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六章 該灌還得灌

一路從玉門關,走到京兆府的長安城。

仿佛從荒涼走入繁華。

趙桓越走越高興。

這倒不是他很快學會了打麻將和斗地主。

因為趙家人在玩的事情上,都很有天賦。

幾個老麻將忍不住跟趙桓上了一點彩頭,結果都輸了錢。

不過幾個朝臣在李清照的指點下,跟風李敬的生意,富的流油,倒沒有在意。

趙桓卻高興地像個孩子。

「眾卿家,這京兆府路是何人在知任?這是盛唐的坊市格局啊,除了人口稍遜一籌,建築簡直復刻的昔日的榮光,甚至更勝于一籌?」

京兆府路的宣撫使乃是李光,太後初到山東第一年就出現了糧荒,靖王被迫偽裝金人劫掠扶桑為山東籌糧,李光從兩浙拉來糧食投奔,在濟寧府任上功勛卓著,升任襄湖路巡查使也做的有模有樣。

西夏之戰後,朱璉惱怒顧無雙遇襲,調他到京兆府路,為接下來的西域之戰保障運糧通道。

保障通道的任務在關勝簽訂和約後不太重要了。

閑的無聊的李光就干脆調用了一些道路修築和保障運輸的民力,搞了這個城。

听完陳過庭的解釋,趙桓笑容燦爛稱贊朱璉目光凌厲。

搞的朱璉有些不好意思。

「妾身啟用李光,主要還是李光做事盡職盡責,靖王給了妾身一些官員評價的方法參考也很重要,按照靖王諫言做評判,李光的政績,顯然比很多平庸官員高出一大截。」

從玉門關啟程,趙桓一直沒有單獨召見李敬。

卻滿耳都是李敬。

結合之前朱璉對李敬那份評價,趙桓明白朱璉的意思,這種挖掘,使用人才的方法,稱之為帝王術也不為過,李敬卻甘願交給朱璉。

朱璉無非在替李敬表達,他沒有一點點反了趙家做皇帝的想法。

在朱璉看來,趙桓很聰明,大部分時候都是睿智的,也能听進去比較好的諫言。

可是趙桓善變。

做太子的時候就經常被人看不起,造成愛鑽牛角尖的毛病。

那時候的趙桓想法很單純,朱璉可以根據他一些習慣性的動作,就知道他的情緒,想法。

可是如今北狩歸來的趙桓跟登基時候的趙桓性格判若兩人。

從玉門關出發,跟陳過庭,劉韐,張叔夜都抽時間單獨接見,不知道聊了些什麼。

卻一次都沒有單獨召見武勛,朱璉既害怕他不信任武將,又感覺他心思深沉了很多。

有些不知所措了。

「璉兒,看完長安,朕倒是恨不得長一雙翅膀,立刻飛回汴梁,我听說,汴梁沒有靖康之難時候繁華了?」

朱璉苦笑,靖康之難,汴梁成了人間地獄。

幾十萬人口的繁華都城,在金軍撤退後,十室九空。

朝中生還大臣還紛紛去尋找趙構,帶著家卷跟去了揚州,臨安。

宗澤守汴梁一年多,人口也僅剩下五萬不到。

南北一統,大宋把幾個省司部中樞機構遷回汴梁,劉韐也負責汴梁城的修繕,改造,人口恢復到十來萬,但是新都城是燕京,好多商家都在汴梁縮小了經營規模,提前去燕京購地建房。

至今的汴梁也沒有恢復到靖康之難時候的繁華。

也就跟著京兆府差不多。

「太上,靖王和寧王都覺得汴梁不適合作為大宋都城,既然收復了燕雲,遼東,當定都燕京,畢竟燕京是黃河出海口,離海邊不遠,海運和南下北上都比較方便!」

說其緣由,還是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可這句話,朱璉不敢說給北狩回來的趙桓听。

生怕趙桓想多了。

可是趙桓只是笑了笑,遙望著要宿營的京兆府路衙門。

「朕在玉門關時候,就想單獨召見李敬,關勝,岳飛,種彥鴻等將領,又怕人笑話,今夜抵達古城長安,也該見見他們了!」

怕什麼來什麼!

