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

最早的弘農郡地跨渭水和大河,也就是將今天的渭南市、三門峽市、商洛市等地全部包裹進去,也正是因為這通衢要道的位置,所以弘農楊氏也能乘風而起、幾代不衰。

而進入南北朝之後,關中和洛陽之間成為梟雄們來往拉鋸的地方,不同的勢力也采用不同的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的混亂導致人們在談論這里的時候,總是會新老地名夾雜在一起。同樣混亂的還有地方的稅收和吏治等等,有的地方稅收已經收到了幾十年之後,有的地方卻是三不管地帶。

而類似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華陰,也出現在關中的其余地方。

李藎忱拿到的的確是一個爛攤子。

為了應對這樣的問題,也是為了將大漢現在已經全面推廣開來的州郡縣三級制度重新確立起來,李藎忱很果斷的準備以華陰這個新拿到的地方作為標桿,進而在新收復的北方土地上全面推行這個制度。

因此他從朝堂之上抽掉了大批的年輕官吏準備進入華陰,讓這里不僅僅是大漢之後和北周斗爭的橋頭堡,也要成為一個對外宣傳大漢的政策、弘揚大漢的思想的陣地。

簽訂了和約可不代表著戰爭結束。

明面上的戰斗結束了,但是暗地里的斗爭,尤其是文化的侵蝕,李藎忱可並沒有打算收手。還有什麼比文化輸出更廉價實惠而又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戰略手段麼?

更何況現在李藎忱打著大漢的旗號,手中又握著北周的皇帝,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講,他都具有絕對的道義上的優勢,如果真的打文化戰爭的話,李藎忱現在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他不介意通過一些手段來讓宇文憲更加難受。

當宇文憲已經無法掌控北周的軍心和民心的時候,李藎忱就算是只發動兵馬做做樣子,恐怕北周內部就要先起大亂了。

華陰城已經越來越近。

蕭世廉並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這樣進入華陰。

北周大軍已經在一天前全部撤離,但是作為主帥的尉遲迥並沒有走,他將向蕭世廉移交華陰。

蕭世廉並沒有見過尉遲迥,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第一眼就認出來了白發蒼蒼的老將軍。

尉遲迥並沒有戴頭盔,頭發在風中舞動,讓人覺得這老人看上去分外滄桑。

蕭世廉勒住戰馬,身邊的黃玩已經上前一步︰「前面可是尉遲將軍?」

尉遲迥深深吸了一口氣︰「老夫尉遲迥。」

黃玩正想要說什麼,蕭世廉向前,伸手攔住了黃玩,徑直說道︰「在下大漢驃騎將軍蕭世廉,見過老將軍。」

尉遲迥神情復雜,讓開道路︰「驃騎將軍請入城吧。」

「城中貴軍可都已經撤退了?」蕭世廉微微眯眼。

這話說得就有些哪壺不開提哪壺了,似乎是蕭世廉在懷疑北周人不講信用。

尉遲迥看過來,聲音之中多少有些憤怒︰「難道驃騎將軍認為齊王殿下和老夫是言而無信的人?」

蕭世廉哈哈大笑道︰「那當然不是,只不過某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對老將軍俯首听命,某也听到了一些風言風語」

一邊說著,蕭世廉一邊策馬向前,一直走到尉遲迥的身邊,方才壓低聲音說道︰「貴軍之中似乎有些人對老建軍也不甚滿意啊。」

尉遲迥冷笑一聲︰「不知道驃騎將軍是從哪里听到的這些無稽之談,不過是一些小人散播的謠言罷了。」

但是尉遲迥心里卻咯 一下。

他知道蕭世廉說的一點兒都沒錯,而且這件事甚至就連漢人那邊都已經知道了

「那就好,那就好,老將軍可要小心為上!」蕭世廉大笑道,徑直向華陰城中走去。

而尉遲迥臉色變了變,此時他突然意識到,蕭世廉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向他說這件事,有人不信任尉遲迥,對于漢人來說本來就不是什麼壞事,按理說蕭世廉不應該這樣張揚著說出來的。

蕭世廉這樣做的目的,主要還是要營造出來他和尉遲迥很親密的假象,若不是雙方之前本來就有聯系,為什麼見面就會說悄悄話?

而且兩軍主帥之間,能有什麼悄悄話,悄悄話又會是關于什麼的?

至于說什麼,並無所謂。

不遠處的那些北周將領們已經將信將疑的看了過來,顯然尉遲迥和蕭世廉之間的對話,尤其是那一段悄悄話,已經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每個人臉上的神情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向尉遲迥。他們很感興趣,尉遲迥和自己的這位孫女婿,到底說了什麼?

尉遲迥冷哼道︰「驃騎將軍當真是足智多謀。」

「老將軍過獎,也多謝老將軍提點!」蕭世廉大笑著揚了揚手「既然華陰城中沒有貴軍了,那老將軍就請回吧,咱們以後還有的是見面的機會!」

尉遲迥怔了一下,下意識的勒住戰馬。

而蕭世廉的話一字一句敲打在心上,讓尉遲迥更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如何解釋。他能夠感受到身邊北周將領們的目光已經越發怪異。

多謝提點?提點了什麼?

有的是見面的機會,什麼時候兩軍主帥能有的是見面的機會?

蕭世廉這一段話,信息量很大啊。

蕭世廉並沒有在乎身後的這些周人的動作,對于他來說,算計一下尉遲迥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尉遲迥上不上當,這些北周將領們又怎麼想,蕭世廉可就不管了。

他們要是真的上當了,那蕭世廉自然是高興,而如果他們無動于衷,蕭世廉自然也沒有什麼損失。

就算是真的要開打,蕭世廉也不害怕他們。

陳叔慎策馬落後蕭世廉半個身位,笑著說道︰「驃騎將軍幾句話就擾動了他們的心思啊。」

「他們若是心中有別的想法,不管某說還是不說,都會有多動作的,某不過是加一把火罷了。」蕭世廉一攤手,看著已經近在眼前的華陰,緊接著說道,「墓能做的就只有這麼多,剩下的就是你們讀書人的事了。」

剩下的文化輸出和打造一個大漢政治制度的模板,也的確不是蕭世廉的能力範疇內了。

陳叔慎大笑著一拱手︰「必不辱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