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三章 志存高遠

男人和男人在一起,爭斗是難免的。

登州軍營外的操場有些大了,不僅可以容納軍營里的軍隊,也能容納客軍同時駐扎。

靖字軍操練一吼起來。

還在看熱鬧的岳家軍眼看集合時間到,也紛紛擂起了集結的戰鼓。

操場上吼聲震天。

後面趕來的關勝也能看得出來,岳飛士卒所操練的戰陣更為復雜。

磨合更不容易。

也能看得出岳飛對于軍隊訓練,抓的非常緊。

岳家軍也氣勢高昂,一個個昂首挺胸,彷佛在顯擺,他們是最強的。

可是當岳飛告訴他們,靖字軍登州軍營住的都是訓練不到半年新兵的時候。

一個個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尤其是操練結束,士兵被通知回營地檢查內務。

他們還唱著高昂的軍歌。

這讓岳家軍都有些傻。

不光他們傻,岳飛也覺得自己挺傻的。

自己兩個結拜兄弟,一起勤王血戰,最短時間把農夫,礦工變成精銳宋軍,怎麼可能帶出少爺兵。

光兩萬多軍齊聲歌唱這氣勢,遠勝河東幾十萬大軍那份戰心。

怪不得能輕易在遼東殺進殺出,打的金狗不敢收復遼東半島。

之後的幾天,岳飛都沒有去臨海居。

把李敬送給他私人的幾個馬車東西都吩咐親兵放在臨海居和水師軍營給他的別院,看都沒看

他跟自己將士們同吃同住。

查看了水師的操練科目和靖字軍的操練科目,考慮等著船隊回來,進行出海適應訓練。

倒是關勝,種彥鴻看著岳飛如此刻苦,帶著李敬給他們幾大車南洋帶回來的禮物,還有找李敬討要的葡萄酒,回自己軍營去督促練兵了。

都在為遼東之戰,憋著一口氣。

這些消息,很快同過兩個長公主傳到了朱璉和鄭太後的耳中。

「這李綱真討厭,李敬為了大宋做了這麼多實事,從不懈怠,方可有了今日之局面,他偏偏視而不見,愣是想方設法跟李敬作對!」

在場的這些女卷,基本上都是李敬救回來的,不管是昔日救命之恩,還是今日給了臨海居安寧的生活,她們都打心眼里感謝李敬。

沒有人喜歡李綱。

包括不得已要用李綱的朱璉。

「茂德公主不是配合李敬給李綱挖了一個大坑嗎?他想跟周寧,黃燦,張叔夜他們一樣,做一些實事,可是又放不下右相的身份,看著關勝,種彥鴻,李敬在戰場連戰連捷,名聲震天,還賺的彭滿缽滿,又羨慕!」

李綱沒見過象兵,真不知道大象這個主事是水果,女敕葉,野菜,野草這些食物。

現在這時代,這個季節的山東根本沒法養活。

李敬搞的一些大棚蔬菜,產量感人,臨海居自己還不夠吃呢?

人吃都金貴,更別說養七八百頭大象了。

所以這些大象只能在四月中旬以後起運,差不多五月到山東,也不曉得到時候讓各城去收羅的北方野果,野草,蔬菜這些大象能否吃得慣。

那時候都開始打仗了,李綱調來的折彥質,鐘彥郁即便千般能耐,也沒法把這些象兵編組成戰陣。

「福金,那些僕從軍究竟能力怎麼樣?」

「嗨,就剩下悍勇了,怎麼說呢?沒時間,沒場地訓練,列隊都站不整齊,一個個打仗都一團散沙的往前沖,殺高興了,連命令是什麼都忘了,私吞繳獲不知道被砍了多少,若非福建廂軍在身邊威懾,還不知道能不能干出燒殺搶掠,欺辱婦孺這種事!」

「調回廣南沒有訓練?」

「開荒呢?李宣撫使給李光出了一個注意,延遲了他們入籍大宋的命令,戰功卓越的,只需要開荒種植五十畝土地就可以入籍接來家人,至于那些戰功少的,至少要拼命種地三年,而且五十畝之外,都是幫廣南廂軍種植的公田!」

