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九十一章 抽絲剝繭

次日清晨,宋何只身回到了秦都,將自己與流雲調查到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沈江河等人。

「這麼說,只要抓起來就行了?」邢安有些不敢置信。

「沒那麼簡單的。」百忙之中抽空來听宋何匯報的沈江河沉吟道︰「如果要抓,考慮到他的謹慎和狡猾,必須出其不意的動手。」

「而礙于他的身份和掌握的資源,在抓捕成功之後,你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他的犯罪證據。」

「如果拿不到他的相關犯罪證據的話,你們所做的一起都是白費,而楊文遠也會在離開警局的第一時間潛逃。」

眾人聞言,紛紛面色沉凝的皺眉思索起來,卻一時半會均想不到能從什麼地方下手。

原來,在宋何回到秦都之前,他們就通過例行通話,從宋何口中得知了楊文遠的簡單情況。

而在得知楊文遠就是洛基的第一時間,吳雪蕊等人就從多個角度對楊文遠的信息做了收集和分析。

但是,不管是從什麼角度去分析,吳雪蕊三人都沒能找到任何一絲證明楊文遠有違法違規行為的線索!

沈江河見吳雪蕊等人均不言語,便看向同樣在沉思的宋何,沉聲問道︰「宋何,你有什麼想法?」

「我梳理過他的投資記錄。」宋何答道︰「投資人這個職業和其他的職業不同,他們的成就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個體對事物的認知。」

「而楊文遠作為一名並不怎麼依賴團隊的獨立投資人,他個人的性格、思想、意識和好惡傾向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的投資決定。」

「所以如果能把他的投資傾向研究透徹的話,我們應該能對他進行一定程度的側寫,進而發現一些通過常規手段發現不了的東西。」

吳雪蕊三人聞言不由面面相覷,沈江河則點點頭道︰「倒不失為一條思路。那你現在有什麼發現沒有?」

「倒是想到了一些。」宋何將楊文遠的投資記錄調了出來,按時間排序展示給眾人︰「他的第一次投資其實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投資,只是一次助人為樂罷了。」

「當時他的一個朋友開飯店需要資金,找了一圈人找到了他頭上,然後他就借了一些錢給朋友。」

「而楊文遠的朋友很感激他,就當他拿錢入股,每個月都給他一定的分紅,一直持續了十年。」

「在拿到朋友飯店第一個月的分紅之後,經濟條件比較優越的楊文遠就開始主動地尋找高回報的投資機會,並且也確實找到了不少……」

眾人順著宋何的指點,一條一條的看著楊文遠的投資記錄,隱約把握住了一絲思路。

「你們發現了?」解讀完楊文遠所有投資記錄的宋何總結道︰「作為一名投資人,楊文遠考慮投資項目是否值得投資的條件並不是很清晰。」

「我們都知道,投資人在看項目的時候,有的側重于考慮行業前景,有的則會考慮項目成長性,雖然各有各的特點,但基本很少投那些雖然在短期內就能有所收益,但收益並不高的項目。」

「但是這個楊文遠投資的項目,除了一開始的少數幾個項目,他所考慮的幾乎都是項目的短期收益和回報。」

「而一旦達到他所期望的收益和回報,他就會很快將自己在投資項目中所佔有的股權變現,然後尋覓下一個項目。」

經驗豐富的沈江河輕松跟上了宋何的思路,沉吟道︰「你是想說,相比其他投資人,楊文遠更注重斂財,然後將斂到的錢財變成自己的產業?」

「是的。」宋何點頭道︰「他手中豐厚的資產基本都是這麼來的,先投資,然後變現,最後把變現的錢變成自己名下的資產。」

「而這,也是為什麼他除了通過投資拿到的股權以外,名下資產總額依然會多達八億的原因。」

「不過,在我分析到這里的時候,卻發現了一點不協調的地方。」

吳雪蕊三人聞言,互相看看沒有說話,反倒是沈江河緩緩點頭道︰「是不協調,說說你的猜測是什麼。」

「好的。」宋何應了一聲,見吳雪蕊三人略帶茫然,便解釋道︰「楊文遠是洛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可是作為一名謹慎狡猾到極點的罪犯,他置辦資產的行為,並不像一個隨時都會潛逃的犯罪分子。」

「要知道但凡是犯罪分子,哪怕是一名小偷,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安全感,更不用說楊文遠這種級別的罪犯了。」

「因此,置辦過多在潛逃時無法帶走的產業,與楊文遠底層的心理邏輯是矛盾的。」

「而基于這一點,我認為楊文遠置辦那些產業,是有他必須這麼做的理由的。」

听了宋何的解釋,吳雪蕊三人頓覺恍然的同時也將注意力集中在楊文遠的產業上,開始嘗試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隱秘。

宋何見狀笑了笑,緩緩說道︰「我發覺,他名下除了幾處房產以外,一水兒的全是商鋪。」

「什麼玉器行、珠寶店和金銀店之類的,都是高消費場所,且都開在繁華的地段。」

「同時我也相信,你們也查過了這些店鋪的銀行流水,並沒有發現什麼貓膩……」

「別繞彎子了。」早已猜到宋何要說什麼的沈江河打斷了宋何的話頭,笑著輕輕敲了敲桌子︰「直接說結論。」

宋何點點頭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兩個字︰「洗錢。」

話剛出口,吳雪蕊等人頓時反應過來,邢安更是恍然大悟驚呼道︰「難怪我會覺得那幾家珠寶店生意好!原來是有原因的!」

「是啊。」宋何喟嘆道︰「我也看過他店鋪的流水,一開始覺得可能只是店鋪地段不錯,生意很好。」

「但是後來我覺得有必要和其他店鋪做個對比,于是就對比了同地段的其他珠寶店和玉器行的流水。」

「而這一對比,讓我發覺楊文遠的店鋪在大宗生意的數量上,比別的店鋪要多出不少,同時他的店鋪也並不遵循市場淡季和旺季的規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