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處歡喜一處愁

到了濟南府境內,哪怕是一個小城,禹城也比空曠的太原,真定,恩州讓這幫營救回來的工匠更親切。

有了繁華的街道,有了店鋪,有了人煙,也有了勃勃生機。

雖然大部分工匠要在城外扎帳篷。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潮,擁擠在道路邊目睹皇後娘娘的車駕。

連夜晚也沒有宵禁。

不管是士卒,還是工匠們。

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更何況李敬允許他們分批次上街游覽。

揮走了背井離鄉絲絲愁緒,多了幾分覽一方風情小喜悅。

雀佔鳩巢,禹城知州也沒有愁苦,很欣喜。

太後,皇後都可以住在州衙的院子里。

街上幾乎所有的飯館,客棧,準備好了各種食物,按照陳卓,周寧的謀劃,給行軍的士卒,工匠送去了熱騰騰的飯菜,房屋富足的大戶們,也把空置的防務騰出來,都安置了一些官員家卷。

沒有左擁右抱,李敬牽著兩匹馬,馬上分別坐著兩個美人。

身後跟著一輛馬車。

也進入了州衙之中。

門口站著的劉看著李敬在護著美人下馬,連忙過來接過李敬手里的韁繩。

「娘娘安好,劉抵侯功不可沒,等著下次征戰,我帶你出征!」

劉咧嘴笑的很燦爛。

「你去救人這次,娘娘和帝姬都很掛念你,特別是小帝姬,幾次夢中都在喊李敬!」

「柔嘉公主呢?」

「她乘車到州衙,發現你沒有跟來,非要在門口等你,剛剛長帝姬把她抱進去了!」

能看得出來,劉是在這里專程等李敬的。

招呼士卒幫他們把馬和馬車安頓以後。

就帶著李敬,顧無雙,陳書倩進去了。

幾次李敬帶兵經過禹城,也沒有叨擾縣令。

此番走到城里,他注意到禹城城牆修繕的不錯,護城河也正在挖掘,禹城的州衙並不小。

跟在劉身後穿過幾個院落,才到了太後,皇後,王妃,帝姬們聚集在一起的堂屋。

十幾個跟皇後熟悉的女官,宮女,劫後重逢,剛經歷了一場痛哭。

連朱璉眼圈都是紅紅的。

可是看見李敬一手牽著一個美人進來。

還是會心的露出一臉笑容。

「我說你小子,有沒有一點輕重,這還不到二十歲,一房一房的小妾往李家門里扒拉,以後我要是幫你提親,都好開口!」

李清照看著自己的佷兒當著太後,皇後的面,若無其事的牽著顧無雙和陳書倩進來。

又好氣,又好笑。

章丘鄉親們一看,這混小子哪里是去打仗的,分明出去找女人的。

就顧無雙,陳書倩這顏色,十萬里挑一也不過為。

這兩身打扮,在章丘好像除了年輕時候的自己,就沒有人比她們更漂亮,連李敬這代的幾個姑娘都被壓住了風頭。

再傳奇的戰功,也沒信啊。

「易安也別責怪李敬,他這仗打的不輕松,傷亡小,還救出這麼多人,李敬真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時候,挑一個小妾怎麼啦,就算李敬不挑,我也考慮挑幾個賞給李敬!」

