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三章︰大膽

1853年12月,加利福尼亞的聖弗朗西斯科的听濤園。

此時已經臨近西方的聖誕節。

在年末的州議會上,梁耀提出了將聖誕節,春節,以及4月1日的建州節定位加州法定節假日的議桉很快獲得了通過。

同時梁耀也敦促財政部早日給出1853年的財報,統計局早日給出1853年的煤炭產量,鋼產量,生鐵產量,杉磯的原油產量和煤油產量,以及最重要的人口數據。

會議結束之後,梁耀穿過節日氛圍濃郁的大街回到了听濤園。

卡耐基從電報房走了出來,將一封從上海寄來的信件交到梁耀手里和一封從紐約發來的電報交到了梁耀手里。

從上海送來的信件是梁紹瓊寄給他的,在信中梁耀都能感覺得到梁紹瓊的喜悅之情。

梁紹瓊比他想象中的要爭氣,有揚州大捷,粵勇已經證明了自己,成為了大清為數不多堪用的軍事力量。

從紐約打過來的電報則是有關錫諾普海戰的消息,這是俄羅斯帝國黑海艦隊分艦隊和土耳其分艦隊在錫諾普灣進行的一場爭奪黑海制海權的海戰。

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風帆戰艦之間的對決,是風帆戰艦最後的謝幕演出。

毫無疑問,這場戰爭的勝利方是俄羅斯帝國,此戰過後,俄羅斯獲得了在英法軍艦進入黑海前的制海權。

此時俄羅斯也有在造蒸汽戰艦,只是由于尼古拉一世對形式的誤判,認為英國會站在這一邊,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盟友而非敵人。

導致俄羅斯帝國在向土耳其宣戰之後,英國馬上宣布對俄羅斯實行禁運。

英國對俄禁運的物資就包括俄羅斯專門為新銳蒸汽艦定制的蒸汽機。

這導致了俄羅斯在造的蒸汽艦無法繼續建造,在整個戰爭期間只能繼續使用和英法有代差的木制風帆戰艦進行作戰。

當然,錫諾普海戰在英法這一邊則是被稱之為錫諾普大屠殺。

這是英法為出兵克里米亞做的鋪墊。

英法既然很快就要直接出兵參戰,那麼在明年,也就是1854年,梁耀就可以著手解決墨西哥購地的問題了。

不過在解決墨西哥購地問題之前,梁耀需要先解決東婆羅洲島的種植園問題。畢竟英法此時只是在準備出兵近東,還沒真正地直接出兵近東。

「老板,造船廠的暗輪船已經安裝上了薩克拉門托兵工廠最新提供的薩克拉門托速射炮,明天早上9點剪彩,耶利米閣下讓我詢問您是否出席這次剪彩儀式,為新艦命名?」卡耐向梁耀請示道。

薩克拉門托速射炮就是薩克拉門托兵工廠通過逆向工程研制並改進的阿姆斯特朗炮,正式名稱是薩克拉門托炮,不過由于其射速驚人,很多人也喜歡稱之為薩克拉門托速射炮。

「去,我親自去。」梁耀說道。

這是聖弗朗西斯科造船廠的技術人員在他的點撥下射擊並制造的第一艘有遠洋能力的戰艦,對加州的造船業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他焉有不去之理?

他對這一型戰艦抱有很高的期望,等待這一天也很久了。

如果這艘艦船適航成功,那麼他不僅有4艘戰艦可以在東南亞的海域上和荷蘭東印度公司掰扯掰扯,更重要的是,聖弗朗西斯科造船廠有了自主建造戰艦的能力,以後梁耀就可以不必再花錢向他國購買戰艦了。

