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泌坐在車上,看著來來往往的長龍,馬上就要到武威城了,這里的繁華超過了他的想象。

一個官道休息區里,張天倫和李泌停下車休息。

這座大型的集市也是玩家里長參考驛下里建造的,因為地理位置好,如今已經初具規模。

車把式停好了馬車,李泌和張天倫走下了馬車,一股濃郁的豆香飄到了張天倫的鼻孔里。

李泌心中還想著河西之戰的事情,這麼大的戰事為什麼朝廷一點風聲都沒有?

可是看到如今武威城繁華的樣子,也不像是經歷過大戰的樣子啊?

難道是張天倫在撒謊?

饒是李泌的智計百出,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真的是尚綺心兒親自引兵來攻打河西,建寧王應該上奏朝廷,等待朝廷的支援。

光靠隴右和河西的兵馬,能夠打敗吐蕃東道傾力來攻?

還有張天倫說尚綺心兒戰敗,腦袋被吊在城門上,這種事情李泌更是不相信了。

如果建寧王真的立下如此功勞,肯定會上奏朝廷的。

斷然不會如此的低調。

堅定了自己的判斷,李泌又開始觀察這個集市。

整齊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往來的商人和旅客,店鋪中擺滿了各種商品。

有些都是李泌從沒有見過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張天倫拉著李泌來到了一個吃食攤前,一張張臨時桌椅擺滿了空地,食客們有序的排隊,豆子的香味從前面飄了過來。

這是什麼美食?

李泌沒想到在一個官道邊上的服務區,還能見到這種美食。

不是說河西偏僻嗎?

終于等到了張天倫和李泌,李泌這才看到了店家在賣什麼。

白花花的豆花泡在溫水中,老板給客人舀上一碗白花花的豆花,然後再加上一碗白花花的米飯,最後加上一疊香氣撲鼻的蘸料,用一個木頭盤子裝好遞給了李泌。

張天倫端著盤子,找到了一張空桌,招呼李泌過來坐下。

豆腐古代已經有之,據說漢初淮南王是第一個制作豆腐的人。

在李泌年輕的時候,繁華的長安街頭,就有制作豆腐叫賣的人。

李泌看著張天倫夾起豆花,在蘸料上蘸了一下就放在米飯上,然後夾雜著米飯吃下去,露出滿足的表情。

李泌也學著張天倫,用蘸料混合著豆花,果然吃起來非常的爽口。

李泌對黑乎乎的蘸料產生了興趣問道︰「這是大醬嗎?」

張天倫說道︰「差不多吧,這是醬油,花生碎和胡椒碎一起混合的,再加上一點芝麻香油。可惜搞不到辣椒,要不然這豆花飯更下飯!」

沒想到小小的蘸料竟然這麼講究,還有胡椒碎?

一座小小市集的平民飲食,竟然用上了胡椒?

還有這晶瑩剔透的米飯,就算是鳳翔府中的富戶,一年也吃不上幾次這樣的米飯吧?

可是看著周圍吃飯的人,大部分都是車把式或者商隊的伙計,這確實是普通百姓吃的東西。

河西的百姓生活質量已經這麼高了嗎?

李泌疑惑的看著周圍,這是開元年間的長安才有的景象吧?

「這里的老百姓都能吃上胡椒了嗎?」

在熱火烹油的開元年間,李泌確實在長安的餐館里吃過胡椒做的菜。

只不過時過境遷,長安的繁華已經成了夢幻泡影,卻沒想到在河西這個小小的集市上,都能吃到胡椒調味的菜。

張天倫說道︰「胡椒又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現在西域胡商帶來的胡椒都賣不掉,價格一降再降,現在胡椒在武威都跌成白菜價了。」

張天倫繼續說道︰「而且這些都是炸過花椒油的花椒渣,不值錢。」

張天倫說道︰「今年大豆豐收,河西嘗到了種植大豆的甜頭,明年肯定要繼續種了。」

「估計日後提起豆花的起源地,就不再是巴蜀而是河西了。」

李泌听不懂張天倫這些莫名其妙的話,他疑惑的問道︰

「大豆雖然好,但是不種植主糧能行嗎?」

張天倫說道︰「河西的氣候適合種植大豆,大豆的用處可多了,豆渣用來喂牲口也是最好的,雖然比不上玉米高產,但是也是不錯的飼料作物了。」

「現在河西的養殖發展的不錯,明年大豆還有更多的需求。」

雖然李泌並不能完全理解張天倫跳月兌的思路,但是听到畜牧業之後,李泌皺起眉頭問道︰

「民以食為天,不種主糧光種吃不飽的大豆?我們漢人可不是食肉的胡人,而且胡人少漢人多,河西這麼多人口,靠吃肉能養活嗎?」

李泌的態度變得嚴肅起來。

李泌的眼光依然是在傳統儒家的框架下,在他看來,漢人吃糧胡人吃肉的習慣是上天決定的。

土地里的糧食養活人口,牛羊的肉只是補充,卻不能當做主糧。

李泌的想法是,這是建寧王為了上層食肉,而故意剝削百姓種植大豆飼養牛羊的。

這下子李泌對建寧王的印象更差了,這樣的皇子難道是大唐的幸運嗎?