皇後下場護犢子,李清照有些無語了。

朱璉還對著陳書倩揮揮手。

讓她過來。

「柔嘉帝姬呢?」

「在那邊,帶著趙楒,趙賽月,趙金玲,趙金姑一群小帝姬,小宗姬在一邊品嘗雞蛋羹呢!」

趙佶的直系兒女,外孫孫女,就營救回來了二十多個。

照顧這麼多孩子,很耗費精力。

夠皇後喝一壺的。

趙柔嘉經常吃雞蛋羹,感覺好像吃不膩。

濟南府有錢人紛紛效彷,讓孩子吃雞蛋羹。

李敬都在想,是不是設法弄個溫棚,把孵蛋的技術先搞出來,賣些雞苗讓人養著。

別讓這伙子濟南府的雞蛋都吃絕了。

跟鄭太後和皇後打了個招呼。

李敬就去旁邊看趙柔嘉。

當他走到隔壁飯廳的時候,一群小孩都歡呼起來。

趙賽月歪著腦袋問李敬。

「李宣撫使,柔嘉帝姬說,我們長大以後,可以跟著去帶兵打仗,是真的嗎?」

想當初,自己和關勝哄小帝姬的話,被人家當真了。

李敬有些頭大。

「我這里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帝姬,宗姬和皇子出征,要娘娘和太後說了算。」

「李宣撫使乃我宋軍戰神一樣的人物,一言九鼎,可不能騙小孩呢!」

李敬也沒想到,他才剛開口,身後就傳來茂德帝姬趙福金的聲音,跟她在一起的還有趙玉盤和趙珠珠。

趙福金是趙佶第三任皇後劉氏的女兒,弟弟妹妹都沒有能救出來。

昔日在汴梁,還背灌醉了,跟陳書倩一起送到完顏宗望哪里。

這一路都是跟幾個宗姬乘坐一輛馬車過來的。

好像還沒有從金營的噩夢中走出來。

李敬記得他專門叮囑了手下將領注意這個帝姬,她一路幾乎都沒有說話。

「我能騙金人,卻從來不騙女人,你們能否上戰場出征,我說了不算,不過你們可以學習帶兵打仗,去了解行軍作戰的軍規,在合適的時候提出作為記錄戰功的官員隨軍出征!」

金狗洗劫了皇後,什麼都能看得上,拉走。

唯獨看不上太監,太監們在京城死的死,散的散,還有些去找趙構去了。

濟南府沒太監,李敬肯定不會讓朱璉,鄭太後她們在濟南府做淨身這麼惡心的事情。

這些帝姬恨死了金狗,讓她們學習點軍事常識,去記功還是不錯的。

「李宣撫使果然如傳言一樣機敏睿智,足智多謀,謝了!」

趙福金很酷,雙手給李敬保拳,轉身而去。

李敬可以看得出來,這丫頭看似一副冷漠瀟灑的樣子,心思很重,她很在意在金營中收到的羞辱。

據說蔡京的兒子蔡鞗對她還不錯。

趙桓流放了蔡京全家,唯獨留下蔡鞗。

趙玉盤可不一樣,她早就想帶兵打仗了,李敬的提議讓她有些興奮。

「李宣撫使,下次你出征,我做你的記功監督官,你教我打仗如何?」

「可以啊,我們多半是水師作戰,你得先學會不暈船,你也可以讓幾個侍女,跟外傷大夫學習救治,不能上陣沖鋒,在軍中得有用是不是?」

趙柔嘉跑了過來。

「長姑姑,關勝將軍教我進攻和沖鋒鼓點,秦照姑姑夸我打的可好了!我要為靖康武三軍將士擂鼓助威。」

「我也要學!」

趙柔嘉彷佛捅了一個馬蜂窩,身後趙楒帶著一群小宗姬和帝姬都在喊著學習擂鼓。

靖康劫難後的趙家人棄文學武。

李敬倒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民間總是效彷皇族的,趙家人最缺的是血性,能有更多的趙氏皇族從軍,軍中多幾分熱血,宋人也就多了幾十分骨氣。

在門口沒等到李敬,趙柔嘉被迫營業,帶著一群小屁孩嘗雞蛋羹。

如今李敬來了,好不容易耐著性子,看著他們吃完了東西,拉著李敬就往外跑。

到了堂屋。

恰好朱璉把陳書倩叫到身邊。

「書倩,听說你會琵琶,古箏?」

「嗯,會一點點,不算好!」

「我給你說,鄭太後年輕時候,也是名動宮廷的才女,精通茶藝,善于斗茶,太上皇編撰《大觀茶論》,其中各種茶的制作工藝,就是太後整理的,太後還是古箏大家!」

「真的嗎?」

陳書倩自從被李敬答應跟他。

都見過太後好幾次,太後給她的印象,就像是個精明的家中長輩。

卻沒想到太後也精通琴藝,再回望時候,也親切了很多。

「無雙姐姐送我好多樂器,就在外面馬車上,民女不知道有沒有福氣。見太後露一手?」

陳書倩大大方方的邀請,在場一群女人都在叫好。

「琴這東西,三天不練手生,我都好久沒彈了,劫後重逢,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就應了書倩所請,露一手!」

