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

劉襄的命令讓趙雲有點猶豫。

「主公,如此行事,百姓定然驚懼,會影響主公仁德之名。」

見趙雲只是擔心驚嚇百姓,影響名望,劉襄心情不錯,就解釋道︰「吾也是最近才認識到,不可一味行仁德之事,需要恩威並施。有恩無威,則無敬畏之心,必起不遜之念;單有威嚴,無有恩義,則難得民心,必有敗亡之禍。」

趙雲琢磨了一下,這個道理知道的人很多,能真正理解的卻沒幾個,主公有這樣的見識,是好事。他也就不再勸諫,殺都殺了,砍個頭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主公安心休息,趙某這就去辦。」

劉襄點點頭,心中暗道︰是自己多慮了,立志從軍之人,殺敵斬首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軍中還有砍頭報功的傳統呢。

「子龍,援軍正在路上,要派人聯系,別被人鑽了空子。」

「遵令。」

趙雲去安排諸多雜事,劉襄也確實疲憊,就趴在軟榻上休息。

城中百姓在打掃戰場,清理火災遺址,救助災民。

城外刑場已經布置完畢,人頭堆在高台周邊。

時間很快就到了午時。

刑場中的百姓不多,遠遠沒有擺在高台周圍的人頭多。四千多顆人頭,讓趕來觀刑的百姓鴉雀無聲。

援軍已經到來,正在刑場矗立。原本想用他們維持秩序的,可他們比百姓還多,那些百姓又被嚇得不敢亂動,他們也就無事可做了。

劉襄登上高台,看著稀稀落落,拖家帶口的百姓,感覺自己在做無用功,拋了個媚眼給瞎子看,這幫人更像是來要飯的。

看這個樣子,各處鄉亭的狀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兵災殺了一批,饑荒跑了一批,沒跑的又餓死了一批,怕是剩不下多少人了。

架子搭起來了,戲就得唱下去。

他指著台下的頭顱,高聲說道︰「諸位鄉親不必驚懼,台下人頭是劫掠鄉野的賊兵,安平軍出兵剿滅賊寇,砍了他們的首級,拿來給你們看,是要告訴你們,我軍已經給你們報仇了。」

百姓終于有動靜了,各處鄉亭經歷兵災,家家有傷損戶戶有死人,听到賊寇被剿滅,看著堆積的人頭,忍不住哭嚎出聲。

「殺的好。」

「該死的賊人,可憐我的兒……」

「蒼天有眼,這些賊人都該死。」

百姓哭泣之時,劉襄對身邊宿衛說道︰「把人犯帶上來。」

縣令、縣尉和二十幾個豪強嫡系子弟,被帶上高台。

等百姓發泄了一下心中悲痛,劉襄才高聲說道︰「這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縱兵劫掠,各處鄉亭俱遭屠戮,眾多百姓家破人亡,如此獸行,令人發指。吾今日,將他們斬首示眾,告慰死難百姓的在天之靈。」

百姓又被挑起心中恨意,他們大聲哭喊︰

「殺了他們,殺了他們!」

「是這些狗官,就是他們…就是他們害了我等家人!」

劉襄退到一邊,揮手下令︰「行刑。」

二十三顆腦袋,被一顆一顆的剁下來。每砍一個,百姓就大喊一陣︰

「殺得好。」

「痛快。」

「大仇得報,可以瞑目矣。」

行刑完畢,宿衛將人頭和尸體踢下高台,又獲得一陣喝彩。

劉襄看著徹底發泄了一番情緒,雖然有些疲憊,但神情已經不像原來那樣麻木的百姓,高聲說道︰「願听諭令,來此觀刑之人,每人發粟米一斗,以示獎勵。」

听到發米糧,這些百姓可就來精神了,一斗粟米不多,但省一省,也夠一家人吃個五六天了,而且還是每人發一斗,能堅持不少日子了。在這個饑荒的年月,一斗米糧真的能救命,家里的閨女還賣不上一斗米呢。

怕劉襄反悔,他們趕緊道謝︰「多謝將軍。」

「將軍仁德。」

這些百姓恨劫掠他們的人嗎?肯定是恨的。

有多少人是為了仇恨前來觀刑,就要打個問號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更像是出來覓食,順路看個熱鬧,然後被人頭和兵卒嚇住,不敢逃跑了。

劉襄覺得,自己猜到了真相。

剛到刑場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對,北新城是他沒有大兵臨城,也沒有在鄉野鼓動百姓,就破了個拙劣的詐降之計,順手拿下的城池。他在北新城百姓心中,既無威望也無恩義,確實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所以,就有了效仿徙木立信的心思,早就派人去運糧食了。

刑場的百姓不足三千人,兩百多石糧食而已,為何不試一試呢?

砍頭的時候,六輛輜車,三百石糧食就已經運到了。一聲令下,組織百姓分成六隊,開始分糧。

一斗粟米換算到現代,也就六斤重,到是不用發愁百姓帶不走的問題。

劉襄站在台上,看著這些百姓在一堆人頭的邊上,開心的分糧食,頗有一種荒唐感。這也就是農歷八月底,天冷了,蚊蠅稀少,否則,必定爆發瘟疫。

戰亂、饑荒、瘟疫,末世三元素就湊齊了。

拋開心中感嘆,他對著正在分糧的百姓,高聲說道︰「缺糧的百姓,可來縣城做工,安平軍招募兵卒、民夫,老弱婦孺也可以來,總會有你們一口吃的。

吾名劉襄,安平將軍,跟著我,有飯吃。」

「將軍仁德。」

這次,真心了不少。

分完糧食,便有百姓來應募,書吏登記姓名,分類安置。

其余百姓就四散歸家了,劉襄不知道他們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主動回來。

人各有志,他不想強求,至少現在不想,等到大勢已成,這些人跑不掉。

劉襄沒說退還錢糧的事,這些百姓也不敢問,面對大軍在側,站在人頭、尸骸上的將軍,他們不敢開口。

可這終究是個隱患,希望孫義動作快點,也希望他是個有能力的,能夠解決這個難題,不需要劉襄用他的人頭,緩解與百姓的矛盾。

他皺著眉頭走下高台,留下一部分兵卒在此收尾,率領其余人馬回城。

來援的兵馬,有甲士四百人,步兵四千六百人,還有一百三十多個書吏和監視他們的緹騎。

入城之後,先給步兵分發兵器,好歹人手一件能作戰的武器,不用拿著木槍晃悠了。

八千多兵馬在側,劉襄放松了不少,安排了兵卒換防、休息。

他們其實都疲憊不堪了,劉襄也是一樣。先休息吧,即便有心思,也要體力充足,才能行事。

劉襄瞄了一眼城外,便回縣衙休息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