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

陳宣華並沒有糾纏李藎忱太長時間。

倒不是因為她多麼懂事,而是吃早飯的時候她意識到應該在宮中的楊妙和蔡容都不在,頓時好奇的問了一句。

當得知她們兩個昨天晚上幫自己承擔了火力,現在還在賴床的時候,當即就乖乖吃飯不說話了。

李藎忱並沒有再批評陳宣華,就事論事,內府財政問題短期內得到了解決並且找到了能夠長期解決這個問題的途經,怎麼來說都不是一件壞事,所以李藎忱還另外賞賜了陳宣華兩件首飾。

當然了這丫頭對首飾一向沒有什麼興趣,要不是還需要出去見人,甚至有可能她一天之中都是披散著頭發、穿著一身睡衣在宮里面亂晃,知道的是知道這是陳昭媛「不拘小節」,不知道的還以為什麼時候跑出來的女鬼。

因此這首飾十有八九明天就會出現在洛陽某個當鋪中,然後掌櫃的滿頭大汗的看著皇家御制的東西,不知道該給多少錢。

李藎忱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听到過類似的報告,對此也只能一笑了之。反正賜給她了,她想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李藎忱不管。這些錢最後肯定也都會落在醫院或者藥房上,又不是什麼壞事。

今天李藎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听取太尉府關于河東之戰的報告。

還不等李藎忱走入御書房,李平就已經迎了上來︰「啟稟陛下,平城戰報。」

「結束了?」李藎忱呼了一口氣,李平雖然看不出來有多高興,但是至少也沒有多悲傷。而且戰報並不是密封的,這就說明至少不是慘敗,甚至不是失敗,所以不用擔心影響到士氣。

「獨孤永業退守北燕州(今涿鹿),依托水布置防線,並未再繼續向前進攻,另外有一支偏師越過太行,經靈丘挺進繁(今渾源西南),威脅我軍側翼,所以韓將軍並未主動進攻。」李平解釋道。

李藎忱打開戰報看了一眼,大體和李平所說無差。

韓擒虎並不是沒有和獨孤永業交手,相反,于璽的騎兵跑在前面,擊退了獨孤永業的前鋒,應該也是因為漢軍騎兵的出現,讓獨孤永業最終放棄了繼續向平城進兵的打算。

不過李藎忱不得不承認,獨孤永業這一路偏師倒是神來之筆,從靈丘進入繁,意味著漢軍沿著水南下白狼堆再進攻桑干郡和雁門關的道路已經位于北周這一路偏師兵鋒下,從而形成和桑干郡宇文純所部的遙相呼應,迫使李靖也不得不收攏兵馬一路退回平城。

騎兵已經先返回支援平城,李靖不過帶著三千步卒,要不是獨孤永業那邊也模不清楚李靖到底有幾斤幾兩,恐怕獨孤永業會直接派遣偏師越過水截殺李靖。

到底還是白狼堆之戰打斷了北周兩路兵馬之間的聯絡,讓獨孤永業只知道宇文純敗了,卻不知道宇文純到底是為什麼敗得,當然只能小心為上,尤其是漢軍騎兵的出現說明漢軍並沒有在白狼堆之戰中元氣大傷,因此獨孤永業更不敢貿然前進。

要是獨孤永業知道自己眼睜睜的放李靖三千步卒大搖大擺的回去了,又應該作何感想?

楊素和鮑興等人已經在御書房等著李藎忱,趁著李藎忱沒有到,他們已經更新了沙盤上關于平城之戰的指示,李藎忱看著沙盤,現在北周軍隊沿著水展開,雖然戰線寬松,但是對平城依舊是夾擊之態勢,沒有辦法,平城的漢軍數量並沒有那麼多,並不具備各個擊破的能力,北周軍隊要想繼續進攻,平城守軍可能就找不到和白狼堆那樣的機會了。

實際上白狼堆之戰,主要是打了宇文純一個措手不及,而且實際上宇文純的損失也沒有那麼大,一萬騎兵,最後收攏起來的應該也在五六千之上,至于沒有了戰馬的敗兵也應該有一兩千,也就是說李靖這一番「大鬧天宮」,對敵人造成的戰損也就是兩三千人。

不過此戰宇文純最大的損失就是戰馬。

北周騎兵的配置都是一人雙馬,甚至鮮卑騎兵之中的精銳已經達到了一人三馬乃至于四馬,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騎兵的作戰能力,而這一戰,光是李靖繳獲的戰馬就有三四千以上,再加上于璽收攏的千余匹游散的戰馬,漢軍甚至都可以憑借這些戰馬擴充三千騎兵了,而最後也是憑著這些戰馬,李靖快速的帶著人返回了平城,根本沒有給獨孤永業那一支偏師反應過來之後進攻自己的機會。

大部分逃出生天的北周騎兵,都只剩下了一匹戰馬,就算宇文純後來派人渡過水又收攏了不少戰馬,但是也改變不了現在有些尷尬的局面,就是鮮卑騎兵已經不可能和之前的鮮卑騎兵那樣縱橫千里、來去如風,實現極快的戰略移動。

因此現在的宇文純也只能很郁悶的守著桑干郡,難以北上。

李藎忱看了一會兒沙盤,也只能嘆息一聲︰「平城那邊應當沒有自己破局的辦法,還得靠河東之戰。」

獨孤永業很聰明,保住了北周的步卒主力,只要獨孤永業的大軍還在,平城東邊的威脅就一直存在。但是如果河東之戰爆發,宇文純有可能會南下增援,這樣自然就減輕了平城南邊的壓力。

「按照太尉府的計劃,從後天開始,我軍擇機突襲風陵渡。」楊素沉聲說道,「另外蒲阪我軍也會配合發起進攻,牽制蒲州守軍,迫使敵人不能增援風陵渡戰場。」

「關鍵不在于風陵渡和蒲州,而在于從河東打開局面之後能不能守住,」李藎忱徑直說道,「拿下河東之後必須要堅守到明年開春甚至立夏,太尉府對此有什麼規劃?」

楊素徑直伸手在輿圖上點了點︰「啟稟陛下,臣之前已經和工部商量過此事,現在大河冰凍,南北運輸物資方便,守住河東並不是難事,而等到開春之後,大河解凍,就需要仰仗水師。大漢北上所需船只眾多,只是憑借渭水工坊無法滿足需求,因此臣以為應當趁著這個冬天疏浚鴻溝,引淮水入河,屆時水師就可以憑借鴻溝直入大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