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

假如讓蕭摩訶頂替淳于量,帶領漢中和巴蜀各部向羌人聚集之地發動進攻的話,這個擔憂自然迎刃而解。

而且蕭摩訶率領的只是一路偏師,自然無傷大雅,反正現在暫定主持之後西北戰局的是已經動身前往長安的裴子烈,蕭摩訶也不可能像有些人擔憂的那樣和自己兒子相互呼應、割據一方。

「只怕蕭愛卿不會同意啊。」李藎忱無奈說道。

蕭摩訶出山的最大阻力,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自從蕭世廉在大漢軍中混的風生水起,最後甚至位列驃騎將軍之後,蕭摩訶就一直有意無意的避免自己接觸到大漢的核心權力。顯然在他的心中,蕭氏既然沒有爭權奪利、甚至拉幫結派自成一體之心——蕭摩訶很清楚,無論是自己還是蕭世廉和蕭世略這兩個孩子的性格,都不是那種朝堂上能夠「陰謀詭計、信手拈來」的人物,真的要去朝堂上和別人競爭,蕭氏恐怕要被吊著打。

所以對于蕭氏來說,乖乖的做一個大漢值得信賴的忠義將門,一樣能夠在青史上留下赫赫威名。而想要做一個靠得住的將門,當然不可能父子兩代人都在軍中呼風喚雨,這樣旁人恐怕就會免不了有這樣的疑問︰這到底是大漢的軍隊還是你們蕭家的軍隊了?

到時候若是再有小人作祟挑釁,恐怕蕭氏只會越來越多的受到攻訐和排擠。實際上這些倒是還好,只要蕭氏有戰功在身,任何人實際上都不可能真的把蕭氏怎麼樣,關鍵還在于這樣的話語很有可能會觸及到陛下和蕭氏之間的相互信任,若是如此,那可就出了大事了。

到時候蕭氏有可能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因此蕭摩訶堅持要在這個年紀退居二線,並不是因為他壯心已泯滅,而是因為為了避免引起陛下的猜忌,不得已而為之。這一次蕭摩訶追著蕭世廉打出了家門,又何嘗不是在表示自己的不快和郁悶。

做老子的好心為小子讓位置,小子竟然還跑上前來炫耀。

楊素微笑著說道︰「蕭公之不同意,在于其有擔憂和心結。昔年陳國朝堂上的黨爭,動輒刀劍相向,甚至直接事關生死。蕭公見的多了,自然就要極力避免這些。而現在大漢立國未久,正是眾將上下齊心、為國而戰的時候,朝廷用人之際,其余的都應該先放在一邊。蕭公之擔憂,有其擔憂之原因,但是只要能夠讓他明白這一點,別的都好說了。」

李藎忱不由得笑了笑︰「听愛卿之意思,朕是要親自出馬了?」

要讓蕭摩訶消除疑慮,重新出山,那肯定得需要有足夠分量的人才可以,楊素或者其余的某個高官名將自然都不合適,只有李藎忱才是這個在蕭摩訶的心中足夠分量的人。

楊素不由得看向李藎忱,陛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有所不滿還是只是單純的感到好奇?

倒是也沒有听說陛下之前就對蕭氏父子心懷不滿啊?

不然的話楊素絕對不會提出此事,這樣只會徒惹陛下的不快。

李藎忱似乎有些猶豫。

楊素咬了咬牙,當即鄭重的拱手︰「陛下,西北戰局,僵持不下。我軍西北各部兵力較少,其余各路兵馬也多在休整之中,即使是已經調動的鎮林軍和鞏漢軍等,也不是一日就能夠抵達西北戰場,因此太尉府一致認為現在從武威等處破局的可能並不大,因此陛下當明白漢中戰場之重要,亦要讓蕭公明白漢中戰場之重要,沒有了漢中,就沒有辦法解開現在西北戰局之死結。」

李藎忱頷首︰「漢中之重要,朕心里清楚,而且也絕對沒有懷疑蕭氏父子之忠誠的意思。等和愛卿說完此事,朕即刻前往蕭卿家府邸向蕭愛卿表明此事。」

楊素不由得呼了一口氣,看來自己也算是賭對了。

李藎忱對于蕭氏父子應該是沒有什麼成見的,既然這樣,楊素就等于很輕松的賣給了蕭氏父子一個人情。

南北官員之間以及文武官員之間的矛盾雖然不至于說愈發嚴重,但是楊素還是能夠感受到大家之間的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顯然是不利于大漢繼續向西域或者東北開疆拓土的。

楊素作為一名北方官員,實際上也多多少少的參與到了這種沖突和對立當中,但是作為大漢的新任太尉,他實際上又不想看到這種沖突被徹底激化,然後直接影響到大漢之後向其余方向的拓展,因此應該要主動向南方官員表示善意的時候,也是要表示一下的,尤其是此次事關西北之戰,自己更是需要站在公事的角度考慮,表現出來自己的大公無私。

李藎忱顯然並沒有打算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緊接著問道︰「而今裴大士已經抵達長安,是否接著要前往西北?不然的話朕擔心西北依舊缺少一位能夠統籌各軍的主帥。」

楊素頷首,陛下派遣裴子烈動身前往長安,名義上是為各軍征戰的後勤做準備,但是明眼人都看得清楚,陛下實際上更是為了之後讓裴子烈統帶各路兵馬進攻西域而提前布置。

既然如此,裴子烈更是不能老老實實的一直在長安蹲著了,這樣的話他就成了名義上的統帥,他應該主動前出,就算不直接抵達武威等前線,也得前往安定或者天水等距離前線更近的重鎮坐鎮才是,之後若能擊敗吐谷渾,更是可以及時的統帶各部,餃尾追擊。

當然李藎忱深層次的意思自然就是,裴子烈要前往西北坐鎮,那誰去長安坐鎮呢?

是不是有必要朕親自走一遭?

沒有見到長安城安然無恙,沒有見到整個大漢的西北邊疆安然無恙,李藎忱到底是心中忐忑。

西北戰局發展到現在,的確不如人意,而且吐谷渾兵馬越來越多,長此以往注定會成為大漢西北邊防的隱患,李藎忱自然放心不下。

雖然明知道自己剛剛回到洛陽沒有多長時間,但是實際上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包括冊封太子和封賞功臣之類的,都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李藎忱更是惦念西北戰局。

西北一旦崩潰,對于大漢來說,戰火又不知道要燒多久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