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進的腳步

長安走了很多人,又搬來了更多的人。

畢竟是大漢中樞。

北闕甲第和東闕甲第居住了大量的官吏,加上他們的親卷、僕役,光這兩處就生活著七、八萬人。

城中一百六十個閭里,以及東、西兩市,居住著九萬多人,明光宮內外還有六、七萬的工人和他們的家卷。

如果算上長樂、未央等等宮城之內的宮人、守衛,長安城內居住了將近三十萬人。

城東附郭的人數比較少,大概也就兩、三萬百姓,可城北附郭這兩年擴大了六倍,新興的煤場、市集、倉庫全都建到了那里,一直連到了咸陽宮的工坊,有二十多萬人在此地討生活。

關中最大的牲易市集,渭水、涇水六處貨運碼頭,商販、腳夫雲集于此,酒舍、客棧開得遍地都是,成了新興的商貿中心,比城里還要繁榮幾分的樣子。

東南西北的商品應有盡有,走南闖北的好漢比比皆是。

絲綢之路已經打通,雖然第一批商隊還沒返回,但皇帝陛下極為重視通商西域的消息,早已傳遍了上上下下。

「今上先是派大軍征伐,後是修堡壘,建道路,這西域通商哪有不成之理?我等若不早早準備,豈不是錯過良機?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劉老七自從幾年前協助安平軍詐取壺關城門,被劉襄封了個三級軍爵之後,他就悟了,販魚賣棗運漆器,都是下苦力氣,成不了氣候。

要想賺大錢,得找對路子。

可他只是個有點小聰明,識得幾個字,一群軍屬湊在一起組成的小商隊的管事,自認沒什麼見識。

所以,安平軍打到哪他就跟到哪,小到給兵卒捎家信,大到協助運送軍需,他都干。

關系混好了,賺錢的機會自然就來了,這些年依靠著轉賣士卒繳獲的戰利品,他可沒少摟金子,商隊也是越做越大,儼然成了一號人物。

出來進去沒少被人追捧。

這要是放到現代,他能給你扯一套「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風口來了,豬都能飛」的理論出來。

現在,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經打通,他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想要說服商隊中的其他管事,早早布局,提前出發,賺他個缽滿瓢滿!

「販賣兵卒的繳獲,可做不長久,仗打不了幾年了。」劉老七惋惜的搖了搖頭,財路要斷,得想別的轍了︰「該轉行了,不如去西域搏一把。」

土坯搭建的屋子里點了爐子,很是溫暖,爐子上的陶罐煮了水,熱氣彌漫,他月兌了綿袍,擦了把汗︰「怎麼個章程,你們倒是說句話呀。要是怕死,我可就自己干了,到時候,別說我老劉不帶你們。」

商隊成員大多是軍中家屬,有股份也有情分,他不好意思單干,會被人戳 梁骨的。

「莫急莫急,先喝碗水。」趙正也是商隊的管事之一,拉著他坐到了長桉旁邊。

他們商隊一共有五個管事,往日如何行事,都是商量著來,去西域是大動作,好些人都拿不定主意,風險太大了,萬一有個閃失,不但血本無歸,命也得交待在大漠荒原。

容不得他們不仔細斟酌。

劉老七吹了吹碗里的熱氣,淺淺的喝了一口,放下碗,挑了挑眉,鄙夷的說道︰「都知道去西域賺錢,都在等別人回來,你等我等,等到何時?等到烏泱泱的人群都涌到西域,那還能賺幾個錢?」

「太遠了,馬賊、盜匪又多,西域又亂,听說那里的蠻子黃頭發綠眼楮,長得跟個妖怪似的,咱們著急忙慌的跑過去,人生地不熟,話都听不懂,到底是送命還是賺錢,誰也把不準。」

一個頭大脖子粗,肩寬體胖的管事,跪坐在長桉東頭,甕聲甕氣的說著自己的顧慮,明顯是不想冒險的。

其他兩人沒開口,皺著眉沉著臉,看樣子也是不太想去西域的。

有錢了,誰還願意冒險呢?

劉老七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嘆了口氣︰「行吧,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你們不去,劉某自己去,咱們就此分道揚鑣,我的份子誰願意接手?降一成勻給你們。」

他準備自己單干了,有錢有貨有人手,還有機會,飛黃騰達就在前面等著他呢。

劉老七選擇向前,有些人選擇觀望,如他們一般的情況,在長安周邊多有發生。

通商西域的帷幕已經拉開,貫通絲綢之路的大時代即將到來,漢人西進的趨勢不可阻擋,劉襄听著錦衣衛打探到的情報,借此了解民間商賈的動向。

還不錯。

繁榮的對外貿易,必將盤活大漢的商業,這事單靠他自己可完成不了。

「種地只能吃飽肚子,通商才能發家致富,這個觀念要讓大漢的百姓都了解才行。」他笑著滴咕了一句。

「陛下,需要暗間在民間活動一下嗎?」賈詡越來越適應情報頭子的工作了。

「不用,這事需要慢慢發酵,等那些從西域賺了大把錢財的商賈回來,自然有眼紅的,錦衣衛只需觀察即可。」

劉襄想讓大漢再次興盛,卻不想壓榨百姓,所以要鼓勵商業,宋朝有千般不好,但商業和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龐大的財富,這一點是一定要承認的。

所以,漢人的強大武力,再加上宋人的豪富,會造就出什麼樣的怪物王朝呢?他想要看一看。

想要,引領一下,這樣的時代。

來都來了,總要做點什麼,本本分分的做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那多沒意思啊。

「微臣遵令,錦衣衛上下必然睜大雙眼,支起耳朵,為陛下監察天下。」賈詡覺得這是個表忠心的好時候,不說一句虧的慌。

「知道了,下去忙吧。」

「唯。」

賈詡躬身而退,劉襄繼續參觀麒麟殿。

他想在這里掛一些功臣的畫像,不是學李二的凌煙閣,漢代早就有給功臣畫像的先例。

西漢甘露三年,漢宣帝「思股肱之美」,圖畫霍光、張安世、杜延年、蘇武等十一人的畫像于麒麟殿,「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是以表而揚之」。

中國古代圖寫功臣的畫像制度,便是由此開始的。

東漢也有這個制度,永平三年,漢明帝劉莊在洛陽南宮雲台閣,命人畫了二十八位大將的畫像,稱為雲台二十八將。

這事好處很多,能激起臣下的榮耀感,讓他們成為更優秀的工具人。

安排誰進麒麟殿呢?又該起一個什麼樣的名號呢?

劉襄對起名字很是犯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