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七章 坐擁寶藏 等待時機

曹操帶著五百余人,趕著兩百輛大車,南下黎陽,他要在那過黃河去陳留。

兩百輛大車有一百五十輛裝的是銅錢,兩千萬五銖錢。

銅錢很重,八十個錢就是一斤,兩千萬錢就是二十五萬斤。

老曹即是個無賴,又是個講究人。他無賴的用劉襄的錢買劉襄的東西,講究的是,他用翻了一倍的價格購買兵器,那些武器,即便是新的,也就值五百萬錢,老曹留下了一千萬。

在听到送給他的回答之後,仍然堅持付錢。

且一句都沒提戰馬的事情。

貪而有度,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劉襄又送了他兩百輛輜車和兩百匹上好的馱馬,能給斥候代步的馱馬,這些,價值不下五百萬錢。

其實還有個問題,他一直沒有問出口,兗州連五千人的裝備都余不出來了嗎?

他們到底招募了幾萬人,才如此的缺乏兵刃?

兗州這一路的聯軍快要準備好了,就是不知道豫州是個什麼情況,而將要去徐州瑯琊郡上任袁紹,又會和徐州刺史陶謙,發生怎樣的故事?

陶恭祖可不是溫厚純篤的老實人,先後跟隨皇甫嵩、張溫征討叛軍,去年任職徐州刺史,今年年初就把黃巾軍趕出了治下的地盤。

他和韓馥可不一樣,性子沒那麼懦弱,也不是袁氏的門生故吏,歷史上也沒參與討伐董卓。

而袁紹此番去瑯琊,袁家花費了不小的力氣,硬生生的把瑯琊國除國,改成了郡。

瑯琊國是光武帝劉秀之子劉京的封地,已經立國一百五十多年了,下轄十三縣,地域廣大,賦稅甚高,宮殿華麗,都城堅固。

位于山東半島的南部丘陵地帶,是徐州的北方屏障。東面臨海,北上可截斷半島,奪取青州大部,西進可入兗州,南下可攻佔徐州平原,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瑯琊既有心向袁氏的世家大族,又有陶謙布置在那里的軍隊,由臧霸、孫觀領兵,這兩位的出身都不高,怕是跟袁紹尿不到一個壺里去。

一番爭斗是避免不了的。

袁本初這人吧,屬于逆境總有神操作,但順境又浪又菜的主。

可惜不能近距離吃瓜圍觀,就算派出探子,隔著個兗州,也難以及時的傳回消息,細節更是不要想了。

遺憾!

送別曹操之後,回城的路上胡思亂想了一陣,但也只能想想,關東士族聯軍自己是不會去招惹的,主要是打不過、耗不起,安安穩穩的守著黃河防線看戲,老老實實的等到明年秋收,那時候才有糧食搞事情。

先守好治下九百多萬人口,七十萬頃田地,最為重要,這是自己騰飛的基礎。

剛回到署衙就接到了一個好消息,磁石山找到了。

劉襄倒不是想要吸鐵石,他想確定磁州的位置。

主要是眼饞磁州窯。

就像眼饞邢窯一樣。

這可都是歷史上數得著的瓷器產地。

他知道這兩個地方有高品質的陶瓷土,但具體礦脈不清楚,所以早就命人探查了。

邢台的位置在東漢的襄國縣附近,屬趙國境內。磁州在粱期縣和鄴縣之間,因磁石山而得名,在魏郡境內。

他要尋找瓷土礦,然後就近築城燒瓷器。

這幾年,幽州白瓷受大漢權貴追捧,價格昂貴,但漁陽沒有品質高的陶瓷土,燒瓷器的時候選料極其繁瑣,得事先揀選,過多遍篩子,然後再跟淘米一樣水洗。

而且品相好的不多,產量極低,都不能用物以稀為貴來形容了,這是听說過沒見過的程度,饑餓營銷也沒有這麼餓的,太耽誤賺錢了。

邢窯瓷土礦沒有明顯的地標,所以磁州先找到了。

在粱期縣東南,鄴縣西北的滏水上游,位于太行山中。

「瓷土脈應該在磁石山東方,加派人手盡快探查,調一萬苦役過去,在礦脈附近的山谷築城建窯,小型城塞封住谷口便可,水泥窯、石灰窯一起建,工匠、力役安排在城中居住,派一千兵卒駐防。」

