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就憑襄楷做的調研,要不是徐偉認識襄楷好幾年,他都要以為襄楷是一個穿越者了!

襄楷道︰「這是各地議員說他們本地的情況,然後再由我匯集起來的,這也算不得我的功勞!」

徐偉道︰「大師把這些弄個書面的奏折交給我,我再深入了解一下大乾內部的問題,要是真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我也不會頑固不化的!」

襄楷說的問題徐偉知道大概率是真的,畢竟數字能說明一切問題。現在大乾的百姓能吃飽飯徐偉對于這一點並不懷疑,兵不是徐偉能力強,而是這個世界人均資源多,外部又沒有強敵,田地一分要做到吃飽飯還是很簡單的,但要想生活的好的話,這點連徐偉都不敢保證了。

要保證大乾的發展,徐偉一直壓低了糧食的價格,一戶百姓一年只有4000錢的收入,在大乾的確算不上多,只能說手中有糧食可以吃飽飯,但糧食不值錢,部眾手中的這些糧食連保證小孩上學都是都非常難!

但要是想要貿然改變這的卻也是非常大的事情,大乾從在馬邑開始就定下了一戶30畝的政策,現在有幾百萬戶都是這個樣子,要是一下子擴張三倍的田地,不管是鄉村還是郡縣都要做非常多的工作,貿然行事必定會出大亂子!

翌日,徐偉跟著襄楷來到了一個叫寒山村的小村落。

村子非常荒涼,基本上都是茅草屋,遠處看上去就像一個個窩棚一樣。

襄楷說道︰「這里的土地並不肥沃,這應該是薊縣最窮苦的一個村子了!所以最有代表性!」

而後兩人繼續前進,襄楷站在一間低矮的茅草屋前,但這個茅草屋已經是村子當中最大的了。最起碼有三間屋子相連,而且外面還有一個牛棚,里面有一頭牛!

襄楷站在門外叫道︰「老趙,我來看你了!」

這個時候屋外走出一個老人,他看到襄楷驚喜道︰「沒想到是道長來我這里,快進來坐!」

說完徐偉跟著兩人進入這個茅草屋。一進里面馬上暗澹了,徐偉發現四周都是土牆,但勉強可以遮風擋雨,土炕跟灶台連在一起,整個屋子都是黑乎乎的,完全符合大家都貧困村的想象。

而後趙老漢看著徐偉才吃驚道︰「這不是執政嗎!」

而後就有點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倒是徐偉笑道︰「老人家見過我?」

趙老漢道︰「當年幽州打仗的時候,老漢是民夫要不是執政放了我們,還給我們路費,老漢早就死在戰場上了!」

「而且執政來到幽州之後,我們的好日子可算是來了,老漢我活了幾十年了,也就這幾年吃了幾頓飽飯,執政可是我們全村的救命恩人!」

說完趙老漢還想給徐偉下跪,但徐偉馬上扶起趙老漢,而後一臉吃驚的看著趙老漢,看他樣子六七十了,幾年前居然還上戰場過?

倒是襄楷明白徐偉的想法說道︰「老趙,今年50歲,當年在幽州戰場也不過40多!雖然打不了仗,但運輸糧草還是可以的!當年的幽州也沒有多少青壯可以用了!」

而過徐偉說道︰「我這次來你們的村子,是想要看看你們生活的怎麼樣的?」

趙老漢听到這話高興道︰「我們現在生活的好多了,這全是執政帶來的!」

說完趙老漢帶領徐偉來到自己家的地窖當中笑道︰「今年我們家屯了40石的糧食,足夠全家吃一年,當年在大漢老漢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家業。這多虧了執政給我們減免稅賦,老漢才能積累下如此家業!」

對趙老漢來說,有40石糧食就是前所未有的家業,足夠讓他感到自豪!大乾的三成稅賦看上去多,但卻沒有其他稅賦了,而大漢雖然三十取一,但什麼口算,徭役,還要地方上官吏多貪多佔,各種莫名其妙的稅收,趙老漢一年收成八成都被這些人手走了。

徐偉這個稅賦對趙老漢來說已經減少了一大半了,對他來說徐偉自然是前所未有的明君了!

