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88 龍蛋、龍種與馭龍術

凱岩城,英雄之殿。

這是蘭尼斯特家族的墓地之一,任何為獅家戰死的族人與近親都可能埋葬在這里。

英雄之殿在七國聞名,甚至連厄索斯大陸也流傳著此處的神話,因其大殿中擺著上百套蘭尼斯特家族的騎士、領主與凱岩王的珍貴盔甲。

據傳,僅僅是里面最普通的一套,都能賣出幾百金龍。

全副武裝的國王與凱岩城公爵提利昂走進沉寂已久的英雄之殿,前後圍著五十名身穿各式鐵甲的先民士兵,以及克雷倫學士,代理城主史戴佛。

「我的要求也不高,把泰溫所屬那套盔甲上的瓦雷利亞鋼劍,寒冰,以及我的一柄佩劍,朔月收回來,不過分吧?」

回君臨前,亞瑟一世總算是有時間來處理這檔事了。

「合情合理,我的陛下。」

不知道為何,提利昂最近的心情好的過分,走在路上都要哼個小曲。

可能是因為凱岩城正式到了他手里的緣故。

一行人徑直向里走,直到他們走到代表泰溫的凋像前。

身著全套鐵甲的凋像栩栩如生,基本上完全復原了前任蘭尼斯特家督的五官與身材,大劍寒冰正被凋像雙手而持,杵在腳前。

至于朔月,則陳列在凋像背後的石牆上,與數把泰溫使用過的鐵劍並排放置。

亞瑟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在不破壞凋像的情況下,居然拿不出來寒冰。

「你家的這個石匠還真用心,你不介意我弄壞凋像的手吧?」

國王問道,然後轉頭看向正仔細觀察另一個較小凋像的提利昂。

「咦!這不是你嗎?活人也能被立在這里?」

仔細端詳後,亞瑟一世驚呼。

相比本體,這是座非常高的凋像,約為一旁泰溫凋像的七成高。

石凋的姿勢也很夸張,「提利昂」左手抱盔,右手持劍直指東方,灰金色的頭發在背後飄揚,顯得很是威 高大。

若外人不知道小惡魔的情況,就沖這個凋像,也會夸贊一句原主是「凱岩城巨人」。

小惡魔臉上的笑容早就消失,疑惑、詫異、一絲憤怒爬上了他的臉。

「看來在有些人心里,我已經死了。」

提利昂自嘲了一句,然後命堂叔史戴佛隨後從英雄之殿里移走自己的凋像。

當然,他也及時回復了國王︰「完全沒有問題。寒冰本就是史塔克家族的,由珊莎王後及您繼承沒有一點問題。」

于是國王用取下來的朔月弄壞了泰溫凋像的雙手,拿出了寒冰。

「也不知道這兩把劍誰更堅固?」

瓦雷利亞鋼劍出名的原因,就是永不卷刃,在堅固程度上,隕鐵劍與瓦鋼劍說不好誰高誰低。

「當然是寒冰,這個朔月托名為隕鐵劍,其實是大鐵匠用特殊材料自己打造的。戴恩家族的星墜之鐵,只能打造出一柄劍,那就是白劍黎明。」提利昂道。

他酷愛讀書,對維斯特洛各大家族的情況都有所了解。

這話卻讓國王感到一絲奇怪,明明朔月的堅固程度比普通鐵甲高得多。

于是亞瑟一世問道︰「那為什麼河安家族號稱此劍也是黎明同款材質制成?而且堅固程度超過普通鐵劍?」

提利昂湊到國王跟前,指著朔月說道︰

「陛下,河安家族獲封赫倫堡也才整七十年,怎麼可能搞得到與黎明齊名的名劍呢?此劍的名聲,只是河安們為了面子,讓親近家族生生造出來的。至于堅固程度,也許是那些鐵匠們用了小手段,據我所知,托布•莫特就能建造出特殊鐵劍,比一般城堡里造出來的鐵劍更加堅固,只是價格高一些罷了。」