磁州窯要提前出世了,他仿佛看到了金山銀海。

瓷器可是寶貝,特別是白瓷,大漢獨一家,這是壟斷的生意,能換來數不盡的財富。

單單瓷器的利潤就能養起一支大軍。

若能打通絲綢之路,再重新開拓海貿航線,光瓷器的利潤就能支撐一波全國性的大開發,或許還能推進大航海,大開拓時代的到來。

就算暫時只能內銷,劉襄的治下也會多出一個支柱性的產業。

這讓他不禁想到了肥皂,原本開玩笑一樣的「退瘟丹」,現在成為了幽州商業的支柱之一,而且體積小,價值高,方便運輸,是最受商隊追捧的緊俏商品。

家中子弟沒有大功勞的軍屬商隊,根本進不了貨,民間商人更是想都不要想!

因為要優先供給軍中,也沒有將制造規模擴展的太大,所以流入民間的並不多,價格居高不下。

當然,不會像剛出現的時候那樣,號稱百萬錢也不賣。現在,基本是一塊一千多錢。軍中采購一律三百錢一塊,兌換新幣之後是一百錢一塊。

工坊大概每天能出產三千多塊,最大的客戶就是軍隊,每天平均要采購兩千塊,利潤是五萬平安通寶,將近十五萬五銖錢。

剩下的一千多塊會以三百平安通寶的價格賣給軍屬商隊,利潤是四十萬平安通寶,五銖錢一百二十萬以上。

每年肥皂所獲的利潤超過五億五銖錢。

這還是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所獲得的收益。

無法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時代,不能考慮普及大眾的問題,那不現實,油料的產量就能卡住大規模生產的上限。

主要是需要用到油料的地方太多了,總不能都用來生產清潔用品吧?

所以,肥皂工坊的規模並不大,是劉襄的私產,利潤的一成是宿衛的專屬福利,工人也在宿衛的家人中挑選,而一旦選入,就終身不能退出。

因為宿衛沒有退役只有戰死,戰死了也是記錄在名冊之內的,他們的家人仍舊是宿衛的軍屬,享受同等待遇。

至于受傷和年紀大了不能作戰的,門房、侍從、肥皂工坊等等等等,有得是地方安排他們。

自起兵開始的兩百「值日功曹」,到現在的一千宿衛,除了前期有一部分調出去領兵的,以及隨自己沖陣戰死的,剩下的大部分都留在了身邊。

劉襄習慣了他們在身邊,讓他覺得安心,死了、傷了、老了,我養你們。

其實人數並不多,不到一千兩百家,大部分的家人在肥皂工坊,其余的就住在周邊。

他不準備再擴編宿衛了,五百騎士,五百甲士,一千人足夠保護自己,他還有三萬中軍,這都是他的直屬部隊。

如果算上革甲的話,披甲率超過了七成,如果只算鐵甲的話,披甲率也超過了三成,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支全員老兵的軍隊。

是他從無到有,一點一點組建起來,跟著他一戰又一戰打過來的軍隊。

全軍三萬兩千人,其中騎兵八千七百人。

這是他控制地盤的底氣。

而他的地盤已經可以算是幅員遼闊了吧?

大漢三州之地,鮮卑王廷所在之地,東鮮卑南部草原,高句麗全境,朝鮮半島全境。

人口將近大漢的六分之一、耕地佔比也差不多,礦產資源極其豐富,而且被探查出來的越來越多。

軍都、昌平兩縣的金礦,漁陽縣東北的銀鉛伴生礦,軍都山的銅礦,紅透山的銅金伴生礦,西山、土垠、西蓋馬、平城的煤礦,漁陽、涿郡、海陽、襄平、平郭的鐵礦,海陽、泉州、平郭、沓氏的海鹽,雁門郡鹽澤中的池鹽。

以及高品質的木材、陶土、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等等等等。

這些礦區以及所屬的工坊,全部收歸專營,幾十萬人為此忙碌。

長白山山脈、千山山脈、燕山山脈、太行山山脈、呂梁山山脈、陰山山脈,這些山脈都是他的實際佔領區,里面蘊藏著數不盡的礦產,等著被發現、被開采。

他要守著這一切,觀望形勢,等待時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