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68、聖人想讓你去潼關

「太子殿下!」趙正換了一副面孔,叉手行禮道︰「殿下大駕光臨,不知所為何事?」

「來喝酒!」太子爽朗大笑起來,朝門外招了招手,便有人抬進半只麋鹿來,「今日在六盤山狩獵,恰好獵得一只鹿,這一半我已差人送入宮去了,另一半我尋思著良淄莊上有好酒,就想與元良一道,對酒烹了,豈不快哉!」

「太子美意了!」趙正道︰「只不過方才臣想起了一些要緊事,想要入宮面聖。這鹿肉……要不臣替太子做成肉脯,等來日尋一個秋高氣爽,雲澹風輕之日,為殿下擺上一桌,不知如何?」

太子看了他身旁的嫦兒一眼,道︰「吃炖肉還是吃肉脯不甚打緊。不過我倒是好奇,是因何事讓一向四平八穩的趙元良都急不可耐,慌了手腳。」

趙正知道徐王與太子關系匪淺,這事他還不能當著太子的面說。這大半年接觸下來,太子這個人比想象中的要單純許多,若是沒有這層身份,只在軍中相識,趙正倒是願意推心置月復。其人剛烈,脾氣直,心思不帶拐彎抹角。

但政治智慧如何,怕是聖人都得搖頭不已。

與他不能說這權力爭斗的事,一說他就急。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要是想在他的地盤里動手動腳,就算關系再好他都能當場翻臉。此時他對徐王應該仍有兄弟之情,若是趙正和他說徐王可能要謀反,趙正不能預料後果會怎樣。

要麼打草驚蛇,要麼惹得自己一身騷。畢竟眼下還沒有證據,所有的事體都得等到曲貢回來之後才能有所判斷。

是以趙正干脆壓下了心里的想法,不說拉倒。

但是太子既然來了,那就不能讓他白跑一趟。聖人要見,但也只能壓後了。

于是趙正讓人卸了一條鹿腿,一半加香料炖煮,一半切成拇指大的塊串了炙成烤肉。就在院中池邊,擺上了一張桌子,讓太子坐北,趙正坐東。說起了新軍的事,品嘗著炖肉和烤肉,就著良淄的白酒,兩人直聊了兩個時辰。

戶部已經批了渭水南邊一片荒地,按五千人的規制監造一座新軍軍營。這地方赫連雲天替趙正去查勘過,背山傍水,清靜幽僻,沒有長安城的繁復喧囂,倒是一處練兵的好場所。前期工程按趙正和工部的謀劃,已開挖溝渠,平整場地。但因為時間關系,未像平涼團練營那般嚴謹。

太子說,新軍征募給的軍餉太高,關中各府各地有許多人聞風而動。十幾天來,有兩三萬人在城外征兵登造所排隊。這幫人,帶著胡餅,喝著河水,便如同難民一般。長安府布了帳篷,派了菜粥。可听聞仍有不少人,還源源不斷地在往長安趕來。

就五千人的規模,為何還不叫停?

趙正笑了笑,既然是募兵,那自然是要優中選優。那些撤去的折沖府,往趙正手里塞來的名單,十六歲到三十歲的精壯,只有四萬多人。而那些擠破了征兵所的,大部分都還是上了年歲,想要渾水模魚的。

如今各地糧食豐收,許多人都舍不得家里一畝三分地,讓他們拋家舍業征募從軍,一輩子不到戰傷戰死都不能回家種地,許多人心里還是打鼓的。關中民風沒有河隴彪悍,也沒有吐蕃的虎視眈眈,他們不太懂得居安思危,也不太懂得國在家才在的道理,和他們說家國大道理顯然有些不太適應當前歷史客觀形勢,趙正思來想去,可能還是因為給的餉錢不太夠。是以這些精壯的積極性並不太高。

坊間說什麼誰當家,誰掌權對百姓來說無關緊要,都是扯澹。不被屠兩座城,他們反應不過來。

不過這事不能強求,也不能危言聳听。這世上,又有誰知道營州軍是不是文明之師,萬一他們比朝廷還要懷仁,對百姓還要優待,那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趙正喝著酒,與太子胡扯了一通。太子便就喜歡听他在安西的過往,趙正在安西的那些破事,其實乏善可陳。但趙正能說會道啊,太子喜歡听什麼,他就說什麼。兩人喝了兩斤白湯,太子意猶未盡,又要了一甕水酒,喝完已是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坐在那直搖。

