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章 鵬舉兄

李敬看著李松從將校中拉出來的人,心里滴咕著。

莫不是岳飛?

听聞岳飛是年底宗澤成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的時候才來投奔的。

難道歷史記載漏掉了這段?

「宗大人,他叫岳鵬舉!」

果然,李敬兩眼放光,再次打量起岳飛,三生有幸啊,今日見到活的岳武穆了。

盛名之下,沒有虛言,白袍小將殺陣,浴血奮戰,正是岳飛帶著一路兵馬朝著三十六架鐵架車方向殺來。

他能感受到,這個時代,是有武術高強的武將存在的,二十個章丘街頭稱王稱霸的李敬,也未必能打贏一個岳飛或者種彥鴻。

騎術,槍法之嫻熟,恍如七進七出長阪坡之趙子龍,萬軍從中也遮蓋不住 將的光彩。

方正的臉龐,謙虛,拘謹,跟李敬同時鞠躬。

「見過鵬舉兄,鵬舉兄好膽色,好武藝,某些過鵬舉兄援手之情!」

「李賢弟叫陣完顏宗望之舉,某心生向往,日後當以賢弟為模樣,殺敵報國!」

李敬的故事,岳飛在剛才已經听磁州官吏敘述。

人家麾下兩營人馬,領軍千人,殺敵數千,自己只帶了十幾個鄉軍親兵,跟著相州義軍也不過擊殺金狗百人。

兩人同聲見禮,抬頭之後岳飛連忙又開口。

「賢弟軍械精良,戰法自成一家,我有意誠心請教,不知賢弟願意傾囊相授否!」

岳飛此時已經二十多歲了,年齡比種彥鴻,李敬要大,

性情耿直,不善交集。

眼看李敬稱呼自己為兄,也沒想其他,微微有些臉紅,坦然接受了。

「鵬舉兄客氣,你我一見如故,有緣在磁州共屠金狗,沙場並肩手足,本來就是天大的緣分,章丘義軍隨時歡迎鵬舉兄前來交流!」

相州援軍汝滾滾洪流殺入敵陣。

兩個銀甲白袍小將的英武,讓城頭上觀戰的所有人記憶猶新。

英雄所見略同,眼看此少年跟自己一樣,判斷李敬可以堅持到天黑,果斷選擇一個最佳的出擊時機,宗澤則興奮的走到岳飛和李敬之間,舉起他們雙手!

「善,大善,國家危亡之刻,我大宋英才輩出,乃國家民族之幸,立刻鋪排酒席,本官要跟三位少年英才暢飲!」

「宗大人,向前查看章丘義軍戰壕,注意到這幾件寶貝沒有!」

在李敬身邊的黃燦一直沒有開口,讓人把虎尊炮,滑輪硬弩,洛陽鏟抬了進來。

「宗大人,本官想上書天家,表彰李二郎功績,尤其是這洛陽鏟,堪稱金軍騎兵之克星!」

「我也正準備上書,黃大人和本官各書一份,然後相互印證如何?」

宗澤和黃燦說完,一起大笑,然後轉身準備走向桉板。

李敬卻開口了。

「黃大人,宗大人,切勿把洛陽鏟說的過于神奇,陷落馬蹄的小洞,乃左道奇門,時間長了,金軍定然知道,覆蓋一塊木板可破!」

宗澤拍了一下自己腦袋,李敬說的及是。

宋軍哪怕在陣前挖上再多的陷蹄坑,金軍若有準備,用輔軍在前覆蓋木板可破。

可憐完顏宗望,號稱當世名將,這也沒想出來。

還傻啦吧唧拿著人命沙土去填坑。

「二郎切勿妄自菲薄,世間戰法皆有弱點,行軍布陣兵無常態,需靈活運用。你之戰陣地壕,自成一家,金軍若通過了陷蹄坑,面對壕溝里探出的長槍,還要吃大虧,即便鐵浮圖馬月復也無甲,你定能讓完顏宗望痛徹心扉!」

磁州之戰奠定勝局的第一時間,宗澤就派人快馬送入汴京報捷。

如今這份奏報,更多的是細數戰斗經歷,提攜有功人員。

黃燦寫著寫著,突然發問。

「李二郎,你可有功名在身?」

李敬無奈的搖頭,大宋科舉跟明清很不一樣,雖然分為三級,可是最後兩級都在京城,其實只有兩級

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

解試優勝者都是貢生,個個都是寶貝,也都在準備省試殿試,家里有點錢的還在京城太書院讀書。

哪有可能出來跑馬幫。

黃燦問完,看見李敬搖頭,自己也搖頭。

宗澤卻明白他的意思,大宋武將一途太艱難,進士及第,哪怕最後一名也是七品官,從七品到正一品,只有十四級別,武將卻有五十三級。

不光級別多,晉升還特別難。

光一個七品附近的勛職,就可以讓你蹉跎數年。

重點是,一般武將,哪怕功勛卓著,成為五品基本就到頭了。

前面幾品的軍職,大部分都是文官轉任或者宗親權宦親任的。

沒有前途。

李敬卻很坦然,別說他不通經義,就算是現學,下一次的科舉也得到紹興十一年去了。

中間還隔著宋高宗趙構一路被金兀術追殺到江南的建炎四年。

也就是未來十六七年,社會因為金兵入侵動蕩,根本不會有科舉。

時局如此,棄文習武,殺敵報國才是正道。

好男兒何懼前途艱險。

兩人寫好了奏報,又分別交換了意見,其間黃燦還找李敬商議李敬義軍中其他頭目的軍功,宗澤也找到李松商議相州援軍軍功,兩人對照以後,再次改寫,最後完成又交換檢查,眼看著信使八百里加急離開。

