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八章 大難不死收義子

次日天明,朱全忠親自督軍,命葛從周為大將節制各部兵馬,王彥章為先鋒向潞州進發。

潞州這座古城在梁晉之間已是數度易手。潞州守將李罕之,陳州項城人氏,驍勇善戰。李罕之見朱全忠大兵來犯,下令開城迎戰。潞州城上號炮三聲,城門大開,步兵于前,騎兵在後涌出城外,當先一員大將,面目黑紫,毛發濃密,頭戴豬嘴盔,身披黃金魚鱗鎖子甲,手中 鳳頭金攥斧 ,跨下一匹追風逐日千里烏騅馬,此人便是李罕之。朱全忠曾聞潞州守將李罕之力大無窮,且驍勇過人,對李罕之言道︰「前方來將可是李罕之將軍?」

李罕之言道︰「某家正是李罕之,我勸你早早退兵,否則某家斧下不認人。」

朱全忠言道︰「我觀你也是一條好漢,何必屈身李克用帳下,若得歸順,與本王共保當今萬歲,不失榮華富貴。」

李罕之言道︰「什麼萬歲不萬歲,有種與某大戰三百合。」

部將鄭霖言道︰「梁王休與這廝廢話,待末將取其首級獻于千歲麾下。」說著策馬殺去。

李罕之見鄭霖出馬,揮斧相迎,僅戰一個回合,鄭霖便人頭落地。這一斧令朱全忠心中暗暗叫絕,又聞耳邊有人喊道︰「黑賊休狂,吃我一刀!」朱全忠一看,此將乃是部將焦俊,焦俊手提一口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 ,直取李罕之,二將盤馬惡斗。又是四五回合,焦俊刀柄被大斧砍斷,李罕之順勢橫掃一斧,焦俊身斷兩節。鐵槍王彥章見此情景,催馬迎戰。李罕之與王彥章大戰三十回合難分勝負。朱全忠見李罕之驍勇威猛,名不虛傳,心生降服之心,即令鳴金收兵。王彥章大戰正酣,忽聞鳴金,虛晃一槍,退回陣去。

兩軍各自回營,王彥章跟隨朱全忠來至中軍大帳,彥章問道︰「方才我正欲刺死李罕之,梁王何故收兵呀。」

朱全忠笑了笑言道︰「彥章豈不聞英雄惜英雄,那李罕之勇猛魁梧,我實不忍心加害。」

軍師謝瞳言道︰「千歲之意,是要智取李罕之,而不在強攻。」

朱全忠聞听此言哈哈大笑︰「知我者乃謝子明也,我卻有收復此將之心,子明可有良策否?」

謝瞳答曰︰「下官心中生有一計,定叫李罕之棄暗投明,另尋明主。」

朱全忠言道︰「子明快快講來。」

謝瞳言道︰「那李罕之年輕之時本是黃巢反賊中一校尉,後歸降李克用麾下,因力大無窮,勇猛善戰,被封為偏將,今鎮守潞州。梁王在此駐兵長久,李罕之必派人向李克用求援。可派人暗捉信使,我自有良策。」

朱全忠言道︰「好,就依軍師之計,命五百士卒暗伏于潞州各門,以截軍報。」

朱全忠所派五百精兵,鄉民打扮,暗伏于潞州各城門周邊。時隔三日,果然有梁兵捕獲潞州信使。搜出密信一封。朱全忠召軍師謝瞳、參軍敬翔來看此信。敬翔言道︰「此信並非求救兵之信,而是李克用的發兵之信。晉將馬溉、伊鐔率三千人馬正在馳援潞州。」