而後趙老漢帶領徐偉各家去看,在徐偉看來,這簡直就是家徒四壁,這里的村民勉強有點糧食,有幾件金屬農具就算是富裕的家庭了,而後其他什麼東西都沒有!而像趙老漢這樣的村長有一頭老黃牛已經是村里的首富了。

徐偉問趙老漢道︰「為什麼不去錢鋪借貸,你們可以以極低的利息,借貸購買農具和耕牛!」

徐偉為了快速回復農業生產,可是專門為農民制定了農業貸款,但在這個村子好像看不到影子!

趙老漢听到這話惶恐到︰「老漢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可不敢借子印錢,那玩意利滾利,把人弄的家破人亡不說,還會影響子孫後代!」

這些讓徐偉無語了,感情還知道有這個事情,居然把他們的農業貸款看成高利貸了!

襄楷解釋道︰「這個村子雖然還是已經是大乾治下的百姓了,但他們還是按照大漢時期的生活方式,子印錢對他們來說就是讓人家破人亡的東西,正經人家是不敢沾染!」

徐偉無奈道︰「難道就沒有人給他們解釋嗎?我記得以前我說過要在每個村子都要有一個我們大乾培訓過的村長,這樣好像沒有看到我大乾的官員!」

襄楷卻無奈說道︰「可能有人給他們說過了,但顯然老趙他們並沒有理解制造的農業貸款,甚至有可能理解了,但卻不敢貸款,畢竟大家都被大漢的子印錢奸商坑怕了,根本不敢借別人的錢。而這里也沒有人對他們詳細解釋,于是就成為了現在的樣子了!」

執政雖然想要皇權下村,但卻很難辦到,官員的數量太少了,當年我們在並州勉強可以做到這點,但佔據幽州之後,只能讓一半的村子有大乾官員,而佔據冀州之後,還能做有官員駐扎的村子已經不足三成了,而現在執政又打了司隸和豫州,只憑2000官員維持兩個州的運行,官員到鄉已經是極限了。

現在中原的一個郡只有不到百名官員,這麼點官員是不可能做到每個村子都有官員治理的!而現在幽州雖然比中原好一些,但像這種偏遠的山村,顯然是很難有官員駐扎的。

這里的一切還是按照大漢的傳統運轉,只是少了一些苛捐雜稅,現在我大乾非常缺少官員,而才干出眾的官員更是缺少了,能維持一個地方運轉,已經算是一個合格的官員了。」

徐偉听到這話發愣,襄楷雖然這樣解釋,但徐偉卻明白,只怕沒有幾個官員願意來這樣窮困的鄉村,所以才會出現這樣乃不知有乾的世外桃源。

顯然大乾的官員並不如徐偉自己想象當中的那樣盡心盡責!雖然他拔除了幽州的門閥士族,但在這個鄉村,以及按照大漢的傳統在運行!

一時間他內心是感慨萬千,果然想要改變天下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他甚至很難改變自己的手下。

地盤還是擴張的太廣了,官員已經跟不上大乾的擴展了,連薊縣如此近的地盤,大乾都沒有完全消耗掉,就更加不要是廣大的中原了,只怕那里出現這樣的村子會更加多!

而後徐偉讓趙老漢帶著自己圍繞這個村子轉了一圈,徐偉挨家挨戶的去統計戶口,房屋,糧食,田地。顯然結果不怎麼好,這個村子每戶人家除了糧食,什麼物資都沒有甚至連金屬農具都不多,而且即便是糧食也不算太多。

因為缺少農具和大牲口,這個村子即便是按照大乾的政策30畝地都很難忙的過來,這里的村民想到的辦法,就是對于自己忙的過來的土地精耕細作,但對于忙不過來的土地就廣種薄收,能收獲一點算不點,在這個村子,要沒有足夠多先進的農具和大牲口,即便給他們一百畝土地,他們也照應不過來!

這個村子的村民也極其愚昧,像農業貸款的事情,他們是不敢沾染的,對于外界的事情也了解的不多,世外桃源的同義詞就是與世隔絕,這個村落就是這個樣子,要是沒有外來的力量打破這里的秩序,只怕這個村子會繼續這樣生活下去!

