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下一步大漢宰輔

皇帝攜百官于神明台祭祀太一,可荀或幾人全程心不在焉,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再加上御史台傳出風聲,正在徹查彈劾之事,京中大小官吏心生惶恐。

苗頭不對呀!

京城為官大不易,能力如何還是次要的,政治敏感度肯定得拉滿。

「今上是個心狠的,甫一登基就砍了四千顆人頭,我等得謹小慎微,用心伺候啊。」

「兄台言之有理。」

「是啊,要起風了,我等需謹言慎行。吾回去就把家中的小子關起來,省得招惹是非。」

「對極,對極,吾兒也是個不消停的,這就派人回家,先關起來再說。」

不理百官如何議論,劉襄回城之後就把荀或、範賢、沮授、袁敏四人召到書房議事。

要想開發兩湖,第一便是興修水利,既要阻止汛期的洪水漫灌,又要把往年的積水排出,還得測量出湖面漲水的最大範圍。若是辛辛苦苦的開出田地,汛期一漲水,全給淹了,那就白費力氣了。

「此事由工部派人測量,繪制水文圖冊,以及水網規劃。」這事很重要,劉襄叮囑道︰「事情很難,但需盡快完成,一定要測量準確。」

袁敏拱手應命︰「臣親自帶人去辦,絕不負陛下重托。」

「黃河大堤亦不能疏忽,那是第一等的大事,以寬河固堤之法,約束漲水之時的洪峰,二十里寬的河道也可在枯水季節派人挖泥清淤,此為百年工程,亦可為後世治理黃河提供思路,絕不能有絲毫錯漏。」

治理黃河是所有中原王朝必須要面對的頭等大事,劉襄所用的辦法是參考現代治河的思路,只是以漢代的建築技術,完成不了中上游的調沙工程,所以只能在中下游使笨功夫。

就是擴大河道,減緩洪水沖擊的力度,兩岸加固河堤阻攔洪峰,然後在枯水季節,派人挖掘水退之後留下的淤積泥沙,在二十里寬的河道之內,人工引導黃河改道。

黃河淤積是自然原因,既然解決不了根源,就只能治標了,在枯水季節用人力清淤,這幾年挖掘兩側,等河心淤積過高,河水自然會在兩側流淌,露出河心,那時候再挖掘中間露出來的河床。

目的就是減緩和阻止黃河成為地上河,只要不成為地上河,黃河的災害就不會那麼嚴重,一潰千里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就是黃河兩岸的百姓要受累了,每年都跑不了去挖河的勞役,如果這個辦法被後世采用,那里的百姓可能要挖河上千年,直到治河技術突破到能夠在中上游修築調沙工程。

累一點,總比被滾滾黃河沖毀家園要強。

幾千里河道,上千萬百姓,這是一場戰爭,人與自然的戰爭,可能要打一千年!

這是華夏民族的宿命,自我們的祖先在黃河流域興盛繁衍開始,戰爭就一直在持續。這條河養育著我們,這條河磨礪著我們。

華夏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反抗精神便是由此而來。

天塌了我們去補,洪水來了我們去治,我們從不逃避,我們從來不是神仙圈養的牛羊。這就是華夏文明與其他文明最大的不同,這也是所有古文明,只有我們沒有斷絕的原因所在。

黃河是條害河,但她是我們的母親河,這位母親一點都不溺愛子女,她一直在摔打我們,讓我們變得堅強。

一想到黃河,劉襄心中百味參雜,這條河太能折騰了,跟個更年期的中年婦女似的。

「陛下,陛下!」

听到呼喚,他回過神來,哈哈一笑,遮掩了一下尷尬︰「哈哈,一想到黃河,思緒飄飛,有些失神了。唉∼,建河堤只是治理黃河的第一步,以後每年都得征發勞役,挖河清淤,這是個長期的工程,黃河兩岸的百姓要受累了。」

「陛下心懷百姓,臣等欽佩,治理水患也是為了造福兩岸,那些百姓當能理解朝廷的苦衷。」荀或出言開解。

劉襄苦笑一聲,這幾年能理解,未來誰知道呢?人心善變啊。也許十幾二十年不發水患,百姓就該抱怨了,估計官吏也會覺得勞民傷財。

最終政策能執行到哪種程度?會不會人亡政息?會不會變成惡政?會不會鬧得民怨沸騰?

他心里沒底。

「勞役是肯定要征發的,不管百姓是否理解,都是要征發的,但口糧要由官方提供,要保證河工能吃飽,百姓只要出力氣就夠了,不要讓他們既出力又破財。

膽敢伸手的官吏,抄家滅族,定為永例。朕不管他貪了多少,哪怕只有一個大錢,朕都要砍他全家。

還有,挖出來的泥沙,可不是無用之物,淤泥能肥田,沙子是建築的物料,這都是能賣錢的,當地官府要把土方數量公布出來,按市價賣出去,給出工的百姓分錢。

如果有商人願意組織人力清淤,視情況給他折扣。」

劉襄一直認為,只有有利可圖的事情,才能長久的辦下去,他也知道這筆生意里面必然會參雜各種各樣的私下交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弊端,單靠監察是不可能杜絕的。

但事情得有人做,只要清淤能夠長久的進行下去,只要能保證工程質量,他不介意一些陰私的事情發生。

並不是什麼水至清則無魚的歪理邪說,那是貪污腐敗既得利益者的托詞,萬不能信的。

而是他監管不過來,監察也是需要成本的,到了一定的度,就不能再往上加了,所以只能卡住幾個要害,像工程質量,征發勞役的規模、時間、待遇,口糧的保障,勞動的強度。其他的地方,不得不放松監察力度,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朕給官吏發的俸祿不低,足夠他們養家,若是還起貪念,那就怪不得朕心狠了,貪腐之事,一律從重處罰,且遇赦不赦。沮授,三年一察,一年一比,要用心。御史台和錦衣衛可都盯著呢。」

「臣,謹遵教誨,定當用心整頓吏治。」沮授恭敬的行禮應諾,他這個六部之中,權柄最大的尚書,也是被御使台和錦衣衛盯得最緊的尚書,每天都過得小心翼翼。

遠不如在地方上做刺史、太守來得快活,很多時候都想外放,可又不甘心。

他有宰相的資格呀。

雖然本朝大概率不會設置宰相或者丞相,但尚書令和中書令便是宰輔。

本朝官場的潛規則他已經模出來了一部分,宰輔必起于州郡,將軍必發于卒伍。

他當初被陛下親自征闢,自從事到軍師祭酒,又發去地方任職,從軍轉政,就任封疆大吏,再提拔回中樞,資歷已經夠了。

我沮授沮公與,也是有能力輔左聖天子,開創盛世的!

如今是六部之首。

下一步,便是大漢宰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