趙正知道喝到位了,眼看天色不早,此時回長安怕路上出什麼意外,便想親手攙著他去廂房歇息。太子吐著酒氣,一雙醉眼迷離,他看著趙正的臉,吃吃地笑。

「趙元良,你說……為何……為何本宮就沒早些遇上你呢……」

「嗯!」趙正有一句沒一句地應著,太子忽然抓起趙正的手,轉身面對趙正,將酒氣噴在趙正的臉上,「我就說一句,這世上萬般好。可唯獨這身份,某卻是不想要。太累了……真的……我每日卯時不到便……便起身舞劍,以修武技。日里只吃兩頓……一頓菜粥……一頓湯餅……聖人說,說我不懂民間疾苦……我便讓人去尋,這民間百姓,到底吃的……吃的甚,住的甚。某在東宮打了個窩棚……爛樹枝干稻草,打得四處透風……」

他一邊語無倫次,一邊手舞足蹈。

「殿下,你醉了,先歇息吧。」趙正想攙著他,卻被他一手拂開︰「我醉甚,我沒醉!我來良淄就想問一句,元良啊,趙碩他……他是不是想要太子這個位置……」

趙正默默不語,心里暗暗搖頭。

他這是憋瘋了。

親眼看著河隴一天一天坐大,胞弟從涼王升到魏王,手中軍權又獨步天下。他心里著急,怕自己的身份朝不保夕。可自從林仲罷相之後,不說出謀劃策,他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趙正曾經以為他身後還有個皇後,但後來發現這朝中,誰都可能與皇後為黨,唯獨太子沒有。

滿朝文武,若要說派系,那如今便就是明里暗里分為三派。

一派在明里,為太子一黨,式微地如同螢火,早已沒了聲音。

一派在河隴,魏王為首,鄭西元為代言人,趙正為左右臂膀。自從趕走了林仲,河隴勢力日益龐大。但這其中,便就真如太子所說,產生了嚴重的內部分歧。

這分歧,便就是第三派。綜合其人其勢,趙正願意稱之為劍南派。

顧名思義,劍南派當以劍南為首。首當其中為劍南人鄭西元,其次為劍南人皇後殿下,再次為節度成都的徐王。

這一派,打著河隴的幌子,舉著魏王的招牌,暗地里卻在與營州康陸蠅營狗苟。滿朝堂上下,屬此派人物最為陰鷙,也最為隱秘,一般人瞧不真切。

別說太子如今憋屈,就是趙正,也感同身受。

兵部被劍南派牢牢把持,朝政格局亦有鄭西元左右,就是連後宮,皇後與聖人身邊的近侍高隆盛,都是他們的人。

而要與他們抗衡,趙正身邊只有兩個親密戰友,一個是安國公趙金玉,一個是渠國公王靖。若要找第三個人,便就只能是太子殿下。

危如累卵。

是以,對太子殿下的問話,趙正心里其實也發虛。

誰來坐太子的寶座,這對趙正而言,他沒得選擇。

這就是政治。

「太子喝醉了。」趙正呶了呶嘴,一旁候著的嫦兒連忙上來搭手,兩人扶著太子入內,嫦兒鋪好鋪蓋,與趙正一道,將太子放平在榻上。

嫦兒微蹙眉頭,道︰「太子奴婢服侍,家主你也歇息吧,奴婢擔心你的腿腳。」

「不妨事!」趙正看著太子就算醉倒,臉上也是一副不甘心的神色,他「嘖」了一聲,搖了搖頭,轉過身一腳淺一腳深地出了門。

明年若是賊兵起事,不知太子還會不會如今日這般,憂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說到底,他還是在長安城呆得太過蛋疼,終日無所事事,所參朝政又處于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是以亂七八糟的日日想,天天想,才憋成了這幅模樣。

趙正若有所思,不若請奏,讓他去帶新兵吧。如果說這朝堂上,除了聖人之外,還有一個是和自己一條心想要穩保長安的帶兵之人,恐怕就剩下一個太子了。長安府征募的五千精兵,是要為潼關準備的。他們的任務,便就是拖住敵軍,等待漠北與河隴的援軍。康陸來犯,他們大抵是要全軍戰死在關牆之上的。

