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八章 鹽糖提純,徐母陷危

新野。

徐風宅院之內。

大約二十名大唐商會的工人,正在徐風的教導下,學習提純鹽的手法。

「這鹽最常見的獲得途徑有兩種。」

「一種是晾曬海水所獲得的海鹽,又苦又澀。」

「另一種是將含鹽的鹵水不斷熬制,提取出來的鹽。手法繁雜,煉出來的鹽還有微毒,久食有各種害處。」

賣鹽,算是古代賺錢最快的一種辦法。

之前在曹操帳下,有世家貴族的幫助,錢財方面倒也不算拮據。

所以徐風並沒有忙著改良提純食鹽之法。

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倒是可以在劉備這里,通過提純食鹽,狠狠的撈一大筆。

以此填補之前大唐商會的虧空,還能變相削弱其他諸侯。

「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鹽里的各種雜質過多。」

「不僅影響口感,美觀,還會形成各種毒素。」

一鍋鹽水,隨著火溫的不斷變化,其中浮現出各種細小的泥沙、黑點,以及各種雜質。

鹽會溶于水中,但其泥沙卻會沉澱下來。

等著鹽水逐漸清澈,沉澱的雜質也逐漸顯形。

最後再將木炭燒成的石灰乳倒入鹽水里。

利用木炭吸附雜質的作用,不斷提純鹽水。

雜質徹底被吸附,剩下的鹽水就能提取出來。

然後重復這個過程。

往返三到五次,原本品質極差的粗糙湖鹽,就變成了清澈雪白的絕品細鹽。

要知道,就算是普通的劣質湖鹽,價格也在一石八百錢左右。

可若是加以提純,變成上品中的上品雪花細鹽。

那價格簡直是……無價之寶。

的確,在這個時代,如此雪白的細鹽簡直是價比黃金。

少數天然產生的細鹽,只能供御用或頂級世家享用。

不管放到哪里,都絕對是搶破頭的頂級商品。

不僅代表最珍貴的頂級調味品,還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

以及權貴豪門,代表身份象征的標志。

徐風相信,當這些鹽賣入各州府郡。

到時候所有富豪權貴,都必然搶破頭也要大量購買。

那些還吃普通粗鹽的有錢人,絕對成為同階級其他人的笑柄。

這個提純的手法,除了制鹽之外,還能用來提純砂糖。

砂糖雖然早已在漢朝便十分流行,但卻也是豪門的專屬品。

而且他們的砂糖基本都是紅砂糖,雜質極多,口味也偏向酸澀。

只要徐風將精制的鹽和糖賣出去,保管天下各諸侯的錢財,都要源源不斷的流入新野。

再配合各種貿易和經濟戰爭,徐風甚至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直接收復各大諸侯。

當然,提純的技術十分要緊。

徐風只從大唐商會的工人中,挑選了二十名最可靠,最值得信任的人。

再多,可能就有外泄的風險。

到時候生產線建立之後,就由這二十人掌握核心流程。

由其他普通工人來進行繁重的其他流程。

雖然不能說永遠不泄密,但起碼能保證短時間內,提純的技術不會流入各大諸侯的手中。

看著鍋里雪白的食鹽,徐風一時之間也是躊躇滿志。

就在這時,卻見李進急匆匆闖了進來,面色緊張的來到徐風面前。

「先生,玄德公有急事找您,已經等在府外了。」

「什麼事情,這麼急?」徐風听完,一邊往外走,一邊問道。

「听說,好像是……單福先生的母親,托人帶書信前來,說其已在許都,讓單福先生速速歸去尋母。」

此話一出,徐風這才立馬反應過來,默然的嘆息了一聲。

想不到曹操終究還是用了程昱的餿主意。

這八成就是歷史上那個有名的事件。

徐庶的同窗好友程昱,冒用徐庶母親的筆跡,坑了徐庶一把。

被騙回許都,徐庶才知道那書信是假的。

徐母也因此懊悔不已,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兒子。竟然直接上吊,以全大義。

所以才使得徐庶立誓,終生不為曹操獻一言。

以至于其經天緯地之才,隨其沉寂一生。

出了府邸,徐風果然從劉備口中得知了此事,和自己預料的絲毫不差。

看樣子,自己還是低估了歷史的慣性。

原以為有了自己的蝴蝶效應,曹操就不會采取如此餿主意。

誰知道……看來自己還是未曾改變曹操。

「先生,你與徐庶先生有提拔之恩情,還要勞你勸徐庶先生留下……」

徐風實際上已經想好事情的解決方法,心情也沒劉備這麼著急。

但徐風突然心念一動,故意問道︰

「主公啊,我留下元直倒也不難。」

「他一生雖重孝,卻也重義重情。」

「我若以恩壓之,苦勸其多留幾天。他必躊躇不前,難以抉擇。」

「到時候遷延日久,曹操必然大怒,殺害徐母。」

「經此一事,元直與曹操有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必定全力襄助主公抗曹,絕無二心。」

「只是……主公可願如此?」

此時,劉備這才反應過來。

自己若是真的想辦法挽留徐庶,就等于把徐母推向深淵。

「唉呀!若非鴻羽提醒,我險些鑄成大錯。」

劉備 地一拍腦袋,懊悔不已的說道︰

「徐元直于天下有大功,若因劉備之故,導致其母喪生,我必一生愧疚。」

「到時,又有何面目以見天下人?」

「如此做法,縱行霸道者亦不為也。」

劉備的回答倒是沒有出乎徐風的預料。

原本歷史里,劉備就不止一次拒絕這種‘聰明’的辦法。

只能說是因此有得有失,錯過不少機會,卻也冥冥中得到不少補償。

「主公放心,我另有妙計,自可搭救元直之母,令他母子團聚,得享天倫,安心為主公效力。」

隨後,兩人直奔城門處,第一眼就看到神色匆匆,急于離開新野的徐庶。

「元直何故行色匆匆,莫非連道個別都如此困難?」

徐風急忙叫住準備離去的徐庶。

徐庶看到劉備二人前來,長嘆一聲。

從馬上下來,恭敬的一拜到底。

「慚愧,家母被曹賊帶回許都,現家母發書要我回許都。」

「若不趕緊回去,恐家母有險……」

「急切之間,來不及向諸位一一拜別,乃元直之過也。」

此時,諸葛亮也已趕來,听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此必是曹孟德之計。元直之母素來剛強堅毅,不亞于男兒。」

「怎會因脅迫便寫出家書讓元直前去許都。」

諸葛亮與徐庶乃同窗,相交甚厚。

自然知曉對方母親的性格,絕對不可能是軟弱妥協之流。

相反,其母若是知道徐庶因為自己遭受脅迫,背棄大義。

其母必然寧肯自盡,也絕不拖累徐庶。

「縱然家書有假,但我母身陷許都,卻是千真萬確。」

「我身為人子,怎能坐視母親陷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