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母與獵鷹

三門虎蹲炮分別是用青銅澆灌模具鑄造,低碳鋼澆灌模具鑄造,以及低碳鋼鍛打而成。

最貴的是青銅,最耗費工時的是鍛造。

劉襄知道以漢朝的技術水平,最好的炮管是在鍛打出的鋼鐵上鑽孔,可那玩意不是幾天時間能夠完成的,說不定要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弄出一根炮管,太費勁了。

而且鑽廢回爐的幾率很高。

在鑽孔技術沒有突破之前,不適用。

像車床這種工業母機,他從小到大就沒見過,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弄,連個思路都沒有。

他最看好的鑄炮技術是把低碳鋼鍛打成鋼板,然後以鐵棒為芯,繼續彎曲鍛打成炮管,還能在這個過程中讓炮膛內壁完成滲碳,這種技術的炮管既有低碳鋼的延展性,又有高碳鋼的硬度。

比鑄造要結實得多,因為氣泡和雜質少,更不容易炸膛,而鋼也比銅便宜。

他已經能焦炭煉鋼了,所以想跳過銅炮階段,直接讓大漢進入鋼鐵炮管的時代。

但想法歸想法,實際歸實際,一切還得看實驗結果。

經過檢查,半斤發射藥沒有炸膛和裂紋出現,三斤散裝炮子散步在一百五十步到三百步之間,草靶被射穿,木樁被打得坑坑點點,鐵板上留有白印,坑點不多。

用石子做炮彈,省錢,威力上確實差了點,可這是大漢能用得起的唯一辦法。

不過,他對虎蹲炮的要求就是殺傷敵方兵員,且重量輕,便于攜帶,能跟隨大軍野戰,甚至是跟隨騎兵作戰,其他要求有別的火炮會完成。

「裝藥一斤,炮子五斤,撤換靶子,繼續試射。」他要試出虎蹲的極限。

三聲炮響之後,鑄鐵炮廢了,沒炸膛,但能看到明顯的裂紋,果然這種又便宜又快的技術造不出好貨。

靶場那邊的報告也傳了回來,最大射程四百步,但殺傷最高的區域在兩百步左右。

基本能達到野戰要求。

「裝藥兩斤,炮子五斤,繼續試射。」

再次試射過後,兩門炮都罷工了,青銅炮炸膛,鍛鐵炮的接縫處出現裂痕,雖然接縫是交疊鍛打而成,可整體結構還是要差一些的。

至于青銅炮炸膛,那是因為所用的配方根本就不是專業的炮銅,還好炮管上的五道鐵箍未破,沒讓炮身變成一個大號的破片榴彈,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對比來說,鍛造炮管是現在制造虎蹲炮最適合使用的技術。

「拉子母炮試射。」

子母炮就是明朝時期的弗朗機火炮,因為是從葡萄牙人那里引入的,就按照葡萄牙的國名音譯「弗朗機」,給大炮命名為弗朗機炮,大漢這會又沒見過葡萄牙人,自然得另外起名。

因為弗朗機炮是一種後裝滑膛加農炮,整炮分成三個部分,炮管、炮月復、子炮,所以命名為子母炮。

開炮時先將火藥和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後把子炮裝入炮月復里,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

優點很多,一是射速快,一門母炮配多個子炮,子炮預先裝填,可輪流裝入炮月復射擊,論射速,比前膛裝填的火炮要快好幾倍。

二是散熱快,由于後裝炮前後相通,空氣流通,且炮管較薄,容易散熱。散熱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續射擊的能力,也減少了火藥自燃的可能性。

三是子炮的容量確定,因此不會因填裝過多而炸膛。

四是子炮可以承擔一部分火藥壓力,使炮月復的壽命增長,此外,子炮損壞一兩個,也不影響火炮的繼續射擊。

有優點自然有缺點,子炮與炮月復的空隙使發射之時的氣密性較差,因此射程會受到影響。

劉襄選擇試做的是小型炮,稍微加長了一點母炮倍徑,總炮長五尺,重一百斤,口徑兩寸,彈丸一斤,發射藥一斤。

青銅、鑄鐵、鍛鐵三門炮被抬上炮位,靶區定在宮外的後山,試射程序都已經模熟,填裝子炮,三輪齊射,連續九次轟然炮響,三門炮都完好無損,靶區稟報,彈丸散步在一里半到兩里之間。

沒對比出什麼答桉,子母炮不存在多填發射藥試驗極限的事情,但劉襄依然很高興,因為證明這種炮型成功了。

他對子母炮給予的希望很大,因為這種炮型的泛用性真的很強。

它可以做成炮車,跟隨步兵作戰,能用散彈打步兵,也能用彈丸攻堅,漢代這個時間段的木制城門可扛不住它的轟擊。

它也可以勝任艦炮。

在劉襄的設想中,子母炮非常適合作為戰艦的甲板炮。多配子炮,用極高的射速打出驟雨般的散彈彈幕,清掃敵人甲板上的水手。

剛才如果不是試炮,以子母炮的射速,半分鐘就能完成三發連射。

若配上六個子炮呢?

開局六連射。

那將是敵人的噩夢。

他愉快的吩咐工師︰「銅炮和鑄鐵炮回爐吧,以後子母炮采用鍛鐵鑄造,再造一門長七尺,重兩百斤,口徑兩寸的子母炮用來試射。」這是為戰艦定制的,試射也不可能只射這幾次,以後太乙宮會持續試射,看看使用極限。

「趙景,以後試射由你帶一隊隨駕騎士來辦,不但要試出火炮極限,還要試著打得精準,你們自己模索吧。」

火炮射術這玩意,專業性太強了,劉襄給不出建議,只能慢慢練,反正也不指著他們上戰場,有得是時間。

「唯。」工師和趙景拱手應命。

「快吧獵鷹炮抬上來,等會天色就要變暗了。」獵鷹炮就是紅夷大炮,因為射程遠,所以命名為獵鷹。

這是一種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火炮,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安裝了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

劉襄的試作型是小型炮,長只有八尺,也就是一米八四,重六百斤,口徑三寸,彈丸五斤。

他心中的理想型,是長三米重一噸以上的大型火炮,用來做要塞炮和艦炮,可現在的鍛造技術無法拼接那麼厚的炮管,暫時只能做出來六百斤的鐵炮。

所以其他兩種鑄炮技術只能鑄造同型號的火炮,用以對比。

熟門熟路的填藥填彈,五斤發射藥裝入炮膛,彈丸推入,點燃引線。

重炮的轟鳴聲就是不一樣,更像在耳邊響起的炸雷,地面明顯能看到沖擊波在一瞬間震起來的塵埃。

可這次試炮並不順利,三門炮,有兩門炸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