眼看著鄭太後答應。

陳書倩連忙來拉李敬,他都不知道,劉把馬車拴到哪里去了。

車上還有幾個幫她搭配衣服姐妹等著她回去。

到了馬車上,李敬才發現,顧無雙給陳書倩準備了好幾箱子衣服和樂器。

陳書倩的幾個姐妹都穿上了陳書倩請顧無雙送他們的新衣服。

干脆讓士卒們都抬去,也讓幾個姑娘跟去,怕這些琵琶,二胡,古箏需要調音。

讓太後和王妃他們想玩就玩。

這一路回來的淚水已經夠多了,人生總要有新的開始。

古箏在宋代的分類很多,有秦箏,雲和箏,細箏,技法和聲音有些相似,根據古箏琴弦間隔密度,又有不同。

在濟南府幾乎沒有賣琴和琵琶的手藝人。

顧無雙也是在李敬父親李遠的介紹下,從濟南城一個藏家手中購置了這批樂器。

三張古鎮擺在桌上,鄭太後當人不然坐在了秦箏面前,王太妃也饒有興趣的坐在一張細箏面前,最後一張雲和箏李清照被他們推著,坐了下來。

陳書倩抱起了琵琶,他的幾個小姐妹也拿上二胡和琵琶準備和音。

儼然一付小音樂會的架勢。

李敬發現箱子里還有笛子,順手撿起來揮舞起來。

挑釁的望了一眼姑姑和太後的方向。

「你們行不行?彈的出來完整的曲兒嗎?」

顧無雙在濟南府買的琴遠沒有宮廷里的名貴。

鄭太後可不嫌棄,躍躍欲試的試著音。

哪能受的了李敬的挑釁。

「嗨,李敬你個臭小子,居然小瞧人,你拿個笛子能吹嗎?你能吹出來的音,予都能跟上!」

「我不信?」

眼看鄭太後和李敬斗嘴,朱璉和陳卓一干官員都愣了。

李清照在一邊沒好氣的吐槽李敬。

「五音不全的混賬,拿個笛子就能裝內行了,有本事你吹一首完整的曲子出來,居然敢小瞧太後,誰給你的勇氣,是完顏宗望嗎?」

李敬做了一個扭身出場的模樣,風騷透頂。

頓時讓偌大的州府會客堂屋充滿了笑聲。

可是緊接著。

當他用竹笛吹響仙劍三主題曲《生生世世愛》的時候,全場雅雀無聲。

陳書倩,顧無雙目不轉楮的把李敬望著,眼中放射神采。

李清照嘴巴張的老大,她從來不知道,這個佷兒會笛子,而且李家人好像沒有人會笛子。

這是什麼曲?

好好听。

聲音一出來,耳朵就爆裂了。

炸場了。

會客堂里足足好幾十人,一個個听的雅雀無聲。

隔壁的孩子們,官員們,紛紛涌到門口,看著李敬在場中演奏。

趙柔嘉一臉崇拜的把李敬望著,喬清瀾長大的嘴巴,從李敬吹響竹笛開始就沒有合攏過。

一直到李敬一曲吹完。

場上還是寂靜無聲。

朱璉用難以置信的表情看著李清照,李清照慫了慫肩膀表示世道變化太快,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隔了好久,王太妃才開口。

「李敬,這是什麼曲子,有曲譜嗎?」

這年代的曲譜,不是簡譜,不是五線譜,是宮商角羽微,李敬懂個屁。

不過這不影響他裝了一個大逼的好心情。

挑釁的看著在場眾人。

「跟不上了吧?剛才誰夸口來的?」

李清照臉都綠了,剛才開口的可是太後,你小子太放肆,李家的家教在哪里?