這話其實很有道理,就算是再窮的家族,名貴的劍也不外售。

泰溫公爵富為維斯特洛第一公爵,也買不來一柄瓦鋼劍,像河安家族這樣新近建立的伯爵家族,的確買不著好劍。

亞瑟看了眼朔月,又揮舞著寒冰比劃幾下,覺得還是瓦鋼劍更合自己心意。

「沒想到朔月來歷居然這麼普通,也難怪,我只是幫人殺了幾頭野豬,河安夫人怎麼可能就拿大陸名劍送人呢?」

大概率河安夫人也知道朔月的來歷,于是毫不在乎的送人。

拿回了兩把劍後,國王帶著小惡魔返回了城外的軍營,等到西境家族將人質送來,他們就能返回君臨城了。

……

黃金大道東段。

大軍隊列的前方,國王正與身邊的幾位貴族閑聊。

一周前,處理完西境事務的國王終于動身東返,跟著他的是河間軍,以及兩百名玫瑰家精銳士兵。

加蘭以君臨城守備廢弛為名,執意將這個兩百人隊塞到首都守備隊里。小玫瑰瑪格麗也贊同哥哥的做法,哭了一通,說什麼父親的死就是因為君臨城的治安太差。

看在提利爾家的王後每夜涌泉相報的份上,亞瑟就將這支提利爾騎兵帶走。

反正即將重組君臨守備隊與王室常備軍,兩百名騎兵還真翻不起花浪。

城外之戰里,與西境右軍硬干一場的提利爾、畢斯柏里等家族士兵損失慘重,這支軍隊大部分跟著加蘭回河灣地的自家領地上修整了。

至于西境被割出來的金礦、領地等叛亂賠償,在大軍還在西境期間,由加蘭帶來的那支軍隊中,建制保存完整的百人隊一個接一個佔據,等著被加封的家族與王室的礦產主管來接手。

蘭尼斯特家督,提利昂按計劃被帶走,他的叔叔凱馮與堂弟達馮也被帶去君臨城,至于西境各大家族,則被要求了很多人質定位的「國王隨從」。

不少西境家族的繼承人或未出嫁的女兒,都被帶去君臨城,名為陪伴國王與王室成員,實為人質。

在四條巨龍盤旋低掠到他們頭頂,騎著白色母馬的風暴降生丹妮莉絲趕上這群人後,話題轉向了龍。

即使是幼龍,其飛行速度仍然遠遠超過快速前進的軍隊,所以魔龍們經常飛到前方,然後又飛回來,甚至還去追捕地上的野獸。

有一次卓耿甚至還將一個蹲在黃金大道路邊的小女孩認作小羊,就往小女孩附近沖,準備加點餐,好在亞瑟反應及時,讓奧杜因飛掠過去,攔了下來。

而後丹妮莉絲弄明白了逆子的想法,于是當著其余三條龍的面,用高等瓦雷利亞語狠狠數落了黑龍卓耿一頓。

這之後卓耿就收斂許多,畢竟人類給他供應了充足的肉食,尤其是嬌女敕的羊羔肉。

「我看卓耿是在隱忍,可能以後會狠狠對丹妮出一口氣。離家出走也說不定呢。」

一身金甲的國王對龍之母說道。

算算時間進度,也該到卓耿進入叛逆期的時間了。

提利昂細細盯著天上的龍,答道︰「這不可能吧?我記得二十五條龍里,被龍騎手駕馭後,巨龍一般會听從騎手的命令。」

龍會對養育它們的人產生很強的依賴和信任感,龍擁有比普通動物高許多的智慧,可被訓練成強大的戰斗坐騎,可以理解主人的命令;但實際上龍非常任性。

若不經訓練,受到攻擊後,巨龍則會將周圍的一切化為灰盡。

亞瑟笑著回答︰「沒錯,我與奧杜因的關系就很穩定,我倆甚至能傳遞相互的情緒。」

奧杜因這條滿身尖刺的黑龍有自己的想法與心思,可能是因為系統的原因,在主人亞瑟的命令傳達後,它會比較堅定的執行。

坦格利安家族史上的巨龍與此類似。

龍騎手們馭龍後,雙方不僅能通過高等瓦雷利亞語單方面交流,還能通過心靈聯系傳遞彼此的情緒。

成年的巨龍甚至可能能夠感知到現任馭龍者的危難與死亡。

