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章 山長

諸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蘇仟,好歹顧念著東道主的臉面,並未打斷。

「舅舅,這就是你找的女先生?我雖听不懂吳語,但有些字眼都不在調上啊。」程英嚶暗暗戳了戳蘇仟,蹙眉。

蘇仟也很是迷茫,搖頭︰「不應該呀?這女先生是遠近聞名的角兒,我付了整五十兩,怎麼唱成這樣?」

一行人正苦思冥想, 當一聲,雕花木門從外打開,掌櫃的領著又一名少女,急慌慌的闖了進來,一進來就不停賠罪。

「對不住各位貴客!對不住!女先生來晚了,誤了各位雅興!」

頓了頓,掌櫃的余光瞥到已經在屋中的琵琶女,一愣︰「怎麼又是您 ?!」

蘇仟朝趙熙衍賠了個不是,攔住掌櫃,目光在兩名少女間打轉,垮下臉來︰「掌櫃的,我托你去請最好的女先生,你如今是何說法?」

掌櫃的抹了把汗,慌忙將身後的少女往前一推︰「這位才是正兒八經的彈詞女先生!頂紅的角兒……」

「各位叨擾了!萍水相逢,就此別過!不送!」話頭被接過,抱琵琶的少女打了個幌子,腳下抹油就溜,被蘇仟一把擰住。

「說說吧,怎麼回事?冒充女先生混進來,是何居心!你可知今日席上有貴客,砍了你腦袋都不為過!」

蘇仟看了眼趙熙衍,厲聲大喝,那少女跟小雞仔般晃來搖去,程英嚶還沒來得及勸,掌櫃的就心提到了嗓子口。

「哎喲,蘇六郎,您手下輕點!錯算錯,但也得看人吶!這位是楊山長的孫女,別傷著咯!」

沒想到那少女一抹鼻子,雄赳赳的高昂著頭,天塌了都不怕似的,倔著脾氣懟了回去。

「至于麼?我不過是听說天香樓來了幾位氣度不凡的人,听口音是盛京來的,想來瞧瞧盛京人是什麼樣!我賠禮,賠禮還不夠?你莫非要砍了我?好,是個狠人,來呀!」

「你以為我蘇六郎不敢?」蘇仟冷笑,指尖瞬地踫到了匕首。

千鈞一發之際,趙熙衍輕敲桌案︰「好了,既然是楊山長的孫女,總得留幾分薄面吧。」

蘇仟這才放了少女,腦海里拼命搜索,山長(注1),乃書院掌教尊稱,楊山長?

掌櫃的松了口氣,兩邊賠笑︰「多謝貴人們不較!這位姑娘正是楊功楊山長的孫女,以前為了瞧稀奇事,也經常干出喬裝打扮的禍事。小的們都見慣了,這不是還得給她祖父幾分面子嘛。」

趙熙衍笑笑,放緩了語調︰「盛京來人,就算稀奇事了?」

女子眉梢一挑︰「當然,我一直待在南邊,沒去過北地!過陣子卻要跟著家里去盛京,我活了十五年第一次北上!不知天子腳下是何等做派,怕不知如何應對。這才提前瞧瞧,有備無患嘛!」

「從沒去過盛京?這倒跟我們從沒來過江南一樣。」程英嚶插話,目光在女子白瓷般的臉蛋上一溜,笑,「看來淮揚的女子,長得是玲瓏模樣,骨子里的勁兒,剛著哩。」

「這位姐姐生得好看,不像是關中女子,倒像我們了江南!姐姐第一次來我們這兒?那你就選對了!我給你說,城南的桂花開得好,城北的銀杏金連天,一碗藕粉下肚美滋滋……」

女子咻的湊到程英嚶面前,嘰嘰喳喳,說東道西,前時還硬脖子 腰桿,如今就差挽上胳膊,稱一句姐倆好了。

果然是半大孩子的心性。

蘇仟瞧著這一幕,嘆了口氣,放下了最後一絲計較的念頭,賞了原本的女先生銀子,然後讓掌櫃的請了楊姓姑娘出去,雅閣里才消停下來。

「這姑娘是個直性子。看樣子也及笄了,真不該配紅妝,而應著那騎裝瀟灑的。」

程英嚶看那少女背影,老遠見得她離去乘的是馬,而不是轎子。

趙熙衍的目光卻微有異樣︰「楊功……東周的舊人,蘇家姐姐沒印象麼?听聞哀帝曾請他出任國子監祭酒,沒請來,才有了洛夫子。」

程英嚶一愣︰「怎說上我了?我是東周皇後,是後宮,除了常跟在陛邊的陳粟之流記得點臉,其他的男人我連見一面都難,何況臣子?」

「听聞楊功要出仕了。前不久接了宮里的拜官聖旨,官居閣老,想來過陣子就要啟程進京了。」趙熙衍沉吟,「楊閣老……呵,待回了盛京,蘇家姐姐應會踫面的。」

程英嚶聳聳肩︰「我們來了江南,他就要上京,還能沒錯過見一面他孫女。就不知是善緣還是孽緣了。」

旁邊的蘇仟終于想起什麼,一拍腦門,驚呼︰「楊功?是他呀!白鷺書院的山長,儒林之首,學問典範啊!看來以後真該少耍些刀子,多關心下學問的事兒,差點就成了不長眼的莽漢了!」

「巨擘,執旗,被天下儒生尊奉為王的人物。」沈銀也想起了什麼,倒吸了口涼氣。

民間學問之首,在于星羅棋盤的全國大小書院,而全國書院之首,便在于江南白鷺書院,為的不是其他,就在于一個楊功坐鎮。

這楊功也是真有學問,從東周蕭家開始,就被尊為儒林之首。但這楊功性子不討喜,說好了叫嚴謹,說不好叫古板,每天早晚都要拜兩遍孔孟的。

是以哪怕順帝哀帝兩任帝王親自請他出仕,楊功也謝絕當官,半生都在白鷺書院,掌管著這民間第一學塾,世稱「楊山長」。

只是不知為何,東周覆滅,西周當興,楊功竟接了趙家的旨,同意戴那烏紗帽,還在江南掀起過一陣熱鬧鬧的猜測。

注釋

1.山長︰山長是歷代對書院掌教者的稱謂,類似于現在的校長。五代蔣維東隱居衡山講學時,授業者稱之為山長.宋代將始建於南唐升元年間的廬山白鹿洞的白鹿國學,改成白鹿洞書院,作為藏書講學之所.元代于各路、州、府都設書院,設山長。明清沿襲元制,乾隆時曾一度改稱院長,清末仍叫山長。廢除科舉之後,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廢止。(來源︰搜狗百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