張天倫卻說道︰「我大唐子民也有吃肉蛋女乃的權力,雖然現在河西的畜牧業只能做補充,但是現在已經有的鄉里開始嘗試規模化養殖了,現在河西的小學已經開始給學生提供牛女乃了。」

「規模化養殖是什麼?小學又是什麼?」

張天倫說道︰「規模化養殖就是盡可能養殖更多的牲口家禽,我听說武威城邊上的一座養雞場,一座養雞場上養了上千只雞。」

「光是那一個養雞場,每天就能給武威城供應幾千只雞蛋。」

「至于小學,那是建寧王殿下在整個隴右推行的政策,凡是州府和縣城,都已經開辦了小學,教育孩子識字。」

李泌倒吸一口氣,在每個州府縣城都建設學校,建寧王好大的手筆啊!

唐初的時候,太宗皇帝也曾經想過建設學校。

可是最後算下來成本太高,就連州學都沒能建成幾座。

最後只能在長安搞了一座太學。

到了高宗時期,又在東都洛陽建造了一座太學。

沒想到建寧王在隴右搞成了小學,就算只是教授百姓讀書識字,那也是能夠得到後世讀書人贊嘆的功勞了。

李泌對建寧王的好感又回升了一些。

已經歇息了一段時間,隨著車把式開始催促兩人上車了。

張天倫和李泌登上馬車,這時候一個小孩跑到馬車邊上問道︰

「報紙報紙,最新的報紙,兩位要買報紙嗎?」

張天倫從口袋里掏出兩枚銅錢,遞給小孩說道︰「來一份報紙吧。」

小孩子迅速將報紙塞進張天倫的手里,接著又從懷里掏出兩個雞蛋說道︰

「新鮮的雞蛋,剛煮熟的,您要嗎?」

沒想到這小孩還挺會做生意,張天倫問道︰「多少錢一顆?」

「五枚銅錢!」

張天倫從口袋里掏出十枚銅錢,遞給小孩說道︰「拿兩顆雞蛋吧。」

「好 !」

報童用前幾天的舊報紙包住兩枚雞蛋,遞給了馬車上的張天倫。

車把式吆喝了一聲,然後揮舞馬鞭,馬車繼續踏上了前往武威城的路。

「報紙是什麼東西?」張天倫也沒想到這位秘書監竟然是個好奇寶寶,自從踏入河西之後,就一直問個不停。

張天倫將報紙遞給李泌說道︰

「就是刊登新聞的報紙,這好像是涼州自己辦的報紙,叫做《涼州日報》。」

李泌接過了報紙,粗糙的報紙雖然是用最差的紙張印的,但是報紙的鉛塊字方方正正,能夠聞到一股油墨的香氣。

雖然報紙上的字和正常的漢字有些不同,都是簡化了一些偏旁部首的簡體字。

但基本上聯系上下文,李泌也能夠看懂大概的意思。

頭版上刊登的都是官府的新聞,這些公文都是用半白話寫成的,閱讀起來倒是沒什麼問題。

只不過這個新聞所說的事情,李泌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張掖武威鐵路已經動工,武威段進展順利》

鐵路是什麼東西?武威段進展順利又是什麼意思?

看樣子是武威在修建的什麼大工程。

李泌接著翻過去,後面幾頁就是各種市井的小道消息,連載小說了。

今天連載的是一部武俠小說,雖然沒有前文,但是李泌對于這段故事依然拍桉叫絕。

小說中的功法,還有習武者的真氣之說,倒是和李泌修道的罡氣精氣之說差不多。

而且其中主角所修煉的《降龍十八掌》,似乎又和佛家有些淵源。

那小說里天下武林的魁首少林寺,就在洛陽附近。

史書上說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都城洛陽東南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李泌年少雲游天下的時候,也曾經在少林寺中和和尚討論佛法,不知道他們會什麼武功啊?

李泌倒是對這篇武俠小說虛構的「大宋王朝」更感興趣,這作者為何要虛構一個如此孱弱的王朝?我堂堂華夏子民,也能孱弱至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