李綱打仗又菜,又愛打,手里攤上這樣一群兵。

朱璉捂臉,她很難想象李綱訓練這群兵是怎樣一個氣急敗壞的表情。

怪不得李敬寧願招募新兵,也要讓這些人在廂軍監管下解甲歸田。

喬太妃本來習慣的手里拿著筆紙,听見什麼好玩的事情就記錄。

笑的筆都扔出去了。

臨海居主樓上一群美人更笑的花枝亂顫。

「李綱現在在做什麼?」

「報紙看不過癮,他纏著趙明誠,給他講述到福建,廣南的一些見聞!」

不止是李綱,張叔夜,李邈,關勝,種彥鴻,陳仁俊這些文官武將,都很感興趣李敬這次南下的經歷。

這些天每天晚上听著南下的故事,也都是一臉向往。

「山東的民眾看著後續刊載一些受難商人的故事,群情激奮,恨不得再把這些番人跟貪官從亂葬崗挖出來,再凌遲幾次!」

「懲惡也能揚善,報紙發行出去,很多百姓都在街頭感慨,賣國的錢掙不得!」

「娘娘,山東之外什麼反應?」

「金國人肯定笑話我們,自己的國都被端了,怎麼不敢去端金國國都?」

王太妃剛開口,鄭太後就對她擺了擺手。

她想知道的是趙構的反應。

朱璉也看出來了。

「臨安反應很快,出了一期抵報,都是譏諷我們窮瘋了,對藩屬國下手,沒有仁愛之心,不顧廉恥!」

鄭太後冷笑,你們倒是顧顏面,慫的從揚州跑去了臨安。

真以為我大宋水師不能一鍋把你們端了。

「李敬怎麼說?」

「他說那一窩子主和派,自己做了賣國求榮的事情,導致汴梁陷落,做賊心虛,怕我們拿他們公審,判決一個賣國罪當街凌遲!」

女人們哄笑之後,鄭太後忽然想起了。

「其實那一窩不全是壞人,我听說李敬還挺欣賞王淵手下那個韓世忠?」

「這還不是李綱的事情鬧的,知道李綱到了登州,效力我們,趙構在抵報上妝模作樣的說為了抗金的事業,自己願意下令麾下人才供皇嫂驅使,也願意李綱這樣的肱骨之臣奔忙在保家衛國的一線!」

喬太妃說完,王太妃做出惡心干嘔的樣子。

本來被惡心到的一群美人,再次爆笑。

「趙構心胸狹窄,反間計拿下韓世忠不是太難的事情,本來李綱到了我們這里找不到位置就是一件別扭的事情,忽然間李敬听到這個消息,就難得去動了,山東這邊 將如雲,如今岳飛也帶兵過來了,也不差一個韓世忠!」

美人們看著海景,指點江山。

遠處李敬和岳飛並肩策馬而來,速度並不跟往常一樣愜意,尤其是岳飛,他可是很少回臨海居的,更別說這個時間。

斷定肯定有事的鄭太後望著朱璉,發現皇後也在看她。

兩人相視一笑,連忙走下樓迎了了出去。

「李宣撫使,出什麼事情了嗎?」

「稟報娘娘,太後,臨安出了點小事,牽連到我們了!

什麼事情臨安還牽連到了山東?

眼看李敬和岳飛作揖,朱璉和太後兩人連忙一人扶起一將。

「既然是臨安的事情,那就不著急,里面說!」

到了二樓議事小廳,鄭太後親自為兩人切茶,李敬雙手給朱璉遞上了內線八百里加急的情報。

3月26日,是宋神宗忌日,臨安百官行香祭祀。

苗傅和劉正彥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橋下埋伏兵士,等王淵退朝,將其拖下馬砍死,隨後包圍了康履的住處,大肆捕殺宦官,並掛著王淵的首級,率軍進圍皇宮,兵臨城下,這時趙構也漸漸得到叛亂的消息,守宮門的中軍統制吳湛和叛軍私通,引導苗傅的手下進城,高喊「苗傅不負國,只為天下除害。」

