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二十九章 絲綢之路的規劃

劉虞來得很快,事情也不復雜,他看上了陳登治理地方的才能,想要招募為冀州治中。

但瑯琊王氏造反,一千多人人頭落地,九萬多人被貶為賤籍,徐州士人嚇壞了,陳登心有顧慮。

袁紹兩線皆敗,兵力大損,所有人都清楚,他守不住徐州,只看劉襄想不想南下而已。徐州士人要尋出路,陳登也沒有為袁本初盡忠的意思。

怎麼安穩這些人的心態,就擺在了眼前。

聯姻是第一選擇。

尋來尋去,早已投身的東海糜氏是最佳人選,可糜竺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想跟劉虞綁在一起。

劉虞相當于劉襄屬下的一個山頭,地位高,名望重,也容易犯忌諱。

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媒人最好是軍中宿將。

有劉虞這個徐州人用名聲做保,有軍中重將做媒,主君納徐州之女為妾,瑯琊、東海的士人才能安心,其他郡國的徐州士族才有可能歸心。

第一選擇當然是崔奕,有眼楮的都能看得出來,他在劉襄心中的分量無人能及,但他一心撲在軍中,跟地方上的官吏沒交情,搭不上話。

趙雲這個親衛大將,還是魏郡太守,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因為職務的原因,跟劉虞有些交情。

所以他就成了媒人。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

你們事真多,劉襄微微搖頭,徐州那地方,終究是要打下來的,靠的是軍隊,穩定地方,靠的是給底層百姓分田建民團,拉攏士族還在其後。

觀念還是沒轉變過來呀,真以為沒有士人,就吃不上飯了嗎?

他重視士族是因為現在的士族力量很大,是敵人,拉攏士人也是為了分裂他們,跟劉虞等人重視士族的角度不一樣,他們還是認為沒有士人,就沒法治理江山,天下就會水深火熱,民不聊生。

事實恰恰相反啊,百姓不需要那麼多的士人,來壓迫他們,盤剝他們。

死掉一半的士人,天下就太平了,死掉九成的士人,說不定盛世馬上就會降臨了呢。

但這種話不能說出口啊,這樣的想法也不能讓人知道。

「我軍短期之內不會南下,大軍會向西部調動,不止是平定三輔,伯安公應該清楚吧,很多商品賣不動了,戰亂還會持續,商業越發萎靡,未來幾年,貨物積壓的問題會越來越重。」

「將軍有何打算?」既然主動提出了這個問題,以劉虞對劉襄的了解,必然是有解決的辦法,或者是努力的方向的。

「我雖然調整了工坊的結構,但並沒有下令削減產量,幾十萬的工人需要養活,停不得。過些年,下一代的小孩會長大,他們可沒分田,工坊還得擴建,得給這些人一個吃飯的地方。

南邊的曹操、袁紹、袁術都是人精,我沒有信心短期之內平滅他們。好不容易建起來的工坊,還有那麼多的工人、商隊,怎麼忍心看著他們走向衰敗?所以,要在決戰之前,找到一條商路。」

「西域商路?」劉虞雖然是疑問的語氣,可他心里已經確認了,大軍西進,目的就是商路。

劉襄點點頭︰「平定涼州,打通河西走廊,重新聯結西域長史府,通商大秦!」

大秦就是羅馬,這個秦,說的不是秦國,漢代習慣把西邊的強大外國,統稱為大秦。

西漢那會,絲綢之路聯通了中亞,中亞的商人已經把漢人的商品賣到了羅馬,也有羅馬人來到長安的記載,漢朝使節最遠的地方,到達了地中海沿岸,但漢朝商隊並沒有走那麼遠。

劉襄當然不會心大的一步到位。

容易扯著蛋。

他的目標是西域三十六國。

而想要通商西域,就得把西域長史府收入手中。

這個時間段的西域長史府還沒滅亡,只是最近這些年斷了聯系,被涼州叛軍隔斷了通道。

那里地域廣闊,東起敦煌,西到蔥嶺,包含了新疆全境,以及一部分鄰國。

治所在現代的羅布泊,漢朝時,那里還是塔里木河和車爾臣河交匯的湖泊,治下最大的駐軍是戊己校尉部,駐扎在現代的吐魯番盆地。

長史府不但管轄境內的龜茲、車師、疏勒等等一大堆小國,境外的烏孫、大宛、大月氏等國也歸其節制。

烏孫就是現代的哈薩克斯坦那塊地方,大宛是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那塊,大月氏就是巴基斯坦那里。

平定三輔,剿滅韓遂、馬騰、王國等等涼州叛軍,掌控西域長史府,通商三十六國,一步一步重建絲綢之路,盤活涼州,為治下的工坊和商隊找到商品傾銷之地。

目標很大,前途光明,道路坎坷!

劉虞覺得太難了︰「涼州羌亂,持續百多年,哪里那麼好平定?」

「伯安公,其實,七年前是有機會平定涼州的。」

七年前,185年,袁滂坐鎮長安,劉襄、董卓、孫堅齊聚涼州,麾下大軍八萬敢戰之士,騎兵一萬三千有余,真要是一心平亂,就憑韓遂,怎麼可能擋得住?

可惜那時候真心想平亂的只有孫堅,還是劉襄的直屬部下,無法獨力行動,朝廷也不願再支持軍費,最後只能退守三輔,半數軍隊被裁撤。

平叛兩年,調動兵卒、民夫近二十萬,功虧一簣。

劉襄忍不住感慨︰「涼州動亂已久,根子不過兩個,羌人太多,涼州人太窮。涼州商路流淌著金山銀海,可跟當地百姓沒關系,那些世家大族的商隊賺得缽滿瓢滿,卻連湯都不願意分出來一點。

那誰還願意給他們穩定地方,清掃馬賊?不搶他們才怪,長此以往,惡性循環,積重難返罷了。」

「將軍有辦法解決此事?」

「初期用武裝商團打通商路,沿路設置負責補給和治安的聚落,之後一站一站的接力護送商隊,共享行商利潤,羌人、漢民一視同仁,一起拼命,一起賺錢。這只是粗略的規劃,細節還得看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再做調整。」

這些只是劉襄的大概思路,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屬下的智謀之士,以及熟悉當地情況的人才慢慢補充。

他搖搖頭︰「這事還早,先拿下三輔再說吧。」

劉虞點頭認同,這次將戰略重心從東向西傾斜,也不知後續會有怎樣的變動,敵人會不會打過來,他心里有點虛。

「將軍要帶多少兵馬攻打三輔?」

「戰兵五萬七,民夫三萬,對外號稱十五萬大軍。」

說是這麼說,但在劉襄心里,中軍兩萬兩千余人,度遼營、後軍、右軍一萬五千人,這三萬七千正卒,才是負責作戰的主力。

並州軍團出兵兩萬,帶著三萬民夫,這五萬人都是負責後勤補給的。

他要等駐軍左馮翊的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帶兵反攻長安,那時候才會出兵。

至于駐守在華陰的段煨,以及離他不遠的胡軫所部,這三萬人其實對大局無關緊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