近兩百年前的血龍狂舞時期,當阿莉森•海塔爾與韋賽里斯一世的女兒,海倫娜•坦格利安從梅葛樓躍下死去時,她的巨龍,被禁錮在龍穴的夢火突然怒吼起來,扯斷了兩條把它綁在地上的鎖鏈。

但丹妮莉絲這三條龍的情況與有系統的亞瑟,甚至前輩的巨龍們都不同。

在阿斯塔波時,為了空手套白狼,套到八千無垢者大軍,龍女王曾將體型最大的卓耿套上鐵鏈,假意交易給該城邦的統治者,善主們。

自那時起,卓耿可能就對龍媽媽有了芥蒂。

而在龍蛋時期,丹妮莉絲就準備不足。

坦格利安家族從瓦雷利亞半島中帶走了五條龍,其中四條先後死去,只剩黑死神貝勒里恩存活到了征服戰爭時期。

龍家在龍石島上站穩腳跟後,坦格利安們又用貝勒里恩孵化出來兩條龍︰瓦格哈爾與米拉西斯。

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初始三龍。

在龍家征服六大王國後,坦格利安與外界聯系變多,西大陸對龍的了解變得更多,學城也開始參與進坦格利安家族的傳承,一些秘密開始被呈現在世人眼中。

比如說,為了增強巨龍與騎手的聯系,在身具坦格利安血統之人出生後,他們的搖籃里都會放上一顆龍蛋,讓未來的龍騎手與蛋里的龍親近。

前傳龍之家族里,戴蒙•坦格利安為情婦梅莎莉亞偷走的那枚龍蛋,就是放在一日王子貝爾隆的搖籃里。

值得一提的是,該枚龍蛋產自上文提到的巨龍「夢火」。

丹妮莉絲的三枚龍蛋,也是夢火所下,于征服歷五十四年,被艾麗莎•法曼偷去了布拉佛斯。兩百四十年後,這三枚蛋蛋又被尹利里歐自布拉佛斯購得,而後女乃酪販子伺機轉送給了風暴降生。

亞瑟的盛夏廳找到的那七枚龍蛋,其中有五枚來自「最後的龍」。

「最後的龍」是一條綠龍,身材弱小,翅膀枯萎,死前產出五只龍蛋,但一只也沒有被孵化。

言歸正傳,丹妮莉絲沒有經過正統的龍家教育,自然不知道孵龍前的準備,再加上三條龍都與她親近,可能分化了她與卓耿的心靈聯系。

這讓黑龍卓耿不怎麼受控制。

「翅膀那麼大的巨龍,不知道人是怎麼騎上去的。」又在喝酒的提利昂問道。

他對巨龍的痴迷程度遠超常人。

巨龍是一種全身覆鱗片、雙翼雙足的爬行動物。它們的前爪形成皮質的雙翼,就像蝙蝠一樣。

天上的這四條龍里,以國王亞瑟的龍翼展最長,已經到了七米的量級,身長方面,卓耿則反超同是黑龍的奧杜因,到六尺以上了。

一般來講,龍的前爪展略微超出身長,兩個大翅膀在各在前爪兩側延伸出近一個身長的距離,讓巨龍的翼展達到身長的三倍。

身長則是頭頂到尾根的長度,如無意外,巨龍的尾長接近身長。

卓耿、雷加、韋賽利昂等三條龍的身型符合這個規律。

但奧杜因不同,他的前爪展是身長的一點五倍,翼展則達到身長的四倍,尾長也是身長的一點五倍。

再加上一身的尖刺,它在天空的統治力不低于黑龍卓耿。

策馬跟到亞瑟身邊的丹妮莉絲問道︰「我想知道你是拿什麼喂奧杜因的,為什麼它的翅膀與你的那個一樣,能這麼長?」

「就是普通的肉食唄,可能是因為龍型的差異吧!」

亞瑟一世說道。

身後的提利昂來了興致,開始講述歷史上的巨龍差異︰

「是的,都叫巨龍,身材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浪蕩王子戴蒙•坦格利安的那條血蟲科拉克休,就因脖子過長而出名,此外,血蟲的後腿還有一對小小的副翅膀,這讓它在天空的機動性強了很多。」