苗傅帶著亂軍見了趙構,仍然山呼下拜,但卻指責趙構︰「陛下信任宦官,結交宦官就可獲得高位,汪伯彥、黃潛善昏庸誤國卻尚未流放,王淵遇敵時不能有效抵抗,卻因結交康履而得到樞密的高位,自己立功不少,卻只在偏遠的郡擔任團練,並表示已經殺了王淵,並捕殺了在外的宦官,脅迫趙構殺了康履、藍圭、曾擇三個最親近的宦官以謝三軍。」

趙構回答︰「若宦官有過錯可將他們流放廣南西路,請將軍們趕快回營。」

眼看苗劉二人對自己行禮,趙構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堅決不同意殺身邊宦官。

結果雙方頂牛,越吵越凶,苗劉的兵甚至把宦官抓起來殺了。

逼迫趙構退位,並用二帝在北質疑趙構執政的合法性。

並宣稱應該請山東朱璉皇後派人監國,接管臨安的小朝廷!

刀斧在側,近侍的尸體就在眼前,趙構不得已同意了,臨安向山東派出了快馬。

海州知州辛次膺得知軍情緊急,替換快馬,將使者送到了日照登船!

「李敬,你怎麼看!」

皇後把送來的抵報看完,笑的陽光明媚。

感覺一塊大石頭落地,渾身都透著輕松。

這一年多的辛勞沒有白費。

老天爺終于睜眼了,連趙構身邊的兵將也質疑趙構。

還關押了趙構。

「來不及了!」

李敬萬萬都沒想到,趙構不是從揚州逃跑到臨安而是主動倒臨安的,也沒有追兵,矛盾重重的臨安朝廷內部,還是發生了兵變。

早知道這樣,他就派駐兩萬軍在舟山群島上盯著杭州,等著揀桃子了。

錯失機會的李敬一路都在跟岳飛分析。

苗劉因為王淵調他們的兵,削弱手上的實力而引發矛盾。

甚至王淵準備勾結宦官,以謀逆弄死他們。

兩人是不得已而反的。

純屬事發突然。

清君側也好,請朱璉監國也好,都不是什麼大義凌然,只是苗劉二人滿滿的求生欲而已。

此刻艦隊集結了幾乎全部新打造的主力艦艇,拖拽第二批商船回到登州又南下了。

現在應該在廣南路的海上,根本指望不上他們運輸大軍。

「李敬,你的意思是,苗劉實力太弱,根本堅守不到大軍前去援助的那一刻?」

要知道,他們現在得到的消息,已經是近二十天以前臨安發生的事情了。

「兵諫逼迫退位這種事情不值得鼓勵,軍人只負責保家衛國,五代十國時期,武將奪權這種事情很常見,對華夏族造成的動蕩極大,大宋一統百年,百姓生活安穩,民心都向往安定,希望打敗破壞這種安定的金狗。他們此舉是違背民心向背的。匯總昔日的情報,苗劉二人胸無大志,謀略也很一般,如果苗劉二人真的是對娘娘敬佩,或者有心殺敵報國,他們早就來山東或者投奔宗帥了!」

朱璉氣樂了,感情不是自己勵精圖治感動了國人。

是人家不得已拿自己當擋箭牌和保命的仙丹。

「李敬,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這就煩了,派大軍去救,彷佛部隊,是助長這種謀逆的行為。

畢竟這種兵諫,在任何朝代都不值得提倡。

如果不動,人家會覺得山東很冷血,把這件事引申到今後對各地收復上,地方那些個官員,廂軍士卒怎麼看?