這樣一來,不僅削弱了太子對龍武軍的影響,還能讓太子有所作為。或許那才是他真正的歸宿,而不是終日呆在長安城內,憂心忡忡。

趙正想到這,便豁然開朗。他招了招手,將院門口站崗的玄甲軍軍士喊道了身邊,「去一趟渭河南岸,把赫連雲天叫回來。」

「赫連將軍今日才去的,營地監工還有新兵宿食的活,他不放心旁人來做。」那軍士道︰「侯爺,若是有何差遣,不若讓某去做便是!」

趙正搖搖頭︰「此事非赫連雲天不可,你去喊他回來便是!」

「唯!」那軍士听趙正斬釘截鐵,當下便拱手應聲,交了崗哨,牽了馬自去了。

趙正回到屋中,研墨奮筆,寫了一張呈表,還未吹干墨汁,房門忽然「嘰呀」一聲打了開來。達念一臉笑意,挺著肚子伸了伸腦袋,「元郎又喝酒了?」

「啊!」趙正滿臉歉意,道︰「我寫完就出去,阿念且莫要責怪。」

達念進屋關上門︰「這有何要緊的,我都與郎君說過了,我不怕酒味。元郎每回喝完酒都避開我,我知道是為了我與肚子里的孩子。可誰家男人喝了酒還不讓上榻的?」

她捧著手里的一片紅娟,往趙正眼前遞了遞,「元良你看看,我這花繡得怎樣?」

趙正接過那紅娟看了一眼,其上繡倒是繡了一朵花,只是這花不似月季,不似牡丹,卻不知是何物。嘴里只好道︰「不錯啊,不錯!阿念的女紅真是進展神速啊!」

達念吃吃吃地笑,扶著趙正坐了下來,「就知元良要哄我開心,下月皇後聖誕,我這繡品怎麼拿得出手吶,好愁啊!」

「你還真去啊?」趙正打心里不願她去參加勞什子宮宴,下個月都七八個月身孕了,走路都費勁,去那老遠的長安城,就為了一個蛇蠍女人過生日?

趙正沒把皇後下蠱之事告訴達念,就是怕她擔心自己。可自己在朝堂如今小心翼翼,他的妻子他又怎肯讓她輕易赴險。

誰知道那惡毒婆娘一計不成會不會再生一計,對他趙正怎麼來趙正都接著,但是若對他身邊的人下手,這個趙正絕不能忍。

「推了吧。」趙正臉上表情不太好看,道︰「這事阿念不用記掛,我來辦就是。」

「便听元郎的就是!」達念原本就不願意去,抓起手里的繡絹,便丟了出去。皇後聖誕,照例有品階的朝官女卷都會入宮賀壽。趙正既為左司丞相,達念又有夫蔭,乃朝廷命婦。禮數上來說,她更不能缺席。但好在達念身孕足月,這假倒是能告,也不會落人把柄。

趙正將她安頓好,叫來月兒替她擦抹換裳,自己出門,照例吊起腿,睡在了左廂房。

太子從未喝過如此多的白酒,一覺睡得不知道東南西北,爬起身來時,已是第二日晌午時分,腦袋有些昏昏沉沉,四肢也似全無力氣。

太子坐在床邊愣了好一會兒神,這才想起昨日來的良淄,喝得是有些多了。一時閉眼吸氣,這酒怎地如此凶烈?

他站起來喝了一壺水,方定神之時,便忽听門外有人小心稟報︰「殿下,殿下可起身了?」

「起身了,什麼時辰了?」

那人推門而入,「午時了!」

「這般遲了?」太子搖了搖頭,感覺腦袋里裝滿了水,晃晃蕩蕩,「昨日送了鹿肉入宮,聖人如何說?」

那人道︰「聖人夸贊太子孝心,只是……只是叮囑,六盤山山勢復雜,太子還是莫要再去了。」

「知道了!」太子心里暗嘆一聲,聖人到底還是沒有好好夸賞,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認為自己做的這一切,毫無意義。

那人遲疑了一會,欲言又止,「太子殿下,今日宮里來人,說是聖人召太子回宮。」

「你不早說!」太子瞪了他一眼,「聖人召見,你還吞吞吐吐,活膩了不要命了?」

那人有些委屈,道︰「可那不是什麼好差事……聖人,想讓你去潼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