次日早上8點,梁耀就早早地來到了聖弗朗西斯科造船廠,經過改裝的暗輪船已經下水,靜靜地停泊在造船廠外平靜的海面上。

「這是十分大膽的杰作,這艘艦船還沒起名,閣下既然來了,就給這艘艦船起個名字吧。」

聖弗朗西斯科造船廠的廠長,同時也是負責設計監造這艘暗輪船的造船專家耶利米見梁耀來了,上前迎接了梁耀。

耶利米于本是美利堅造船商人,于1850年隨範德比爾特來到聖弗朗西斯科進行商業考察。

隨即和梁耀一起創建了聖弗朗西斯科造船廠這個既制造民用船舶,也制造軍用船舶的軍民兩用造船廠。

聖弗朗西斯科造船廠由兩人共同持股,只不過梁耀持股佔了大頭,聖弗朗西斯科造船廠50%的股份由梁耀持股,26%的股份由耶利米持股,剩下的股份則是由其他人持有。

「既然這是十分大膽的杰作,那就叫大膽號吧。」梁耀背著手望著這艘千噸級的軍艦贊嘆道,「真漂亮啊。」

19世紀中葉各國雖然已經已經列裝了蒸汽戰艦,不過這一時期的戰艦以及客輪,基本都保留了風帆,使用混合蒸汽和風力混合動力進行航行。

最早摒棄風帆的是英國人,因為英國在全球各地都有港口,英國人的戰艦不用為補充燃煤的問題煩惱,可以摒棄風帆,全部采用蒸汽作為動力驅動戰艦。

再有就是英國人的蒸汽輪機更加先進可靠,擁有更優質的燃煤,這也是英國敢于放棄風帆的底氣所在。

出于對現實的妥協,大膽號仍舊保留了風帆作為應急動力。

雖然目前梁耀已經擁有夏威夷的珍珠港,日本的長崎港,廣東的香山港三處海外港口可以補充燃煤,而且梁耀的主要活動區域也是圍繞在這些港口附近的海域和航線。

但大膽號原型船此前初次適航就發生了螺旋槳觸礁損毀,喪失動力無法行動的意外。

而且其它蒸汽船也發生過大浪直接卷進了煙囪,海水浸滅了鍋爐,甚至直接將煙囪打斷事故。

因此在將大膽號重新拖回港口後,耶利米等人在重新設計制造了新的螺旋槳後,又老老實實地給大膽號重新裝上了風帆作為備用動力。

畢竟大膽號不是大船,一旦在海上遭遇到大風浪,海水卷進煙囪浸滅鍋爐的事情還是有比較大的概率會發生的。

大膽號艦長65米、寬8.50米、吃水4.15米,在重新加裝了風帆和武器後,標準排水量超過了1000噸,達到了1080噸,全艦編制120人。

該艦的動力系統為2座往復式蒸汽主機,4座圓式燃煤鍋爐,單軸推進。

不使用風帆的情況下,最大航速可達15節,續航能力為4400海里/8節,煤艙標準載煤量為220噸,最大載煤量為280噸。

主武器為艦船中軸線上的兩門205mm(約8英寸)的26倍徑薩克拉門托炮,其中一門位于艦首,一門位于艦尾。

兩門主炮被固定在帶有25mm裝甲的旋台上,旋台可360°旋轉,最高射擊仰角為13°,炮彈重量為48kg,射程可達3400m。

副武器是位于船舷兩側的100mm(4英寸)薩克拉門托炮。

100mm副炮同樣被安裝在帶有10mm防護裝甲的旋台上,旋台可135°旋轉,共有八門副炮,每側四門。

在船旁列炮式戰艦仍舊大行其道的時代,這樣的武器布局設計無疑是十分大膽的。

也就薩克拉門托炮被成功彷制出來後梁耀才敢這麼干。

雖然戰艦上的炮少了,但是薩克拉門托炮的射速極快,精度也很高,完全可以彌補艦炮數量上的不足。

艦炮被布置在旋台上,可以在艦船不機動的情況下通過直接通過轉動旋台進行射擊。

這些優勢是船旁列炮式戰艦所沒有的,船旁列炮布局的主要特征是,艦炮在船旁兩舷的干舷壁上的炮門或露天甲板面上橫向布置,炮口指向與戰艦中縱線方向垂直。

因此想要進行精確射擊,必須將船只機動到某一位置,船上的艦炮才能有射擊視角。

風帆時代的戰艦就是最經典的船旁列炮布局,這一設計被沿用到了風帆和蒸汽混動戰艦時代。

這種設計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船首和船尾的火力不足。

畢竟船首和船尾受限于狹小的空間無法放置多門火炮。

因此如何解決船首和船尾火力不足,一直是設計師們的個老大難題。

梁耀從特羅默蘭那里買了的羅蘭號就是船旁列炮式戰艦,法國老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簡單而又極端,既然船頭和船尾裝不了多少門炮,那我就裝一門大的。

