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4章 回國與《阿姐鼓》海外版權

黃總監代表新傳媒集團節目組過來與凌風交流,提出的條件算是退讓了一大步。

也就是不再苛刻地要求凌風成為他們的全職藝人。

如果凌風殺進《1995才華橫溢出新秀》總決賽的前三名,需要與新傳媒集團簽署一個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五年期間凌風要優先參與新傳媒集團拍攝制作的影視作品,期間參演的報酬參照新傳媒旗下全職藝人標準支付。

對于這個條件,凌風與經紀人蘇雪雅請來的律師商討之後,感覺可以接受。

畢竟人家新傳媒集團給你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台,你總得為人家付出點什麼,給與回報。

雖然獅城島國的舞台小了一點,但當下新傳媒在東南亞還是非常有影響力,而且中國大陸最近這幾年從新加坡進口電視劇數量也不少。

這個條款凌風感覺有點像老同學林佳桐當年來新加坡留學的SM2獎學金,她在新加坡讀完大學之後得至少留在新加坡工作六年。

與新傳媒集團節目組簽署完合作協議之後,已經是月底,1995年春節即將到來。

去年春節凌風還在西爾電子工廠打工,忙著加班賺錢還債。

今年情況可不一樣,自己已經咸魚翻身了,得抽空回國去看望一下這一世的父母,回家過年了。

月底,凌風花850元新幣買了一張機票,從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直飛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下午,凌風搭乘東航的航班順利抵達上海虹橋機場。

走出艙門時候,凌風終于呼吸到了回到祖國後的第一口新鮮口氣。

與一年四季處于炎熱夏季的新加坡不同,當下的上海氣溫只有五度左右,寒風凜冽。

但是凌風卻感覺這里空氣那麼的清新,祖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回家的感覺真好!

從上海回凌風老家,有兩種交通工具可以選擇,一種是輪船,大概需要一個晚上。另外一種是火車,也需要七、八個小時。

不過,凌風也不急著先回家,打算在上海住一個晚上四處逛逛再說。

從機場出來後,凌風讓出租車司機把自己送去了位于外灘的上海和平飯店。

這家和平飯店被看作是上海老飯店的經典,特別是她的屋頂花園被海內外人士譽為是「上海最浪漫的地方」。

不過凌風最喜歡的是在酒店一樓酒吧里有個老年爵士樂隊,成立于1980年,是上海最負盛名的爵士樂隊之一,全隊由六名老樂手組成,亦是國內唯一的一支老年爵士樂隊。

入住和平飯店後,凌風迫不及待地換上毛衣和風衣,出來逛街。

看著寒風蕭瑟里馬路兩邊的梧桐樹,那滿地飄零的枯葉,凌風感覺就像回到了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里面的場景……

不過,三年前一位老人南巡之後,國內掀起了新一輪的經濟建設高潮,目前正處于一個開放而令人激動的年代。

當下,下海經商風起雲涌,一批批人從體制內移身商海,創業經商成為一種時髦;許多後來廣為人知的跨國公司,如摩托羅拉、寶潔等,在這一時期蜂擁進入大陸,興辦合資企業,在上海進入外資企業工作拿高工資成為一種潮流……

走在上海最熱鬧的南京路街頭,听著商場里播放的孫悅《祝你平安》等時下流行歌曲,凌風感覺這里朝氣蓬勃,活力十足。

凌風在想,什麼時候自己的專輯能夠在南京路播放就好了……

在藏西路轉彎後,凌風來到了福州路。

這里曾經是凌風前世比較喜歡來逛的街區之一。

雖然當下的上海書城還沒有建成,但是福州路已經是一條聞名遐邇的「文化街」。這里坐落著許多知名的書店,有一些已經走過了百年。

當年,福州路及附近的棋盤街、望平街一帶,交通方便,信息靈通,房地租價適中,很適合辦文化事業。

1850年,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墨海書館落戶福州路南側麥家圈。當年它所創辦的《六合叢談》月刊是上海第一份綜合性中文雜志,也是中國最早鉛印出版的雜志之一。

當下黃浦區正致力于打造福州路文化街,出台《福州路文化街規劃》《福州路文化街規劃實施啟動方桉》,謀劃打造申城有史以來第一家超大型的零售書店——上海書城……

在福州路的老書店凌風買了幾本自喜歡的書,有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陳忠實的《白鹿原》和賈平凹的《廢都》等,還非常值得在輪船或火車上消磨時間。

買完書,從書店出來,路過邊上的音像店時候,突然凌風被里面陳設的一張專輯給吸引住了。

這張碟片很特別,通體用暗金色的藏文裝飾設計,上面只有用行書寫的三個中文字︰阿姐鼓。下面是英文︰Sister Drum。

原來這張唱片是大名鼎鼎的朱折琴演唱的《阿姐鼓》。

當下的這張《阿姐鼓》由尚海音像公司出版發行的內地版,由尚海新音樂工作室制作,音樂總監是何迅田。

前世1995年的夏天,這張《阿姐鼓》在5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行,成為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全球發行的中文唱片。

該專輯後來在全球獲獎無數,例如1995年美國錄音協會的「經典唱片獎」、台灣金鼎獎「最佳專輯獎」,英國IBC二十世紀杰出成就人士獎,獨立音樂大獎世界融合專輯獎,國內廣電部「雙向獎聲樂類一等獎」等等……

凌風的記憶中,前世1995年的夏天,有兩位國內女歌星的歌聲讓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王菲,還有就是這位朱折琴的《阿姐鼓》。

當年如果說王菲、那英等歌星的成就主要在內地以及港澳台,那麼朱折琴卻是世界性的,也是國內第一個真正走向世界的歌手。

當年甚至有人這樣評論她︰「假如只有一個女歌手的話,那麼一定是朱折琴。」

看著這張專輯,凌風想起了當年《南都娛樂周刊》記者對朱折琴的一個專訪。

1993年,朱折琴與何迅田老師一起開始創作專輯《阿姐鼓》。為了創作這張專輯,兩人一起去了藏西尋找靈感。

何迅田老師在專輯出來後,認定了這張唱片一定會大火。

只是當初唱片公司並不看好這張唱片,投了一部分錢後再也不願意再投錢。

後來,朱哲琴便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投在這張唱片上,與唱片公司簽下合約買下了《阿姐鼓》的海外版權……

凌風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現在才1995年1月底,不知道《阿姐鼓》的海外版權還在不在朱哲琴手上,自己可以去爭取一下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