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

陳頊同志的兒子就有四十二個,這就讓李藎忱有了十多個便宜大舅哥和將近三十個便宜小舅子,而事實證明兒子多並沒有什麼用,成才的幾個爭斗不休。

更重要的是既然是皇子自然就要封王,現在封王的皇子才十余人,就已經佔掉了南陳很多重要的州府,而且這些皇子多數都是有實權的,至少是有封地的,再加上大多數的皇子都沒有什麼出息,所以就導致他們之中很多人都變成了封地上的毒瘤和吸血鬼,這個在之前也有所描述,王府的存在凌駕于地方州府之上,導致地方稅收混亂、剝削無度,百姓自然苦不堪言。

其實南陳現在的情況和歷史上的明朝後期差不多,那些分封的藩王雖然沒有多少實權,但是對于地方的賦稅是很大的壓力,而且南明時期也因為地方藩王的矛盾導致南明最後的力量根本凝聚不在一起,而這一點和陳叔陵、陳叔寶等人的同室操戈非常相似。

所以李藎忱也並沒有打算讓自己兒女成群,也沒有必要讓後宮規模太大,與其弄得半個皇宮之中都是怨婦,還不如真心愛幾個人。

既然談到這件事了,李藎忱干脆就落實下去︰「宮中侍衛一樣,前朝虎賁郎和羽林郎的戰力兩位也是有目共睹,憑借這樣的人如何能夠支撐起宮中最後一道屏障?」

實際上羽林郎和虎賁郎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是撐門面的東西,這在歷朝歷代都差不多,主要還是因為很多富貴之家都認為自家子弟進入皇宮擔當侍衛,可以得到更多靠近皇帝、得到寵信的機會,而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

讓這些富家子弟舞刀弄槍,未免有些可笑。

不等顧野王開口,李藎忱便果斷的說道︰「後宮侍衛由羽林騎組成,人數無需太多,主要是宮廷外圍的警戒和巡邏。而前宮以及皇城周圍府衙的巡邏,全部由侍衛親軍組成,侍衛親軍由本王的親衛擴編,擴編部隊由天下各軍抽調,半年一輪換。」

「遵旨!」這是涉及軍事的事,顧野王和裴猗作為文官自然不好多說,就算是有意見也得是裴子烈他們出面。

當即顧野王就轉換了話題︰「殿下,現在殿下已經佔據了巴蜀、西北、荊州和江南,地域廣闊,一個漢王已經不能代表整個華夏,萬民昂首,期待新君。所以臣等請殿下即皇帝位!」

「臣等,請陛下即皇帝位!」裴猗急忙也是拱手。

兩個人同時伸手遞上奏章,顧野王那里代表的自然是巴蜀的和西北等地的臣子,而裴猗代表的都是江南舊臣。

李藎忱微微頷首︰「本王才疏學淺,江南初定,如果貿然繼承大統,恐惹非議,此事本王知道了,當從長計議。」

「臣遵旨,請陛下三思!」顧野王是走過流程的人了,當下里沉聲拱手。

「啟稟陛下,裴將軍帶著蔣元遜老將軍在宮門外求見。」一名侍衛大步走過來。

「準。」

李藎忱一邊頷首,一邊走下御座,而裴子烈和蔣元遜都是一身武官官服打扮,步履矯健。李藎忱當即迎上去,微笑著說道︰「老將軍能夠審時度勢、棄暗投明,實在是本王的榮幸啊。」

蔣元遜沒有想到李藎忱竟然親自迎接,當即感動的便要拱手行大禮,不過李藎忱抓緊攙扶住他︰「老將軍德高望重,在軍中頗有威望,本王年輕,當不得老將軍如此。之後建康的安危,恐怕還得多多仰仗老將軍啊。」

蔣元遜鄭重一拱手。這意味著李藎忱直接就給他官復原職了。作為降將,能夠官復原職本來就已經很不容易,這也是因為蔣元遜之前就和李藎忱多有聯系的緣故。

而裴子烈同樣也是鄭重行禮︰「啟稟殿下,末將代表軍中兒郎,來請殿下即皇帝位!十余萬大軍願意追隨殿下的旗幟,至死無悔!」

一邊說著,裴子烈一邊將手中的奏章遞給李藎忱,上面有陳智深、黃玩、韓擒虎、任忠、吳惠覺等人的簽名。而想必蕭世廉和吳明徹等人的奏章也已經在路上了。

「殿下,無論是安定民心還是軍心,都當更上一層,老臣同懇請殿下即皇帝位!」蔣元遜也是沉聲說道。

李藎忱臉上露出遲疑的神色,顯然顧野王和裴子烈他們都是商量好的,文官和武將的動作一個比一個快,但是李藎忱現在自然還不能直接就接受了︰「且再議,再議!」

裴子烈和顧野王早就料到會是如此,不過既然是做戲也得做足了,當即再一次拱手︰「殿下三思!」

而此時東宮之中,一名婢女快步跑過來︰「娘娘,文武官員都已經前去上表了。」

樂昌秀眉微蹙,看向有些頹唐的坐在眼前的陳叔寶︰「兄長的奏章可寫好了?」

陳叔寶的聲音有些沙啞︰「寫好了,三請三讓,現在文官和武將都已經表態了,就剩下我們這些前朝••••••余孽了。」

大多數人都看著陳叔寶,對于這個三個月內斷送了南陳江山的君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或許這就是命數吧。

旁邊的幾個年長的皇子臉上也都露出頹然神色,昨天他們還是大陳的親王,可是到了今天就已經是階下囚,而且還要聯名上奏章將南陳已經佔據了二十多年三代人的皇位拱手相讓。想到這里,不少人看向樂昌的目光就復雜起來,這個女人不久之前還是南陳的公主,可是現在卻在逼迫著自家人將皇位讓出來。

「真是不知道自己從哪里出來的••••••」一名年輕皇子低聲說道。

而旁邊的坐著的人更是陰陽怪氣的接了一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人家早忘了自己姓什麼了。」

兩個人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東宮庭院之中本來就很安靜,所以這兩句話分明就是帶著挑釁的意思。

樂昌俏臉微微一寒,不過終究還是沒有說什麼。剛開始說話的是陳頊十一子新蔡王陳叔齊,平日里就喜歡發牢騷。而後來跟著的則是十二子晉熙王陳叔文,更是出了名的性格乖張、喜好虛名。

這兩個人是剛剛成年不久的皇子,而且口碑一直都不怎麼樣,否則也不會被封在一個實際上剛才掌控在南陳手中沒有幾年的晉熙郡和新蔡郡。(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