誰敢笑話你。

朱璉不由嘆氣,趙桓還在用昔日做帝王的方式,跟臣子接觸。

害怕士大夫笑話他依靠莽夫。

你是太上皇帝,國家象征,一手締造的靖康盛世。

怎麼能怕人笑話。

時代不一樣了。

靖康之難崛起的幾個武將,李敬,岳飛,種彥鴻,韓世忠,包括關勝在內,都不是單純的武將,這些人上馬可以殺敵,下馬可以綏靖一方造福百姓。

他自己在汴梁城頭親自為這些武將賜封的進士出身。

到頭來北狩這些年,被金人折磨的把自信都丟了。

「璉兒,你也覺得我此刻召見李敬他們不合適?」

「太上,你都不知道,你送我出汴梁,讓妾身躲過了靖康之難,卻在二龍山差點被土匪劫了,被李敬救下的一刻,得知他是你托孤之臣,妾身就把李敬當成自家親人看了,太太上皇還提議把招李敬為帝婿」

朱璉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照顧趙桓的情緒,總希望用一種他可以接受的方式,慢慢給他呈現大宋朝局和各地變化。

顯然這種溝通的方式有問題。

干脆下點 藥。

「這怎麼會?」

趙桓有些傻眼,要知道昔日秦檜拿著山東發行的金元和銀元,污蔑朱璉和李敬有染。

不僅說了朱璉,還說幾個長公主也成了李敬女人。

明知道秦檜的話也有水分,趙桓也感覺屈辱。

倒是周寧到了以後,證實了朱璉,趙柔嘉和李敬很親,沒有別的關系,而趙玉盤和趙福金在鄭憐玉的示意下,拉攏李敬,李敬好像吃下了這個美人計。

趙桓也覺得沒什麼,畢竟孤兒寡母的,時刻擔心手握重兵的武將,派幾個親卷拉攏很正常。

可趙佶還要趙柔嘉把李敬招為帝婿,憑什麼?

「太太上皇說他身體不好,我這個做媳婦也不好逼著他來玉門關接你,不過他倒是說他在汴梁等你,你見到他就知道這麼回事了。」

說起自己那個驕傲到骨子里的爹,趙桓倒是了解的很。

不由的笑起來。

沒讓自己去臨安拜望他,已經是他做出的最大讓步了,那麼驕傲人,失去了權勢,還要千里迢迢跑西北捧兒子臭腳,這種事情他干不出來。

「也好,西遷路上,我們父子沒少談心,朕也想知道父皇回來以後是什麼個感覺!」

「太上皇,不僅是臣妾,柔嘉也把李敬當成親人,她還跟種彥鴻,關勝,岳飛等武將都很親,太上皇回來光跟著文官打麻將,把武將撇在一邊,柔嘉很傷心呢!」

「我說這幾天柔嘉怎麼沒上朕的馬車,年紀不大,性格還挺仗義!」

自己這個最疼愛的女兒,按照自己在戰場上的詔書登基。

听說還親自下場為將士擂鼓。

獲得了宋軍各大精銳的愛戴。

趙桓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盡管自己在玉門關給李敬,關勝當眾等武將已經道謝。

到了京兆府,安頓下來,晚飯都沒安排,迫不及待的單獨召見了李敬。

「微臣見過上皇!」

費盡心機,救回趙桓,看著他們一家團聚。

李敬並不後悔。

畢竟迎回二聖,是大宋的人心所向。

他也想過趙桓回來會收拾他,不過他不怕。

一路上,李敬跟跟武將們一起吹牛打屁,也難得上前巴結趙桓。

他心里非常清楚,他已經這個地位了,巴結也沒用。

「大宋自開國以來,能臣如群星璀璨,輪膽識,靖王是這個!」

趙桓的大拇指,李敬都不知道該不該認。

既可能是表達汴梁城頭,自己拉著他一起死,也可能在說,長公主的床也敢接二連三的爬。

他也不管什麼伴君如伴虎。

干脆硬著頭皮回答。

「都是吾皇聖明,願意重用卑將,皇後仁慈,縱容微臣享受!」

眼前李敬的回答,頓時讓趙桓想起汴梁城頭的一幕。

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明明是你小子吃了豹子膽,敢拉著我跟金狗同歸于盡,還把責任推到我和璉兒身上,朕問你,若是金人把朕綁在陣前,遠征宋軍會不會顧及朕的性命?」

「太上皇,微臣也沒法子,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一個奸猾,一個混蛋,微臣不讓上皇置之死地而後生,上皇連回來的機會都沒有!」

