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二十二章 分歧

玉石俱焚?

周瑜心中嗤笑,就憑你,想跟周氏玉石俱焚?

你也配?

是靠著那幾百個差役,還是靠著征集的兩萬黔首?舒縣的地界,還輪不到你指手畫腳。

周家雖然沒有廣置田產,但三五千私兵還是有的,單單城里這處府邸,就有上千的護衛駐守。

要不是打定主意,不想引起皇帝忌憚,早就把你抓起來獻給陛下請功了。

他不認為朝廷大軍破城之後,會出現玉石俱焚的狀況,大勢、人心全在朝廷,用不著做到那一步,沒听說過哪個有志君主,會屠殺自家子民的。

周氏毫無動作,就是不想刺激皇帝拿他們家開刀。

鄧當的威脅,不過是胡吹大氣罷了。

他好笑的看著鄧當,不急不緩的說道︰「鄧縣尉,吾若命人將你抓了,是周氏不義,你若是想拖著我家一起死,那便是你的不義了。」

威脅的話語他不想說,只是擺了擺手︰「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直當周氏不存在便是了。送客!」

這些時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打敗朝廷大軍,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好計策,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想保存家族的辦法。

精力耗費很大,懶得理會鄧當這種小人物。

朝廷大軍兵臨城下,他怎會不知?他幾天前就知道皇帝會帶兵來此,很多人也知道,所以他們跑了。

這人想用空虛的城防硬擋朝廷大軍,只能說勇氣可嘉。

可這種垂死掙扎,周氏不能參與。

協助守城必死無疑,平定內亂,獻城投降,也不是好選擇。

逃跑更是徒勞無功。

如今涼州羌亂被平定,前些時日,西域的寶石、香料都賣到江南來了,說明西域商路已經被打通。

周瑜不是那些只會壓榨黔首,眼楮里全是土里刨食的南方土鱉,他在史書里看到過大漢鼎盛時期,通商西域的豪富,他清楚的知道,這條商路的意義,也了解鼎盛時期,大漢的強大。

大勢在彼,不可抗拒。

即便此次僥幸能勝,散亂的江南又拿什麼抵抗朝廷無休無止的攻伐?

沒有希望的。

徹底把家鄉打成白地,有什麼好處呢?

看著鄧當怏怏而去的背影,周瑜懶散的趴在了條桉上,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是大勢之下,掙扎求生的小蟲子罷了。

按說自己應該抓了此人,整合城中力量,開城邀功,以博取皇帝歡心。

可這麼做,便是把周氏的力量,直白的展現在皇帝眼前,遭遇忌憚是必然的事情,獻城的些許功勞,是否能夠彌補呢?

獲得功勞之後,皇帝必定會賞賜官爵,以此入朝,便要參與潁川派和冀州派的爭斗,周氏兩世三公,太顯眼了,而他還太年輕,不是那些中樞老臣的對手,朝中又無助力,最好的下場也不過是蹉跎歲月,終生郁郁。

稍不注意,便是身死族滅。

那又何必去爭呢?

若是推辭皇帝的賞賜,其他官吏怎麼看?後續投降的怎麼看?自己高風亮節,豈不凸顯別人爭權好利?得罪人而不自知啊。

所以他決定什麼都不做,不逃跑、不反抗、不投靠,謹守家宅,等待戰事結束。

然後做一個遵紀守法,詩書傳家的無害家族。

自己或悠游山水,或教育子弟,靜待時機。

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如今上一般,時刻警惕世家大族的。也是奇怪,今上出身宗室,為何這般不喜士人呢?听說他幼時貧寒,也許是受過大族的欺辱?

想不明白啊。

周瑜躺平了,等待著劉襄破城。

可劉襄此時卻沒有攻城的動作。

他只有四千甲士、四千弩手,常規的攻城辦法,兵力不夠啊,總不能讓七千羽林軍騎馬攻城吧?

「陛下,守軍袍服參差,神態怯懦,戰意、士氣都不高,若強攻一門,應能破城。」趙雲拱手進言。

此時已是下午,營地搭建在城西八里之處,劉襄用望遠鏡能清清楚楚的看見舒縣城防,而對面卻只能看見模模湖湖的營地,在羽林右監的威脅之下,城中的斥候出城就死,視野已經被屏蔽。

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己方手里。

劉襄不著急攻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孤軍深入啊,一點戰敗的風險他都不想踫。

這麼說吧,他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在廬江待著,就是一柄插在淮水防線後心的利刃,拖也能把敵人的軍心拖垮了。

這才是他進兵廬江的大戰略。

攻城掠地只是其次,能打下來自然最好,打不下來也無所謂,于戰局無損。反而是冒險發動進攻,萬一敗了,才是有違初衷,置大戰略于不顧。

皖縣的糧食暫時夠用,他率軍直撲舒縣,本就是看見廬江逃跑的官吏比較多,想來佔便宜的,真心不著急攻城。

那些南逃的家族,他也知道,但並不會阻止,跑唄,跑得越多越好,成了風潮更好。干翻了江南的主力,這些渡江南下的家族就是待宰的羔羊。

正好讓這些人去剿一剿長江南邊的百越,為將來的開發打下基礎。

「子龍不必著急,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放在心上,派人向北方打探,朕要知道北邊六安縣的情況。」

六安縣在舒縣北方兩百里的位置,再往北百余里,就是安風、陽泉等地,那里是淮水戰場。六安是產糧大縣,廬江郡的淮水駐軍,大部分糧草補給,都是由此地供應。

說實話,舒縣不降,劉襄強攻的不是特別強烈,他其實更重視六安。

「子龍,你在此地威懾城中守軍,朕準備領羽林軍北上六安,斷淮水駐軍的補給。」

全騎兵隊伍,斷敵人補給線的戰術,他特別喜歡,最喜歡的就是敵人恨得牙癢癢,卻拿他沒有辦法的樣子。

早年間,皇甫嵩、曹操、韓遂都是受害者。

騷擾六安地區,必定能盤活廬江戰事,一旦關羽所部突破淮水防線,整個戰局都會向己方傾斜。

可沒想到,卻遭到了趙雲的激烈反對。

「陛下,恕臣難以奉命,我軍深入敵方境內,已經分兵一路,怎可再次分兵?如此分薄戰力,委實過于凶險。臣為執金吾、中護軍,有護衛陛下之責,陛下去哪里,臣就去哪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