因此羅蘭號的艦首裝了一門10英寸炮,艦尾裝了一門8英寸炮。

總的來說,除了噸位小一點,不是鐵甲艦,而是木殼包鑄鐵之外,梁耀對大膽號的其它參數還是十分滿意的。

最大航程也能滿足從夏威夷珍珠港到日本長崎,而且還有風帆作為輔助動力使用。

有了薩克拉門托炮這一大殺器之後,這戰艦的戰斗力直接上了一個檔次。

至于鐵甲艦,下一個船型再慢慢模索吧,造船業需要積累,一口也吃不成一個胖子。

美利堅先進的造船技術,這次能用上的基本都已經用上了。

「這艦炮布局確實大膽。」姍姍來遲的弗里蒙特說道。

他是陸軍工程部隊出身,對于海軍的軍艦,弗里蒙特了解的不多。

他被這種獨特的艦炮布局給驚艷到了。

弗里蒙特到薩克拉門托兵工廠把玩過薩克拉門托炮,他對薩克拉門托炮的評價很高。

認為這是全世界目前最先進的火炮,其射速和精度甚至射程都是無與倫比的。

大膽號裝載的是薩克拉門托炮,不是普通的火炮,因此弗里蒙特不認為艦炮太少會是大膽號的短板。

「造價多少?」梁耀詢問耶利米此船的造價。

「包含武器系統在內,37萬美元,一個告別美利堅海軍部訂單的價格。」耶利米攤了攤手說道。

37萬美元的造價確實非常高昂,要知道梁耀從法國老那里弄來的兩千噸級的羅蘭號巡洋艦也才214萬法郎,折合美元41萬美元。

這個造價,海軍部的訂單是別想了。

以美利堅國會的尿性,除非爆發戰爭或者受到國外的羞辱,否則不會斥巨資購置戰艦。

比如說南北戰爭時,南北雙方都大量建造購買軍艦,兩邊的海軍兵力一度高達5萬余人,擁有700艘軍艦,60艘小型內河鐵甲艦。成為僅次于英國海軍的世界第二大海軍,當然,這是南北雙方合計的海軍力量。

但在1865年內戰結束之後,聯邦政府財政枯竭,欠了一債的美利堅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為了節省開支開始大規模裁軍,進行了全方位的戰略收縮,將節省下來的財力投入到戰後重建工作中。

從1865年到1885年是美利堅的戰略收縮時期,也是美利堅的軍隊要忍耐時期。

以海軍為例。

1880年美利堅海軍僅剩下48艘軍艦,其中多數還是內戰時期遺留下來的老古董,船況堪憂,海軍現役人數也僅有6000余人。

古巴十年戰爭時期(1868-1878),美利堅和英國為了顛覆西班牙對古巴的統治,暗中資助古巴起義分子,並將美籍古巴人輸送回古巴參與起義,想要建立一個親美的古巴政府徐而圖之。

此事最終被西班牙殖民政府發現,西班牙殖民當局也很強硬,將參與此事的美利堅人,英國人以及美籍古巴人以海盜的名義進行處決。

英國對此展開了炮艦外交,迫使西班牙賠款道歉,並送回還沒處決的英國人,西班牙人懾于英國人的堅船利炮,老老實實照做了。

但輪到美利堅時,西班牙當局不僅不道歉,還斥責美利堅大使,就連賠償也打起了馬虎眼,一拖再拖。這讓美利堅感受到了奇恥大辱。

當然,被西班牙羞辱還不是最恥辱的事情,畢竟西班牙雖然已經日落了幾百年,但好歹還是吊車尾的列強。

美利堅最大的羞辱來自于1885年的巴拿馬危機。

巴拿馬危機發生後,美利堅派出「謝南多厄河號」木殼巡洋艦想要干涉巴拿馬內政,智利當局深感不安,派出智利海軍的穹甲巡洋艦「愛斯美拉達」號前往巴拿馬阻止美利堅干涉巴拿馬內政。

愛絲梅拉達號就是放大版的北洋海軍的超勇號,這艘戰艦在甲午戰爭時期被日本買去並更名為和泉號,對標的是北洋水師的致遠號,是一艘排水量不足3000噸的穹甲巡洋艦。

愛絲梅拉達號一到巴拿馬,自知不敵的美利堅海軍馬上夾著尾巴灰  地撤回國內,海軍此舉在美利堅國內掀起軒然大波。

以前被西班牙羞辱就算了,現在一個南美小國都敢羞辱堂堂美利堅。

這是門羅時代就認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高傲美利堅人所無法接受的,美利堅全國上下強烈要求重整軍備,至少要重整海軍的軍備。

此後,美利堅海軍在時任海軍部長亨特的帶領下在1880年代和1890年代進行了海軍復興運動。

並在19世紀末向西班牙復仇,挑起了美西戰爭。

不過也無所謂,梁耀的目標客戶是自己,又不是美利堅海軍部,他巴不得海軍部不要他的戰艦呢。

現在海軍部愛買不買,以後求著讓老子賣給你老子都不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