她剛想開口,古箏的聲音就想起來。

鄭太後看都沒看四周,專注的彈著琴,古箏用自己音色,復述著剛才李敬吹出來的旋律。

可是彈了一段,似乎有些忘記了後面的旋律。

正在這個時候,陳書倩的琵琶聲響起來了,跟鄭太後合奏起來。

鄭太後豁然開朗,全部回想起來了。

挑釁的眼神回應了李敬,完全沉浸到音樂中,手臂隨著旋律的情緒揮舞。

流暢的音符也沒有起初的生澀。

眾人發出一陣短暫的哄笑又專注的傾听。

李敬是真心覺得太後和陳書倩都很牛逼,哪怕前世吹了二十年笛子,他絕對做不到听人演奏一次,就能用笛聲立刻演奏。

給了鄭太後和陳書倩一個大拇指。

李清照都有些傻,她也沒想到,鄭太後這麼厲害。

李敬的一切挑釁,彷佛都是在為鄭太後的反擊做鋪墊。

兩人此番斗音律,定會跟著這曲絕妙的旋律廣為流傳,成為一段佳話。

這音樂好好听。

看著身前的古箏,李清照也在回想旋律,跟著一起撥弄起來。

當這曲完畢的時候。

李敬帶頭鼓掌,場上響起一片的掌聲。

「哎呀,老啦,剛才要不是書倩的琵琶聲及時響起,予還真在李敬面前找不回面子!」

「太後好厲害,若非太後奏響了開局,我也跟不上來!」

太後夸贊,陳書倩嬌羞的回應。

鄭太後沒有管陳書倩,干脆讓李敬的竹笛領著再彈奏一次。

不過癮啊。

當李敬的竹笛聲響起的時候,這時候王太妃,李清照都能跟上來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謙讓,陳書倩身邊幾個姐妹也開始演奏。

這讓听眾們大呼過癮。

可是鄭太後還沒過癮。

「李敬,剛才敢將我的軍,還不再吹奏一首新的曲子賠罪!回頭看看易安能不能填上詞。」

李清照嘆了一口。

「太後,我這個佷兒長歪了,每次把大家的興致撩撥起來,他就跑了,特別掃興,讓他來一曲新的,比登天還難!」

「李敬天不怕,地不怕,這世上就沒有他不敢干的事情,但是我覺得李敬不會駁我的面子!」

平時李敬忙的很,就連讓他秀一手也很難。

李清照也不清楚自己這個佷兒怎麼想的,他對于冶鐵,鍛造之類的,反而特別感興趣,若是有人願意學,他也特別願意拿出時間來教。

生怕佷兒落了太後的臉,連忙開口解釋。

不過看著李敬再次拿起竹笛,眾人欣然叫好,她也露出燦爛的笑容。

竹笛中再次吹響。

笛聲同樣驚艷,李清照趕緊專注的听起來。

剛才第一次沒能重復演奏,她心中的小驕傲已經很不滿意了。

于是在李敬一曲《笑傲江湖》之後,鄭太後和李清照的琴聲同時響起,陳書倩和另外一個姐妹琵琶相和,和聲的樂手越來越多。

禹城相對簡陋的州衙,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與之相反的是揚州,趙構,汪伯彥,黃潛善以及剛剛趕到的李綱一臉的苦喪。

張伯奮,岳飛,趙不試在和東南路黃河北岸狙擊北歸的完顏宗望所部,損失慘重,功敗垂成,如非張所和王善想救,他們恐怕全軍覆沒。

可是被極大削弱的金狗,被李敬堵住了去路。

李敬手下李逵,陣斬完顏拔離速,引的完顏宗望把重兵調集到前鋒,種彥鴻趁著金狗中路虛弱。

一舉救下了近十萬百姓。

皇子一人,帝姬八名,太上皇和官家趙桓的嬪妃無數。

更要命的,連鄭太後,喬太妃,王太妃,也被他們認定的反賊從金狗手中救出。

各地嘩然。

汪伯彥,黃潛善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

直到今日,山東抵報傳來。

朱璉在抵報上夸獎康王有進取之心,為了皇位,大宋朝的忠臣可以污蔑成反賊,嫂嫂可以是假的,妹妹可以是假的,佷女也可以是假的,如今恐怕母後,母妃,姐姐,弟弟妹妹們都是假的。

