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章 奇葩的海陽

劉襄大軍過了孤竹,順著灤水向南,就到了海陽。

海陽在渤海北岸,田地不多,因為海邊多鹽堿地,產量也不怎麼樣,城中之人多以近海捕撈為生。

但海陽不是港口城市,它是建在灤水旁邊的。

劉襄觀城的時候,覺得海陽奇形怪狀的,它不方也不圓,處于灤水東岸,順著河岸建成了一個長條狀的城池。

這不符合審美,也不遵守漢朝築城的規矩。漢朝的北方城池,一般都是近似于方形的小城,大多是方圓四到七里,這樣便于防守也有種對稱的美感。

而海陽不守規矩,像個趴在河邊的毛毛蟲一樣,東牆長且直,西牆順著河岸彎曲蔓延,南北就是兩個土台。

縣城開了兩座城門,一個是面向東方的城門,一個是面朝西邊的水門。

這是什麼鬼畜建築,劉襄有種把它推倒重建的想法。

實地觀察比圖上更難看。

收回亂糟糟的思緒,不得不說海陽確實不好打。

劉襄沒有水軍無法圍城,南北城牆太短只有三十余步,就是個長方形的敵台,很難用兵,只能攻擊東邊一處城牆。最難辦的是,東西兩面城牆上的弓弩手都能打到攻城部隊,這個設計就很畜牲。

擺在劉襄面前的是一道難題。

勸降也勸過了,城中百姓無動于衷;攻城也試過了,實在難打;計謀也沒什麼施展的空間,城中守軍打死不出門,你又能怎麼辦呢?

像個縮在殼子里的死烏龜一樣難啃。

劉襄眯著眼楮看向海陽,心中有個罪惡的小人告訴他,無論什麼樣的堅城都擋不住瘟疫!

他趕緊打斷這種想法,這樣的事情不能做,太反人類了。雖然他起家的時候並不干淨,但他還沒惡毒到利用瘟疫攻城的地步。

他強行將思緒拉回,繼續思考怎麼攻城。水淹火燒,絕水斷糧,一個個辦法涌上心頭,又一個個被否決。

劉襄不想在海陽耽誤太多時間,他必須盡快回軍,否則總是提心吊膽的,容易得心梗。

他搖搖頭,自己有點鑽牛角尖了,需要換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你推不開一扇門,不妨試試能不能拉開它。沒辦法攻陷城池的話,能不能試試攻破守軍的心里防線呢?

劉襄不擅長揣摩人心,攻心反間這樣的計策,他還沒學明白。但是他知道一個道理,人的抗壓能力是有極限的,只要想辦法不停的施壓,那他一定會情緒崩潰。

怎麼給守軍壓力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停歇的攻城,但劉襄不會用人命去消耗敵軍,他準備用投石機玩一玩天降正義。

輕車營里有隨軍工匠,他們能制造大型投石機,然後將投石機陣地設在海陽南、北兩面的城外,拋石去砸東西走向的城牆,這樣命中率會很高。

正面作戰是打一個點,側面就是打一條線了,著彈點變大了很多倍,命中自然也會高很多倍。

只要裝出攻城的樣子,守軍就得上城牆,投石機就能砸得他們懷疑人生。

部隊輪流上陣,就能晝夜不停,守軍能堅持多久呢?他們每一個人都意志堅定心如鐵石?劉襄是不信的,只要有一部分扛不住壓力,就能影響到其他人,這支部隊的情緒就會崩潰。

為了節省人力,他準備試試制造配重式大型投石機,對于漢代的技術來說,這個難度並不高,劉襄又不奢求那種能打好幾里的超大型投石機,只要能打個百十來步就夠用了。

想到辦法,心情就好多了,海陽縣城突然就不那麼丑了。

劉襄正要去輕車營找工匠,閻柔帶著烏延求見。

見面後,烏延非常謙卑的躬身行禮︰「拜見安平將軍,僕右北平烏延問將軍安。」

烏延穿著紅褐色的衣服,剃著圓禿的發型,帶著朱紅色像倒扣的茶碗一樣的木幘,特別有喜感。

烏桓有髡(kun)頭的習俗,但不是像契丹那種剃掉頂發的地中海造型,烏桓是全部剃掉,有點像現代那種剃的比較禿的毛寸。而且男女都剃發,女子要到結婚以後才蓄發。

劉襄忍著笑意拱手回禮,說道︰「得見烏延大人,吾心喜之,汝之意,吾已明了。

吾近日欲建護烏桓校尉部,烏延大人亦可如難樓一般,擴展邑落多聚人馬,以使族人生息繁茂。」

烏延感激的說道︰「多謝將軍庇護,我部願听將軍調遣,為將軍養馬放牧。」

劉襄知道烏延為什麼這麼謙卑,烏延的部落只剩八百余落了,而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有五千余落,上谷烏桓大人難樓有九千余落。

他和遼東蘇僕延都快被滅族了。蘇僕延只剩千余落。

烏桓、鮮卑族的一個「邑落」,是約有二十幾戶,一百幾十人的聚落。

這種聚落,為了放牧生活的需要,又把二十幾戶一個單位分成二、三戶為一個單位,分散在遼闊草原的各地。

凡是漢文史料中表示北狄的幾萬落、幾千落的「落」,就是這種把「邑落「細分為二、三戶也即人口為二十幾個的帳篷群。

細算一下,烏延部已經不到兩萬人了,劉襄是他的救命稻草。

除去女人小孩,烏延已經把部落中的所有青壯族人都帶來了,鐵了心的幫劉襄打仗,期待劉襄的支持。

送走烏延,劉襄嘆了口氣,原本他打過羊毛的主意的,心里想著拿胡人不要的羊毛織布,大賺一筆,還能牽制一下草原胡人。

可惜,人家自古以來就會,烏桓、鮮卑、匈奴都會制作毛織物,這是人家的日常用品。互市的時候,牛馬、皮革、毛織物是他們的主要商品,哪能輪到劉襄撿便宜。

想想也對,胡人也不是傻子,他們會制皮,怎麼可能對獸毛視而不見。

是自己無知了。

劉襄自嘲一笑,打馬去輕車營找工匠,跟那些工匠提了提建議,配重式和牽引式並沒有太大的技術壁壘,一個是用牽引繩拉扯,一個是掛上配重箱,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工匠試做了幾次,配重式投石機就做成了,但是無法超大型化,砲梢和承重軸都承載不了,劉襄也就放棄了,他估計得裝備鋼制配件才行。

經過試驗,小型化的配重式投石機,發射速度趕不上現有的單梢砲,也沒必要換裝。

最後做出來的是七梢的大型投石機,能將三十斤石彈發射一百四十步,四十斤石彈一百二十步,五十斤石彈九十步。

每架需要操作人員十二人才能流暢發砲。

劉襄大手一揮,一萬民兵協助,一千五百輕車營士卒動手,盡快制作。

投石機的制作需要時間,這個時間他可以做點別的。

比如,去令支搞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