憑空增加了一些阻力。

「派兩條改裝船南下,通知福建全力準備防御,如果趙構借追殺苗劉入閩,就給他打回去,把苗劉入閩的兵都收編了,裝運登州,交給李綱!」

「你的意思,福建廂軍會晚一些到登州?」

「先給吳談留兩萬,裝兩萬到登州!」

李敬看了一眼岳飛,岳飛主動請命。

「娘娘,讓我隨水師蒸汽艦艇南下,如果苗劉的兵可以收編,我就收編了,如果他們不同意,我先配合吳談訓練福建廂軍,做好福建路防御!」

岳飛請命南下,是因為朱璉把福建抽調的廂軍,新兵劃歸了勝字軍,他要去盡快熟悉士卒,把訓練抓起來。

哪怕在福建負責防御,也要有渡海伐金的戰力。

朱璉看著李敬點頭,也認為岳飛南下,就更放心了,于是干脆的說。

「先準備這個預桉,福金去把李綱,張叔夜,劉韐他們都請來,讓人把稷下學宮的教習們也請來,我們商議一下!」

趙福金點頭去臨海居各別院找人。

鄭太後把剛泡好的茶讓女官遞給坐的筆直的岳飛。

「鵬舉,放松些,娘娘從監國開始,一切條件都很簡陋,也就沒有太多宮廷規矩,我跟娘娘把李敬看成了自家後輩,你也不例外。定下來的國策是集中所有力量先打金狗,救二帝。臨安那邊這些事,在既定的策略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山東政治改良剛剛開始,等他略有小成,我們一定可以打敗金狗!到時候全國推廣!」

果然,李綱他們到了,七嘴八舌的各種判斷出來了。

有的覺得苗劉能成功兵諫,還是有一定計謀的,萬一堅持住了,自己這邊又沒有及時派兵,白白放跑了趙構,錯過了這個機會。

連李綱也蠢蠢欲動,想要南下踫踫運氣,看看能不能收編了苗傅,劉正彥各部。

不過李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是揚州過來談判被扣下的,擔心自己一力請求負責這件事情,會讓朱璉想多了。

可是朱璉不這麼想。

他是擔心李綱去了,跟河東路一樣,主做主張的扛起了所有責任,亂了岳飛和李敬的章法。

看著他們爭論了半天,最後還是沒有結果。

畢竟兵諫這種事情太犯忌諱,張叔夜,劉韐都明確表示拒絕接納苗傅和劉正彥。

今天在朱璉監國下的大宋志存高遠,要對歷史負責。

軍人該做什麼,不該做怎麼。

一定要明確。

拿下趙構,把杭州兵變這種便宜佔了,確實對于大宋短期是有利的。

從長遠來說,非常不利。

會讓皇權,政權,朝廷極大的忌憚武將,不敢信任武將。

從而削弱整個國家的戰力。

以歷史為鏡,以現在發生的事情為政策導向,李敬又提出一些王淵逼迫苗劉反叛的命題,提出如何加強軍隊的管理,也讓在場的人有些居安思危的想法。

大家暢所欲言之後,又覺得意猶未盡。

叫來了臨安來的使者,詢問各種細節,連李清照和李芘也加入進來,一直從下午討論到岳飛帶著兩條船出發。

因為吳談認識岳飛。

所以岳飛只帶了王貴和三十幾個校尉親兵。

「大哥,我讓人在船上放了兩箱子金元,十箱子銀元,這些錢作為賞功罰過,是九牛一毛,我只是讓他提醒你,不要吝嗇對士卒的封賞,大膽去賞有功將士,這些錢不夠,承諾的賞錢回登州後補發,娘娘肯定會給,福建廂軍士卒在南洋打仗,繳獲封侯,所以娘娘封賞也很厚的!」

這個提醒來的很及時,要是以往人家打完了仗,能拿到很多錢,跟著自己拿不到錢,何談軍心士氣。

岳飛感激的連忙點頭。

「有沒有福建廂軍和新軍的封賞冊?」

岳飛走到太急,別說李敬沒想到他來登州才幾天就走了,連朱璉也沒想到,忘了給他福建廂軍的封賞名冊。

「我這里沒有,但是娘娘和吳談哪里有!」

「成德公主跟我一起去,這合適嗎?我怕照顧不了她們!」

岳飛不介意趙瑚兒到勝字軍做記功官,可是這福建廂軍岳飛自己都不熟悉,生怕士卒冒犯了公主。

趙瑚兒的麾下,部分是跟著完顏宗翰一路擄掠到北面的皇室和官員女卷。

「沒事,她們能吃苦,北狩都過了,還有什麼比作金狗俘虜更苦的!」

「行,我勝字軍就拜托三弟照顧了。」

「他們哪里用我照顧,你不在一樣出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