唯一讓徐偉欣慰的事情是,這個世界的人口算不上多,土地這種生產資源,大乾並不缺少,甚至可以說這個世界遍地都是不值錢的土地,只要徐偉願意佔領,根本沒有人和徐偉爭奪,大乾的外部條件,用游戲當中的術語來說就是最低的簡單程度。山區不變發展那就遷到平原去。

但徐偉把自己的想法好趙老漢說了一遍之後,趙老漢卻說道︰「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不想離開村子!」

趙老漢甚至望向外面都帶著一絲恐懼之意,顯然想要改變這個村子任重道遠呀!

徐偉看過這個村子之後對襄楷道︰「真正要改變這一切,不是分田地就可以的,就像這個村子,他們也沒有能力耕作上百畝的土地!就像現在三十畝土地,他們都沒有辦法做到精耕細作!」

這個村子面臨的不是生產資料不足,而是生產力不足,加上山區土地貧困差造成現在的樣子!

而想要改變這個村子的現狀,讓這些村子快速富裕起來也極其簡單。就是把他們搬離這個山村,找一個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靠近水源的地方重新讓他們定居下來就可以了。

這可能算是大乾比天朝唯一的優勢了,大乾有足夠的肥沃的土地讓這些村民們搬遷,現在大乾,遼東,冀州,兗州,司隸和豫州都缺少人口,完全可以搬遷一個村落,但搬遷的前提卻是這個村子的人願意來到外面的世界!

這個村子需要一個見過世面的領頭人,把他們帶出這樣貧窮的世外桃源,甚至在大乾無數個這樣的村子都需要一個有見識的村長,帶領他們走出貧困!

徐偉在這個村子忙了調查了一天,而後回到薊縣。而後的幾天時間,徐偉跟著襄楷走了好幾個幽州的村子,有些村子在土地肥沃的地府,每年手中的糧食更多,但因為糧食賣不上價,也算不得太富裕,只能說比寒山村要好一些,不過這些村子的村民普遍不會死守在村里,而是活在附近的城鎮打工以補貼家庭。

還有一些沿著河岸的村子就更加富裕了,這些村子只要建立碼頭,方便船隊停靠,成為一個個商品的集散中心,把大乾海運的貨物流通到內地當中,這樣的村子已經有村鎮的樣子,這里的村民富裕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一般的縣城。

但這樣的城鎮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村民還是和襄楷說的差不多,雖然不說一戶只能賺4000錢,畢竟這些村民還可以打工,但他們的收入普遍難以超過上萬,和大乾工人相比,大乾的農民收入還是比較低的!

這樣調研了半個月後,徐偉召集了牛貴他們這些大乾的高層,把自己在寒山村經歷和大家都說了一遍!

而後徐偉說道︰「幽州我們佔據也有好幾年了,但即便是在薊縣四周都有如此貧困的村子,這是我們的失職!同時也是我們擴張太快造成的後果!」

牛貴完全沒有想到襄楷會帶著徐偉去薊縣最窮的村子,這算是打到牛貴的七寸了,他只能馬上解釋道︰「執政,完全消滅貧窮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更不要說是在山區了,您要是沿著桑干河一線的鄉村去看,那些村民生活的比工廠的工人都要好!」

徐偉點頭道︰「你說的我相信,但我更加清楚,在大乾必定還有無數像寒山村這樣的村子,我們必須要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必須在寒山村這樣的村子安排一個村長,一個夫子,這樣他們以後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打碎舊世界的同時,我們也要建設新世界。」

王老漢無奈道︰「但我們的財政支持不住,大乾一個郡像寒山村這樣的村落就有幾百個,一個州可能有幾千個這樣的村落,要真按照執政的做法,只怕我們一個州就要安排上萬官員,像我們現在七個州要安排7-8萬官員,我們根本養不起這樣多的官員!」

徐偉道︰「那就改變這樣的狀態,把村民搬遷出山區,我們讓幾個村子合成一個大的村莊,一萬左右的村民匯集在一起,這樣就方便管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