李敬倒是不知道朱璉在枕邊認錯,給趙桓解釋過,允許關勝帶著趙桓遺體回來。

他反而認下這個這個事情。

這讓趙桓高看了李敬一眼,跟奸猾無比的完顏宗望耍滑頭,跟蠻橫的完顏宗翰比蠻橫。

看似圓滑的李敬,性子居然有外圓內方一面。

「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跟著金人西遷花剌子模,朕都絕望了,以為只能在死後回歸故里,沒想到此生還能見到京兆府,見到汴梁,見到我大宋河山」

說完的趙桓,雙手合十,高高舉起準備謝李敬。

嚇的李敬連忙把他手舉高高,不讓他放下來。

「太上皇使不得,這是臣子的本分!」

「朕的禮你受不得?朕的妹妹你就敢睡?」

趙桓看見自己手放不下去,李敬倒是把腰彎的很低,唯恐攔不住,就干脆跪下。

干脆把手從兩邊放下。

不輕不重的敲打李敬。

「微臣那是沒法子,河東之戰救回來的一群女人一個個尋死覓活,對今後的日子沒有信心,長公主天香國色,委段,垂青于微臣,微臣是男人,怎麼忍的住!」

趙桓听見李敬的解釋,頓時氣樂了。

「你不怕朕回來,把你閹了進宮隨侍?」

「太上不會,閹了微臣,歷史會書寫靖康皇帝恩將仇報,太上如此睿智的人,絕不會干出那種落人話柄的事情!」

「你吃定朕了?」

「吃定了,太上是明君,胸懷四海,吞吐八荒!」

眼前李敬一副無賴的樣子,讓趙桓頓時頭都炸了,又好氣,又好笑。

他怎麼會遇見這麼一個臣子?

敢當著自己面說吃定自己了,還把自己架在明君的高處下不來。

都說君王一怒,伏尸千里,這混蛋根本不怕自己。

「听說你光小妾就納了十幾個,還把昔日童貫,梁師成府上歌姬舞姬都收了?」

「太上皇,這你可要給微臣做主啊,微臣救了太後,還把章丘的李家宅院騰出來給太後住,誰知道她竟然傳話給我家大人,不讓我娶妻!」

趙桓此刻總算是明白朱璉說的,一直把李敬當成親人看。

感情這小子一直就沒有見外過。

理直氣壯接著暫緩娶妻的借口,大肆納妾。

還把跟長公主不清不楚的關系歸咎于自己妹妹太漂亮。

趙桓語塞了好一會,才再次開口說。

「李敬,大宋各路精銳,連金人都打的丟盔棄甲,主將一個個還能文能武,如此武強文弱的局面,可是大宋開國以來沒有過的,包括功夫無敵的太祖皇帝也沒有如此凶悍的部將!」

李敬翻了個白眼。

知道趙桓從抵達玉門關開始,一路上肯定想過杯酒釋兵權。

連忙把話給趙桓堵回去。

「那是因為大宋歷代先祖皇帝,都沒有我靖康皇帝洪福齊天!敢問那個皇帝做了異國的將誒下囚徒,還能風光的回來號令四方?敢問那個皇帝有微臣等幾路欽命軍主將這樣一群既能打,又忠誠的臣子?敢問那個皇帝敢啟用能臣,雖北狩國家卻日趨強盛的,敢問那個皇帝的皇後,有我朝太後這般能為?」

趙桓再次被李敬氣樂了,指著李敬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洪福齊天,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嗎?

老子在金國的日子,是個金人都跑來羞辱老子,太子府的十位夫人,不知道給老子帶了多少綠帽子,在金國生下的兒子都不知道姓什麼?

這叫洪福齊天?

「太上,相信微臣和大宋赤膽忠心的武將,給微臣幾年時間,微臣讓太上看著大宋怎麼征服這個世界,怎麼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麼讓每一個宋人提起自己國家,皇帝的都無比的驕傲,心甘情願的為大宋效死!」

畫餅,雞湯,李敬也不管了,該灌還得灌。

要灌的趙桓眼里有光。

灌的他雄心萬丈。

才能抗住那些老腐儒時不時發來的冷箭。

灌他幾年,大宋政治改革,全民教育穩定下來,再用火炮打下一個個藩屬國,讓水師的軍艦稱霸這個世界。

那些人想把大宋改回去,都不可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