科拉克休是一條以戰斗經驗豐富出名的紅龍,脖子如蛇一樣細長。

在征服歷130年,血蟲干死了體型比自己大一倍的始祖龍,瓦格哈爾。

之後,它仍有余力爬上岸,死在了赫倫堡城牆下。

幾位貴族對這個舊聞嘖嘖稱奇,沒想到巨龍的個體差異這麼明顯。

隨後,龍女王講述了如何騎龍。

「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就像你與兒女親昵一樣,等到巨龍低下頭,我就自然而然騎上去了,與騎馬一樣輕松。」

提利昂則搖搖頭,「沒有龍血的話,肯定沒有這麼輕松,維斯特洛的龍騎手中,全都有坦格利安血統。」

加上始祖三龍與「最後的龍」,坦格利安在建立王國後共擁有過二十五條巨龍,其中兩條死在血龍狂舞之前,十七條死在血龍狂舞時期。

只有四條龍在血龍時存活,而後又孵化出兩條龍,這六條龍先後死去,就連躲在明月山脈的巨龍「偷羊賊」也不例外。

「龍血是很模湖的概念,我記得有一個女龍騎手,叫蓖麻什麼的,她好像不明確有坦格利安血統。」

與情婦唧唧歪歪完的奧柏倫騎馬趕上,加入了國王的討論。

提利昂回憶了一會兒,語氣十分肯定道︰「蓖麻是偷羊賊的龍騎手,她是典型的先民與坦格利安通婚生下的樣貌。」

蓖麻黑發褐童,身材嬌小,有著先民的典型特征。

從她的模樣說不出她是否有龍王血統,但能騎上龍,其父母必然有一位是坦格利安。

甚至能排除母親,只能蓖麻的父親是一位坦格利安。

這也符合所謂的頭胎定律,及坦格利安與無龍血的外人通婚,第一胎必然隨母親,最典型的就是瓊恩•雪諾。

「啥都懂」瓊恩棕發灰眼,有著史塔克家族標志性的長臉。

也就是說,瓊恩•雪諾完全繼承了母親的特征。

實際上,雖然傳言紛紛,但能騎龍的,必然有龍王血統,只限于瓦雷利亞四十個龍王家族及其後裔。

甚至隔上兩三代不與龍王家族通婚,血統的純度就達不到騎龍的閾值。

而自瓦雷利亞覆滅後,存活于世龍王只有三家,坦格利安與另外兩個小家族。

其中一位名叫奧利昂的龍王正駐守自由貿易城邦科霍爾,得知消息後,帶著自己的龍與三萬大軍,返回瓦雷利亞廢墟,意圖重振瓦雷利亞。

而後一位龍王,一條成年龍,數萬大軍灰飛煙滅,連一點消息都沒有留下來。

刨除他自封的因素,奧利昂其實是第一位瓦雷利亞皇帝。

剩下的一個龍王家族傳言是去了陰影之地附近的亞夏,已經快四百年沒有一點消息傳出了。

綜合以上因素,現存能騎龍的,必然是坦格利安及其後裔。

潮頭島的瓦列利安家族部分成員也能騎龍,只是因為征服初期,該家族與坦格利安長期聯姻,讓龍王血統提純到了與坦格利安家族本身的緣故。

而部分龍石島平民能騎龍,則是因為龍石島領地上不禁止初夜權,這些人有較純龍血,因此也被稱作「龍種」。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