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章 巡視領地

張梁死了。

死在了廣宗。

皇甫嵩沒有北軍精銳作為倚仗,攻城失利,就假作退兵,大軍一連十天不曾露面,等城中黃巾放松戒備,在二十五日夜間突然襲城,兩軍激戰一夜, 黃巾軍戰死三萬人,張梁死于亂軍之中。

五萬多黃巾向西撤退,被皇甫嵩率軍包圍,全員陣亡。

劉襄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初一了,他正在榆關。

榆關被攻打了十多天, 他實在放心不下,就快馬加鞭,趕過來看看。

此時,公孫瓚正在關牆下叫罵,因為城頭吊著一排公孫氏的族親,除了罵人,他毫無辦法。

遼東郡、玄菟郡和遼東屬國,三個郡國聯軍五萬多人,花費兩個多月時間,修通傍海大道,來到了榆關城下。樂浪郡沒有出兵,出乎了劉襄的意料,離得太遠,無法知道具體消息,實在是無法判斷。

關口外面的遼西走廊, 北面依山南邊靠海, 空地只有三四里寬, 三郡兵馬依山扎營, 軍營連綿十里,像一堆逃荒的難民。

看到這些兵馬的時候, 他舒了一口氣,只有四、五千的郡國兵戰具齊備,其他四五萬人,不過是拉起來的民夫,發了桿長矛,就被驅使著上陣了,極其厭戰。

這些人面黃肌瘦,餓得皮包骨,遠不如在榆關築城的民夫,築城幾個月,餐餐能吃飽,反而養出了一身腱子肉,精氣神也比關外的強多了,這讓劉襄很高興。

當初他可是留下了一百多萬石的糧食,就是怕餓死了人,看樣子這糧食沒白吃,中間也沒什麼人敢伸手。城關修的高大堅固,這是賣了力氣的,被敵軍攻打了十多天, 關口的防御建築絲毫未損,仍舊巍峨聳立,非常好。

當然,公孫氏的族人也有很大的功勞,這一點,大家都看在眼里,也非常的感謝他們的貢獻。

駐守榆關的八千兵馬,足以應付敵人,更別說還有三萬民夫協助守城,後方還有四千胡騎待命,劉襄徹底放下了心。

「子明,辛苦了,有你在此,吾就放心了。」

閻柔呵呵笑道︰「主公安心,但有一息尚存,定保榆關不失,听說主公帶兵殲滅了北軍五營,當真可喜可賀,主公的威名必定響徹天下,從此以後,無人膽敢側目。」

劉襄感慨的說道︰「想當初,你我出身卑微,現在也算有了片基業,你也是坐鎮一方的封疆大吏了,今後還需勵精圖治。子明,你我攜手共進,永不相負。」

「願隨主公驥尾。」

「護烏桓校尉部再招募一千胡騎補全缺額,你弟弟會劃入越騎營。」

閻柔喜笑顏開︰「能跟隨在主公身邊,那是他的福分,還參與了驚世大戰,這小子的運氣,當真不錯。」

跟閻柔說了幾句貼心話,拉攏了一下關系,又送了他一套冷鍛魚鱗甲和一匹上等的河西戰馬,就不再多留,帶著宿衛匆匆而走。

他要去海陽。

海陽縣東面十多里,發現鐵礦,土垠縣東南二十里,封水東岸發現煤礦,海陽的縣城就在兩地中間。

劉襄知道後世唐山有鐵有煤,七月就派出探礦隊在土垠周邊尋礦,找了將近四個月,終于有好消息了。他還知道軍都山有煤有銅有黃金,可惜那里還沒有全面佔據,不敢派人過去。漁陽縣北面有銀,探礦的找了很久,仍然在群山里轉悠。

東漢的探礦技術,比踫運氣好不了多少。所以說,這次接連發現兩處礦藏,是撞了大運了。

老天爸爸果然愛我。

將作監已經加派了人手,在這兩處開始打礦洞,劉襄要在海陽建煉鋼廠,不是煉鐵,是直接煉鋼。

東漢有高爐煉鐵技術,燃料用的是木炭,溫度達不到直接煉鋼的程度,現在有煤了,焦炭煉鋼還遠嗎?

