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縣府的扶持,趙金玉對趙正簡直五體投地。

縣府是怎樣的存在?那是皇權的範圍,一個村的里正,堂而皇之地就敢什麼都說。不僅說了,還說得如此通透,簡直匪夷所思。

趙正卻不以為然,他知道朝廷的動向,他也自信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情。只要縣官他不傻,他都知道平涼是在給自己往上戴烏紗帽。這種不征用徭役,僅靠村里自發的行為,哪個父母官不樂意?

趙金玉是打得一手好算盤,但眼光過于局限。

趙正把趙金玉留在了縣府,讓他拿著縣令出具的文書調用縣府府庫里的生鐵,能立時換成農具的,折算工錢以生鐵兌換,有多少要多少。

趙金玉也算不辱使命,找了縣里的、鎮上的鐵匠鋪,一通生鐵使勁砸,沒有就先訂,最後包括運費、人工總共只花了十三貫工錢,消耗了九百多斤生鐵,換了三百多鐵鋤、鐵鍬等一應開渠工具。

這種大賺的買賣,讓趙金玉心里樂開了花。

……

正月十五,趙正站在大通河的河坎上,親手斬黃雞,燒黃紙。

平涼村全村出動,站在河灘上黑壓壓的全是人,人手一只鐵質工具。

「圖個吉利!」趙正使了個眼色,「開工!」

一旁的趙吉利直等趙正吩咐,立時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揚起手臂畫了個圈,「嘿」一聲,鐵鋤破土而入,再一掀,河坎上便被挖出了一個大大的豁口。

外鄉人胡三大一馬當先,領著眾人「嗷嗷」地嚎叫著,男女老少三百多人分別沖向了之前早就安排好的任務區域,手里鐵鋤翻飛,頓時沙土飛揚。

趙正在荒原上踱步,親自測定水渠走向,估算每日工程量。

周盈扛著趙正土造的水準儀亦步亦趨,每隔幾十步,按趙正指示放下一個。趙金玉挑著一擔磚頭,往儀器上掛。趙正通過水準儀的望山,觀察垂在儀器上的磚與儀器的夾角,測算兩個儀器間的土地高低。

「元郎,這玩意真的有用嗎?」周盈放下最後一個水準儀,返身去拿之前放下的。

趙正搖頭,「也就估個大概,但有總比沒有好!」

三十多里地,趙正花了五天總算測算完畢,在草紙上他畫下了工程草圖,在哪里轉彎,在哪里深挖,哪里淺挖,一一標注,周盈和周春就在這些點上做標記。趙金玉則拿著尺子當監工,按照草圖構示,測量渠溝深淺、寬窄。

為了防止有人模魚,趙正甚至開出了立功受獎的條件。

丁男每人每日三丈,獎錢五十文,加記半工分。每日四丈,則獎錢一百文,加記一工分,中男若是達標,另加記工分半分。女子若是達標,則翻倍獎勵。

以家庭為單位,平均每人達到三丈者,額外獎錢兩百文,每人加記半工分。

最重要的,趙正還會授予錦旗一面,上書「挖渠能手」四個大字,懸掛在各家門外。

簡直光宗耀祖。

趙正說完這些,卻把一旁的趙金玉是愁得不行。

這算法太過復雜,他一天天的啥也不用干了,光驗收和記賬,就得直接吐血。

趙金玉想把趙吉利拉來作陪,趙吉利卻死活不干,老子挖渠一天能挖五丈,你讓老子陪你寫字玩?你坑爹呢嗎?

趙金玉沒法,又去找趙大柱,誰知趙大柱早已經鉚足了力氣,和胡三大兩人比著賽地在那悶頭狂掘,根本都不帶理他的。

果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最後還是周盈站了出來,雖然算賬她不太行,但她多少還識得幾個字。

趙正很欣慰,自家人,不坑自家人,若不是周盈站出來,他趙正就要擼袖子上去親自干了。

第一日的戰績十分喜人,三百多人足足挖了快有三里半。遠遠超過了趙正的預期,心道古人還是厲害,這工程量簡直蓋了帽。

但發賞錢的時候,趙正才知道什麼才叫肉疼。

胡三大一人挖了六丈余,據說還是因為確實是餓久了,體力儲備並不充沛。

趙吉利和趙大柱也榜上有名,一個四丈多,一個五丈多。

外鄉來的人各個都很賣力,少有人落榜。趙氏本宗的也不孬,二十幾人光榮入列。

趙正數錢數到手抽筋,那村里原本不多的存款,一天就報銷了十二貫……

趙金玉晚上坐在趙正家里直捂臉,「元良啊,再挖幾天,大家一起喝西北風去吧!」

這是牢里剛放出來,就偶遇俊娘子啊!

簡直喪心病狂!

「改,改成記工分!」趙正的手也在顫抖,端著碗往嘴邊送水,送了幾次還弄了一衣襟。

周盈笑得跟花似的,「讓你充大頭!」

……

周二和就在遠處站著,看平涼村傾巢而出,刨土揚灰。

他終于見識到了趙正所說的那個什麼大集體的力量,那是一種爭先恐後,不分男女的團結,擁有超高斗志,並且極具韌性。

這樣一群人,別說三十里水渠,就算讓他們去築個水壩,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趙元良啊趙元良,你的這個大集體,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啊?

他轉身,身後跟著的周奎同樣目瞪口呆。

周二和問︰「若是我們周集也如此,你覺得能做下來麼?」

「多大本事……」周奎還想嘴硬,周二和卻冷哼一聲,罵道︰「沒出息的慫貨!」

周二和揚天長嘆,如此一個有本事的賢婿,到底是如何被周集拒之門外的?因為一兩畝地?不,可能並不是。

他該是看不上周集的父老,更看不上我這座泰山啊……

趙正讓姜氏和孟氏每日加倍做餐,並且加大精糧配比,滿足全村老少的體力消耗。

如今的平涼已不是三個月前的平涼了,縣府撥了糧食,軍械營也送了不少。窩了一整個冬天的平涼人,除了打魚,就不曾再有過如此劇烈的體力勞動。

雖然接下來的時間,因為體力消耗和賞金制度的變更,加上春耕前的準備工作分撥了人手,導致節奏多少有些放緩,但經過二十幾天的全力奮戰,一條寬兩尺,均深三尺半的灌溉主渠,終于在春耕前完工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