謝瞳言道︰「此來正好,千歲可先派大將劫殺馬溉、伊鐔,再冒充馬、伊二將之名詐入城中,潞州可破矣。」

朱全忠言道︰「此計甚妙,即命胡真、丁會二將率五千精兵劫殺晉軍援兵。」

話說晉王李克用命部將馬溉、伊鐔二人率三千援兵前往潞州,行至一山澗,忽見山坡之上有梁兵殺出,頓時箭弩齊發,滾木擂石順坡落下,晉軍兵將未戰先折去許多。胡真、丁會見時機已到,二將縱馬殺來,馬溉、伊鐔匆忙率兵迎戰。未戰幾合,馬溉、伊鐔豈是胡真、丁會的對手,盡皆命喪馬下。晉軍士兵見主將已死,紛紛下跪投降,被俘者有千余人。此時大將葛從周又率三千精兵來到,命這三千兵士換上晉軍士卒軍衣。打馬溉、伊鐔二人旗號直往潞州。丁會、胡真押解降卒回營。

潞州守將李罕之正在巡城,忽見遠處行來一支晉軍人馬,旗號打的是「馬」、「伊」二字。隊伍行至城下,有守城士卒問道︰「來者何人?」

這隊兵馬之中有校尉答道︰「速速告之李罕之將軍,晉王麾下馬溉、伊鐔二位將軍率援兵來到,快開城門。」

李罕之在城垛上听得明白,便下令開城門,這隊身著晉軍衣裝的梁軍士兵紛紛進城。李罕之正欲到城牆下迎接,忽有士卒稟告,梁將王彥章率兵攻打東門,李罕之只得慌忙率兵往東門督戰。李罕之只知在東門督戰,卻不知後院失火。有士卒來報剛才進城的不是晉軍而是梁軍,西門、北門接連失守。李罕之大驚,慌忙跑下城垛,上馬提斧與城內梁兵交戰。李罕之連斬梁將數人沖出南門,早有梁將朱珍布下陷馬坑,李罕之掉入坑內,被梁兵捕獲,當晚潞州失守。

幾個梁軍士卒將五花大綁須發蓬亂的李罕之押至中軍大帳。朱全忠坐在帥椅上假意問道︰「蓬頭垢面,這是何人?」

李罕之提著嗓門言道︰「我乃晉王麾下大將李罕之!」

朱全忠假裝驚嘆道︰「哎呀呀,原來是李罕之將軍。」又看了一眼左右士卒道︰「爾等怎可如此對待李將軍,快快松綁!」

左右士卒將李罕之綁繩解下,李罕之言道︰「要殺要剮,悉听尊便。」

朱全忠一本正經地言道︰「本王雖出身草莽,怎肯亂殺綠林兄弟!」

這句話倒把李罕之說了一愣。朱全忠言道︰「我久聞罕之昔日乃黃巢麾下,當年朱溫亦是大齊將官。黃巢不仁,如今我效忠朝廷,扶保天子。將軍何不與我等共謀大業。」朱全忠走到葛從周面前為李罕之介紹道︰「葛通美,昔日黃巢麾下名將,如今也是報國忠良。罕之同我與通美皆是綠林弟兄,我實在不忍心加害呀。」

這一席話讓李罕之回憶起義軍往事,不由得心中酸楚,跪倒在地言道︰「罕之今遇梁王,如遇明主。我願為千歲馬前驅使,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朱全忠把李罕之扶起,喜道︰「罕之能與我等共謀大事,真乃朝廷之幸。」眾人也接連道喜,朱全忠設宴為李罕之接風,次日進駐潞州。李罕之又為朱全忠保舉一將名曰楊師厚,本是潞州押衙,善用一口亮銀撲風刀。

朱全忠攻佔潞州後,城內的晉軍將士均隨李罕之歸降朱全忠,唯李罕之養子李建及,為人忠義不願背主,星夜乘馬逃往李克用沁州大營報信。李克用聞李罕之降梁,潞州失守,心中大怒。眾將亦束手無策,這時有探馬來報,梁軍日夜兼程離沁州還有五十里。

大太保李嗣源言道︰「如今梁軍兵臨沁州,各路兵馬千里難解燃眉之急。孩兒願率沁州三千駐兵斷後。請父王速速撤回晉陽。」克用亦是無可奈何,只得應允。

李克用率親兵千余人退往晉陽,並連發六支調令,調兵馳援沁州。李嗣源獨率三千兵馬在沁水東南岸列陣。李嗣源立于陣前言道︰「今日我等斷後,誓與梁兵決一死戰。爾等家有老母幼子者,可趁梁兵未到,速速逃命。」李嗣源見三千將士無人臨陣月兌逃,抱拳言道︰「諸位將士既抱有必死之心,嗣源將破釜沉舟,不留退路。」即命人將沁水河上木橋拆毀。

