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行不一

袁滂入朝五十多年,曾經位列三公,現在執掌洛陽守軍、武庫,說護著他,能力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會使出來多少,劉襄可不敢全信。

自身不夠強大,生死操于人手,他覺得很憋屈。

可抱怨是沒有用的,面前就是政壇常青樹,朝堂消息肯定靈敏,正好打探一下︰「袁公,不知是陛下召我,還是朝堂上的諸公召我。」

袁滂有點驚訝,微笑著點點頭︰「宜程這個年紀,能看到這一步,不簡單,未來可期啊。」

夸獎了一句,又為劉襄分析朝堂格局︰「朝堂要失衡了,何屠戶與汝南袁氏勾連,這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何進兄弟身為外戚,執掌兵權,當獨立于士族之外,如此方能制衡,陛下最喜制衡,可惜何屠戶不解深意,想要借助汝南袁氏之力壯大家族,愚蠢至極,所以陛下召你上洛,汝可知何意?」

「陛下要扶持宗室?」

袁滂贊許的微笑頷首︰「不單是你,劉焉劉君朗、劉虞劉伯安、劉繇劉正禮皆已入陛下之眼。」

劉襄凝神思索,靈帝不是桓帝親生的,登基之時,大漢已經很混亂了,他也不是個英明神武有雄心的人物,就只會玩一些權力制衡的手段。扶持宦官用來制約士族,等到了後期朝堂更加混亂,他便開始扶持外戚。

把不多的兵權交給了南陽屠戶出身的何氏父子,何進他爹做得還不錯,知道自己是干嘛的,還能做到制約其他兩方。可何進卻投入了汝南袁氏的懷抱,靈帝就那麼點兵權,現在全沒了,所以他又動了扶持宗室的心思。

而何皇後之子,未來的少帝劉辨,開始不受待見了,這才有了劉協聰慧的傳言,也有了創建西園八校的心思,根子就在何進身上。

此次洛陽之行,似乎不是那麼危險?

想到這里,他又試探的問道︰「袁公,你我一走,涼州戰事何人接手?吾麾下兵卒要與誰交接?」

袁滂苦笑一聲︰「無人接手,打不下去了,戰事自去年開始,已經打了一年半,朝廷沒錢了,養不起這許多兵馬,大半得遣散歸家,若無宜程奮勇,三輔難以守備,老夫就得回洛陽領罪。」

「那我麾下的兵卒可以遣散歸家了?」

「不單是你,其余各部都得裁軍。」

沒人來接自己的位置,可以排除卸磨殺驢的懷疑了,涼州的兵權他不在意,反正他養不起,也沒想過拉回幽州,正好借裁軍的機會安排些後手。

「既然要遣散,吾帶來的胡騎可以回幽州去了,詔安的張修也可以讓他們回巴郡就食,其余兵卒可以分拆,支援一下涼州各部,特別是漢陽郡和武都郡,無有兵馬鎮守,賊勢必定復起。請袁公給個方略,再求幾道通關文書,吾這就去安排。」

說到正事,袁滂捋捋胡須,沉吟片刻︰「汝麾下五萬大軍,吾以為當留兩萬正卒,用以守備散關、陳倉、隴關一線,這樣一來,右扶風的兵卒就可以大量裁撤,歸家務農了。至于你部裁汰下來的兵卒,可往那兩郡多遷移一些,宜程為國之心,吾必定上表陛下為你美言,不似那董仲穎,貪戀兵權,不可理喻。」

劉襄心說,這要是在幽、冀兩州,老子麾下的兵卒你想弄走一個,那你就死定了,現在的董胖子,已經夠溫順了。

想到此處,他開口說道︰「袁公定個去洛陽的日子,吾這就安排防務和裁軍諸事,到時再前來長安受命。」

「不必如此匆忙,吾要設宴,為宜程慶功。」

劉襄裝作窘迫的樣子,不好意思的說道︰「吾酒量太差,剛開宴就醉倒,實在羞愧,還是算了吧,這就回陳倉處理軍中諸事,只是兵卒征戰辛苦,可否多留些繳獲,給他們發些賞錢?」

想起初次見面,劉襄三杯就醉的樣子,袁滂失笑出聲︰「哈哈哈,也好,戰事方休,三輔雜事繁多,確實需要盡快處理,再有一月,河水起冰,就不能行船了,日子便定在半月之後吧,宜程準備怎麼安排防務?」

「兩關狹小,無法安置重兵,各派三千步卒駐守,在陳倉留一萬兩千步卒和兩千騎卒,作為機動兵力。」

「好,如此也算妥當,通關文書會隨後送到陳倉大營,吾觀宜程有幾百個親衛騎士隨身,起行之時會為你調撥一艘樓船,三艘馬船,運載五七百騎士,綽綽有余。汝麾下兵卒勞苦功高,留一半繳獲給他們發賞。」

「多謝袁公體恤。」劉襄道完謝便告辭下車。

馬車起行回城,皇甫嵩卻留了下來,他感慨的看著劉襄︰「冠軍侯十八歲威震大漠,劉宜程十八歲耀武涼州,年少有為,可敬可畏,吾老矣。」

「義真公正值壯年,聲威播于海內,如何這般感嘆?」

皇甫嵩有一肚子的話想說,勸諫、告戒、鼓勵、感慨,很多很多,可出口之後卻化作一聲嘆息,朝廷污糟,戰局糜爛,是劉襄不會帶兵還是他皇甫嵩不會打仗呢?不是的,都不是啊。很多話說了也沒用,只留下一句「此去洛陽,身邊要防護周全。」說完便蕭索而去。

王朝末世,忠君報國之人,下場都不好。

劉襄也跟著嘆息一聲,能說什麼呢?該去怪誰呢?大勢之下,皆為離亂之人,求苟全而不得,只能奮起搏命,時代的一粒沙,落到個人身上便是一座大山,背不起來的。

受命來長安,還沒進城就要調頭回去,自己也就這點分量,千萬別高看自己,千萬別被漂亮話騙了。

回程的路上他一遍一遍的告戒自己,要理智,要謹慎。

回到陳倉,發賞、裁軍,五萬民夫各自歸家,張修所部步騎一萬兩千多人,啟程回巴郡,劉襄不知道五斗米道會發展成什麼規模,越大越好,自己可是他們的祭酒,以後入川這些信眾就是莫大的助力。

與傅燮通信,現在這個漢陽太守只能養活三千人,給他補齊。孫堅的一千騎兵劃出序列,再次成了他的私兵部曲,江東 虎高興得手舞足蹈,直呼劉宜程夠朋友。

益州刺史 儉開口求告,這是有功的,帶兵支援,偏師的補給大多由漢中供養,從未反駁軍令,給他劃撥四千人,湊齊了一萬步卒,劉襄還想多給點,可他養不起。

兵卒分散各地,他的名望也會跟著傳播出去,反正留不下,干脆大方點。

還剩下一萬多兵卒得裁撤掉,其中有不少的羌胡之人,他們不願走,也沒地去。

「將軍帶我們走吧,我們都願跟著將軍。」

白馬羌小首領譚免免作為代表,求到了中軍帳,他是留下的騎卒,不用裁撤。可他是來投奔將軍,不是來投軍的,將軍要走,他也不想留下,軍侯有啥了不起了,照樣被漢人鄙夷,只有將軍拿他們當人看。

「譚免免,多少人願意跟著你?」

「五七千人願意跟將軍一起走。」

劉襄心說,我可帶不走這麼多呀,通關文書上有軍隊規模的記載,這個做不了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