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三章︰梁家的出路

「爺爺天資聰慧,但我們梁家這麼多代人,也就只出了爺爺這麼一個進士。梁家的這些後生晚輩,讀書的天分,比起爺爺年輕時候如何?」

香山的梁家大院內,梁耀向他的祖父梁維銘發出了靈魂拷問。

梁維銘讓梁家子弟學習洋文,到加州在梁耀麾下謀個差事。現在已經有一些梁家子弟已經到了加州,梁耀也給他們安排了工作。

但梁維銘還是放不下對科舉的執念,希望讓少數天分比較好的梁家子弟繼續走科舉的道路。

「梁家乃書香門第之家,商賈之路,終非正途。」梁維銘的態度還是比較固執。

「那是在大清,在美利堅,商賈之途,是正的不能再正的路子。」梁耀說道,「眼下大清適逢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如果爺爺想讓梁家子弟走仕從政,科舉也不是唯一的路子,還有其它的路可以走。」

大清朝的進士不是那麼好考的,也不是砸錢就能砸出來的。

潘家夠有錢吧,四五代人砸了這麼多錢,家風也很好,結果也就砸出過一個進士。

像李鴻章這種,李鴻章17歲中秀才,21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39歲就干到巡撫,科舉仕途之路走的這麼順的,終大清一朝,也是鳳毛麟角,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像洪秀全那樣三十幾歲連秀才都考不上的落魄書生才是大多數清朝知識分子的真實寫照。

歷朝歷代考進士的難度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什麼路子?」梁維銘泯了一口茶問道。

「團練。」梁耀給梁維銘指了條捷徑。

「團練?」梁維銘不解道。

「對,團練。」梁耀語氣非常肯定地說道,「朝廷想要平長毛,放開團練是遲早的事情,這對梁家來說是個翻身的好機會。」

雖然潘仕成對辦團練已經動了心,但梁耀不想把賭注都壓在潘仕成一人身上。

再者,梁耀也不希望將來這支練起來的團練,全部把持在潘家手里。至少他本家也要從團練中分一杯羹。

「長毛能在重兵圍堵之下轉戰廣西、廣東、湖南,並威脅到湖南省垣,絕非泛泛之輩,僅憑團練能剿的了長毛?」梁維銘模著下巴說道。

去年洪秀全剛剛起事的時候滿清從京師到地方,沒有人認為這股亂匪能成什麼氣候。

才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形式就急轉直下,此時滿清的統治階級,尤其是南方的鄉紳已經感覺到這伙長毛亂匪不簡單。

梁維銘雖賦閑鄉居于香山,但他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尋常的團練自然奈何不了長毛,但如果這支團練是采用新式裝備,以西法訓練的新軍,未嘗不能一戰。」梁耀說道,「到時候只要咱們梁家人帶兵打機場漂亮仗,就能在皇上面前顯露頭角。」

「話雖如此,但不是所有梁家子弟都像你這麼爭氣,我怕他們帶不了兵,擔不起重任。尤其是你那父親和二叔,抽大煙抽得身子骨都垮了。」

梁維銘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在眾多梁家子弟種,梁耀是為數不多能夠讓他感到欣慰的梁家子弟。

「是祖父太心慈手軟了,換做是我,我就斷了他們銀錢,送到澳洲挖礦,看他們還抽不抽大煙。」梁耀說道。

「這兩個廢物是指望不上了,紹瑜又去加州投奔了你,我這半截身子的就要入土的人,也帶不了兵。」梁維銘起身在大堂來回踱步,似乎是在糾結,糾結片刻之後,梁維銘下定了決心。

「眾多梁家子弟中,可堪一用的,就只剩下你五叔和你四弟了,你四弟又太年輕,如果帶團練的話,只有你四叔最合適了。」

梁維銘育有六子二女,其中兩子一女年幼時就夭折。

健在的有梁紹琛(梁耀之父),梁紹琮(梁耀二叔),梁紹瑜(梁耀三叔),梁紹瓊(梁耀五叔),梁珍(梁耀姑姑)。

梁耀的五叔梁紹瓊有舉人功名,今年也才34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讓梁紹瓊帶團練,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梁維銘本來是指望梁紹瓊走他的老路,博個進士功名,願意讓梁紹瓊出來帶團練,說明梁維銘是下了決心的。

「如果由四叔代我們梁家出面帶粵省團練,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梁耀笑道。

爺孫倆正相談之際,只听僕人來報︰「老爺,潘布政司來訪。」

潘布政司就是潘仕成,布政司是道光老兒賜給潘仕成的官餃。

只是潘仕成的這個廣東布政司是虛餃,梁耀更喜歡稱潘仕成的實職總商。

「梁公子當真是料事如神啊,我從葉巡撫那里獲悉,皇上許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四省鄉紳編練鄉勇團練,以防備長毛!必要時听候朝廷征調!」

潘仕成興沖沖地說道。

「梁公子知兵,編練粵勇一事,還請梁公子多多指教!」

「潘總商不再考慮考慮?」梁耀揶揄道。

「此乃千載難逢的良機,沒什麼好考慮的。」

那日宴會結束回廣州之後,潘仕成已經考慮了很久。他已經下定了決心,決定搏一搏。

「編練粵勇的事情我自然會幫你,廣東也是我的老家,作為一個廣東人,我也不希望我的家鄉遭受兵禍。」梁耀背著手說道。

「有梁公子相助,吾事濟矣。」得到了梁耀的肯定答復後,潘仕成喜出望外。

「葉巡撫和徐總督可點頭了?在廣東辦事,沒有這二位封疆大吏的點頭,可是寸步難行。」梁耀提醒道。

「二位督撫潘某早已打點完畢,編練鄉勇現在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廣州的鄉紳都避之不及,除了我之外,他們對辦鄉勇沒有興趣。」潘仕成說道,「我願意當這個出頭鳥,二位督撫大人可是高興的不得了。」

不動用當地財政就能分擔廣東的治安壓力,葉名琛和徐廣縉當然高興還來不及。

「潘總商來得正好,我五叔正好鄉居在家,無事可做,既然編練粵勇之事已成,我想讓我五叔在粵勇里謀個差事。」梁耀說道。

梁耀的用意,潘仕成這個老油條焉能不知,無非是也想染指粵勇。

在編練粵勇這件事情上,潘仕成需要梁耀的協助,他沒辦法拒絕梁耀。

再者,梁家是香山的望族,代表著香山的鄉紳,辦粵勇有香山鄉紳的支持,對潘仕成而言也是有利的。

「有梁家的助力,潘某編練粵勇,有如 虎添翼!」潘仕成笑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