木橋拆毀少時,見有大隊人馬奔馳而來。李嗣源定楮一看,正是朱全忠率十萬大軍來到。李嗣源言道︰「朱三,恨當初沒有將你父女一同誅殺。」

提起女兒朱瑤花,朱全忠不由惱羞成怒。李嗣源曾是自己女婿,殺了女兒現在還羞辱他!于是對左右將士呵道︰「馬步三軍,今日必將李嗣源千刀萬剮!士兵也全部斬殺,不留一個活口!」有部將陳宣、喬松請戰,率三千牙兵殺向李嗣源。李嗣源率兵相迎。李嗣源掌中鋼骨亮銀槍,連挑士卒二十余人。只見陳宣手中一條鑌鐵烏油棍 揮舞打來。李嗣源橫槍一當,反槍封喉,將陳宣刺落馬下。喬松手中一條骷骨點金錘 ,一個秋風掃落葉橫掃過來,嗣源立槍招架,被大錘震的兩手發麻。但大錘笨重不及嗣源槍快,喬松亦被挑下戰馬。再觀自己士卒,橋梁被毀,已存必死之心;梁兵依仗勢大,各懷僥幸之意,竟被殺得大敗。朱全忠見連折兩將,一怒之下,令十萬將士一擁而上。李嗣源率三千士卒拼死相爭。正是︰

沁水河畔起恩仇,

血流隨波到盡頭。

破釜沉舟項羽志,

背水列陣韓信謀。

三千晉兵大戰十萬梁軍,半日殺傷梁兵萬余人。李嗣源見左右將士悉數命喪,只得催馬沿沁水向北突圍。葛從周部將華景、華襄二將率兵千人策馬追來,將李嗣源圍困其中,李嗣源橫槍來戰,華氏兄弟三兩回合便被刺死。朱全忠見李嗣源連傷數將,怒道︰「傳令三千弓弩手,將這賊子亂箭穿身!」胡真即率三千弓弩手沿河追射,李嗣源翻身藏于馬蹬,扭轉絲韁殺回梁軍陣中。李嗣源混入梁軍隊中,反使梁兵誤傷幾十人。胡真見狀慌忙下令︰「勿傷本部兵馬!」,弩手只得停射。

朱全忠大怒︰「傳我將令,殺李嗣源者,賞三千邑,封萬戶侯!」只要能殺死李嗣源,誤殺自家士兵也無所謂!但這花朱溫不好明說。梁軍兵馬得此將令爭相殺向李嗣源。王彥章與其部將孫彥、鞠振等率兵將李嗣源逼至河邊,李嗣源怒挑孫彥、鞠振二將。李嗣源殺梁兵上千人,誅將三十六員,所過之處殘尸橫臥,血流成河。李嗣源身中四弩疲憊難支,王彥章趁機一槍抽中其胸口,李嗣源飛落沁水河內不知所終。三千將士全部戰死。

王彥章令人收拾戰場,未曾找到李嗣源尸首。王彥章對朱全忠言道︰「啟稟千歲,想那李嗣源興許已經淹死。」朱全忠不見李嗣源尸首心中生氣,王彥章未敢再言。朱全忠遂令三軍回師潞州。

李克用回至晉陽,調來六路援兵,共計五萬余人。但大太保李嗣源生死不明,李克用是寢食難安。听說朱全忠已退兵潞州,李克用命李存璋前往沁州尋找李嗣源,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李存璋在沁州四處打听詢問,僅是揀到李嗣源的兵器鋼骨亮銀槍,至于生死,百姓皆言李嗣源淹死沁水河中。

李克用決心收復潞州。又命二太保李嗣昭為先鋒官,興兵五萬, 殺回潞州。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