李清照寫了一篇短文,諷刺偽帝跟好人學好人,跟著黃潛善,就學會了黃侍郎昔日在延安府謊報災情,指鹿為馬的本事,就是不知道杜充挖掘黃河殘害黎民的本事學到沒有。

周寧也捉筆撰寫了一個通告,慶祝偽帝應天府「大捷」,還附帶了一份杜充手下欲圖謀行刺皇後的口供。

惡毒的語言,滿紙的反諷,氣的趙構一口氣撕了十多張抵報。

李綱有些郁悶了,自己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論說,二帝被擄掠,大宋朝確實需要一位皇帝扛起旗幟,穩住戰事的陣腳。

他在渡江時候,見到康王的人,不知道朱璉在山東啊。

如今自己擁護趙構稱帝的意見,已經寫在抵報上了。

汪伯彥,黃潛善還用自己的名義,一起宣布山東十大反賊誅九族大罪。

這下子把人得罪狠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解釋。

「你們說,現在,現在該怎麼辦,山東一口一個偽帝,讓朕這個皇帝,如何面對天下人,讓朕如何有顏面繼續做這個皇帝?」

「官家,我認為當務之急是立刻下令各路府州縣焚燒山東抵報,發誓表態效忠官家!」

汪伯彥煩躁的很,昔日小看了宗澤手下的李敬,種彥鴻,這幫人怎麼會這麼厲害,河東路兩次大破金軍,還救了這麼多人。

也小看了朱璉。

抵報上的這種反諷,絕對是預料到了自己等人會稱她們為反賊,也遇料到了自己會宣布皇後帝姬都是假的

前些日子的應對有些急了。

還在只能讓各地表態,擁護官家作為大宋正統。

「這不是掩耳盜鈴嗎?」

李綱是個急性子,想到什麼說什麼,這句話說到了趙構心里去了,也說的趙構一臉漆黑。

「我覺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金狗完顏宗翰打下了應天府,沒有逼向揚州,而是畢竟濟州,跟關勝對峙,就說明他們把山東視作最大的敵人,我們最好能聯絡金人,讓太上皇或者趙桓發出傳位詔書,承諾日後一起夾擊山東,並且締結和約,割讓山東!」

「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李綱以前對康王了解不多,他印象最深的是趙構如金營談判,臨危不亂,也沒有被金人威脅恐嚇所懼怕。

他卻沒想到,康王身邊盡是一群小人。

難怪宗澤跟這群人合不來。

可是如今,王爺稱帝,皇後宣布監國,針鋒相對爭奪執掌大宋天下的權利。

讓天下人吃瓜。

這樣無論誰勝出,也是兩敗俱傷,金人佔便宜。

黃潛善為了壓制朱璉,居然想出了聯絡金人一起進攻山東,並且割地求和的想法,挑戰了他的底線。

「李卿家,你說說,當務之急,你有什麼想法?」

「公開發出抵報,派人去山東,驗證皇後,帝姬,太後的真偽,如果是真的,承認太後,皇後的身份,並且承諾奉養!」

「人家要的不是奉養,要的是監國,要的是我學著張邦昌,自己退位!」

「要不,官家推遲祭天大典,讓衍聖公陪著官家北上濟南府,去見見」

李綱話沒說完,汪伯彥,黃潛善沖過來怒目而視。

半年的謀劃,目的就是為了一個從龍之功,眼下官家還沒有論功行賞,豈能被你壞事。

「李綱匹夫,李敬等反賊恨不得殺了官家而後快,你敢攛掇官家自投羅網?」

「李綱匹夫,你是不是想拿官家人頭,作為投靠假皇後和李家的投名狀?」

眼看著幾人逼向李綱,趙構連忙把他們攔住。

趙構非常清楚權利爭奪的殘酷,濟南,揚州兩處的關系沒有調和的余地。

可是遠道而來的李綱,是他能號令天下的一個重要籌碼。

「李愛卿,你聯絡宗澤會面,宗澤可有回復?」

「局勢在變化,原本宗澤讓我去開封府,得知金兵離開了應天府,我讓來應天府,他同意了!」

「記得幫我打听一下,問問他們有沒有救出秉懿,有沒有神佑和佛佑的消息!」

李綱心中苦笑,這時候想起老婆女兒了,稱帝時候,還遙封邢秉懿為皇後。

汪伯彥,梁揚祖不是在揚州替你物色了一個美人作為夫人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