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5章 倭國使臣

武德十二年春。

長安城上下的氣氛都很是不錯。

渭水書院農學院那邊已經把土豆和地瓜都種下去了。

就等著下半年的時候讓大家見識一下他們的夸張產量。

今年的春天,沒有蝗災,沒有旱災。

不管是勛貴世家還是普通百姓,都對前途充滿了信心。

渭水新城那邊,也是新修建了不少的作坊。

不管是給四輪馬車提供零件,還是制作其他的各種器械,都給成千上萬的大唐百姓提供了就業的機會。

糧食價格在緩緩下降,收入卻是在不斷的提高。

百姓的生活水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提升。

這一點,底層的百姓是最能感受到的。

就在這種祥和的氣氛之中,一行穿著唐裝,但大家卻是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不是唐人的人,走進了長安城。

「蘇我使臣,這大唐的長安城,原來真的跟那些唐人說的那麼輝煌,那麼高大,不愧是天朝上國啊。」

近衛三郎是近衛家的一個旁系子弟。

雖然近衛家在倭國是勛貴家族,但是旁系子弟的地位是不高的。

要不然近衛家也不會把他安排去難波津負責商業上的事情。

好在近衛三郎很是聰明,在難波津發展的很是不錯。

在大唐商隊還沒有去到難波津的時候,近衛三郎就已經是難波津最大的商家了。

等到大唐的船隊出現在了難波津之後,情況就更加不同了。

很是直接的臣服在大唐商家腳下的近衛三郎,一躍成為倭國最大的商家。

唐人商家也很願意跟這個乖巧的倭國人合作。

所以這一次倭國派遣使臣來大唐的時候,他也有機會成為副使,一起出使大唐。

「天朝上國的繁華,遠超我們的想象,你看那些普通的百姓,也比我們國內一些大名傳的都還要好。

近衛,你通知下去,讓所有的人務必不能得罪唐人。」

蘇我人見很是慎重的發布了自己到達長安城之後的第一道命令。

這一次出使大唐,他可是帶著奈良那邊很高的期待的。

要是得罪了唐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麼奈良那邊的很多想法,都沒有辦法得到實施了。

「蘇我使臣,您放心,哪怕是我們什麼不說,他們也都是不敢得罪唐人的。」

近衛三郎顯然還是很了解這一次的隊員的。

雖然里面大部分都是倭國奈良城的勛貴子弟,但是這些勛貴子弟,也就只敢在奈良城作威作福。

不說在大唐,哪怕是在難波津,他們見到大唐的商家,都畢恭畢敬的。

甚至這些人在奈良城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著唐人的模樣,穿著唐人的衣服,最大限度的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唐人的模樣。

學習唐語,唐俗,已經是倭國貴族子弟必須做的事情。

倭國貴族之間,也都是以自己是否像一個唐人為標準,來判定誰是社交寵兒。

那些原本家中就請了中原得道高僧傳授漢學的倭國人,這幾年在奈良那邊的地位是水漲船高。

要不然倭國這一次也不會大規模的排出了使臣前往長安城。

一方面,他們是要向大唐表示自己的臣服。

另外一方面,他們是想要全方位的學習大唐的一切。

凡是大唐這邊在做的事情,他們都認為是對的。

凡是倭國這邊跟大唐的情況有不同的,都是需要改變的。

所以這一次,蘇我人見足足待了超過兩百人的使臣隊伍來到大唐。

為了讓使臣隊伍能夠在大唐打開局面,他們還攜帶了大量的黃金、白銀和奇珍異寶。

有些是當成貢品獻給大唐的。

有些是作為今後在長安城生活的本錢的。

因為他們的隊伍,打算在大唐至少要生活一年以上。

甚至很多人已經做好打算,要想方設法的留在大唐。

這個熱情程度,絕對比後世八九十年代華夏的出國熱潮還要夸張許多倍。

「大唐實在是太強大了,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學習。從難波津那邊的商人那邊得到消息,接待我們這些番邦屬國的衙門應該是禮部。

走,我們先去禮部報道吧。」

蘇我人見已經發現四周不少人用有點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們一行人。

畢竟,他們普遍只有一米五幾的身高,跟唐人有著明顯的不同。

哪怕是穿著唐衣,也有點沐猴而冠的感覺。

……

「陛下,倭國派遣了使臣到我大唐,微臣已經把他們先安置在理藩院了。」

禮部尚書岑文本在接待了倭國使臣隊伍之後,立馬就進宮面聖了。

雖然他們心中都看不起倭國人,看不起任何的蠻夷。

但是中原王朝一直都追求者萬邦來朝的場面,所以對于外國的使臣隊伍,往往還是會給予適當的尊重的。

不管是什麼國家的使臣隊伍,只要到了長安城,都是有機會見到大唐皇帝的。

而倭國的情況又稍微特殊了一點。

之前,大唐對倭國是完全不了解,覺得這就是海外島國的蠻夷。

但是現在大唐跟倭國之間已經有了比較頻繁的貿易關系,大唐也從倭國那邊獲得了不少的金銀。

這種情況下,朝廷對于倭國的重視程度,自然就有所提高了。

但也只是有所提高而已。

李承宗要是沒有興趣的話,不見就不見。

岑文本也絕對不會多說什麼。

「倭國安排使臣過來了啊?」

李承宗頗為驚訝的看著岑文本。

倭國這個國家,李承宗還是比較重視的。

倒不是現在的倭國對大唐有什麼威脅,實在是他想要把將來的威脅徹底的給消除掉。

但是安排人員直接去倭國作戰,顯然又不是一個什麼好辦法。

想辦法讓倭國成為大唐的殖民地,讓倭國人成為大唐的奴隸,這才是更加經濟有效的方案。

「是的,倭國人的使臣隊伍還頗為龐大,據說里面有大量倭國貴族子弟。」

岑文本對于倭國使臣隊伍,顯然還是多了一些最基本的了解的。

要不然貿然進宮跟李承宗匯報情況,要是什麼都回答不上來,那就尷尬了。

做官做到了一定的地步,他們都是不會犯下這種低級錯誤的。

「先晾一晾他們,不用管他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