焦炭和木炭都是經過了干餾的過程,燃燒的時候,能提高熱量。現代化的流程不用想,根本用不了。東漢時期,還得用土辦法,要麼在窯洞里燜,要麼用土埋,木炭就是這麼做的。

浪費,效率不高,污染環境,弊端很多,可現在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先從零到一,以後經過技術積累,再解決一到二三四五六的問題,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技術得一步一步的積累。

在封水岸邊建立煤廠和煉焦工坊,在海陽縣城南邊三里之處,濡水岸邊,修建一座周長兩里的小城。專門建立煉鋼作坊和相應的兵器、鐵甲工坊,鐵礦石和焦炭會運到這里煉鋼,然後直接打造戰具。

劉襄很期待會水排技術的工匠到來,一是能提高煉鋼高爐的效率,二是想試著制造水力鍛錘,有了這個,能節省大量人力,破碎礦石,鍛打金屬,都會提高效率。

武器、鐵甲的產量就會大增,特別是冷鍛甲,需要大量的時間鍛打。

水力鍛錘有一定的難度,其實漢代有水硾技術,原理差不多,就是漢代水硾的力度不夠,只能用來舂米。劉襄想試試水排技術之中,有沒有提高水力的辦法,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武器甲冑的產量能提高一個檔次。

他知道攔河築壩,增加流速能提高水力,可具體怎麼做就鬧不明白了,跟工匠說過幾次,劉襄說不明白,他們也听不懂,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懂水排技術的工匠身上,希望南陽那邊進展順利。

此城被命名為海南,海陽城南的意思,將作監內部全稱為海南兵工廠,建成之後招募兩千兵馬守備此處,歸屬將作監管轄。

跟工匠提了要求和建議,留下記錄的文書卷宗,他又得啟程了,現在不是待著後方搞科研的時候,他只能期待大漢朝的工匠,給他一份滿意的答卷。

從海陽出發,劉襄快馬加鞭,又巡視了漁陽的工坊和狐奴的田地,長時間不露面會出問題的,創業初期,不能懈怠。

在漁陽拜訪了甄逸的家眷,嘴上說著過門不入,失禮也,其實就是想看看甄姜,可惜未能如願,甄逸的次子甄儼設宴款待,十三歲的甄儼禮儀不缺,恭敬異常,可劉襄不開心。

他不開心,別人也別想開心。

所以,甄逸的家眷就得搬家去涿縣。

涿縣是好地方啊,將軍府的治所要搬去那里,作為別駕,甄逸以後也會在那辦公,他們得搬家。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就是這個理由了。

將軍府肯定得搬,治所也確實改到涿縣了,地盤大了,漁陽縣過于偏遠,不適合再作為治所。

劉襄沒有時間等待他們慢吞吞的搬家,先一步加速南下了。

最終也沒見到面,有點遺憾。

下一個目的地是潞縣,他要去看望崔奕,去榆關的時候,心中急躁星夜兼程,沒功夫看望養傷的崔奕,回程的時候再不去,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崔奕養傷兩個月了,不知道恢復的怎麼樣。

潞縣附近還有個問題要解決,田豫被扣住了,他母親不讓他出門,也不接受安平軍的資助,劉襄想去看看。

倒不是非要帶小孩子從軍,拉拉關系嘛,長大了再投奔也行啊,放著不管,萬一飛走了怎麼辦?

歷史上的田豫,年紀很輕的時候就跟隨劉備了,但是,因為要奉養母親就離開了,劉備也沒辦法,大漢以孝治國,攔人盡孝有損名聲,就任由他走了。

這一點,可不能跟劉備學。

還是要補救一下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