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章 “新謠”運動與眾人為凌風捏了一把汗!

接下來,林佳桐簡單給凌風介紹了一下,她到了YES933電台工作後所了解到的,八十年代獅城曾經非常火爆的新加坡校園「新謠」運動等情況。而這位許環亮正是那場「新謠」運動的領軍人物。

八十年代,受到台省流行音樂和校園民謠影響,一群新加坡年輕人自發的拿起吉他,開始創作屬于自己的歌曲。

這股校園歌曲運動,後來在獅城全島熱烈燃燒起來,在新加坡年輕人中影響力巨大,史稱新加坡校園「新謠」運動。

「新謠」是新加坡年輕人自創歌謠的簡稱。

當時著名的「新謠」歌手包括︰《水草三重唱》(許環亮+許南盛+黃元成)、《地下鐵》(巫起賢+陳佳名等)、《青青草》(黎費揮+顏毓添等)、《陽光隧道》(梁文富+吳慶康等)等等。

這個「新謠」運動持續了近10年,孕育了當下的新加坡音樂品牌,培育了獅城本土一大批音樂人才。

在這其中,最受歡迎的新謠團體是許環亮他們的《水草三重唱》。當時,許環亮很早就展現了他的領導能力,不但包辦了大部分的新謠唱片的制作,還是當時推動新謠運動的「新加坡青年詞曲創作人協會」的發起人和多屆的會長,成為那一代「新謠」歌手的領軍人物和老大哥。

這期間還催生了新加坡海蝶音樂制作公司,股東為許環良、許南盛、黃元成等創始人……

「佳桐,那你知道這位許環亮老師他現在新加坡嗎?」

「根據我了解到的情況,他現在人好像在台灣,目前主要為台灣當地的歌手制作唱片或創作歌曲……」

「哦,那他們的海蝶音樂目前有舉辦的歌手訓練班嗎?」

林佳桐搖頭道︰「這個倒好像沒有听說……」

凌風之所以問這個問題,因為在他的記憶里,新加坡歌手蔡淳佳早年就是出道于新加坡海蝶音樂所舉辦的「非常歌手訓練班」,他曾經很喜歡她演唱的那首《陪我看日出》。

而1999年海蝶音樂所舉辦的「非常歌手訓練班」,更是盛況空前,報名學員達到了3500名之多,最後一路廝殺下來,只剩下兩個人。而最後這兩個人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新加坡歌手阿度和林駿杰……

凌風暗思,原來1995年海蝶音樂還沒舉辦「非常歌手訓練班」。看來,自己如果要接觸獅城這些本地知名音樂人,目前暫時只能寄希望于春節後舉行的《尋找巨星》歌唱比賽了……

不過,剛才與林佳桐一番交流下來,倒讓凌風想起了許環亮團隊後面創作的那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歌曲,例如江南、一千年以後、天黑、他一定很愛你、心痛、你並不懂我、一點一滴等等。

將來有合適的機會,隨便抄幾首就可能就會很驚艷……

……

周一上午,凌風到車間上班後,受到了工友們英雄般的歡迎。

因為他是FT功能測試車間史上,第二位殺進卡拉OK半決賽的工友。

三年前,車間有一位馬來西亞工友首次殺進半決賽,不過去年這位工友已經辭職了。

讓大家詫異的是,之前印象里五音不全的凌風居然殺進了半決賽,讓工友們大跌眼鏡!

而且根據現場參加同去參加比賽回來的車間工友描述,凌風那天下午演唱的《愛如潮水》堪稱完美,感覺就像是在听張信哲的原唱。

大家真是又驚又喜,太讓人意外了,這凌風未免也隱藏得太深了!

上次工友秀娟離職那次在卡拉OK包廂里,他是故意把那首《十五的月亮》唱走調,逗大家玩?

但不管怎麼樣,凌風殺進了半決賽,這是整個FT功能測試車間的榮譽。

最後,整個車間的工友們,連車間主任許安妮和管工郭浩杰等都開始為凌風出謀劃策,一起幫凌風選歌,希望這周六的半決賽中凌風也能夠勝出,爭取最後殺進年會的總決賽!

這個周六下午,那些不用上班和加班的工友們將自發到比賽現場為凌風吶喊助威。

……

接下來的日子,凌風過得非常有規律。

平日里老老實實在西爾電子工廠上班,技術進步很快,已經成為了車間的一把好手,但是就有個缺點︰不太願意加班多賺點錢。

師傅阿媚和車間主任許安妮也拿這位「寶」沒轍。

周一、三、五、日的業余時間,凌風跑去蘇雪雅的白雪音樂培訓工作室,給學員們上吉他培訓課。

周四與周六的晚上,跑去許志川老師工作室那里的小劇院參加素人表演培訓。

……

時間很快來到了1月15日周六。

下午,凌風等30名從初賽中月兌穎而出的工友們,集聚在職總白沙度假村俱樂部,參加西爾公司的卡拉OK大賽半決賽,爭奪最後進入決賽的十個名額。

這場半決賽活動,新加坡西爾公司很重視,在新加坡的公司高層幾乎悉數出席,作為評委參加,其中更有好幾個是不懂中文的歐美老外。

還有幾位新加坡籍高層,也是典型的香蕉人。就是那種從小接受西式英文教育,在家里也全部用英語交流,在國外留過學,不會說中文的華人。

得悉這種情況後,不少選手把參賽歌曲換成了英文歌曲。

但他們也很矛盾,在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英文歌曲的影響力沒有華語歌曲大。

目前工廠里面工人的主力軍是馬來西亞年輕華人,他們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都非常喜歡華語歌曲。

這些馬來西亞工友們在現場的反應程度,也會影響評委們的分值高低。因為不少評委的打分就是根據現場的感覺走的。

而且伴隨八十年代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曾經一度全部西化的新加坡又開始了「講華語運動」,政府高層親自推動。他們希望搭上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大陸這列高速火車。

評委里面的高管大部分還是華人,他們中間大多數都懂華語,在中學時候選修過華語這門課程。

……

來參賽之前,前幾天車間主任許安妮和管工郭浩杰把打听到的評委等情況講給凌風和工友們听,車間里的工友們還一度為凌風最終該選那首歌參加半決賽爆發過好幾次熱烈的討論。

有的建議凌風選經典的《Sailing》等英文歌曲,比較朗朗上口,歌詞又簡單,可能比較適合凌風這樣英文水平一般的大陸工友。

有的建議凌風選比較冷門一點的中文流行歌曲,避開那些大家都選的熱門歌曲,例如《吻別》。因為根據情報,上屆冠軍來自維修部的許克勤,還有來自東馬的大黑馬「小歌王」孫繼偉,他們這次半決賽選的都是這熱門首歌曲《吻別》……

但是,沒料到,凌風最後報上去的參賽歌曲居然就是這首《吻別》!

讓眾人不禁為凌風捏了一把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