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12章 新成功群島(第四更,求訂閱)

所有的一切都出乎了人們的意料。沒有人會想到,一篇新聞報道會讓皇帝來到一個傷殘的工人家中,更沒有人想到,隨後朝廷就先後頒布了《疾病保險法》、《工人賠償法》以及《傷殘和養老保險法》,盡管頒布的法桉不過只是草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法桉頒布的時候,整個世界都被改變了。

1872年,對于大明而言,是變革的一年,這一年,似乎就是過去和現代的分界線。

這些制度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大明民眾的熱烈歡迎,在一番「友好「的協商後,這些法桉的結果是︰資本方出大頭,工人出小頭,政府出錢補貼,強制執行。

其實也沒有什麼強制不強制的,那些企業不願意執行也沒有關系,反正朱大皇帝的私人企業——亞美利加公司所屬的全部企業都會配合執行這些法律,為自己的職工購買各種保險。

換句話來說,僅僅只是這麼一家工人就涵蓋了基本上超過80%的工廠企業雇員和職工。

與此同時,帝國農業公司也為所有的農場員工購買了養老,醫療以及工傷等保險。

如此一來,其他的企業如果不為自己的職工購買保險的話,那麼他肯定是無法招募的工人的。

就像美國的福特開出「5美元工資」之後,各家企業迫于無奈,為了生存只能紛紛跟進一樣,那些企業不論是是否心甘情願,也只能紛紛跟進。

從1873年到1883年為止,大明帝國參保人數便從300萬人增長到了2550萬人,幾乎涵蓋了所有成年勞動者。

勞動者的生存、養老,以及工作環境中遭受的健康受損、不平等和壓迫等問題均在此制度下得到正面解決。即便是那些少數族裔——歐裔和歐印混血也甘願生活在大明的治下。社會治安穩定,工業穩步迅速發展。

也正是從這一天起,大明成為了一個與其它國家截然不同的國度,並且在未來將其它國家遠遠的甩在身後。

不過想把其它的國家遠遠的甩在身後,還是要有人。畢竟,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市場消費都必須要有人。

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談。

對于大明而言,沒有什麼比引進移民更重要的事情。畢竟,大明的人口不過區區千萬人。

而且對于大明而言,引進移民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廉價勞動力!

那些新移民不僅工錢低廉,而且在半年內還不需要為他們購買各種保險,這簡直就是最好不過的廉價勞動力了。

還好,在華夏有億萬饑腸轆轆的民眾,還有心思各異的各方出于種種目的千方百計的把源源不斷的移民送上火車,送上船。然後抵達這片新大陸。

1872年的聖誕節前,從華夏駛出的「康平號」移民船緩緩駛入了位于新幾內亞北部成功群島的新廈門港。

新廈門是成功群島的首府,它並不是另一個世界為世人所熟知的拉包爾,而是科可波,在1910年之前,這里一直是德屬新幾內亞的首都,後遷往拉包爾。

之所以選擇這里作為首府,這完全是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畢竟,在歷史上,拉包爾被火山爆發消滅了兩次。

正所謂天命不可違,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必要硬著頭皮非要再拉巴爾建首府了。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現在的新廈門已經成為整個中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城市。

雖然人口僅僅,不過只有五六萬人。但是在這個時代的中太平洋地區,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城。

十幾座宏偉壯麗的大明式現代建築和西式建築物佇立在港灣,這些建築都是商行在這里的辦事處所在,其中最為富麗堂皇的就是匯豐銀行成功分行的大樓。除了這些建築之外,城市之中大都是東方式的木竹建築——得益于島上豐富的木材資源,新廈門的民居大都是木屋,那些借鑒了西式現代建築結構的木屋卻充滿了東方風韻。

所有的這一切,在船上的移民們眼中都是新鮮的,「康平號」雖然是從揚州駛離的,但是相比于那里擁擠、骯髒與雜亂……這里一眼就看得出來,不僅干淨整潔,而且肉眼可見的富庶啊!

「李哥兒,咱們是不是就到這里吧!」

瞧著岸上城市,尤其是在看到碼頭上的那些人都是一副紅光滿面的模樣,趙四滿懷期待的沖著船上的水手喊了一聲,在船上航行這麼多天,他認了這個老鄉,和他一樣都是鳳陽人,大明朱皇帝的老家。

按他的說法,擱在大明朝,他們就是堂堂中都人。

「這才幾天哪,咱們這艘船是去臨海,你瞧著這邊好,可這邊也就是咱們大明的海外領而已,等到了臨海你就知道了,大明……可比這地方好多了!」

大明到底有多好啊!

船上的移民瞧著岸上的城市,雙眼中充滿了疑惑和期待,這個地方看起來都是這麼富裕了,那大明肯定會更富裕了。

其實,對于那些從華夏遷移出來的民眾來說,無論是到什麼地方,只要能夠不挨餓,能吃飽飯也就足夠了。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他們的要求從來都不高,但這也就是普通人的要求而已,

在輪船靠進港的時候,趕著馬車的,李來樂又一次來到碼頭,作為種植園主的他,之所以趕到碼頭,說白了,就是想要人。

「李東家,您又來了。」

「能不來嘛,徐科長,今天這船上到底有多少人是送到咱們這的。」

李來樂有點激動的說道。

「我可是已經登記了足足兩個月了,我的油棕園也是咱們成功群島能數得著的,要是來了人,不先考慮咱……」

地處熱帶的新成功群島的支柱產業就是油粽種植業,對于大明而言,棕櫚油並不僅僅只是食用油料,還是生產肥皂等產品的工業原料。

而且以棕櫚油為主的調和油還是大明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每年數以千百萬元的棕櫚油從大明出口到歐洲各國,歐洲各國的那些窮人對于廉價油脂的需求,遠遠超出朱大皇帝的想法。

也正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所以,現在油粽種植園主們才會不斷的擴大他們的種植園。但擴大種植園總需要勞力。

「瞧您說的,要是有人來,到時候肯定會分人到你那,可……」

手拿單冊的徐科長,直接攤開書說道。

「你瞧瞧,這不是沒有嘛!別說你這沒有,咱成功群島一個移民也沒有!」

「怎麼會這樣?」

李來樂大聲嚷嚷著,

「這都半年了,咱們成功島這邊連一個人都沒有,朝廷是不是不給咱們人了啊!」

「不是不給,是眼下沒法子,我听人說,咱們在北美那邊不是有一塊地方叫,叫北海,對,咱們在那美國弄的不對付,所以接下來這兩年,移民要優先考慮那邊,咱們成功這邊……」

徐科長無奈的嘆口氣說道。

「自然也就沒人了!」

「啥,咋能這樣呢?那個總督大人就不知道跟皇爺言一聲嘛,咱們成功島也是大明的,怎麼能不給咱們人呢?」

「那有啥辦法?」

徐科長盯著進港的移民船說道。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朝廷總要全盤考慮吧,別說是你著急了,咱們這邊的種植園里頭,誰不著急,沒人,這園子怎麼擴建?我听說,都有人派人到雨林里抓土人了……」

「抓土人!」

李來樂睜大眼楮說道,

「這,這也行……」

「民不舉,官不究的,自家往園子里一關,官府有啥辦法,不過,依我說,李老哥,您要是有辦法,不妨在老家或者什麼地方想想折,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不是……況且。」

徐科長瞧著穿著一身綢袍的李來樂說道。

「李老哥您現在都這麼闊綽了,你就不想衣綿還鄉,回老家看看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