方才坐下來吩咐廚房準備請功酒宴。

黃燦拉著李敬出去,讓他照前幾日煮馬之法,送點馬肉過來,磁州州府盡管此番有所繳獲,也不富裕,磁州守軍和相州守軍都沒敢去西南高地動義軍斬殺的馬匹。

「二郎,可惜汝沒有功名在身,連貢生都不是,我欲上書天家,賜你同進士出身也不能,剛才我和宗大人商議,章丘義軍整體擢升為廂軍,任歸屬齊州廂軍,暫借磁州,軍餉由磁州撥發,舉薦你任職指揮使,陳仁俊,吳侃為副使,節制所部兩營兵馬!」

和黃燦素未平生,他跟宗澤能承認在磁州權宜之計所招募的精壯成為廂軍。

李敬已經很感謝了。

歸屬齊州也是好事,畢竟陳仁俊他們一百號人,本來就是齊州廂軍。

「宗大人細數你的功勛,一介白身開始計算,一次性晉升十三級比較有把握,宗大人保舉你為從七品,武經郎!成與不成,還是看官家能不能記住李格非先生和易安先生。」

宋朝蔭官很多,很多官員子弟會因為祖上的蔭余,破格被朝廷錄取為官。

種師道就是蔭官。

宗澤和黃燦在奏折上把他和李清照,李格非的關系寫的很清楚。

戰功不夠,余蔭來湊。

人家十年寒窗苦讀,三試如同萬軍過獨木橋,進士外放也才正七品官,李敬在磁州保衛戰一仗也能混個從七品。

這也是踫上了宗澤和黃燦,換個私心做怪的官員,毫不猶豫的會把磁州之戰的所有功績撈在自己身上。

「謝過黃大人,宗大人!」

「等朝廷對此戰嘉獎下來,你向天家獻出炒鋼法,我和宗大人再次聯名上書,也許……」

「黃大人,我前日所言,你可曾想過,當下局勢,磁州不適合作為朝廷官辦鐵坊所在?」

黃燦笑了笑,以為李敬舍不得炒鋼執法,剛想說,又看李敬繼續說下去。

「齊州,淄州也有煤鐵礦藏,適合冶煉,重要的可以選址泰山月復地,金人騎兵不能輕易進入,秘密轉移大宋北方冶煉中心的同時,加強齊州戰備,遠比現在獻上炒鋼之法,被漢奸送給金人更強!」

「齊州以北也是一馬平川,遷移朝廷鐵坊不是小事,不要想太簡單,磁州城之所以短時間可以組織如此之眾義軍守城,是因為大量礦工存在!」

李敬當然知道,礦工很重要,若非磁州數萬煤礦,鐵礦礦工在第一次金軍南下時候月兌逃過半,太行山上躲避戰亂以後回來,宗澤就算是三只眼,十八條胳膊,也很難短時間組織如此規模的守城戰。

「國難當頭,宋軍急需軍械鐵器,磁州可以繼續生產,制定應急預備方略,如戰局惡化,隨時可以撤往齊州!黃大人應為磁州所在北方官辦鐵坊謀一後路,防備金人長期襲擾或者永久佔領!」

雞蛋不應該放在一個籃子里,黃燦當然能听懂李敬說的道理,

更何況多一個大型冶煉鐵廠,對大宋日趨嚴峻的戰事大有裨益。

「齊州真有可供巨量開采的媒鐵?」

「絕非戲言!」

「天家未必可以撥付天量錢財,築路開礦!」

「可以三司鐵桉派遣官員替朝廷控股,商家出錢糧,共同持股!」

「需要本官怎麼做?」

保家衛國從來不是撕裂的,李家在濟南府影響巨大,汴京城破後,瞎眼的趙構任命劉豫為濟南府知府,劉豫殺關勝投靠金狗,在金人扶持下稱帝,號大齊。

殘酷鎮壓百姓,還帶著山東子弟,屢屢成為金人進攻南宋之馬前卒。

李家人不是南渡,就是被殺。

「最好黃大人能自薦擔任濟南府通判兼職三司派遣使!」

黃燦一愣,然後沉思起來。

要知道,濟南府通判是正五品,自己才從五品。

「這恐怕……不過官家若知道本官為朝廷新開一個北方冶煉中心,也不是不可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