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孔穎達作為孔子的後代,在大唐還是頗有地位的。

作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孔穎達的官位雖然不高,甚至可以說有點低。

但是李世民對他頗為看重。

當然了,作為孔家這一代最杰出的子弟,他也是有幾分本事的。

只不過這個本事,不見得所有人都認可。

「沖遠(孔穎達的字),听說這段時間你家書鋪的生意很是不錯?」

李世民雖然才回到長安城沒有幾天,但是對于城內發生的很多事情,也都做了全方位的了解。

「大王,如今大唐國運蒸蒸日上,願意讀書的人明顯比之前多了,書籍、紙張的生意,自然也就變好了。」

孔穎達作為儒學傳人,其實是不大願意在人前公開討論商業的事情。

畢竟,士農工商,經商是儒學傳人說不齒的。

但是李世民親自開口問了,他倒也不好不回答。

「我听說渭水新城那邊,如今有許多人都進入到了蒙學學習,我那大佷子還安排人購買了不少書籍紙張給他們使用?」

「是有這麼回事!據說渭水新城那邊,不管是匠人子弟還是農夫子弟,都能進入蒙學學習。

並且,皇長孫還有意讓所有的匠人都進入到蒙學讀書識字。

這部分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雖然李承宗跟秦王府不是一個陣營的人物。

不過孔穎達卻是發現自己一點都沒有辦法討厭他。

誰讓他總是給自己書鋪送錢呢?

「讓那麼多人有機會讀書識字,我那佷子所圖不小啊!」

李世民幽幽的說了一句。

想得多,看問題也比較充分的他,自然不會認為李承宗安排那麼多人去讀書識字,是錢多了沒事做。

「大王,東宮可以大量的收攏流民,安置在城外的荒地上面。

其實我們秦王府也可以考慮那麼做。」

「眼下已經不是冬天,流民的數量沒有那麼多了。但是,哪怕是有流民,秦王府從哪里拿那麼多的錢財出來安置?」

孔穎達︰……

這個時候,自然不適合說太多了。

等會要自己掏腰包就不好了。

……

紙張的出現,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

甚至都不是一百年兩百年的事情了。

但是不得不說,唐初的造紙技術,跟明清時期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至于跟後世比,那就完全沒有比較的意義了。

李承宗只不過是把後世旅游景點里頭那種非常原始的造紙技術給搬了過來,對于大唐就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創新。

「師父,我們的造紙作坊現在已經開始大量的生產普通紙張。

這些紙張對韌性不比現在外面售賣的差,制作成本卻是只要外面售價的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比較高端的紙張,我們也在試著生產。

哪怕是這些工序復雜了很多,但是一張高端紙張的成本,也只是普通紙張的兩三倍。

到時候我們的紙張只要拿出來售賣,絕對是暴利啊。」

劉仁軌從來沒想到造紙居然也是一門暴利的生意。

這段時間,他粗略的測算了一下,把紙張印刷成書籍之後,利潤更加可觀。

「你以為孔家能夠日子過的那麼舒服,在曲阜有那麼一處大宅子,里面住了幾千人口,難道是靠吃西北風嗎?」

對于劉仁軌說的話,李承宗一點也不覺得驚訝。

本身這個年代的貨物,售賣的利潤率就比較高。

當然,農產品除外。

而新式造紙技術跟現在市面上的售價進行比較,顯然是會拉大差距。

當然了,這些東西李承宗也不想跟劉仁軌交流太多。

反正不管怎麼說,孔家作為大唐最大的紙張商家和書籍商家,肯定是掙了大錢的。

要不然曲阜孔氏的日子不可能那麼舒服。

畢竟,作為孔子的傳人,他們是不大好去做其他的生意的。

「孔家應該是支持秦王府的,師父,到時候我們要不要狠狠的降一波價格,給他們一點顏色瞧一瞧?」

「我們的紙張,以後肯定是還需要進一步的降低成本。

不過如果我們直接把紙張價格定的很低的話,估計很多人都會囤貨。

到時候人家直接用我們的紙張去印刷書籍,那就有點得不償失。

所以我準備先在書籍市場上好好的搞他們一把,紙張的話,只是高端的先賣一波。」

書籍對于大唐發展的重要性是母庸置疑的。

不說李承宗準備讓渭水新城這里的匠人們都讀書識字,單單就為了提高大唐科舉的影響力,就有必要降低書籍的價格。

要不然的話,除了有錢的世家子弟和富貴人家,能夠有機會讀書的人太少了。

李承宗不指望大唐所有的人都能跟後世一樣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但是至少要讓各個鄉村的小地主和薄有田產的人家,也能讀得起書。

將來大唐經濟進一步發展了,再考慮進一步擴大讀書人的面積的事情。

「這樣也可以,相比造紙作坊,印刷作坊的難度就要低很多了。

不管是凋版印刷,還是師父你說的活字印刷,現在都已經在搞了。

不過我們發現短時間內,可能還是凋版印刷的效果是更好的,操作也更加簡單。」

劉仁軌說這話的時候,心情稍微有點忐忑。

李承宗是讓他重點發展活字印刷的。

但是對比之下,他發現印刷書籍數量不是特別多的情況下,似乎凋版印刷也是非常方便的。

並且活字印刷的活字,如果用的次數多了,效果也不好。

沒有辦法充分的發揮理論上的優勢出來。

「哪個方便,哪個效果好,就推廣哪一個。

但是這兩種技術,都不能放下,安排匠人專門去研究。」

李承宗並沒有太過在意劉仁軌匯報的情況。

只要能夠把事情搞定就行了。

至于過程,他已經不是那麼在乎了。

渭水新城現在修建的作坊數量不少,他不可能有精力每一個作坊都跟進。

真的要是這樣的話,這日子就忙得沒法過了。

「好的,那我就先安排人印刷一批書籍出來,然後在西市開設一家書鋪。

到時候讓孔家的人也看看,跟東宮作對是沒有好下場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