧山買塊地,修建自己的堂屋。

「這是塊寶山,需要一步一步的開發。」

「天海苑是將香江有錢的年輕人聚在一起,人多了,生意就旺。」

「生意旺,地價就漲。」

「什麼是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要最好的。」

「雇法國設計師,建就要建檔次最高的公寓,電梯直接入戶,戶型最小的也得四千尺。」

「像什麼衛星電視,電話線等等,有什麼就要往裝什麼,還要留出預留的管道空間,技術是不斷革新的,市面上只要出現什麼新技術,我們就往里裝。」

「把能接的,全都給他們接上。」

「樓上面有花園,樓里面有游泳池。」

「現在好一點公寓,都會聘請咖喱仔當門童管家,要我說,這還不夠狠。」

「門口的管家,一定是專業學校畢業的,頭頂上帶一頂假發,特別紳士,只要業主一進門,不管有事沒事,都得跟他們說,有什麼可以服務您的。」

「必須要一口地道的祖家倫敦腔。」

「我們還要在社區之中,蓋一所貴族私立學校,教材一定要選用牛津劍橋的,一年光學費,就必須要十幾萬港幣。」

「社區醫院必須是二十四小時的會員制醫院,就是一個字,貴!」

「看個感冒,就需要上千塊!」

「對于購買者,我們也需要篩選,有錢多金的小開,是我們的第一目標,而後就是明星,文化人士。」

「開的車,不是奔馳,就是寶馬,你要是開台日本車,都不好意識同鄰居們打招呼。」

「各位,你們說,這樣的公寓,一尺我們要賣多少錢?」

林懷樂一口氣將這番經典台詞說完,感覺口舌冒煙,趕緊端起茶盞,喝了一小口茶,壓壓火氣。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林懷樂的話震驚了,他們沒有想到,地產生意還有怎麼多說道。

今天晚上算是開了眼界,這接二連三的手段,短期之內,可以將房價抬到最高。

見半晌沒人回話,林懷樂只能無奈地自問自答道︰「怎麼的也需要兩千塊一尺。」

「兩千塊一尺?那是成本價!」

「最少是四千塊一尺,還不打折,看房的時候需要驗資,存款低于五百萬的客戶,謝絕接待。」

「做生意,我們需要研究業主的購物心理,願意掏兩千塊買公寓的業主,根本不在意在多挑兩千。」

「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要讓買了我們公寓的客戶,有面子,出去有炫耀的資本!」

林懷樂如同說單口相聲般,將滿嘴的荒唐講完。

現場死一般沉寂,如果論精明,這里面沒有一個人是傻子,都是拿頭發當哨吹,一分錢能砸成八瓣花。

但有時候想法是朝前的,在七十年代中,大家還沒有徹底變成金錢動物,不折手段。

良知未泯,商業手段稚女敕。

就拿長江地產最近開發的物業,根本沒搞整體配套,在一群小唐樓中,搞起了一棟摩天大樓,真是鶴立雞群。

雖然事後蓋了一座百貨大樓,但也是難改突兀的本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